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委在獻愛心送溫暖捐助活動講話
時間:2022-05-01 10:39:00
導語:縣委在獻愛心送溫暖捐助活動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充分認識“獻愛心、送溫暖”活動的重要意義;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認真抓好“獻愛心、送溫暖”活動;加強組織領導,確保把溫暖送到每一個困難職工家庭進行講述。其中,主要包括:開展“獻愛心、送溫暖”活動,是黨中央和省、市的要求、開展“獻愛心、送溫暖”活動,是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開展“獻愛心、送溫暖”活動,是發揮社會主義優越性的要求、開展“獻愛心、送溫暖”活動,是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加強對送溫暖工作的領導、要加強宣傳、要強化督查等,具體材料請詳見:
縣委全委會議剛剛結束,緊接著召開全縣“獻愛心、送溫暖”捐助動員大會,目的是在“兩節”來臨之前,動員全縣上下積極行動起來,按照中央的號召和省、市的部署要求,在全縣范圍內迅速掀起形式多樣的扶貧幫困、捐資助困活動,以切實解決好困難群眾的生活難題。
今年以來,我縣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都取得了較快發展,城鎮居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但還存在著部分特困職工和城鎮弱勢群體,他們的基本生活以及就醫和子女就學等還存在著一定的困難,這應引起黨委、政府及全社會的廣泛關注。要動員社會力量通過多種途徑和形式,幫助困難職工、生活困難的勞模先進人物、下崗失業人員家庭以及因病致困的家庭解決工作生活的實際問題,確保困難職工群眾渡過一個歡樂祥和的節日,為此:
一要充分認識“獻愛心、送溫暖”活動的重要意義
開展“獻愛心、送溫暖”活動,是黨中央和省、市的要求。黨和政府自始至終關注著城鎮困難群體生產、生活問題,前不久,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務院總理就做好冬令期間困難群眾生活安排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務必把困難群眾過冬問題放在心上,深入了解困難群眾的實際情況,進一步加大救助力度,并發動全社會開展形式多樣的捐助活動,切實幫助困難群眾解決好過冬問題。、、吳邦國、、賈慶林、曾慶紅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帶頭捐款捐物,表達他們對困難群眾的親切關懷。這一捐助活動不僅表明了黨對困難群眾的極其關懷,也是向全社會發出了扶危助困的動員令。省委、省政府也專門發文,對向困難職工送溫暖工作作出了明確要求,提出了一系列辦法和措施。各級各單位一定要從貫徹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的高度,從密切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維護改革發展穩定大局的高度,把“獻愛心、送溫暖”認認真真落實到位。
開展“獻愛心、送溫暖”活動,是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最根本的是不斷實現好、發展好、維護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必須堅持以群眾滿意為標準,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今年以來,我們相繼開展了第一批和第二批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目前第三批先進性教育活動正在開展之中。共產黨員先進性要求我們必須心系群眾,始終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送溫暖、獻愛心”活動開展得怎么樣,正是檢驗先進性教育活動有沒有取得實效,是不是群眾滿意工程的重要標準之一。黨員領導干部要帶著深厚的感情去幫助困難群眾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確保黨和政府關心困難群眾生產生活的各項政策措施落實到位。各部門各單位要把先進性教育活動同關心群眾生產生活結合起來,并將“送溫暖、獻愛心”活動進一步制度化、規范化,逐步建立起關心群眾生產生活工作的長效機制。
開展“獻愛心、送溫暖”活動,是發揮社會主義優越性的要求。在全社會開展“獻愛心、送溫暖”活動,齊心協力,共克時艱,是中華民族扶貧濟困、團結友愛,“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優良傳統的體現,也是社會主義公民道德建設的重要內容。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我們發展的目的是為了實現全社會的共同富裕,這是我們區別于其他社會制度的本質特征。當前,我們已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階段,如果還有一部分人生活困難得不到盡快改善,就不能說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得到充分發揮。因此,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今天,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在全社會倡導行善舉、獻愛心的良好風尚,對社會發展更具重要意義。針對我縣城鎮部分特困群體,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已經并正在采取措施加以解決。我們要努力做好這方面的工作,使困難群眾早日改善生活。
