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局半年工作總結

時間:2022-05-23 03:35:00

導語:畜牧局半年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畜牧半年工作總結

200*年上半年,我們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縣人大、縣政協的關心支持和上級業務主管部門的精心指導下,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緊緊圍繞加快畜牧產業化、建設畜牧經濟強縣的總體目標,堅持以實施畜牧養殖“雙百”工程為動力,大力推廣生豬三元雜交和種草養畜配套技術,加快優質畜禽養殖產業帶建設步伐,切實加強動物防疫監督,規范動物檢疫執法行為,加強獸藥、飼料和飼料添加劑市場管理,深入開展畜牧系統行風建設,增強干部職工的紀律觀念和服務意識,為促進農民增收和縣域經濟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據統計,2004年1—6月全縣出欄生豬199907頭,比去年同期的200488頭減少581頭,下降0.3%;出欄肉牛8899頭,比去年同期的8891頭增加8頭,增長0.1%;出欄肉羊58659只,比去年同期的57785只增加874只,增長1.5%;出欄小家禽畜347.95萬只,比去年同期的344.5萬只增加3.45萬只,增長1.0%。2004年6月末全縣存欄生豬259148頭,比去年同期的270220頭減少11072頭,下降4.1%(其中:能繁母豬18978頭,比去年同期的19417頭減少439頭,下降2.3%);存欄牛40953頭,比去年同期的39563頭增加1390頭,增長3.5%;存欄羊85842只,比去年同期的76630只增加9212只,增長12%;存欄小家禽畜387.61萬只,比去年同期的386.39萬只增加1.22萬只,增長0.3%。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

(一)狠抓了畜牧“雙百”工程建設,努力推進了畜牧生產發展

我們把加快發展畜牧業作為助農增收的工作重點。一是明確了目標任務,狠抓了責任落實。縣畜禽基地建設領導小組根據黨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農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見》(中發[2004]1號)精神,《關于下達2004年畜牧生產任務及考核辦法的通知》(梓畜組[2004]1號),對“雙百”工程養殖大戶標準作了適當調整,明確了畜牧生產目標任務,制定了考核獎懲辦法。縣畜牧局繼續實行了領導包片、科技人員聯系鄉鎮包大戶的聯系幫扶責任制,局機關工作人員與局領導簽訂目標任務書,將幫扶工作與年終獎考核掛鉤,實行逗硬獎懲。各鄉鎮將畜牧養殖“雙百”工程的目標任務層層分解落實到鄉鎮領導和駐村干部的頭上,拿出部分工資和年終獎與任務掛鉤,嚴格考核和獎懲。6月末全縣有養豬30以上的大戶350戶(養豬100頭以上的大戶96戶);養牛10頭以上的大戶65戶;養羊100只以上的大戶113戶;新發展養母豬3頭以上的大戶213戶。二是依托畜牧龍頭企業,加快了規模養殖進程。圣迪樂村養殖優質蛋雞100萬只,規模不斷擴大,帶動了宏仁、長卿、文昌、豢龍等鄉鎮農戶養禽業快速發展。東盛公司大力開展種草養畜,建立良種母牛基地,現已引進西雜母牛1050頭,分別投放到東石、豢龍、仙鵝、金龍場等鄉鎮的農戶飼養,建立了梓潼縣養牛協會,引進了成都大業化司優質奶牛胚胎移植技術,為開展種草養牛、助農增收起到了積極的示范帶動作用。全縣推廣草種2500公斤,春播牧草3800畝。三是強力推進了畜禽良繁體系建設,以《推廣生豬三元雜交綜合技術》項目為依托,爭取省財政科技扶貧資金100萬元,引進長白、約克外種母豬100頭,引進外二雜母豬800頭,在黎雅、仙鵝、觀義、雙峰、許州等鄉鎮大力推廣生豬三元雜交技術,幫助長林公司在瑪瑙、仙峰建設生態生豬科技園,現已存欄優質生豬400余頭,并取得了由省畜牧食品局2004年2月12日頒發的有效期為3年的《四川省無公害畜產品生產基地證書》,發展無公害生豬生產。四是實行了科技興牧戰略,加大了對養殖技術培訓推廣力度。2004年1—6月共舉辦養殖技術培訓班45期,培訓畜禽養殖戶11000人次,發放養殖技術資料8000份。我局參加了縣委、縣政府統一組織的在演武鄉開展的科技下鄉活動和在縣城開展的科普宣傳活動,接受群眾咨詢養殖技術的人員達1500人次,發送養殖技術資料2300份,優質草種100公斤,增加了干部群眾的科技興牧意識,提高了農戶的養殖技術水平。

