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發展動員大會講話

時間:2022-05-06 05:00:00

導語:工業發展動員大會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工業發展動員大會講話

同志們:

這次會議的主要議題是:認真貫徹落實全市經濟工作會議和工業發展動員大會精神,全面總結20*年工業經濟運行情況,認清形勢,查找不足;安排部署20*年工業經濟工作,客觀分析面臨的嚴峻形勢,有針對性地確立發展思路。下面,我講幾點意見:

一、20*年工業經濟執行數據分析

(一)20*年工業經濟指標和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情況及增減原因

20*年,全縣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達到33.6億元,同比增長7.6%;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達到15.7億元,絕對量比20*年減少近4000萬元,同比增長2.7%;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經濟效益綜合指數完成150,比責任目標100高50點;規模以上企業的虧損達到3800萬元,超控虧責任目標3200萬元。全年市級以上項目開工10個,工業項目開工率達到100%,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0.1億元,與責任目標36.7億元相比差6.5億元;工業招商28.3億元,與責任目標36.5億元差8.1億元。部分指標均未完成市里下達給我縣的目標值,也是“十五”時期以來工業經濟發展最為艱難的一年。究其原因,可以從兩方面來分析。一方面是直接原因:20*年全縣工業增加值絕對增量為5.3億元,實際增量不足2億元,3億元多的增量來自于當年系數調整造成的虛增長;伊敏煤電外送電力通道不暢通,致使電力不能及時輸出,年初計劃發送電91億度僅完成71億度,工業增加值減少3.6億元。另一方面是間接原因:我們“十五”期間運作成功的項目比較少,伊敏煤電二期、通大五牧場長焰煤基地項目及塔爾氣鐵礦項目真正產生效益是在“*”中后期。

(二)橫向比較分析

20*年,在我縣工業經濟總量降低增速微量增長的同時,與我縣相毗鄰的兩個縣市卻實現突飛猛進的發展。新右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從*年13億元增長到*年21.4億元,純增量8億元以上,從*年全市排位第三名躍升至第一名。海拉爾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達到17.5億元,保持了全市第二名的位置。而我縣工業經濟滑落至全市第三名,占全市工業比重下降。此外,扎蘭屯市、滿州里市工業總量也很快接近我縣,陳縣、牙克石、東縣工業經濟呈現出蓄勢待發的態勢。全市13個縣市區呈現出你追我趕、跳越式發展的局面。我們必須正視這個現實,在前有標兵、后有追兵的形勢下,找準切入點,實現又好又快發展,勢在必行。

二、當前面臨的形勢

從全市各縣市區2010年之前規劃項目來看,數量之多、投資額之大、涵蓋領域之廣,是以往所未見的。海拉爾區即將開工建設的汽車組裝、有色金屬冶煉項目和牙克石西洋集團500噸鋼鐵冶煉項目最具拉動效應,這些項目投產達效,海拉爾區和牙克石市工業增加值在2010年之前率先突破百億元大關。因此,我們必須從現在開始自我加壓,力爭在2010年之前工業增加值突破40億元大關,才有可能保持第一梯隊的地位。經過幾年的不懈努力,我縣已經迎來了新的發展期。近期我縣運作的九大項目,總投資達到132億元,占全市比重為19.7%,居全市首位。與我縣接近的有陳縣總投資額120億元、牙克石92億元、海拉爾區81億元及滿洲里市77億元,其余縣市均不足50億元。20*年,我縣當年安排投資29.1億元,占全市比重為18.2%,超過20億元的縣市有新右縣24.3億元、陳縣21.4億元,其余縣市區均不足20億元,從投資額度及總體比重來看,我縣仍占據著較大的比較優勢,為我縣今后一段時期保持領先地位奠定了基礎;“*”中后期,伊敏煤電二期、五牧場長焰煤基地項目、塔爾氣鐵礦、肉類加工等項目陸續投產達效,形成一定的工業增量;伊敏煤電三期及煤炭擴能、xx電源點及配套煤炭基地兩個特大型煤電一體化項目即將開工建設,而產生真正效益在“*”之后,兩個煤電一體化項目投產達效后,年產值預計達到55億元,年工業增加值預計達到30億元,年利稅預計達到10億元,僅此一項就能實現財政收入的翻番。神華集團、國網公司、華能集團計劃裝機容量為200多萬千瓦;一批風電項目即將入駐我縣,有可能在20*年中下旬開工建設,建設周期較短,2010年之前形成產值;地方自主招商引入的幾個項目有望近期開工建設,也能形成一定的拉動效應。

