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工業經濟和民營經濟新跨越的講話

時間:2022-11-07 11:10:00

導語:市工業經濟和民營經濟新跨越的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工業經濟和民營經濟新跨越的講話

去年,我市大力實施“工業強市”戰略,深入推進全民創業,全面完成了年初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有力推動了全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跨越式發展。一是經濟總量不斷擴大,發展速度明顯加快。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突破百億大關,達103.4億元,同比增長29.1%;工業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6個百分點,居全省第7位。二是工業投入持續增長,項目建設取得突破。全年完成工業投資159.8億元,同比增長77.1%,全年招商引資共引進工業項目858個,到位資金106.2億元。三是全民創業步伐加快,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去年末,全市私營企業已達6831家,新增1162家,個體工商戶53791戶,新增8939戶。去年全市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234億元,同比增長30%;入庫稅金21.5億元,增長35%。四是優勢產業支撐明顯,運行質量顯著提高。去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銷售收入336.3億元,增長38.4%;實現利稅35.2億元,增長41.9%,其中,實現利潤20.26億元,增長47.2%;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為203.32,提高30個點,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2.7個點,創該項指標統計以來最好水平。五是園區建設不斷加強,基礎設施日趨完善。北沿江高速、馬鞍山長江大橋接線工程、裕溪河復線船閘等一批重大基礎設施工程前期工作進展順利,華誼煤化基地、廬南重化基地、安徽精細化工基地3個規劃獲省發改委批準,市經濟開發區等6個省級開發區全年完成工業增加值18.3億元,全市鄉鎮工業集中區發展到60個,去年新增8個。六是改革創新力度加大,發展活力逐步增強。扎實推進國有工業企業改制工作,油泵廠改制基本結束,廬江礬礦改制開始啟動,截止去年底,全市國有工交企業改制面為98.6%,企業投融資方式積極創新,管理層次和水平進一步提高。

今年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巢湖推進大跨越、實現大變化的關鍵之年,做好今年的工業發展和全民創業工作,意義十分重大。按照“千億工業振興”計劃的總體要求,今年我市工業發展和全民創業的主要目標是:全市工業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確保進1位,力爭進2位,在全省由中等偏下上升到中等偏上水平。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達到550戶,實現增加值135億元,同比增長25%以上;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50億元,增長30%以上;實現利稅45億元,增長25%;完成工業投資220億元,增長35%以上;年銷售收入超億元企業達到80戶,超10億元達到10戶,力爭2戶超20億元;民營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60%以上,入庫稅金占財政收入比重達到70%以上,全市新增私營企業600家,個體工商戶6000戶;全面完成國有工業企業改制任務。

(一)進一步推進項目建設。項目是工業經濟發展的抓手,沒有項目就沒有發展后勁。要圍繞培育化工、建材、電工器材、采掘加工、船舶制造五個百億元支柱產業,著力抓好一批帶動力強的大項目,打造未來發展的增長點,構筑我市經濟跨越式發展的產業支撐。要強化重大項目工作推進機制,加快推進一批投資超10億元的大項目,確保華能巢湖電廠、瀛浦水泥、盤景水泥、海昌水泥、華星4萬噸雙甘磷、苯氧乙酸等項目建成投產,華誼煤化聯產60萬噸甲醇、50萬噸醋酸項目主體工程全面開工,羅河鐵礦完成選礦廠主體工程。同時,抓好20個投資億元以上重點工業項目,確保楚江造船一期、富煌重鋼一期技改、輝煌汽車零部件等10個項目竣工投產。市直及縣區都要從規劃、土地、環評、核準入手,積極做好一批重大項目的前期工作,確保重大項目梯次推進、有效接續。

