由“滿”與“不滿”想到的

時間:2022-11-28 04:25:00

導語:由“滿”與“不滿”想到的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古時有一個和尚學藝的故事:一個弟子認為自己十八般武藝都學會了,就找到師傅提出要下山。師傅取來一只木桶讓他裝滿石頭。做完后師傅問他:“裝滿了嗎?”他自信地說:“裝滿了。”師傅又問:“能不能再往里面裝一些沙子?”弟子便又裝了一些沙子,而且特意填滿了石頭間的所有縫隙。于是走到師傅面前堅定地說:“這次真的裝滿了,不能再裝任何東西了。”師傅舀了一大碗水,竟然又全部倒了進去。弟子滿臉愧色,再不提下山之事。

由此可見,只有知不滿,方能進而學。學無止境,講的就是這個道理。清朝學者劉開說:“理無專在,而學無止境也。”意思是說研究學問是沒有終點的,知識是無窮無盡的。知識猶如海洋般浩瀚無邊,知識的無限豐富和不斷更新決定了學習是永無止境的過程,只有不斷地去學習與汲取,社會才能進步。正所謂“學海無涯”,“學不可以已”。

云厚雨則猛,弓勁箭才遠。當今社會,科技進步日新月異,國際形勢復雜多變,社會變革不斷深化,尤其是加入WTO之后,面臨許多新機遇和新挑戰。我們如果自滿和自高自大,對知識滿足于一知半解、淺嘗輒止,借口工作忙不去學習或者敷衍了事,把學習當做裝點門面,那么思想就會受到束縛,行動就會停步不前,就跟不上時展,就不可能做到保持和發揚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時代精神,不僅難以完成肩負的歷史責任,成為時代的落伍者,甚至難以在這個時代立足。只有刻苦學習,掌握技能,增長本領,才能彌補不足,跟上時代的步伐,從容應對各種各樣的挑戰;只有刻苦學習,才會有扎實的理論功底,讓科學的信念、真理和崇高的理想在頭腦里扎根;只有刻苦學習,才會有能力去評判、觀察、辨別事物的真偽,明方向、懂道理、有修養,進而完善自我,塑造高尚的道德情操、人格魅力。

相對領導干部而言,學習不僅是掌握知識、熟悉業務、增強本領,做好各項工作的重要基礎,而且也是一種責任、一種覺悟、一種修養、一種興趣、一種愛好,是加強自身思想修養、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徑。不僅有益于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確立,而且以學修身,能夠改造自我、把握自我、超越自我,進而搞明白“為誰執政、靠誰執政、怎樣執政”的問題,清楚自己的身份是人民的公仆、人民的勤務員。

正如同志在中央紀委第七次全會重要講話中著重強調的,要勤奮好學、學以致用。領導干部只有勤奮好學,用嚴謹的求學態度鞭策自己,注意知識的更新,才能跟上時展,應對時代挑戰,肩負歷史使命,提高執政能力。只有始終不渝地大興學習之風,勤奮好學,以百折不撓的鉆研精神汲取先哲巨匠們的思想精華,學以致用,進而豐富和充實自己,才能堅持與時俱進,創造性地開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