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經濟管理縣長發言

時間:2022-09-06 03:52:00

導語:農村經濟管理縣長發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經濟管理縣長發言

同志們:

主要任務是貫徹全市秋冬農業開發工作會議精神,縣委、縣政府組織開展這次全縣農村經濟工作會議。安排部署全縣秋冬農業開發工作,同時進一步理清全縣農村經濟工作思路,明確全縣農村經濟工作措施,全面振興全縣農村經濟。今天這個會十分重要,這是黨的剛剛勝利閉幕之后召開的第一個全縣性的會議,充分體現了縣委、縣政府對全縣“三農”工作的高度重視。上午,各鄉鎮和縣直有關部門負責人到坪和兩個鄉鎮進行了參觀,大家一定要認真學習借鑒兩個鄉鎮好的做法、好的經驗。下面,重點就抓好當前農業農村工作講三點意見:

一、統一思想,深化對秋冬農業開發的認識

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一年,是中央及省、市全面部署、積極發展現代農業的第一年。全縣各級各部門緊緊圍繞“建設特色農業大縣”的目標,認真貫徹中央、省、市、縣一號文件精神,農業農村經濟呈現出了良好的發展態勢。當前,全縣的秋冬農業開發已拉開序幕,這不僅關系今年農業農村工作目標的實現,更重要的是關系到明年農村經濟的發展,事關農民收入能否持續增加,事關新農村建設的經濟基礎是否牢固。抓好今年的秋冬農業開發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提高認識。

(一)在必要性上提高認識。秋冬農業開發、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是全年農業農村工作的基礎,要從把握全年工作主動權的高度,充分認識秋冬農業開發、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必要性。一季定全年,一季定全局,秋冬季是農業生產承前啟后和謀劃全年的關鍵性季節,秋冬季的農業布局決定全年的農業布局,秋冬季工作上主動,全年的工作就主動。以往的成功經驗告訴我們,秋冬季是開展結構調整的大好時機,秋冬季的調整決定全年的調整。抓好秋冬農業開發、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不僅可以增加農民收入,而且增強了農民的后續投入能力,更重要地是增強了廣大干部和農民群眾的發展信心,對明年農業和農村工作有著決定性的意義。

(二)在緊迫性上提高認識。秋冬農業開發、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是廣大農民的迫切要求,要從對人民負責的高度,充分認識秋冬農業開發、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的緊迫性。我們的工作就是要不斷地解決農民群眾最關心最迫切要求解決的問題。近幾年,我們認真落實黨在農村的各項惠農政策,為農民辦了不少好事、實事,但還沒有從根本上解決農村的問題。現在農民最關心的、要求最迫切的問題是兩個,一個是增收問題,另一個是生產保障問題。我縣是山區農業大縣,農業生產條件差,基礎設施薄弱,搞好秋冬農業開發、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顯得更為迫切和重要。季節不等人。秋冬季節正是農業結構調整的有利季節,也是農田水利建設的最佳時機,我們必須從現在開始,緊急部署,緊急行動起來,不失時機地打好秋冬農業開發、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攻堅戰。

(三)在重要性上提高認識。秋冬農業開發、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是促進農業農村持續發展的戰略舉措,要從長遠發展的高度,充分認識秋冬農業開發、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的重要性。尤其是農田水利等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是長陽農村發展的現實需要,更重要的是長陽農村發展的長遠大計。當前,農村的發展進入到一個千載難逢的戰略機遇期,不僅國家的政策好,而且人心順、環境優。國家、省已出臺或即將出臺一系列扶持農業綜合開發的政策,包括低效林改造、耕地開發整理、生豬養殖扶持、農村安全飲水扶持等政策,國家的投入力度很大,關鍵要靠我們去爭取。完成好秋冬農業開發和農田水利建設任務是我縣爭取各級各部門更多支持、更大投入的關鍵舉措。抓好秋冬農業開發和農田水利建設是一個地方能否抓住機遇的具體表現,也是衡量一個地區是否有戰略眼光的標尺。抓住這個機遇,辦成幾件大事、實事、好事,有利于農村加快發展,有利于農村改變面貌。失去這個機遇,我們農村的發展就會滯后,就會落伍掉隊。