三、20*年工業經濟各項指標安排及增減情況

20*年,市里下達給我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為19億元,同比增長20%,占全市工業總量的12.6%,排名第三位,列前兩位的是海拉爾區工業增加值預計達到28億元,新右縣工業增加值預計達到23.5億元;規模以上經濟綜合效益指數達到120點,規模以上工業產值預計達到42億元,同比增長23%。當年安排工業固定資產投資29.1億元,占全市的18.2%。從新增因素看:伊敏煤電公司全年發送電量達到95億度時,新增工業產值7億元,新增工業增加值3.5億元左右;伊敏煤電公司全年發送電量達到115億度時,可以新增工業產值10億元,新增工業增加值5億左右;陽光乳業進入正式生產后,年生產乳制品1500噸,新增產值0.3億元;通大五牧場長焰煤基地開發項目、塔爾氣鐵礦、伊赫塔拉肉食品加工項目投產試運行后,其產值很難納入到規模以上企業統計數據;大雁煤業公司20*年工業指標增減因素不明顯。目前還存在一些制約因素:伊敏煤電公司由于電力輸出通道不能實現滿負荷運行;大雁煤業公司受鐵路運力的制約,影響到企業的正常生產;乳制品生產企業因奶源供應不足,仍然出現閑置生產能力的情況發生。

四、全縣工業經濟實現第三次飛躍的途徑所在

在“*”規劃期間,我縣工業經濟呈現出厚積薄發、強勢推進的總體趨勢。在工業經濟經過兩次飛越而提升總量和近期以來經過項目運作而蓄積后發優勢的基礎上,“*”規劃期間自治縣工業經濟將步入第三次飛越的快速增長期,這不僅體現在總量擴張和質量效益同步提高,更加彰顯出工業結構的重大調整和實質性突破。

工業經濟第一次飛越歸結于煤炭產業的確立和發展,自治縣形成以煤炭為主導產業的工業體系。在我縣伊敏地區勘探并發現大型露天煤炭基地,并隨之成立了伊敏煤炭開發公司,同時在大雁地區勘探并發現地下褐煤資源,也隨之成立了大雁煤業公司。兩大煤業公司迅即成為自治縣工業經濟的領頭軍和重要支柱,使工業總量跨入到新的發展水平,由此確立了工業經濟在國民經濟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工業經濟第二次飛越歸結于電力產業的確立和發展,自治縣形成以電力為主導產業的工業體系。伊敏煤電一體化項目投產運行標志著自治縣大型電力項目從無到有,也使煤炭資源就地轉化成為可能,也預示著自治縣工業結構的重大轉變。在“*”規劃期間,自治縣工業經濟既面臨著國家進入重化工業時代等許多歷史性機遇,也面臨著如何實現第三次飛越的重大挑戰,在實施煤炭產業集群、電力產業集群的發展戰略同時,更要兼顧并延伸至煤化工產業集群,既要開發建設煤炭的下游產品,延長產業鏈條,增強產業關聯度,實現煤化工產業的破題,也要使其形成集群式發展的態勢,這是發展重化工業的必由之路。通過煤化工產業發展壯大,由此實現自治縣工業經濟第三次飛越。