(二)切實開展了防制禽流感工作,有效控制了動物重大疫病危害

2004年年初,針對國內部分省、市(地區)和我國周邊國家相繼發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我們切實開展了以圣迪樂村為重點的禽流感防制工作,縣政府辦公室以梓府辦發[2004]3號文件決定,成立了梓潼縣動物重大疫病防制指揮部。揮揮部以梓動防指[2004]1號文件印發了《梓潼縣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應急預案》,縣財政安排專項防疫經費5萬元,縣政府決定在圣迪樂村中區、東區各設立一個防疫消毒站,每個消毒站由縣畜牧局城關動物檢疫站、圣迪樂村各配備1人24小時值班,實施防疫消毒,縣畜牧局實行了24小時值班制度,局機工作人員輪流值班兩個月,取得了防制禽流感工作的階段性勝利。我局以梓牧發[2004]17號文件制定了動物防疫工作操作規范,加強了對動物防疫工作的規范管理。各鄉鎮畜牧獸醫站按照縣畜牧局的安排,從2月初開始,按照統一疫苗、統一免疫程序、統一操作規程、統一免疫標識、統一免疫質量評價的“五統一”要求,組織動物疫病防治員全面開展了春季動物防疫工作和畜禽圈舍防疫消毒,3月末全縣春季動物防疫工作結束,4月初,我局抽派機關工作人員組成5個督查組,由局領導帶隊,分別對全縣5個片區的32個鄉鎮開展動物防疫、動物檢疫、生豬稅費征管、畜牧生產和行風整頓等5個方面的工作進行了督查。在春季動物防疫工作中,全縣注射豬、牛、羊“五號病”疫苗22.5萬頭,豬三聯苗1.2萬頭,豬瘟凍干苗4.5萬頭(佩戴生豬免疫耳標45000套),雞新城疫苗18萬羽,兔巴三聯苗1.5萬只,犬狂犬病疫苗1500只,使用大衛消毒藥苗100件。豬瘟和豬、牛、羊“五號病”免疫密度達100%,雞新城疫免疫密度達80%;動物疫病死亡率分別為:豬0.7%、牛0.1%、羊0.5%、小家禽8%,均達到并優于國家規定的標準。

(三)認真履行了代征職責,依法加強了稅費征管

根據縣政府辦公室《關于進一步完善以生豬為重點的畜牧稅收征管的通知》(梓府辦發[2003]153號)和縣政府2004年3月8日召開的全縣生豬稅收管理工作會議精神,縣畜牧局受縣國稅局、地稅局、工商局的委托,自2004年4月1日起代征生豬稅費。各鄉鎮畜牧獸醫站、片區動物檢疫站按照縣畜牧局的安排部署,積極行動,克服了人員、經費、裝備等諸多困難,圍繞代征生豬稅費做了大量工作。針對運行兩個月的情況,我局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做好畜牧稅收代征工作的通知》(梓牧發[2004]30號),規范了畜牧稅費代征工作的管理,保證了國家稅費的收繳入庫。

(四)加強了畜牧行業作風建設,開展了防疫檢疫行風整頓

按照縣委辦、縣政府辦《關于2004年民主評議行風暨回訪復查工作的通知》(梓委辦[2004]17號)和市畜牧局《關于印發綿陽市動物防疫檢疫系統行風整頓實施方案的通知》(綿牧發[2004]32號)的安排,我局切實加強了全縣畜牧系統的行風建設,深入開展了動物防疫檢疫隊伍的行風整頓,以梓牧發[2004]15號文件制定了《梓潼縣動物檢疫工作考核辦法》,還以梓牧發[2004]40號文件轉發了《畜禽產地檢疫規范》等五個專業標準。3月29日在縣人武部會議室開展了為期3天的有全縣動物檢疫員、動物防疫監督員、各鄉鎮畜牧獸醫站站長、片區動物檢疫站站長共95人參加的全縣動物防疫檢疫行風整頓動員和行政執法培訓。從縣畜牧局到各鄉鎮畜牧獸醫站,層層建立了行風整頓的組織機構、組織職工學習了有關法律法規和規范性文件,幫助廣大職工提高了認識,明確了行風建設的目標任務,激發了職工的參與意識,增強了干部職工守職盡責的自覺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促進了行業作風的明顯好轉。自2004年5月1日起,在全縣各鄉鎮實施了“放心肉”工程。鞏固和發展了行風建設所取得的成果,對民主評議行風中反映的問題得到了糾正,沒有出現反彈,受到了縣民主評議行風回訪復查組的一致好評。

