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實基層組織打造戰斗堡壘

時間:2022-01-12 09:44:00

導語:夯實基層組織打造戰斗堡壘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夯實基層組織打造戰斗堡壘

“他真是個能人!”提起村支書趙新彥,陜西省山陽縣西關村村民這樣稱贊他。把一個貧困村發展到年收入近30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近5000元的示范村,“領頭雁”趙新彥功不可沒。

山陽縣委副書記吳懷玉認為,把農村黨員培養成致富能人、把致富能人中的先進分子培養成黨員、把黨員致富能人中的優秀分子培養成村干部的“富民能人黨建”活動,讓全縣260名愿干事、能干事的黨員致富能人進入村班子,黨組織的凝聚力和號召力進一步增強,戰斗堡壘作用得以充分發揮。

黨的十六大以來,黨的基層組織建設不斷加強,黨組織的覆蓋面持續擴大,工作方法和活動方式逐步改進,對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適應能力進一步增強,在深化改革、促進發展、保持穩定、構建和諧等方面都顯示出了強大的戰斗力,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據黨內統計,截至2005年底,全國共有黨的基層組織352.04萬個,黨員7080.99萬名。

三級聯創:農村基層黨建扎實推進

農村基層黨組織是各項工作的領導核心,是黨在農村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各級黨委和農村基層黨組織以“三級聯創”為總抓手,積極探索創新,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證。

吉林省由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領辦創辦的經濟合作組織達7553個,輻射帶動農戶60萬戶,其中建立黨組織2600個。

河南省鄭州市按照“黨委引導、雙方自愿、優勢互補、共同增收”的原則,跨行業、跨區域、跨所有制開展“支部聯建”活動,全市145個基層黨組織結對聯建。

遼寧省堅持農民自愿、產業相通、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原則,在全省建立了11.5萬個黨群共同致富聯合體。

中央計劃用兩年時間,集中解決部分村級組織無活動場所的問題,切實為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開展活動、服務群眾創造條件。在這次活動場所建設中,中央投資17.5億元,地方計劃配套64億元。

四好班子:國企黨建在創新中發展

黨中央高度重視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對加強和改進國企黨建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戰略部署,要求國有企業黨組織適應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完善工作機制,充分發揮政治核心作用。

按照中央要求,各級黨組織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建立健全國有企業黨組織發揮政治核心作用的體制機制,扎實推進黨建工作。

從2004年起,通過深入開展創建政治素質好、經營業績好、團結協作好、作風形象好的“四好”領導班子建設活動,國有企業領導班子和領導人員的思想作風、工作作風發生了明顯的轉變,戰略決策、經營管理、市場競爭、創新創業和應對復雜局面的能力明顯提高。

各地高度重視國有企業領導班子建設,大批德才兼備、實績突出、群眾公認的優秀人才被充實到領導崗位,國有企業黨組織發揮政治核心作用的領導體制進一步完善。截至2005年底,全國國有大中型公司制企業黨委書記、董事長由一人兼的比例為49.5%,黨委書記進入董事會的比例為92.6%,進入董事會、監事會的黨委成員占黨委成員總數的59.4%。

國有企業黨組織牢固樹立“黨建工作是生產力”的理念,把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增強企業競爭力、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作為黨建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近年來,各地國有企業評選的先進生產工作者、勞動模范、技術能手中,黨員占80%以上。

跨越發展:事業單位黨建全面加強

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深刻闡述推進基層黨組織建設的重大意義,對做好街道社區、學校、科研院所等領域的黨組織建設工作提出要求,為街道社區、學校、科研院所等領域的黨建工作指明了方向。

許多地方通過選一批、派一批、聘一批的辦法,配強街道社區黨務工作者,充實社區黨組織領導班子,促進社區工作者的專職化和年輕化。四川、甘肅等省的社區黨組織書記中,大專以上學歷的接近30%,45歲以下的占到40%,黨政“一肩挑”的超過50%。各地普遍加大了對街道干部和社區工作者的教育培訓力度,依托各級黨校和行政學院,分級、分批對街道干部和社區工作者進行集中培訓,使街道干部和社區工作者隊伍的素質得到明顯改善。

截至2005年底,全國共有城市街道6058個,社區73590個。城市街道99.9%建立了黨組織,其中建立工委的有4781個,占78.9%。社區建立黨組織72480個,占98.5%。

高校普遍建立健全了黨委統一領導,黨政各部門和工會、共青團、學生會齊抓共管、各負其責的思想政治工作體制;一大批高學歷、高學位、高職稱、高素質的中青年干部走上高校領導崗位,給高校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多數科研院所黨組織,準確把握大局,堅持以院所改革和科研、生產為中心,把黨建工作和科研工作融為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