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具有電力特色的企業文化

時間:2022-12-14 05:42:00

導語:打造具有電力特色的企業文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打造具有電力特色的企業文化

打造具有電力特色企業文化

隨著電力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發展,企業文化的重要性日益顯現,企業文化已成為推進電力企業發展的動力和凝聚力之一。進一步搞好電力企業的企業文化,應該成為我們好好研究的課題,企業文化在企業發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一是有利于形成企業整體運行的價值觀。企業文化是企業發展的深層動因,價值觀是企業文化的核心,對電力企業來說就是如何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上謀求生存,為用戶提供“可靠能源、可信服務”已成為電力企業的首要任務。而這些價值觀的形成,又有賴于企業文化建設的發展。電力企業文化就是要保證企業員工具有共同目標和價值觀,為企業及其員工的行為準則界定成功和追求的目標。

二是有利于提高電力企業的整體素質,培養合作意識。企業文化的構成,包括思想文化、技術文化、管理文化、品質文化和娛樂文化,這些文化的整合與相互作用,一方面促進了全體員工素質的提高,另一方面由于共同文化的熏陶,形成共同的意識和行為導向,保持和維護了團結、協作、融洽的員工關系,客觀上加強了團結奮斗、共同創業、整體發展的效能。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三是有利于電力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外部環境。電力企業作為保證社會穩定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行業,要不斷與周圍環境進行信息的交流、互相融和、相互依存。社會環境相對于電力企業而言更具有客觀性。電力企業要適應環境變化的需要,研究經濟、社會、發展變化的規律和要求,明確與經濟發展趨勢相適應的社會需求及潛在市場,完善電力企業的各種薄弱環節,調整企業戰略,塑造全新的企業文化,在與環境的相互影響中達到動態平衡,為電力企業營造良性循環的外部環境,促使電力企業進入良性運作狀態。

電力企業文化不僅需要社會主義企業文化的共性特色,還需要具有行業個性,從而形成具有電力特色的企業文化。電力企業是企業生產過程中體現服務性,電力企業的產品就是通過為用戶提供服務來體現其價值,這就決定了電力行業的兩重性:既強調生產又強調服務。生產和服務是電力部門統一過程中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這就對企業文化中的服務態度、情感和理念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

電力企業始終堅持“人民電業為人民”的服務宗旨為核心,不僅是電力企業的經營理念,也是電力企業文化的具體體現。電力行業特點體現公益性,作為國民經濟大動脈的電力企業,是社會再生產的一個重要中間環節,是社會生產和生活的基礎設施。這就要求電力部門一方面取得企業的經濟效益的同時,滿足日益增長的社會用電需要;另一方面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行業,在提高本企業的經濟效益的同時,更要提高社會公關利益,發揮電力行業的作用,為社會、用戶提供安全、優質的能源和一流的服務。如何塑造具有個性特色的企業文化,如何把電力企業文化灌注于實際工作中呢?

一、電力企業文化建設要以突出安全生產、經營管理為重點

安全是衡量電力企業管理工作的綜合指標,是電力企業永恒的主題,也是電力企業增效的重要保證。因此,電力企業文化建設就必需把保證安全生產作為主要內容,以促進企業建設目標的實現,達到企業經營管理的整體優化。

第一、電力企業文化要突出在“硬性”管理方面的強制作用。在管理文化中,體現硬性和強制特征的管理方式,這就是企業的管理制度。電力企業點多、線長、多層次、多部門、多工種聯合勞動。安全生產成為中心工作,必須擺在重要的位置上,要求企業必須以嚴格的規章制度和強制命令去進行生產指揮協調,對作業人員進行硬性化的行為控制,保證生產的安全有序,從文化的角度講,強化安全的制度管理,一是注重制度的系統性。二是注重制度的科學性。三是注重制度的權威性。企業制度一旦形成,就對企業成員形成了一種不可逾越的管理和行為準則,以形成一種安全管理氛圍。

第二、要發揮電力企業文化在軟性管理方面的激勵功能。安全管理中的軟管理:通過感情投入,以理解人、關心人、幫助人的管理方式,培養和增強職工的責任感,提高保安全的自我控制、自我調整能力。安全管理的感情投入也能形成產生出職工與管理者情感上的共悅,思想上的共鳴,進而促進職工遵章守紀的自覺性和能動性的發揮,即感情激勵效應。電力安全“軟管理”的具體方式可以概括為表揚、信任、關心等三大形態。表揚:就是在安全生產中取得的成績給予肯定。如:大會表彰,通報表彰等。信任:就是管理者對職工的作業行業、工作效果充滿信心和期望,使其從中體會到自己的尊重。關心:就是對職工感情上和物質上的關懷、幫助、解除后顧之憂。“軟管理”的效應是綜合的,有時一碗面、一聲親切的問候,都能調動職工安全的積極性。