五、圍繞三大基地,打造四大產業集群

構筑“兩翼一區”的發展格局。伊敏地區,在發展煤炭和電力方面已形成絕對的產業優勢,而且即將開工建設的伊敏三期和xx電廠項目使其經濟的核心地位更加鞏固和夯實,僅伊敏煤電公司在伊敏地區最終形成裝機容量700萬千瓦、年產3000萬噸煤炭的生產能力。xx發電基地最終形成裝機容量達到600萬千瓦、年產2000萬噸煤炭的生產能力,兩大集團將攜手打造煤炭和電力的產業航母。隨著煤炭資源緊缺和大型集團入駐,尤其是呼倫貝爾把大雁作為能源重化工基地以來,煤炭年生產能力最終達到2000萬噸以上,建造自備電廠,為發展煤化工產業集群提供動力和原料支撐,由此打造名副其實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巴彥托海經濟技術開發區是自治縣發展乳肉草龍頭企業的重點區域,集區位、資源、人力等方面優勢于一體,又占據著首府城鎮的中心優勢,具備較強的幅射帶動能力。在項目配置上不拘一格,因勢利導,靈活多變,可以兼顧高新技術產業和勞動密集型產業,又可以借助中心城市承接產業轉移,在較短時間內形成產業發展優勢。

在產業的縱向層次上優先發展基礎產業、重點支持主導產業、選擇發展新興產業,使基礎產業為主導產業和新興產業的發展提供條件,主導產業為基礎產業和新興產業提供經濟支持,新興產業為主導產業和基礎產業提供最新技術。依托煤炭資源富集、煤電項目組合、新興產業方興未艾等縣域優勢,建設煤炭、電力、煤化工、綠色食品精深加工四大產業集群。

煤炭產業集群:圍繞煤炭資源的重點分布區域,大力開發建設大雁、伊敏兩個核心區為主的煤炭基地。在20*年規劃煤炭開采總量近1500萬噸的基礎上,2010年規劃煤炭開采總量達到4000萬噸大關,其中當地消耗量3200萬噸(包括發電耗煤和煤炭深加工耗煤)以上,產值達到10—15億元。重點實施伊敏煤電公司三期年產500萬噸煤礦、大雁年產500萬噸煤礦、扎尼河年產500萬噸、xx發電廠敏東一礦年產500萬噸、伊敏五牧場年產300萬噸長焰煤礦等項目。到2010年伊敏地區煤炭生產能力達到2500萬噸以上,大雁礦區煤炭生產能力達到1500萬噸以上。

電力產業集群:以煤炭、水資源為基礎,走煤電一體化之路,繼續建設大型坑口電站,依托資源組合好、運行成本低、上網電價有明顯競爭優勢的有利條件,形成xx發電基地向東北、華北送電。重點實施項目:魯能雁南2×10萬千瓦煤矸石自備電源點項目,20*年開工建設伊敏三期2×60萬千瓦、xx2×60萬千瓦等電源項目,產值達到60—70億元。與電源點項目同步建設50萬千伏交流送電系統,通過建設送電裝置,預計形成200億度以上的對外送電能力。

煤化工產業集群:煤化工業以充足的煤、電資源為基礎,通過招商引資,實施煤炭就地轉化和深加工。大力發展甲醇、二甲醚、電石轉pvc項目,形成煤化工基地。以大雁礦區煤炭資源、周邊地區配套礦產資源為基礎,以煤電為龍頭,拉長產業鏈,擴展產業發展空間,建設就地轉化的、集煤電組合、煤化工、煤制油及化成箔、電石法pvc等產業集合項目于一體的工業集群,打造出呼倫貝爾第一個完整的能源重化工產業基地。建設魯能集團年產180萬噸甲醇40萬噸二甲醚項目,力爭上馬3000噸化成箔、100萬噸電石轉72萬噸pvc及大雁煤業公司100萬噸煤轉油項目,力爭實現產值50億元。