關于今年秋冬農業開發的各項任務,已經以縣政府辦公室文件下發到了各鄉鎮、縣政府各部門。全縣各級各部門務必要把秋冬農業開發作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一個重要措施,作為促進新農村建設的一個重大行動,作為當前農業農村工作的中心任務來抓,認認真真抓落實,扎扎實實抓到位。

二、突出重點,確保完成全年農村工作任務

今年農業和農村經濟工作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已經明確,希望各鄉鎮、各部門一定要以新農村建設統攬農村工作全局,進一步強化農村公共服務,積極推進現代農業建設,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實現農村更加和諧。當前,要重點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關于丘陵崗地和低效林開發問題。今年,省、市各級對丘陵崗地和低效林的開發十分重視,省政府準備籌資40億元對1000萬畝丘陵崗地和低效林進行開發和改造,每改造一畝低效林給予200元以上的補助。市政府已將丘陵崗地開發和低效林改造作為今年秋冬農業開發的重中之重來抓,計劃通過5年,完成“百萬工程”,即新開發丘陵崗地和改造低效林100萬畝,建成設施配套、品質優良、效益明顯的多種經濟基地。我縣今年的秋冬農業開發要按照省、市的統一要求,重點突出丘陵崗地開發和低效林改造,進一步拓展壯大特色農產品基地規模。據調查,我縣適宜柑橘等經濟作物生長的荒坡地、低效林和其它低產田還有25萬畝以上沒有開發,如果開發60%的話,我們的特色農產品基地規模可再增加15萬畝以上,總規模可以達到60萬畝以上,我們的發展潛力很大。在開發過程中,我們要注意把握好三個原則。一是科學規劃,統籌兼顧。我們的總目標已經確定,但不能一哄而上,各地首先要搞好調查統計,摸清情況,科學制定發展規劃,要正確處理短期效益和長遠發展的關系,統籌安排,協調發展,兼顧好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二是因地制宜,協調發展。要根據各地的實際情況,確定開發方向,宜果則果、宜茶則茶、宜藥則藥、宜菜則菜。三是有序推進,分步實施。規劃確定后,要分年度、分步驟,定目標、定進度,精心組織實施,有序推進。要通過廣泛動員、樣板示范,多管齊下。我縣今年丘陵崗地和低效林開發至少要完成1萬畝,各鄉鎮要辦好示范樣板,將任務落實到村組,確保完成今年的開發任務。

(二)關于中山地帶結構調整問題。近幾年,我縣的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很大,以高山蔬菜、椪柑等為代表的六大主導產業已形成規模,形成特色,特別是以高山蔬菜、木瓜為代表的高山經濟帶和以柑桔、水產為代表的低山經濟帶發展迅速,成為推動全縣農村經濟發展的“主力軍”。相比之下,中山地區由于生產條件差,氣候特點不突出,發展相對緩慢。根據我縣的實際,中山地區經濟發展要想取得突破,就要改變過去傳統的種植模式,不斷調整農產品結構,大力發展茶葉、梔果、魔芋、椪柑和其他特色小水果。這里我重點強調一下魔芋產業的發展。抓好魔芋產業,重點是建立優良原種和種芋繁殖基地,實現魔芋規模化發展。要開展魔芋病害防治技術研究,加強魔芋技術培訓,積極推廣標準化栽培模式。要加大魔芋加工企業的扶持力度,充分發揮“一致”魔芋公司等魔芋加工企業的龍頭帶動作用,建立“企業+基地+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賀家坪、漁峽口、資丘、榔坪、都鎮灣、鴨子口等鄉鎮要重點發展1至2個魔芋專業村,縣政府將出臺相應的扶持政策。今天會議下發了《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抓好2008年魔芋基地建設的通知》,各鄉鎮一定要按照通知要求,以務實的作風,認真落實發展任務,加強技術指導,努力實現魔芋產業的突破性發展,力爭明年全縣魔芋專業村達到11個。

