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局致全區人民的一封信

時間:2022-11-21 04:40:00

導語:民政局致全區人民的一封信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民政局致全區人民的一封信

尊敬的全區人民:

按照區委、區政府和市民政局的統一部署和要求,今年區民政局被列為民主評議政風行風的重點部門之一,這為區民政系統向全區人民學習,接受廣泛監督,改進工作作風,端正服務態度,提高辦事效率,塑造民政新形象提供了難得的機遇,也給區民政系統各項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近幾年來,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市民政局的精心指導下,在全區人民群眾的關心支持下,區民政系統加快構建服務型民政新形象,政風行風有了明顯的進步,在解決人民群眾特別是困難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和為民辦實事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主要表現為:認真落實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年提高低保標準,擴大覆蓋面,城鄉低保標準分別達到了每人每月280元和180元;在全區開展了大規模的“千人千戶結對幫扶活動”,落實幫扶對象1268戶;先后制定出臺了《*區臨時救助制度暫行辦法》、《*區城鄉困難居民大重病醫療救助制度實施辦法》,《*區低保家庭子女非義務教育救助實施意見》,切實為困難群眾解決生活、醫療、教育等實際困難,使563人受益;改造農村危房185戶407間,改造面積8320㎡,使606名特困群眾告別了茅棚漏屋;廣泛經常開展“慈善一日捐、濟困送溫暖”等社會幫困扶貧活動,每逢元旦、春節、“七·一”、“八·一”建軍節、老人節等重大、特殊節日,都開展走訪慰問;先后開發了一批貼近居民、貼近實際的社區服務項目,如“6655社區服務熱線”、“時間銀行”、“圖書銀行”、“彩虹志愿者服務隊”、“互幫互助”超市;逐年提高高齡老人補貼標準等。兩年來,區民政工作先后榮獲了“全國婚姻登記規范化建設窗口單位”、“江蘇省雙擁模范區”、“江蘇省民政系統行風建設先進(基層窗口)單位”、“江蘇省福利生產管理工作先進集體”、“*市老齡工作先進區”等多項全國、省、市榮譽稱號。

成績只能代表過去,我們清醒地認識到區民政系統的政風行風建設與區委、區政府的要求,與人民群眾的期盼還有很大距離,還有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需要解決。我們決心借行評東風,認真查找解決問題,并誠請全區人民建言獻策,使我區民政系統行風建設再上新臺階。

今年,區民政系統將緊緊圍繞“三服務一提高”目標,即服務社會、服務基層、服務群眾,提高群眾滿意度,深入推進思想觀念、部門職能和工作方式三個轉變,通過提高服務質量、服務水平和為民辦實事、辦好事,真正做到讓群眾得實惠,讓群眾滿意。今年,我們仍然把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工作放在頭等重要位置來抓,提高農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由每人每月180元提高至220元;提高高齡老人生活補貼標準,90—94歲老人生活補貼標準由每人每月60元提高至80元,95歲以上老人生活補貼標準由每人每月80元提高至100元;提高重點優撫對象醫療門診補助費標準,由每人每年300提高到400元,逐年緩解優撫對象看病難問題;對全區五保老人每人每月增發20元生活補貼;改造農村危房10戶;對全區男性年滿60周歲、女性年滿55周歲的農村居民實行養老補貼發放,每人每月最低50元;建成鐵心橋街道敬老院、板橋敬老院等,用實實在在的成效取信于民,樹立民政文明新形象。

我們熱誠歡迎全區人民和社會各界對區民政系統在履行職責、執法公正、政務公開、辦事效率、服務態度、清正廉潔等方面提出批評和幫助,對民政系統的政風行風建設進行有力監督。對您的寶貴意見和真誠建議,我們感激之余,將積極采取措施加以整改。若需要向您反饋我們的整改結果,請留下您的姓工作單位和電話。我們將為您的個人信息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