綠色食品精深加工產業集群:以巴彥托海經濟技術開發區為載體,依托xx草原富產區,發揮產業集群的規模優勢,全力打造xx畜產品自主品牌,全面提升科技創新帶動畜牧業發展的綜合水平。優化全縣牲畜結構,做好良種培育工作。在此基礎上,構建乳業、肉業、馬鈴薯、飼草飼料四大優勢加工產業,力爭實現產值15—20億元。

六、強化項目管理,為縣域工業經濟實現又好又快發展提供保障

要把項目的策劃、建設與儲備作為長期的工作來抓,為自治縣工業經濟得以實現穩定持續發展奠定基礎,經過“*”規劃前兩年工業經濟發展的困難時期,我們深切感受到項目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深遠意義,通過投資拉動,就必須有持續的項目支撐,也就是要有一批新的項目開工、一批新的項目策劃及一批新的項目儲備,是保持經濟持續增長的重要前提因素。一是要進一步加大重大項目建設力度,推動伊敏三期2×60萬千瓦電廠及配套500萬噸煤礦和魯能伊敏河東區2×60萬千瓦電廠及配套500萬噸煤礦兩個具有重要意義的煤電一體化項目按時開工建設,力爭通大五牧場長焰煤基地開發項目早日投產;促使巴雁煤化工及雁南電廠項目早日落地開工,實現煤化工項目的破題;加快紅花爾基水利樞紐工程、兩伊鐵路、500千伏換流站等項目的建設進度。二是是突出抓好地方中小項目的集群式發展,確保年產30萬噸鐵礦石的塔爾氣鐵礦開發項目、年屠宰30萬只羊2萬頭牛的北京東來順—伊赫塔拉肉食品加工項目投產達效;加快推進光明乳業擴建、赤峰新型建材、愛蓮彩印包裝廠等項目建設;盡快啟動建設哈爾濱中翔彩鋼廠、上海粉煤灰磚廠、佳木斯聚苯保溫廠等中小項目。三是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加大擇商選資力度,積極引進貝因美集團、禾豐飼料等一批引領產業發展,支撐地方經濟,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優強企業,加強邊境區域合作,借助外力促進發展。

七、經濟職能部門以服務和協調為抓手,強力推進工業攻堅

20*年,是我縣工業經濟蓄勢突破和快速推進的重要一年,也是我縣著力實施工業攻堅的關鍵一年。全縣經濟職能部門切實轉變工作作風,以服務和協調為抓手,全力推進工業攻堅。一是切實做好經濟運行的分析與監控工作,積極為企業做好服務。我們要針對制約發展的瓶頸問題,深入研究具體的措施與辦法,有的放矢、卓有成效地開展工作。在產業布局及產業定位方面,要把資源優勢轉化成生產能力和發展優勢,既要保持產業的均衡發展,也要彰顯重點發展產業;二是深入研究部分企業長期虧損的內在原因,找出癥結所在,幫助企業擺脫長期虧損的困境;三是統籌抓好經濟發展中的薄弱環節,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積極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加大政策、信息、資金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在土地使用、投融資、稅收等方面營造寬松的發展環境,推進“一個產業帶動百戶中小企業工程”,促使非公經濟發展成為推進全縣工業經濟的新生力量和重要因素;四是各經濟職能部門要協調一致,形成工作合力。在基礎數據的搜集、匯總及上報上要保持高度的統一性。及時提供最新資料,以便于政府做出準確合理的決策。統計部門要充分利用信息網絡優勢,與其他部門共享資源,所有的工作都要以工業攻堅為出發點,所有的實效都要以對工業貢獻大小為衡量尺度。

同志們:做好20*年全縣工業攻堅工作,意義重大,任務艱巨,使命光榮。駐縣大企業、地方中小企業業主要心系工業攻堅,全力地支持地方經濟發展,全縣上下要形成統一合力,轉變發展理念,提升發展層次,要在好中求快,穩中求勝,讓我們共同努力,為自治縣工業經濟實現又好又快發展、保持全市領先水平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