(五)深入開展干部作風整頓,切實加強了機關自身建設

根據縣委《關于加強干部管理、嚴格紀律作風的通知》(梓委發[2004]9號)和縣委、縣政府2004年6月7日召開的全縣干部作風整頓會議精神,結合縣畜牧系統的實際,我局廣泛深入地開展了干部作風整頓活動,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職工管理和嚴格紀律作風的通知》(梓牧發[2004]35號),建立了組織領導機構,重申了學習教育制度、工作紀律、公車管理制度、請示報告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加強了職工教育,強化了內部管理,干部職工的紀律作風有了明顯轉變。鑒于局機關辦公用房簡陋擁擠的實際情況,報經縣政府同意將文昌鎮翠云街422號原梓潼報社辦公樓二樓(并租用一樓6間門面)劃撥給縣畜牧局作為機關辦公用房,2004年4月17日局機關搬遷至新址辦公,較好地改善了局機關的辦公條件。我局還加強了信息宣傳、票證管理、三優一學等工作,安全工作常抓不懈,防止了安全事故發生。

二、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一)畜牧生產發展速度緩慢的問題比較突出。今年上半年全縣的草食牲畜(牛、羊)的出欄和存欄雖略有增長,但其總量不大;生豬出欄和存欄比去年同期下降,而且是兩個季度持續下降。如果未能引起各級各部門高度重視,采取有力措施,加快生豬生產發展,勢必影響全年畜牧生產目標任務的完成。

(二)依法實施動物重大疫病防制的工作難度較大。有的鄉鎮對動物重大疫病防制工作有松勁麻痹情緒,工作作風不深入,防疫措施不落實,防疫經費不到位;有的動物疫病防治員任意減少注射疫苗的劑量,降低了動物免疫效果;有的農戶對動物防疫工作不理解,不愿意對所養畜禽實施預防注射,增大了動物防疫工作難度。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我縣動物防疫工作水平的提高。

(三)部分鄉鎮拖欠鄉鎮畜牧獸醫站畜禽防疫費的問題沒能得到根本解決。部分鄉鎮畜牧獸醫站經費奇缺,工作難以正常運轉,職工隊伍難以穩定。

(四)稅費代征困難較大,我局在代征生豬稅費時,由于缺乏必要的交通工具和工作經費,造成部分稅費流失,畜牧稅費征管秩序有待進一步規范,有效地防止生豬稅費流失。

(五)長林公司生豬屠宰加工環節的檢疫檢驗由于費用不到位,檢疫檢驗設備設施、人員均無法到位,動物防疫監督機構不能依法全面實施屠宰檢疫檢驗,長林公司屠宰加工的豬肉產品的衛生與安全無法保障。

三、下半年工作要點

(一)要繼續以抓實施“雙百”工程統攬畜牧工作全局的指導思想不松,奮斗目標任務不減,對鄉鎮畜牧工作雙向考核和發展雙百大戶優惠政策不變。當前要大力組織農戶增加生豬存欄量,加大以生豬為主的品種改良工作力度,限期依法淘汰土、劣、雜種豬,加強對種畜禽生產經營的法制管理,提高畜禽良種化程度和良種在畜牧業增收中的貢獻份額。確保全年畜禽生產目標任務的全面完成。

(二)要嚴格實行動物防疫工作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按照“五統一”的要求做好秋季動物防疫工作,切實抓好動物重大疫病防制,規范動物防疫檔案管理,嚴格執行動物計劃免疫制度和獸醫生物制品管理制度,加強動物防疫工作的規范管理,保證全縣豬瘟和豬、牛、羊“五號病”疫苗免疫密度達100%,免疫耳標佩戴率達到100%,雞新城疫免疫密度規模場達100%,農村散養戶達80%以上,畜禽圈舍、屠場、市場消毒面達100%,迎接國家農業部、省、市的檢查驗收。

(三)要加大飼料獸藥市場的清理整頓力度,嚴厲打擊生產、經營、使用違禁藥品、偽劣飼料的違法行為,規范獸藥、飼料市場秩序,保證畜牧業健康發展和畜產品質量安全。

(四)要進一步嚴肅生豬稅費征管紀律,建立良好的生豬稅費征管秩序。嚴格按照縣政府辦公室《關于進一步完善以生豬為重點的畜牧稅收征管的通知》(梓府辦發[2003]153號)的要求,建立良好的生豬稅費征管秩序。鄉(鎮)畜牧獸醫站、動物檢疫站要加強畜牧稅費征收管理,按規定落實畜牧稅費代征工作經費。加強部門密切配合,齊抓共管,加大對偷逃生豬稅費等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防止國家稅收流失。

(五)要進一步加強動物防疫檢疫隊伍建設,深入開展動物防疫檢疫行風整頓。認真落實動物檢疫工作“四到位”,嚴格產地檢疫和屠宰檢疫,全面實行《動物診療許可證》管理制度,規范動物診療和醫騸秩序,認真開展自查自糾和整頓整改工作。在整改的基礎上,按照市畜牧局安排,組織對動物防疫檢疫執法人員進行重新考試考核,重新發證上崗,努力提高動物防疫檢疫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