開展“獻愛心、送溫暖”活動,是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扶貧幫困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保持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人民群眾安居樂業是和諧社會的根本保證。實踐證明,改革和發展的力量在群眾,社會穩定和諧的基礎也在群眾。雖然城鎮特困群眾只是少數,但如果他們在基本生活、就業、就醫、子女就學等方面的現實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就會動搖廣大群眾參與改革的信心和決心,影響社會和諧和發展穩定,我們已經取得的發展成果也難以鞏固。對困難群眾的問題,決不能漠然視之,必須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在加快發展的同時,切實把城鎮特困群眾的問題解決好。友愛產生和諧,互助激發力量,只有把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工作做扎實了,才能為長遠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要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認真抓好“獻愛心、送溫暖”活動
為開展好這次“獻愛心、送溫暖”活動,縣委、縣政府日前專門發出了關于開展“獻愛心、送溫暖”捐助活動和捐助款發放辦法的通知,要求捐助活動于2006年元月10日前、捐助發放在06年春節前全部結束,時間緊,任務重,年底各項工作又很繁忙,因此各級、各單位一定要按照縣委、縣政府的部署要求,把這項“民心工程”、“德政工程”組織好,落實好。
一要迅速行動。會后各參會單位和鄉鎮要立即行動起來,按照兩辦通知和今天會議要求,采取措施,迅速行動,抓好貫徹落實,特別是“三權”在上單位和不屬財政統管的企事業單位一定要確定專人負責,集中力量,要按照規定標準和時間要求不折不扣地將捐助款物收繳到位。這里強調一下,在物資捐助活動中,今年特別要求能真正解決困難群眾的實際問題,捐助時要向大家講清楚,要以冬衣棉被為主,幫助困難職工解決燃眉之急。
二要摸清底子。兩辦“通知”已經明確了2006年“兩節”送溫暖的主要對象。對符合條件的困難職工,各級各部門要登記造冊,進一步檢查摸實,明確救助對象,統一標準,分級負責實施。縣工會及相關部門要做過細的基礎工作,對上報的對象一定要調查核實,款物的發放只能是“雪中送炭”,決不能“錦上添花”。同時,各單位要進一步建立健全結對幫扶制度,責任到人,幫扶到戶,確保困難職工基本生活不出問題。
三要認真做好資金籌集和捐助物資發放工作。要千方百計籌措資金和物品,在財政來源渠道不變的情況下,加大社會籌措力度,在全縣廣泛開展向困難職工群體獻愛心活動,動員社會各界捐助錢物,為開展慰問救助活動打下物質基礎。各級黨政領導要安排好走訪慰問活動,工會的同志要集中時間、集中精力,深入特困職工、勞模先進人物、困難進城勞務工、下崗失業人員的家庭,逐戶走訪慰問,把救助資金物資直接發放到每一位急需救助的困難群眾手中,做到不漏一戶,不落一人。資金和物資的發放在前期摸底的基礎上,要集體研究、張榜公布,確保公開、公正、公平。要千方百計幫助困難職工克服困難,解決實際問題,使他們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感受到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
三要加強組織領導,確保把溫暖送到每一個困難職工家庭
一要加強對送溫暖工作的領導。關心困難群眾、認真解決他們的生活困難,是縣委、縣政府的一貫要求,也是各級各單位的一項重要職責,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兩節將至,天氣日漸寒冷,困難群眾特別需要必要的救助。各部門、各單位要精心組織,加強管理,主要負責同志要親自過問、親自抓,各級領導干部和廣大黨員,要把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的成果轉化為關心困難群眾的實際行動,在捐助活動中帶好頭、作表率。要摒棄送溫暖活動中的一切形式主義,說實話,辦實事,求實效,分清工作職責,明確工作責任,一級抓好一級,切實把這次“獻愛心、送溫暖”活動抓好抓實,以實際行動取信于民。
二要加強宣傳。要充分利用各種新聞媒體,廣泛宣傳黨和政府政對職工群眾的關心愛護,宣傳社會各界對困難職工的支持幫助,宣傳開展送溫暖活動的經驗、做法,宣傳廣大職工團結友愛、互助互濟的優良品德,努力擴大送溫暖工程的社會影響,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困難職工群體的良好氛圍。輿論宣傳到位了,思想工作做好了,黨干部帶頭了,獻愛心活動就能夠順利地展開。對本單位個別同志確因特殊困難無力捐助的,不能強求,更不能強行收繳或代扣,否則,就失去了開展這項活動的本身意義。
三要強化督查。“獻愛心、送溫暖”捐助款物凝聚著廣大干部職工對困難群體的一片愛心,也體現著縣委、縣政府對困難職工的關心。因此,在捐贈款的收繳和發放上,一定要嚴格程序,防上截留挪用。對于捐助款的使用,縣里將本著專款專用的原則,由送溫暖領導組集體研究分配方案。各有關單位、各鄉鎮要確定專人負責收繳和發放工作,同時,鄉鎮紀檢部門和各單位紀檢人員要強化監督,確保不出差錯。對于各單位和鄉鎮的捐資進度和發放情況,縣委、縣政府將專門組織人員進行督查,出現問題,及時通報,問題嚴重的,將依法追究責任。
同志們,認真做好2007年“兩節”期間送溫暖工作,是我們當前一項重要而又緊迫的任務,希望大家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克服困難,認真扎實地抓好這項工作,讓困難群眾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感受到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
- 上一篇:安監瓦斯遠程監控建設工作意見
- 下一篇:安委會預防重特大交通事故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