(二)進一步加大工業投入。今天的投入就是明天的產出。要實現我市工業經濟跨越式發展,就必須要加大工業投入。一要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招商引資是近年我市經濟較快增長的根本所在,也是我市工業投入的重要來源。要認真研究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和產業梯度轉移趨勢,積極編制一批具有區域特色、比較優勢、科技含量高和市場前景好的重大工業項目,形成招商“磁場效應”;要瞄準沿海發達地區的知名企業,采取駐點招商、委托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吸引項目入駐巢湖;要緊盯省發改委在全省的項目布局,積極聯系溝通,爭取更多項目落戶巢湖;要以徽商大會、皖臺(巢湖)經濟發展研討會等活動為契機,進一步宣傳巢湖,推介巢湖,在招商引資上取得新突破。二要支持現有企業加快發展。這是提升工業經濟總量最現實、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各地要制定政策,創造條件,引導企業不斷加大投入,重點支持一批重點骨干企業,加強技術改造,積極新上項目,不斷做大做強。大力支持市本級企業加快發展,市直有關部門要進一步集中力量、集中資源抓好市本級工業,努力把市本級工業做大。三要積極拓寬融資渠道。銀行是投資的主渠道,要進一步加強信用擔保體系建設,改善銀企關系,優化融資環境,定期舉辦銀企對接活動,爭取更多的貸款支持工業企業,支持全民創業。各級政府要抓住國家增加對中部崛起投入的機遇,既要幫助企業編制一批頂天立地的大項目,也要幫助企業精心篩選一批高、精、特、新中小項目,爭取國債、高新技術引導資金、技改貼息、專項貸款的支持。

(三)進一步推進全民創業。民營經濟占據我市經濟的半壁江山,是推動經濟發展不可替代的力量。必須要全力實施全民創業行動,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充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激發創業激情,釋放創業能量。一要認真落實政策。進一步兌現全民創業和民營經濟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引導各類經濟主體真正做到平等競爭,放手發展。要認真總結民間資本投資工業項目建設的典型經驗,引導更多的民間資本參與工業項目建設。要抓好全民創業園建設,加大民營企業家培訓力度,積極爭取各類促進全民創業和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性資金。要加大政策落實力度,使各項政策真正惠及于企業、惠及于民。二要幫助企業解決創業困難。全面貫徹落實《中小企業促進條例》,積極開展“啟明星”工程和“銀企項目對接”活動,加快中小企業信用評價、創業輔導、技術創新、信息咨詢、政策法律和行業協會等服務體系建設,從政策資金、項目建設、產業鏈延伸配套等方面著手,幫助企業解決創業困難,推動民營經濟加快發展。三要大力實施“鳳還巢”工程。要弘揚高溝創業精神,充分發揮優勢,積極“筑巢引鳳”,吸引在外創業有成人員回鄉創業。同時,要大力培育民營企業家隊伍,發揮能人帶動作用,形成能人示范效應。

(四)進一步深化改革。改革創新是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和源泉。一要全面完成國有工業企業改制任務。要按照“全面改、規范改、徹底改”的要求,加快推進國企改制,各縣區要對未改制企業加快改制步伐,市直要完成廬江礬礦改制,確保國有工業企業改制任務的完成。要扎實開展國企改制“回頭看”活動,妥善處理改制企業后續問題,鞏固改制成果。二要推進民營企業改革。以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為核心,積極引導上規模的民營企業加快內部產權制度改革,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優化組織結構,推動優勢企業資產重組,鼓勵擴大投資,實現跨區域、跨行業、跨所有制的資源整合,提升民營企業整體發展水平,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三要引導企業改制上市。上市是加快企業改制、規范企業改革的重要推手,也是企業解決資金短缺的有效途徑。要以上市規范改制,以改制促進上市,抓緊出臺加快企業改制、鼓勵企業上市融資的政策,積極推進具備條件的企業上市融資,力爭1-2家企業成功上市;同時支持原有上市公司做好主輔分離、輔業改制等工作,進一步規范改制,通過增資擴股、股權轉讓、定向增發、發行債券等方式,開展直接融資。四要加快技術創新步伐。要堅持以工業化帶動信息化,以信息化推動工業化,加快信息技術在工業領域的滲透,改造和提升我市傳統產業,引導和支持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力爭全年高新技術產品銷售收入增長3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