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村級后備干部脫產大專班的講話
時間:2022-09-09 03:39:00
導語:區村級后備干部脫產大專班的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各位領導、同志們、同學們:
今天,區村級后備干部脫產大專班正式開學了,這是我區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培養村級后備干部的一大突破,也是我區促進農村經濟健康發展,全面建設小康農村的一項創舉。借此機會,講三點意見:
一、城郊農村步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
隨著長沙市“三化”戰略的穩步推進,全區農村大征用、大開發、大建設、大提升已經全面展開。我們區原來意義上的純農村已經不復存在了,有的進入了城區,有的存在于村居混合的“城中村”,有的出現了工業化、生態化的現代農村。這是我們面臨的又一重大機遇期,是調動廣大農民積極性,壯大集體經濟的極好機會,我們切不可觀望、徘徊、等待,而要用經濟頭腦、用戰略眼光和膽識來謀劃和決斷,搶抓農村經濟發展的機遇期。我們有的村像五一、紅星、高升、黎托等村幾年時間內集約了幾百畝集體土地,幾個月時間建設了大片工廠、市場和學校、農民安置區,迅速壯大了集體經濟,完成了原始積累,紅星集體資產近10個億,五一、友誼等村都在億元以上,進入了快速發展良性循環的時期,贏得了發展空間。在農村的穩定和發展中成長了干部,鍛煉了干部,提升了干部,我區的一些支部書記、一些村干部思維開闊、敢闖敢干、舍小家謹大家、令人敬佩,人民群眾的愛戴和擁護,成為全區的榜樣,在全市乃至全省占有一席之地,歷史將銘記你們歷程,不論功勛。
隨著城市“擴容提質”的進程加快,加速城郊農村融入大城市的步伐,給我區農村經濟發展帶來了一個歷史性機遇,促使了農村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同時也引發了諸多新的矛盾問題。農村向城市轉變,農民向市民轉變,農業向工業或第三產業轉變,在這種特殊的轉變過渡期,一些“城中村”的農民雖然“洗腳離田”,卻沒有“換腦進城”,自身素質在短期內還難以適應城市化要求,思想觀念和生活習慣、行為方式急待轉變,法制觀念和現代市民意識急需增強。由于受封建“小農”意識影響較大,部分村民眼光短淺,固循守舊,不思進取,私心較重,過分注重眼前自身利益得失,尤其是在開發拆遷征地補償中表現得尤為突出,成為我區當前社會不穩定因素的一個重大隱患。今年黎托花橋村9月9日事件、亭自然村、洞井天華村等村民鬧事事件,有相當一部分是村民無理取鬧,在全區廣大村民中帶來了極壞的負面影響,嚴重擾亂了農村開發建設發展的正常經濟秩序,成為當前農村經濟發展的一大束縛。在這種城郊農村步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給我們農村基層干部提出了新任務、新要求、新挑戰。
二、加快農村干部的培養迫在眉捷
剛閉幕的十六屆四中全會,主題是執政能力建設問題,這將成為黨的中心任務,也將是區委的重要任務,部門干部、農村干部、街道社區干部提高。
這些年來,以黨組織為核心的農村基層組織建設不斷加強,在貫徹黨的農村政策,發展農村經濟,加快農村開發建設,帶領群眾致富奔小康,維護農村社會大局穩定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貢獻,是我們可以依賴、依靠的重要力量。但是我們也應該看清形勢的發展,黨組織的作用與廣大農民強烈致富的愿望不適應,村級基層組織的作用與農村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所要求的社會穩定、精神文明不相適應,農村干部的素質亟待提高。一是帶領群眾致富的能力不夠強。目前我區面臨著大開發、大建設、大發展的形勢,在大開發和大建設面前,有部分農村干部缺乏大膽改革的勇氣和面對挑戰的信心,觀念不新,思路不廣,膽子不大,點子不多,對市場和風險的預測能力不強,找不到本村潛在優勢,找不準突破口,錯失發展機遇,如有個別區位優勢明顯的村在經濟發展上還不如一些偏遠村。二是解決復雜矛盾和問題的能力不夠強。部分村干部對新形勢新政策的學習掌握不夠,不能及時有效地解決在大開發中出現的矛盾和困難,駕馭全局的能力不強,以致重點工程屢屢受阻,造成工作被動,難以適應從純農村向開發村的轉變。天華村原村支部書記自殺事件,給我們敲響了警鐘,事件的主要原因是其本人的心理承受、駕馭能力方面缺乏。透過這一事件,引發我們深思,引發我們對農村班子建設的深思。三是整體文化素質偏低,年齡結構偏大。全區支、村兩委書記、主任中大專以上文化的只有10人,僅占13%;支村兩委平均年齡為41.5歲,其中村支部書記平均年齡43.8歲,45歲以上支部書記占50%。而且大部分村都不太注重村級后備干部的培養,沒有按照“一職一備”的要求建立后備干部隊伍,后備干部缺乏的現象越來越嚴重,村干部隊伍建設青黃不接、后繼乏人的現象甚憂。“誰能接班”、“誰來接班”,成為我們組織部門和鄉鎮黨委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區委開辦這次學歷班,就是培養村級領導干部的接班人,就是培養熟悉農村、熱愛農村干部、具有較高農村經濟管理人才,就是培養農民群眾發家致富的帶頭人,就是培養發展農村經濟的引路人。
