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機構改革動員會議發言稿
時間:2022-05-29 03:28:00
導語:鄉鎮機構改革動員會議發言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同志們:
按照會議安排,我講三點意見。
機構改革是政治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也是其他各項改革得以順利進行的重要條件。鄉鎮政府作為農村基層政權組織,是國家政權的基石,是黨和政府密切聯系群眾的重要橋梁和紐帶。推進鄉鎮機構改革,對于加強基層政權建設、統籌城鄉發展、維護社會穩定、密切黨群干群關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推進鄉鎮機構改革,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客觀要求。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加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著力形成有利于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鄉鎮政府處于整個行政管理體制最前沿,在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和政策,推動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維護一方平安,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目前的鄉鎮管理體制還不能完全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只有通過深化改革,加快建立符合科學發展觀的體制機制,才能更好的推動經濟社會率先突破發展。
(二)推進鄉鎮機構改革,是必須完成的一項政治任務。年,省委、省政府下發了《關于開展鄉鎮機構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在全省12個縣區227個鄉鎮開展了鄉鎮機構改革試點工作。年,根據省委、省政府關于擴大試點范圍的要求,我市在商南縣進行了試點,我縣在巡檢鎮進行了試點。年月,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下發了《關于全面開展鄉鎮機構改革的指導意見》,決定從年下半年全面推開鄉鎮機構改革。根據省、市統一要求,各市、縣必須于今年3月底前全面完成鄉鎮機構改革任務。我縣由于縣級班子調整,此項工作已滯后。按照省市統一部署,我們必須盡快完成鄉鎮機構改革任務。
(三)推進鄉鎮機構改革,是加快職能轉變的迫切需要。改革開放以來,我縣先后進行了多次鄉鎮機構改革和行政區劃調整,政府職能得到了進一步轉變,有力地保障了各項改革和全縣社會事業發展。但政府職能轉變不到位,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薄弱,機構設置不盡合理,政事不分、職責交叉、權責脫節、工作效率不高的問題依然存在。尤其是鄉鎮事業站所在年機構改革時沒有完全整合到位,致使上下兩張皮,給工作帶來了諸多不便等等。這些問題,已影響到政府職能的全面履行,影響了經濟社會發展的進度和質量,影響了服務群眾的質量和水平。這次鄉鎮機構改革的目的,就是要進一步轉變鄉鎮政府職能,加快建設高效廉潔的服務型政府,整合鄉鎮事業站所,使其成為綜合性的為農服務單位,更好的發揮職能。通過改革,使鄉鎮政府自身的定位與其承擔的職責任務相適應,從而為加快經濟社會率先突破發展提供堅實的體制機制保障。
二、切實把握好鄉鎮機構改革的重點
這次鄉鎮機構改革,不是對鄉鎮機構數量的簡單撤并,也不是對鄉鎮事業單位的機械合并或名稱的簡單變更,而是通過機制創新和制度建設,解決行政管理體制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的問題。改革涉及到每個鄉鎮,包括鄉鎮機關和事業單位,涉及到有關縣級主管部門,時間緊,任務重,要求高。在具體工作中,要切實把握好以下幾個重點:
(一)要以轉變職能為核心,著力提升服務能力。轉變職能是鄉鎮機構改革的核心,也是衡量改革成效的關鍵。一要科學界定職能,推進鄉鎮職能轉變。重點做到“三強三弱”:即強化社會管理職能,弱化直接管理經濟事務的職能;強化公共服務職能,弱化直接參與市場經濟活動的職能;強化組織協調職能,弱化包辦村民自治組織和其他社會組織能夠自行解決的社會事務職能。鄉鎮要由過去的“要錢、要物、要糧”變為“送補貼、送政策、送服務”,工作重點要從過去直接抓招商引資、生產經營、催種催收等具體事務,轉變到對農戶和各類經濟主體進行示范引導,提供政策服務,以及維護穩定營造發展環境上來。二要加快推進“四個分開”。即推進政企、政事、政資和政府與市場中介組織分開,全面梳理政府職能,把一些輔助性、技術性、專業性事務交給事業單位和市場中介組織,進一步下放管理權限,進一步減少對微觀經濟的干預,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三要提高鄉鎮直接服務水平。加強直接面向基層和群眾的“窗口”機構的服務與管理,健全辦事制度,公開辦事依據,簡化辦事流程,提高辦事效率,增加辦事透明度,使廣大群眾真正從改革中得到便利和實惠。
