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委全體擴大會議講話

時間:2022-03-26 04:15:00

導語:縣委全體擴大會議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委全體擴大會議講話

同志們:

一、客觀分析當前形勢,堅定加快發展信心

準確分析研判形勢,對增強發展信心,準確把握下半年經濟工作重點和突破方向尤為重要。綜合分析,我縣發展面臨三大優勢。一是政策優勢,導向明,后勁足。面對國際國內經濟嚴峻形勢,中央把“擴內需、保增長”作為經濟工作主題,財政政策由“穩健”調整為“積極”,貨幣政策由“從緊”調整為“寬松”,省、市也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為地方經濟發展營造了寬松的政策環境。今年,省委、省政府將*列入第二批擴權強縣試點縣范圍,由此帶來的經濟管理權限擴大、經濟發展空間更寬等優勢,有利于*加強區域合作,在資源調配、招商引資、爭取幫扶等方面,具備更多的條件和優勢。省委、省政府計劃從今年起到2020年,分步建設西部綜合交通樞紐,估算總投資超過1萬億元。*位于成都、重慶、遂寧和*四大城市中間的獨特區位優勢,為我們爭取重點交通項目帶來了難得機遇。同時,成安渝、遂資高速公路也即將開工建設,交通新格局帶來的時空變化,對我縣的工業布局、產業調整、城市建設等方面,都會產生深遠影響,促使我們由通道走廊逐步向發展通道經濟轉變。二是發展優勢,運行好,速度快。今年以來,我們緊緊圍繞“堅持科學發展,構建和諧帥鄉,努力建設民富縣強全面小康新*”主題,深入實施“三大戰略”,扎實推進“三化互動”,努力實現“三大突破”,有效克服了國際金融危機等不利因素影響,全縣經濟社會繼續保持良好發展態勢。1—6月:全縣地方生產總值完成37.13億元,同比增長14.5%;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6705元,同比增長13.5%;農民人均現金收入2316元,同比增長10.95%;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8.73億元,同比增長78.4%;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16.67億元,同比增長36.4%;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1億元,同比增長16.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5.1億元,同比增長18.6%。經濟運行的良好形勢,堅定了我們加快發展的信心,增強了我們加快發展的底氣,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奠定了堅實基礎。三是潛力優勢,幫扶大,項目多。2006年巨峰省長聯系*以來,我們在項目資金爭取上取得了巨大突破,三年共到位國省項目457個,到位資金8.97億元。今年1—6月,已到位國省項目68個,到位資金1.84億元、同比增長66%。到位的項目和資金不斷增加,為*加快發展提供了強大的項目支撐和資金保障。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看到,*資源不豐、財力不厚、基礎薄弱,加快發展的壓力很大。主要體現在:工業起步晚、底子薄,經濟結構不優、總量小,縱向比經濟增幅較快,但橫向比總量較小;縣級財政運轉困難,財政增長潛力不夠;交通運輸方式單一,水資源緊缺,制約加快發展的瓶頸仍未從根本上打破。當前,各地經濟競爭日趨激烈,不發展加速落后,發展不快注定落后,發展不優同樣要落后!因此,我們必須主動面對、迎接挑戰,明確目標、自我加壓,奮力趕超、加快發展!

二、突出項目帶動作用,保持投資強勁增勢

發展縣域經濟,要害是投入,關鍵在項目,項目是經濟工作的第一抓手。在當前爬坡上行的關鍵時刻,我們要以更大決心和更大力度,大抓項目、抓大項目,千方百計保持投資的強勁增長勢頭,確保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8億元、增長51.4%的目標任務。一要抓好項目編報。要認真研究國家政策資金投向,根據中央、省、市的產業布局和規劃調整,著重從突破瓶頸制約、帶動作用明顯、提升全縣綜合實力,以及循環經濟和改善民生等方面著手,認真謀劃、編制、儲備一批大項目、好項目。6月底,我們初步確定了147個爭取2010年新增中央投資項目,各部門要進一步反復研究,認真進行修改完善。二要抓好項目對接。對已上報待批的項目,要明確專人跟蹤,全力協調,爭取“插隊”,力促盡快審批;對國家和省市表態支持的項目,要盯住不放,跟蹤銜接,確保項目、資金迅速落實;對正在策劃包裝的項目,要及時邀請上級領導和專家進行論證,切實提高前期準備工作質量。三要抓好項目推進。對各類在建項目,要按照項目工作“六個一”和“三個量化”的要求,對照工序制定計劃,“專人專事”落實責任,倒排工期強力推進。各項目實施單位要嚴格按照“程序不減、周期縮短”的要求,在保證必須程序和建設質量的基礎上,爭取盡早完成剩下的20個新增中央投資項目、5個災后重建項目建設;確保今年135個市、縣級重點建設項目完成年度投資計劃29.32億元,其中50個市級重點項目完成年度投資計劃18.6億元。在這里,我要特別強調兩點:第一,監察、審計、財政等部門,要切實加強項目資金監管,必須確保項目資金安全;第二,質量監管部門、項目實施單位及主管部門,要嚴管工程質量,堅決杜絕“豆腐渣”工程。