(三)關于生豬、山羊養殖大縣創建問題。這是今年的一項重要任務,必須完成。要堅持大力發展生豬、加快發展草食畜牧業、適度發展特種養殖的畜牧業發展思路,加大品改力度,引進優質肉羊、肉豬品種,努力提高良種率。一是要建立自繁自養的生豬生產發展體系和“122”生產發展模式,大力應用“欄圈硬化”、“一條龍”飼養及配套沼氣等實用技術。大力實施“百戶百頭”工程,推廣“豬—沼—菜(果、糧)和“115”生態養殖模式。二是要認真落實國家有關生豬發展的補貼政策,加強疫病防治和養殖社會化服務,積極扶持發展養殖大戶、規模養殖小區和生豬生產企業,確保全年生豬出欄60萬頭以上,山羊出欄25萬只以上,努力將我縣建成全省的生豬養殖大縣和山羊養殖大縣。三是要積極抓好能繁母豬保險工作,力爭參保率達到100%。四是要全面開展秋季動物疫病防治工作,按照組織、人員、經費、防疫物資“四個到位”的要求,嚴格按時間要求完成秋防任務,做到“兩瘟四疫”的防疫密度100%,豬牛羊耳標佩帶率100%,免疫證出證率100%。

(四)關于水產規范養殖問題。一是要走生態環保安全養殖之路。嚴格實行網箱養殖許可準入制度,對符合水產養殖規劃的網箱統一備案管理,對不符合水產養殖規劃的網箱,堅決予以搬遷或取締,堅決把全縣網箱養殖規模控制在250畝以內,以保護庫區水環境,提高水產品品質。各庫區鄉鎮要切實提高控制網箱的必要性認識,迅速確定專人具體抓,密切配合縣水產執法人員開展工作,確保工作落到實處。二是要加強無公害養殖技術培訓和市場檢查,嚴格禁止違禁漁藥、魚飼料的使用,努力提高無公害養殖水平,提高漁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三是要加大漁政執法力度,教育和引導漁民保護漁業資源、依法捕撈。四是繼續實施大庫投放工程,打造庫區農民的“水上銀行”。今冬明春,全縣計劃大庫投放“魚”200萬尾以上,投放銀魚卵6000萬粒,同時做好大庫投放管理工作,確保發揮出最大效益。

(五)關于秋冬農業生產問題。當前是秋冬農業生產的關鍵時期,我們要搶抓時機,強化工作措施,確保全年增收任務的實現。一是要加強田間管理。在抓好在田作物管理的同時,還要抓好柑橘、茶葉等經濟作物的后期肥水管理,為明年的豐收打好基礎。二是抓好秋冬播生產。我們要抓住國家促進油料作物恢復生產的政策機遇,加快發展油菜生產。要抓好油菜的苗床管理和育苗移栽,努力加大油菜育苗移栽面積,大力推廣“雙低”油菜,推行規范種植,提高種植水平。加大優質脫毒馬鈴薯推廣力度,廣泛應用專用肥,加強規范種植。要采取多種形式加強政策和農產品市場信息宣傳,引導農民調整結構,落實秋冬播面積,確保生產進度,做到種滿種足、不留空田。三是抓好農產品銷售。當前,正是柑橘銷售季節,要按照市有關要求,全縣統一使用“宜昌蜜橘—椪柑”品牌,增強品牌效應,開拓更廣闊的市場空間,為農民爭取更大的利益。各地要抓好市場信息服務,充分發揮各種協會、合作社、柑橘打蠟廠等中介服務組織和企業的作用,幫助柑農搞好銷售,促進柑農增收。同時要認真做好第二屆椪柑文化節的籌備工作,進一步提高椪柑影響力。四是抓好柑桔小實蠅的撲控工作。今年9月,我縣確認發生柑桔小實蠅疫情。根據省市有關要求,已按照防控方案要求,迅速在全縣落實了監控措施,并對疫區進行了緊急撲控,各地務必要高度重視,加強工作專班力量,沒有發現疫情的要繼續監控,決不能松懈和麻痹,已發生疫情的要嚴格按照技術要求進行撲控。同時,要抓好大實蠅撿處蟲果和驗收工作,嚴防疫情傳播蔓延。