(二)要以調整機構為重點,整合優化組織機構。按照市上批準的《縣鄉鎮機構改革方案》,全縣共撤銷6個鄉鎮,即撤銷陳耳鎮、駕鹿鄉、廟臺鄉、上寺店鄉、王嶺鄉和廟坪鄉。設立19個鎮,即城關鎮、永豐鎮、景村鎮、古城鎮、石門鎮、石坡鎮、靈口鎮、三要鎮、巡檢鎮、保安鎮、衛東鎮、麻坪鎮、洛源鎮、寺耳鎮、四皓鎮、謝灣鎮、寺坡鎮、柏峪寺鎮、高耀鎮。鎮機關按2萬人以上的鎮設置5個內設機構,2萬以下的鎮設置3個內設機構。事業單位按照調整規范、歸并職能、綜合設置的原則,設立6個事業機構。縣編辦要認真做好機構整合、職能界定、人員編制等工作,組織、人社、財政、檔案等部門要認真做好人員、資產、檔案劃轉工作,確保改革順利推進。
(三)要以落實“三定”為切入點,切實理順職責關系。做好鄉鎮機關“三定”和事業單位職責界定工作,是實施鄉鎮改革的重要內容。一要科學設置鄉鎮機關職能。要依據法律法規,從有利于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出發,明確鄉鎮機關應當保留、取消、劃出、劃入和增加職能以及承擔的責任。尤其對賦予鄉鎮政府的重要職責,要有法律法規依據,不能隨意擴大和延伸。同時,要處理好新“三定”與舊“三定”之間的關系。二要明確鄉鎮事業單位職責。要對鄉鎮事業單位,尤其是整合的事業單位的職責進行梳理,明確其工作職責和工作范圍。三要嚴格控制人員編制。總的要求是,鄉鎮機關行政編制不得突破市上下達的編制總額,不得使用和變相使用事業編制。事業單位編制在總量內作適當微調。領導職數按有關文件規定執行,不能突破。四是平穩做好人員劃轉工作。這次鄉鎮機構改革,撤并了6個鄉鎮,加之每個鄉鎮機關內設機構作了調整,事業單位進行了整合,涉及到鄉鎮每名干部職工,所以各參與改革部門、各鄉鎮必須高度重視,嚴格政策,縝密操作。對于整建制撤并的鄉鎮,按照“區劃調整,人隨事走,對應接收”的原則,其在崗人員、提前離崗人員、離退休人員隨原鄉鎮整體劃轉到并入鄉鎮,對于有整合任務的鄉鎮事業單位要按照“整體并入,人隨事走”的原則,人員劃入新的組建單位。在人員劃轉過程中,要平穩過渡,避免引發新的矛盾。
三、精心做好鄉鎮機構改革實施工作
這次鄉鎮機構改革涉及面廣,政策性強,各鄉鎮、各有關部門一定要高度重視,在縣委、縣政府和鄉鎮機構改革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下,精心組織,確保此項工作順利實施。
一要抓好學習動員。今天會后,各鄉鎮要組織干部職工認真學習鄉鎮機構改革的政策規定及配套文件精神,把改革的指導思想、原則、目標任務和政策規定等向干部職工講清楚,教育和引導廣大干部職工顧全大局,理解改革,支持改革,順應改革,以更大的熱情投入到具體工作中。
二要制定好“三定”方案。縣編辦已印發了制定“三定”的規定,各鎮要抓緊對本鎮政府機關職能配置,機構編制現狀進行全面分析,依據《行政許可法》等法律法規要求,提出本鎮“三定”方案的意見,報縣機改小組審核。同時鎮屬各事業單位也要提出本單位的具體職責意見,報機改辦備案。
三要抓好定崗定員。各鎮要根據“三定”方案,抓好內設機構的組建運轉,事業單位整合,干部職工調整配備工作。在人員定崗工作中,要按照人員定崗工作實施意見,積極推行競爭上崗和輪崗,加大干部交流力度。要認真落實編制實名制管理制度,明確在編人員和不在編人員,定編定崗到人。人員定崗要遵循職位說明書,但可以一崗多責、一崗多人。可以把在編人員設為主崗,履行崗位主要職責,不在編人員設為輔崗,即崗位助理,消化富余人員。允許超編人員在一定時限內存在,通過自然減員等途徑逐年消化解決。
四要加強規范管理。各鎮要在“三定”的基礎上,根據新的職責任務,進一步理順工作關系,明確工作職責,建立健全各項制度,強化人、財、物統管,確保機關、事業單位規范運行,高效運轉。
五要嚴肅工作紀律。各鄉鎮要成立本鄉鎮機構改革工作領導小組,全面組織實施好機構改革工作。這里需要強調的是,崗位調整了的同志和新任職的同志,要盡快到崗到位,迅速進入角色,有序開展工作,確保工作秩序不亂,工作力度不減。在機構改革中,各鄉鎮要嚴格執行縣上下發的《實施方案》和4個配套文件,嚴格遵守有關財經、組織人事、檔案管理和廉政紀律要求,堅決禁止一切違紀違規行為。改革期間,發現頂風違紀的,堅決予以嚴肅查處。
同志們,這次鄉鎮機構改革,意義重大,任務艱巨。各鄉鎮、各有關部門一定要服從工作大局,落實工作責任,嚴肅工作紀律,統籌兼顧,確保機構改革和經濟社會發展“兩不誤,兩促進”,為加快推進全縣經濟社會率先突破發展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 上一篇:市民生工程暨財稅工作會議講話稿
- 下一篇:輔導報告狠抓落實專題會發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