三、落實工業主導地位,加快發展現代農業

經濟要發展,重點在工業。工業是加快發展的發動機,具有很強的牽動作用。工業發展促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農業為工業發展提供充足的原材料和勞動力。要按照城鄉產業雙向互動發展路徑,促進工業和農業發展相融互動。

(一)千方百計推動工業大發展。要將下半年目標任務進一步細化,分解落實到部門、單位和企業,確保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總產值93億元、增長35.1%,增加值31億元、增長33%。一是突出產業升級。要著力重點項目建設,加快推進超迪電器產業園四期、順達林木產業園三期、中天農產品加工產業園英瑞達醬腌菜加工、順琪紡織500臺織機、硯山中藥材香菇多糖、菌類深加工、東方樂渝7萬紗錠、聯友紡織5萬紗錠等項目,不斷壯大產業規模。要著力發展優勢產業,力爭紡織、食品、醫藥、建材、機電五大支柱產業年產值均達到10億元以上,逐步形成產業集群。二是突出企業牽引。落實優惠政策,鼓勵骨干企業技改擴能,發揮龍頭企業牽引作用,有效帶動中小企業發展,不斷做大經濟總量。2009年,力爭新增規模以上企業13戶、產值上億元企業4戶、百萬納稅企業3戶。三是突出園區搭臺。狠抓工業集中發展區基礎建設,力爭面積達到5平方公里,著力創新和完善園區發展機制,不斷改善園區服務功能。同時,加快推進超迪電器、順達林木、重商紡織、中天農產品加工、硯山中藥材五大產業園建設;做好前期準備工作,適時啟動文峰高新技術、運達糧油食品產業園建設。四是突出品牌建設。堅持實施品牌戰略,引導企業加大技改和自主創新投入,鼓勵幫助企業爭創一批國、省名牌。2009年要努力爭創省名牌2個,省著名商標2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2個。五是突出優化服務。繼續為企業提供“保姆式”、“一站式”服務。堅持實行規模工業、新建企業縣級領導、縣級部門掛聯責任制;完善對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定領導、定部門、定目標、定職責、定獎懲的“五定”幫扶制度;進一步落實對重點企業政策扶持優先、技術進步優先、生產要素協調優先和試點示范優先的“四優先”服務。要對產值和效益下降的重點企業,逐個分析原因,及時幫助企業解決技改擴能、開拓市場等難題。要著力推廣“項目超市”、“信貸孵化”等做法,采取貸款增量評比通報、與政府性存款掛鉤等措施,促使銀行加大對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確保企業正常運轉。要統籌協調水、電、油、氣、運輸、土地和原材料供應,為企業生產和發展提供充足的要素保障。