(六)關于農產品深加工問題。一是要培強龍頭。在繼續扶持壯大中綠食品、“土家嫂”特色食品、隱龍山公司、一致魔芋公司、果業公司、長龍種豬場等市、縣龍頭企業的基礎上,新引進規模以上農產品深加工企業1—2家,促進農產品加工增值,力爭通過幾年的努力,培育一批銷售收入過億元的龍頭企業。同時選擇重點龍頭,實行領導分工負責,組織專班幫扶,加強龍頭企業與銀行間的溝通與合作,切實解決企業“貸款難”和銀行“難貸款”的問題,積極引導金融資本向農業產業化特別是骨干龍頭企業傾斜,支持龍頭企業做大做強。進一步加粗和延長蔬菜加工、水產加工、水果加工、畜牧加工、茶葉加工、藥材加工、糧油及飼料加工產業鏈,促進農民增收。二是要做響品牌。品牌是龍頭企業的生命。我縣農業優質產品不少,但精品不多,各種產品品牌不少,但名牌不多,關鍵是整合不夠、塊頭不大、宣傳不廣。我們要把發展壯大龍頭、爭創精品名牌作為今后農業產業化發展的主要目標,大力支持農副產品注冊商標,通過聯合、兼并、重組,整合品牌,創建名牌,通過實行統一品牌、統一包裝設計、統一質量標準、統一營銷運作,進一步做響火燒坪高山蔬菜、魚、椪柑、長陽茶、資丘木瓜、金福紅梔等一批農產品品牌。三是要做活市場。我們要幫助特色優質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積極參加全國、全省的各類會展,拓寬龍頭企業和營銷大戶進入商場和超市的渠道,引導企業與基地主動與國內外大型農產品連鎖集團、商貿市場掛鉤,建立穩定的產品供銷關系;引導企業取得自營出口權,擴大出口量,提高市場占有率;積極探索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新機制,認真實施村企結對幫扶“百企反哺”工程;鼓勵工商企業和農產品加工企業通過定向投入、定向服務、定向收購等方式,建立穩固原料基地。

(七)關于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問題。一是全力做好枝柘坪泄洪隧洞續建工程,確保工程建設高質量地完成,徹底根除其安全隱患。同時認真完成枝柘坪村冬季農業綜合開發建設項目,通過治理全面提高抗御自然災害的能力。二是扎實做好1萬人飲水安全的剎尾工作和明年2萬人的飲水安全工程設計、施工。三是進一步做好水保世行貸款項目,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積36.58平方公里。四是全面完成農村能源“一建三改”建設任務,啟動明年“一建三改”的申報工作。目前,部分鄉鎮當年建設進度明顯滯后。會后,各地要迅速行動起來,倒排工期,計劃到天,責任到人,不折不扣地完成建設任務,對于完不成任務的,要追究有關領導和相關部門的責任,并調減明年的建設項目。五是繼續實施好“民辦公助”項目,完成堰塘整修30-40口,渠系改造15公里,新建抗旱水池200口,完成節水灌溉面積1000畝。六是抓好土地開發整理。要加大向上爭取力度,特別是要積極做好都鎮灣鎮龍潭坪基本農田整理項目申報工作,爭取納入2008年度省級投資基本農田整理項目。對已立項的項目,要加快建設步伐,強化項目管理,確保項目質量。要繼續加強板塊基地的土壤改良、測土配方和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七是抓緊實施老園改造。我們過去發展柑桔、茶葉、藥材面積不少,但高產園不多,目前,全縣的柑桔、茶葉等老園比重已占到了30%以上,柑桔平均單產只在0.5噸左右,茶葉平均單產只在25公斤左右,我們要抓住秋冬農業開發的有利時機,大力實施品改工程,努力打造精品果園、高效茶園、標準化藥園。八是抓好冬季植樹造林和森林防火工作。大力開展秋冬季植樹造林,確保完成今年造林任務。穩步推進退耕還林工程建設,嚴格按規定做好補助政策兌現工作。加強天保工程管理,不斷完善森林管護責任制度,全面完成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設和管護任務。嚴厲打擊破壞森林資源的違法犯罪行為,切實保護森林資源。要進一步強化森林防火行政首長負責制,落實森林防火工作的各項措施,確保不發生大的森林火災,確保不出現人員傷亡事故。