三、多方努力共同辦好這期村級后備干部大專班
對于這次村級后備干部大專班的開辦,區委高度重視,區委常委會議專題研究,區委組織部年初就把這一工作納入了全年的組織工作計劃,4月份就著手運作,深入各村進行調研,反復征求鄉、鎮、街道黨(工)委、村支部負責人以及部分農村青年、村民的意見,積極與省委黨校、省行政學校協調,促成了這次村級后備干部大專班的順利開辦。這次大專班是二年脫產制,在學習費用上全部由區、鄉、村三級負擔(生活費除外),其中區財政拿出了15萬元,可以說是免費送學生來讀書,為那些經濟條件困難、想讀書的農村青年提供了一個再深造、求進步的良好機會。在學員的錄用上,我們采取筆試、面試、考察的公開選拔方式,為那些素質高、能力強的農村青年提供了一個公平競爭的機會。參加這次考試的人數多達147多人,我們嚴格按分數從高到低確定90人進入面試考察圈。在面試、考察環節,主要根據個人的口頭表達、理性思維、道德素質等綜合考慮,最終決定錄取你們這45名。在今后的二年學習期間,區委組織部將派人不定期考察,隨時掌握同學們在學校的表現情況,同時區委將安排部分區領導、鄉鎮、涉農街道、區直部門的主要負責人來給同學們上課,讓同學們更多地了解區情、熟悉區情、熟悉農村工作的方式方法,提高同學們的實際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公務員之家
省委黨校函授學院作為這次村級后備干部大專班的具體承辦單位,前期的準備工作相當扎實充分,希望學院能夠通過二年時間將同學們培養成政治素質硬、思想覺悟高、理性思維強,農村知識掌握好的綜合性農村管理人才。在教學內容上,既要注重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國家新制定的方針、政策、路線等政治理論的學習,又要注重農村投資項目管理、農業財會、農村開發經濟等新形勢下農村實用知識的學習;既要注重計算機、英語、寫作等基本技能技術的學習,又要注重法律法規、宏觀經濟、金融稅收等綜合知識的學習,重點要突出農村實用知識學習。在教學方式上,要采取課堂面授為主,靈活運用提問式、座談式、討論式等多種互動式教學方式,適當組織考察、社會調查等教學活動,著重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快速反應能力。在教學管理上要按照正規的大中專院校管理模式,從嚴管理,嚴禁學生隨意缺課或遲到,嚴禁學生在學校打架斗毆,嚴禁學生在學校打牌、賭博,并及時將學生在學校的表現情況反饋到區委組織部、各街道(鄉鎮)黨(工)委。組織部由分管黨建的建設的鄧波同志總負責,黨建科的同志聯系,各相關街、鄉鎮由黨群書記、組織委員負責,各涉農村由支書負責。
各涉農街道、鄉鎮黨(工)委、村黨支部要把村級后備干部大專班作為一項重要的工作來抓,切實做好學生的跟蹤管理和后續培養工作,要主動關心、幫助他們解決學習期間的實際困難,鄉鎮(街道)、村二級分攤的學費,要迅速落實到位。對于二年后順利畢業的同學,要將他們納入村級后備干部范圍,加大教育培養力度,盡可能讓他們到村上工作鍛煉,對于沒有入黨的同志,要積極引導他們主動向黨組織靠攏,將他們作為農村新黨員發展的重點傾斜對象,要從各個方面加大培養力度,促使他們早日成熟,早日走上村級領導干部崗位上來。
我們45名同學要切實珍惜好這次學習進修的難得機遇,一要提升政治素質。你們是農村青年中的優秀代表,是區農村發展穩定的希望,責任重大,傷重道遠,要明確定位,樹立遠大理想,立志城郊發展,自加壓力,自覺修養和人格修養、品德修養,要通過幾年的學習,做優秀學生。二要努力學習。我們這批同學不同于高中升大學的同學,有的已經結婚,有的已經工作多年了等,這次你們能夠參加為期二年的脫產學習,就應該下定決心,靜下心來,集中精力,拋開家庭瑣事的煩惱,拋開燈紅酒綠的誘惑,拋開悠閑散慢的習性,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來,要以這次學習為契機,實現對農村經濟管理水平的大提高,實現觀察、分析、解決實際農村工作問題的大突破,實現自身綜合素質的大提升。三要服從管理。我們的學員要端正學習態度,把自己作為一名真正的大學生來對待,要絕對服從省委黨校、省行政學院的管理,嚴格遵守學校的各項管理制度,對不服從學校的管理,隨意缺課達到3次以上的,將視同自動退學、對考試不及格、經補考二次仍然不及格的,將堅決不發畢業證書;對自動退學或沒有拿到畢業證書的,其所交納的學費全部由個人承擔。四要團結友愛。這次班上的45名同學,都是來自我們區,你們能夠在此相聚一堂,共同學年,這是一種緣份,是交朋結友的良好機會。你們要珍惜這份緣份,彼此之間團結友愛,互幫互助,增進感情,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各位領導、同志們、同學們:今天區村級后備干部大專班能夠正式開學,這是區、鄉、村和省委黨校函授學院共同努力的結果,希望我們能夠再接再厲,齊心協力,共同將村級后備干部大專班辦好,辦出特色,辦出成效。同時也希望45名同學能夠對自己負責,對組織負責,對學校負責,扎扎實實、認認真真搞好學習,順利畢業,真正能夠學到本領,提高素質,增強能力,為自己的全面提升,為的發展儲備知識,蓄勢待發。
- 上一篇:金融危機對我國中小型服裝企業的影響論文
- 下一篇:小學語文作業布置創新方式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