(二)努力構建農業發展新優勢。堅持“四個打造”,加大結構調整,確保全年實現畜牧業總產值26億元,蠶桑產繭480萬公斤,糧食總產34.93萬噸,勞務總收入達到14億元。一是加強基地建設。要圍繞市委、市政府“一區兩帶四基地”戰略規劃,按照“一鄉一業、一業一策、種養互動、區域發展”的思路,在318線、319線和資樂路沿線,重點規劃建設畜牧、蠶桑、林果、蓮藕、蔬菜、花生、中藥材、青花椒“八大”特色產業基地。同時,充分發揮大型生豬養殖場的帶動作用,調整周邊農業產業結構,既解決面源污染,又建成一批“林中有場、場在林中”的種養互動現代農業示范帶。二是著力“龍頭”建設。要大力扶持英英食品、通世達等涉農加工龍頭企業,把龍頭企業對農戶的帶動效果與政府的扶持政策和項目掛鉤,引導龍頭企業與農戶建立市場化的帶動機制,重點推廣“龍頭企業+養殖小區+適度規模養殖農戶”產業發展模式,努力提升龍頭企業的帶動能力和帶動效果。當前,要切實抓好政策性豬肉儲備等工作,保護生豬養殖農戶的積極性,幫助生豬養殖龍頭企業渡過難關,穩住生豬生產。三是提高組織化水平。規范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重點規范生豬養殖專業合作社。推行科學的內部管理模式,提高專業合作社管理水平;探索創建先進的外部運作模式,有序擴大融資,促進專業合作社良性發展。同時,要著力提高全縣23個蠶桑專業技術協會自我組織、自我管理能力,促進蠶桑產業穩步發展。

四、發揮城市集聚效應,激活三產發展潛能

現代區域經濟,實質就是以城市為中心的經濟。城市聚集了大量的人流、物流、資金流,是現代服務業發展的主戰場。要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進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高人民群眾生活質量,解決人口就業,活躍市場消費,拉動經濟增長。

(一)加快打造城市增長極。圍繞建設“川中園林城市”和“中等城市”目標,按照“借助簡陽、融入成都、向西發展”的思路,堅持“四區統籌、四區同建”,著力外擴內建,完善城市功能,打造加快發展的平臺和載體。今年要力爭縣城建成區面積達到12平方公里,確保城鎮化率達到26%。一是拉大框架。著力構筑路網,擴大城市規模。加快推進二環線東段、南段12公里基礎設施建設,及早啟動“天池大道”一期2.5公里,以及成安渝高速公路3.5公里入城干道建設,加快完善西延新區路網建設。二是夯實基礎。圍繞“兩城一帶”打造,策劃和實施一批重點項目,狠抓骨干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四區同建”步伐,抓好南塔新區的功能配套,啟動五一路、樂中路等5條城區內道路建設,加快推進16公里截污干管、垃圾處理廠、江南綜合市場、縣客運中心、縣人民醫院遷建等重點項目,逐步完善城市功能。加強宣傳引導,積極創造條件,穩步發展房地產。三是提升形象。高標準規劃建設,努力提升城市品位和形象。充分利用*“天然氧吧”的獨特優勢,加快建設城區南塔濕地公園、仙鶴公園等16個廣場公園,著力城市亮化、美化和綠化“三化”建設,傾力打造適于人居與創業的良好城市環境。四是創新機制。著力完善城市建設“六大機制”(即:在建設任務上實行部門換政府,在債務負擔上實行公司換部門,在項目招標上實行業主換公司,在融資貸款上實行乙方換甲方,在資金籌集上實行土地換現金,在總體布局上實行騰籠換鳥),加大融資力度,引進大集團、大企業投身*城市建設。著力探索建立城市“建與改”、“建與管”、“建與用”新機制,進一步規范和加強城市管理。

(二)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堅持以旅游業為龍頭,帶動現代服務業全面發展,確保今年第三產業增加值達到22.1億元,爭取早日實現“三產超一產”目標。一是大力發展旅游業。千方百計籌資金、搶進度、保質量,加快推進故居景區基礎設施及配套設施建設,8月底前全面完成土建、裝飾裝修、設備購置安裝、標志標識設置及軟件資料收集等基礎工作;進一步加強與國家、省、市相關部門和單位的聯系,邀請相關領導和專家對創建工作進行初評,不斷完善景區軟硬件,確保年底順利通過國檢。通過招商引資和吸引民間資金等方式,加快推進龍門報國寺和縣城周邊慈恩寺、仙鶴觀、天竺寺景區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完善景區功能,發展獨具特色的宗教文化旅游。二是大力發展商貿流通業。著力培育商貿龍頭企業,形成一批起點高、集散強、輻射廣的專業市場,構建和完善市場網絡體系。大力發展社區超市、專賣店、便民店,逐步形成合理的流通網點布局。整頓和規范市場秩序,穩定市場物價,加強食品衛生安全監管,確保各類消費品安全充足供應。三是大力發展餐飲服務業。以星級酒店為龍頭,積極規劃和建設一批中高檔餐飲、休閑娛樂場所,提升餐飲娛樂業檔次和品位,不斷提高接待能力和水平。四是大力發展金融信息保險業。抓住寬松的貨幣政策機遇,引導金融機構創新業務,提供更多的金融產品,支持縣域經濟發展。擴大保險市場,大力拓展農村保險業務。積極發展會計、評估、咨詢、法律、郵政、信息等現代服務業,滿足各方需求。