(八)關于抗災救災問題。目前,盡管主汛期已過,而秋汛、干旱、低溫凍災、雪災等多種自然災害還會發生。我們一是要進一步貫徹縣政府出臺的《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進一步明確各級各有關部門的職責,快速、主動應對各種自然災害,把災害損失降低到最低限度。二是要狠抓災民倒房恢復重建工作。據統計,全縣今年因災倒房531戶1497間,因災損壞房屋1048間,災民住房重建和維修的任務十分繁重,目前多數鄉鎮行動快、抓得緊,一半以上的災民倒房恢復重建工作進展順利,各鄉鎮要加快進度,確保在年底前所有因災倒房戶搬進新居,安全越冬。三是要認真安排好困難災民冬荒生活。各地要認真調查摸底,掌握準確情況,制定實施方案,組織好冬荒困難群眾生活安排的資金和糧食,扎實抓好災民冬荒生活安排,確保不出現餓死人、凍死人的事件和災民外出逃荒要飯情況。

三、求真務實,確保各項措施真正落到實處

做好農業農村工作,要進一步加強領導,切實改進組織工作的方式方法,著力解決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突出問題,確保圓滿完成全年各項目標任務。

一要強化領導,形成工作合力。縣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要統籌協調,分工負責,切實擔負起謀劃發展、解決問題的職責。各鄉鎮、各有關部門要把“三農”工作放到整個經濟發展的大背景中去統籌安排,把城鎮和農村、工業與農業作為一個整體來籌劃,在決策部署上充分考慮農民增收、農業發展和農村進步問題,形成整體聯動態勢。各單位尤其是農口單位,要進一步強化工作責任,把更多的力量放在服務支持“三農”工作上。

二要創新機制,激發工作活力。當前,“三農”工作的外部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三農”發展的內涵也產生了變化。這就要求我們要適應不斷變化的新形勢,研究探索“三農”工作的新特點,創新思維方式,創新發展理念,用新的思路和新的辦法,去解決“三農”工作中的新問題和新矛盾。在具體工作組織中,要注重靠典型示范引導、宣傳發動來推動工作,注重按經濟規律辦事,學會同農民商量著辦事情。要尊重農民選擇,服務農民生產,調動農民生產投入的積極性。要積極探索創新農村土地合理流轉、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水利設施維護使用、農村集體經營項目管理使用等途徑和方法。

三要轉變作風,提高服務水平。近年來,中央和省、市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支農惠農政策,各鄉鎮、縣直各單位必須堅定不移地抓好落實,切實做到不走樣、不截留、不拖延。在工作組織中,要大力弘揚求真務實精神,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加強對“三農”工作重大問題的調查研究。要學會跳出農業抓農業、跳出“三農”抓“三農”,從三產聯動、統籌城鄉發展中探索新路子,善于通過工業化、城鎮化來促“三農”、帶“三農”,使我縣盡快走上農業發展、農民富裕、農村繁榮的發展道路。同時,要牢固樹立民生觀念,切實做好減輕農民負擔工作,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和信訪工作,深入推進平安建設,建立健全長效工作機制,確保農村社會穩定,為全面完成今年農業和農村工作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總之,抓好今年的農業農村經濟工作,機遇很好,任務很重,全縣上下一定要明確任務,搶抓機遇,開拓創新,扎實工作,努力開創我縣農業和農村經濟工作的新局面,為推進我縣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