第三、電力企業文化強調“硬管理”和“軟管理”的緊密結合,形成相互依存的、立體的、全方位的管理網絡。嚴格管理的本質是從根本上維護企業的利益,而只能從尊重人、關心人的角度去實施,才能被職工接受,才能變企業的意志為職工的自覺行動,這樣,情法結合,就會形成一種更完善的、更有人情味的、更有效的安全管理哲學。

二、電力企業文化建設要以塑造弘揚企業精神為靈魂

企業精神是企業職工在長期生活、勞動和經營管理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一種共同信仰、共同價值取向的群眾意識。逐步形成具有時代特征的電力企業精神,成為電力企業文化建設的精髓和靈魂,并體現在各項工作中。

第一、宣傳、弘揚電力企業精神,規范統一職工行動。企業精神確立后,要把企業精神貫徹于企業工作、生產全過程,并堅持不懈地組織培養教育、規范統一職工行為。充分利用報紙、有線電視、黑板報、宣傳牌、標語等職工喜聞樂見的文化媒體大力宣傳、提倡和弘揚企業精神。與此同時,各級黨工團組織、行政部門也把企業精神熔于黨工團活動、職工文化活動、經濟活動分析會、評先創優等大小會議和活動中,造成一種強烈的企業精神輿論環境和良好的企業精神氛圍。

第二、用企業精神調動職工積極性。通過對電力企業精神的培養,在職工中產生了與企業息息相關的命運感,這一精神被企業職工所認可和接受,使電力企業榮褥與共的感情和職工的工作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企業精神的培育,堅定了電力企業建設的基石,為電力企業的企業文化建設提供了有力的精神保證。

三、電力企業文化建設要以職業道德建設為重要內容

職業道德建設以具體的形式表現出企業文化的約束功能和塑造功能。因此,應把職業道德建設作為企業文化建設切入點。職業道德是企業價值觀在生產經營中對職工主體行為的規范和約束,具有管理作用,它是企業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在企業管理過程中起到軟管理的作用。

第一、職業道德建設對激勵職工為實現企業理想和目標有極大的推動作用。企業理想和目標得到職工的確認和追求時,才能激勵職工為企業的遠大目標而奮斗,在困難中互相激勵,對職工產生動員和鼓舞作用。職工道德常常以一種人格化的道德形象,使廣大職工從這些先進人物身上,明確什么是值得提倡的,什么是應當反對的,從而把員工的本職工作自覺地納入企業目標之中。

第二、職業道德建設通過規范教育,有利于培養和提高職工的道德品質和意識,增強職工對國家、社會、企業的責任感和義務感,促使其正確地選擇自己的行為。加強職工道德教育,本身就是強化企業管理的重要內容,只有經常對職工進行道德教育,全面提高職工的道德素質,職工才會很強的企業責任感和社會責任感,企業的信譽才會樹立和逐步提高。

第三、職工道德建設對企業領導行為具有評價和監督作用,有利于改善領導的工作作風和經營水平。企業的經營思想和方向、領導的作風,領導在處理人際關系的原則,通過企業職工的道德評價表現出來。并能產生一種嚴格的監督作用,從而,保證企業有良好的作風和端正的經營思想。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四、電力企業文化建設要建立教育培訓機制提高員工素質

企業間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建設一流的電力企業,必須培養和造就一支高素質的、能適應各種復雜競爭環境的員工隊伍。教育培訓是一種人力資本投資,是全面提升員工隊伍素質的關鍵措施,是一個學習型企業必須具備的基礎功能,對實現企業戰略目標和獲得持續性競爭優勢具有重要意義。在一種新的企業文化實施計劃安排好后,就要督促員工參與培訓、學習,讓全體員工接受培訓。通過培訓讓員工知道什么是電力企業文化,企業文化有什么作用,新的企業文化對員工有什么新的要求,認識電力企業現有文化狀態與目標文化的差距。還可利用各種輿論工具,如報紙、廣播、電視、標語、板報等大力宣傳企業的價值觀,使員工時刻都處于充滿企業價值觀的氛圍之中。

五、電力企業文化建設要倡導科學的領導方法和領導藝術

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是企業中心任務,而領導方法同經濟效益是相通的,兩者間有著基本和必然的聯系。科學的領導方法是領導工作有效性的直接要求,是領導者順利實現領導職責的重要保證,每一位企業領導人都要講究自己的領導方法,不斷加以改進。建立激勵約束機制,推進企業文化向深層次發展。

隨著電力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電力企業進行了企業內部人事、勞動、分配制度改革。這就要求企業配合做好深入、細致的宣傳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引導廣大職工轉變觀念、提高認識,營造深化企業文化建設的輿論和氛圍。從實際出發勇于實踐,積極探索適合企業特點的現代企業文化。企業文化建設是一個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循環往復的發展過程。要使企業文化在電力企業發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必然要經過反復實踐、反復認識不斷升華,正是在這個過程中,電力企業文化要不斷發展和深化,才使之成為企業不斷發展的源泉和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