五、狠抓基礎設施改善,打破制約發展瓶頸

基礎設施落后是加快發展的最大瓶頸。當前,我縣基礎設施最緊迫的任務是交通建設和水利建設。

(一)加強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抓住全省構建西部綜合交通樞紐的重大戰略機遇,堅定不移實施交通突圍方案,完善“大、中、小、微”四級交通網絡。一是抓好大通道建設。抓好成安渝高速公路的征地、拆遷、補償及相關服務,同步啟動3.5公里高速公路入城干道項目;加大爭取力度,力爭將成安渝高速三條互通連接線共11.7公里工程納入主線工程建設。完成遂資高速公路用地規劃測算等前期工作,完善遂資高速兩條互通連接線共8.1公里建設工程規劃。,,二是抓好中通道建設。啟動國道56.7公里路面改造;開工建設國道318繞城線7公里和國道319繞城線3.3公里項目;完成省道106線大佛至良安10公里路面改造和樂黃路18公里油路建設。三是抓好小微通道建設。完成107.1公里農村斷頭路和聯網路建設,以及260公里通村公路建設;完成6個鄉鎮客運站、8個村級招呼站建設。

(二)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大力開展骨干水利工程、一線水利工程和人飲安全項目建設,不斷提高水資源配置和調控能力,有效改善農村用水條件,進一步緩解農村群眾飲水難、用水難問題。一是大型骨干水利建設。繼續做好岔岔河引水工程規劃立項等前期工作。水利部部長辦公會已研究通過毗河引水工程項目,目前我們要認真抓好初設等前期工作,待國務院批準后,全力以赴抓好工程建設。加快75座震損水庫災后重建進度。抓好棉花溝中型水庫和十里河、曹家堰、巖板灘、楊家橋4座重點小一型病害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建設。二是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突出農民主體地位,通過“一事一議”、業主投入等辦法,大力興建以囤水田、蓄水池、石河堰、山坪塘、大機井為主的小型水利工程,繼續開展石河堰、山坪塘、蓄水池的掏淤和治漏治塌工作,切實加強灌區渠系配套、節水灌溉設施和機電提灌泵站建設。三是人飲安全項目建設。加大飲用水源保護力度,重點抓好國債飲水安全項目,以及2009年第二、三批新增中央投資飲水安全項目建設,著力建好衛生井、集中供水站,突出解決高氟、高砷、苦咸和污染水問題,今年要確保實現解決12.5萬人飲水安全的目標。四是工程后續管護。工程竣工驗收后,要堅持政府主導與市場運作相結合,用經營的理念和市場的辦法,建立科學合理的管護機制。要明確項目管理責任單位和責任人,落實項目工程的日常管護,確保工程項目建一處、成一處、受益一處,最大限度發揮好工程項目的綜合效益。

六、努力擴大開放合作,增強加快發展活力

招商引資是加快發展的生命線。要進一步擴大開放合作,為加快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截至今年6月,已超額完成了全年新引進50個項目的目標任務。下半年要想盡千方百計,確保完成新開工項目45個,到位國內省外資金35億元的目標任務;去年招商引資集中簽約的項目履約率要達到90%,資金到位率要達到45%。一是加強區域合作。要依靠*區位優勢和產業特色,主動融入成渝區域合作。圍繞“路、水、園、城”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努力把*建成成都的“后花園”。同時,要把對重慶的開放合作作為一個大戰略來抓,從基礎設施、經濟協同、產業轉移,特別是紡織企業合作等方面緊密對接,強力推進。二是大力開展招商引資。依托資源、產業和綜合成本等優勢,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繼續堅持由縣級領導帶領招商小分隊“走出去”招商,同時,邀請更多有誠意、有實力的客商來*實地考察、商談。靈活采取以企招商、以園招商、以產業招商、以會(商會、同鄉會)招商、網絡招商、節會招商等多種形式,爭取促成更多、更大的企業落戶*。10月,成都西博會將舉辦投資與貿易活動40余項,要認真抓好籌備工作,力爭簽約項目、合同投資額均超過去年。三是狠抓落地落實。對已經簽約的項目,尤其是對去年集中簽約的項目和今年1—6月新簽約項目,要按照市委、市政府“項目落地年”的有關要求,安排專人追蹤,力促早日落地。對履約項目及在建項目,要強化領導、機制和要素三大保障,全程提供優質服務,力求落地項目早開工,開工項目早竣工,竣工項目早投產,投產項目早見效。

七、強化加快發展保障,全面完成目標任務

當前,經濟形勢復雜多變,加快發展的壓力更大,要求更高,任務更重。我們要變壓力為動力,變被動為主動,始終堅持以改革破難題、以保障促發展、以落實強推動,扎扎實實抓好各項工作。一要強化思想保障。要增強目標意識,對每項工作都要做到目標明確、任務細化,推進有力、卓有成效。要增強重點意識,必須抓住關鍵環節,強力攻堅,重點突破。要增強效率意識,各級領導干部特別是“一把手”,要緊緊圍繞領、導、管三個字,保持高效快捷的工作節奏,強力推進,勇爭一流。二要強化要素保障。在強化用地保障上,要用活土地“六改”政策,破解用地瓶頸。在強化資金保障上,要主動爭取上級更多項目資金支持和轉移支付,積極推行“五方聯動”機制,建立良好的銀政企關系,破解融資瓶頸。在強化能源保障上,要加強電力、天然氣、石油等生產要素的協調工作,重點加快110KV城北皂角輸變電站建設,切實保障發展所需。三要強化環境保障。在投資軟環境打造上,要深化機關行政效能建設,全面推行“兩集中、兩到位”,落實并聯審批、手續代辦、網上審批等制度,該辦的事不拖不推,雷厲風行,做到“當日事、當日畢”;要依法辦事,廉潔公正,營造風清氣正的干事創業環境。在生態環境保護上,要全面落實環評和“三同時”制度,加大污染治理力度,深化城鄉環境綜合治理,進一步改善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環境。四要強化社會保障。積極爭取上級支持,加大投入,全面完成省、市下達的8大項55小項民生工程目標任務。大力發展教育事業,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積極發展科技事業,加速科技成果轉化。穩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質。繁榮文化體育事業,推進光纖電視普及和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加強醫療衛生工作,進一步規范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提高參合農民的滿意度。提高社會保障能力,促進就業和再就業工作,進一步擴大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的覆蓋面,完善農村低保、城鄉醫療救助及五保供養制度。認真落實住房保障政策。切實做好“大接訪”、“大下訪”工作,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維護社會和諧安定。抓好安全工作,確保按時“摘帽”。五要強化組織保障。要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增強科學發展意識,提高推動科學發展的能力。要健全工作機制和制度,保障各項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進。要加強組織領導,明確工作職責,使每項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做、有人督,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人人抓推進的工作局面。

上半年,我縣8大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總體上較為理想,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引進到位國內資金、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項指標的增速均位列全市第一,其余4項的增速均位列第三。取得這樣的成績,讓我們深感不易、倍受鼓舞,同時下半年的工作也面臨更大的壓力。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市委二屆十次全會和今天的會議精神,仔細思考和謀劃下半年工作。要緊緊扭住全年目標任務不放,明確每月任務指標,特別是對民生工程任務和主要經濟指標,要專題研究,認真分析,把工作分解到周、細化到天、責任到人,落實到企業和項目,一件一件安排,一件一件督查,一件一件落實,確保全面完成2009年上級下達的各項目標任務。

同志們,今年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困難很大,做好下半年工作任務艱巨。我們一定要以更加緊迫的意識、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充足的干勁、更加務實的作風,攻堅克難,扎實工作,全面完成全年各項目標任務,為建設民富縣強全面小康新*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