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開發區2021上半年工作總結
時間:2022-07-19 04:41:18
導語:經濟開發區2021上半年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2021年重點工作推進情況
(一)雙招雙引開展情況
2021年截至目前累計已簽約項目19個,其中:用地項目8個,均為工業;非用地項目11個:工業項目1個(奕海),大健康產業項目2個(廣昀星、瑞麗),文化創意產業項目1個(華設),稅源項目7個(易租、滿滿達、翌嘉、永佰、同策、滬毅、長辰建筑)
對接后投資意向明確,待簽約項目19個,其中:用地項目11個,南京8個項目為工業新用地,廣立、廣鋼、中南高科3個項目為低效用地盤活;非用地項目8個,4個項目為工業租賃,易恒健康為大健康產業,同力為服務業租賃,佐仁為稅源,紅方大數據平臺為大數據租賃。
在談項目27個,其中:用地或盤活項目22個;非用地項目6個。
(二)重點項目推進情況
開發區共有在建項目78個,總投資327.23億元。其中:續建項目26個,總投資122.98億元;已簽約未開工項目23個,總投資176.95億元;租賃項目29個,總投資27.3億元。
從引進單位來看:區直及開發區項目53個,總投資245.78億元;街道3個,總投資26.3億元;灣里街道9個,總投資32.9億元;街道4個,總投資6.85億元;街道6個,總投資13.9億元;裕溪口街道3個,總投資1.5億元。
已簽約未開工項目中,、豐樹、天鳥等12個項目土地已掛牌出讓;盛圖、2個項目待掛牌出讓;韻達、機器人軸承等6個項目無用地指標;、埃夫特、新代吉展、精密軸承4個項目待正式簽約。(詳見附件4、5、6)
(三)載體建設情況
1.房建工程
(1)世福儀器二期廠房,總建筑面積4600平方米,已經竣工驗收,目前裝潢圖紙世福已經提供正在對接圖審、清單編制后期裝潢手續,預計6月底開工,8月份交付使用;
(2)北林雙創標準化廠房二期項目1-4#廠房及綜合樓,總建筑面積2.5萬平方米:1#廠房主體封頂;2#廠房3層模板支撐體系搭設;3#廠房主體封頂。4#廠房3層梁板澆筑完成;綜合樓基礎墊層澆筑完成,下一步準備搭設一層模板支撐。計劃2021年10月份建成;
(3)人工智能孵化基地項目(1#、3#、4#、5#廠房,總建筑面積3.1萬平方米)。人工智能孵化基地項目4月中旬完成招標,5月份進場,計劃2022年4月建成;
2.道路工程
(1)緯四路道路工程:工程于2021年3月底開工,現已完成道路清表22775立方米、挖溝塘淤泥及土方11464立方米,溝塘及路基換填片石約27000立方米;鋪設雨水管道822米、污水管道105米,砌筑檢查井30座。污水檢查井4座。截止目前,路基工程已完成工程總量的50%,排水工程已完陳工程總量的40%,預計8月份完工。
(2)神舟路北延伸段工程:工程于2021年3月底開工,現已完成路基清表、土方開挖15622立方米,路基換填片石8000立方米,約完成片石換填量的80%。由于地下水位較高,雨污水管道工程施工需先降水后再開挖溝槽土方,目前已開挖雨水溝槽土方85米,污水溝槽土方97米。預計7月底完工。
二、2021年下一步工作思路與措施
經濟開發區將牢牢把握“六穩”“六保”工作主線,按照中央、省、市、區委工作要求,以實現財政總收入14億元為目標,立足產業謀劃,統籌南北空間,實施“1226”工作思路,即“以黨建引領為核心,以雙招雙引和服務企業為兩翼,以實現‘十四五’末建成千億級開發區,實現升級為國家級開發區為目標,實施6項重點工程”:
(一)以黨建引領為核心
一是強化政治功能。發揚管委會黨員干部帶頭作用,以“543”貫穿開發區隊伍建設,即:“比激情、比奉獻、比能力、比實干、比擔當”為管委會文化基礎,倡導“能干事、敢干事、干成事、不出事”,樹牢“既是開發區人,又是部門的人,更是招商的人‘三種人’思維”。結合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完善考核、薪資等配套文件制度的制定,高標準、嚴要求開展各項考核,嚴格獎懲,拉開獎勵差距,用制度管人、管事,同時,豐富團體活動,加強內部溝通,打造一支團結活潑、互幫互助、敢于擔當的管委會隊伍。二是激發企業活力。充分發揮黨的領導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依托開發區非公黨委、機器人產業黨建聯盟,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發展優勢,實現黨建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不斷增強轄區企業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實現共同愿景、共同利益、共同需求的美好目標,聽黨話、跟黨走,一心一意謀發展,聚焦會神抓黨建。
(二)實施土地效益提升工程
一是以“畝均論英雄”。探索新增用地類項目管理新模式,對新引進項目的畝均產值和稅收進行約定,同等情況下,優先保障畝均產值高、稅收高的項目用地。針對問題簡化優化招商合同范本,要增設“對賭協議”,達不到稅收承諾的,需承擔資金補足內容,合同按實際投入成本加利息;長期低效的,開發區管委會依法進行收回。二是開展低效用地專項整治。依據《關于促進低效工業用地再開發利用的若干政策》,大力消化低效用地,針對轄區40余家低效用地企業,采取“一企一策”的方式逐步清理歷史欠賬,盤活閑置土地。三是推進標準地建設。推行“標準地”改革,實行“標準地”企業承諾、信用評價全過程服務引導機制,同時建立獎懲制度。四是發揮閑置廠房功能。妥善利用閑置廠房招引項目,利用管委會招商大廳,引進人力資源和勞務公司,建立市場化人力資源市場。恢復廠房原有的生產功能,把一些現有利用工業廠房用于倉儲的企業引導至物流產業園。五是圍繞存量抓增量。進一步發掘稅源,全面摸排開發區現有注冊地和生產經營地不相符、稅收級次不在我區的企業,加大糾錯力度,力求應收盡收,進一步完善協稅護稅工作機制。
(三)實施園區企業內循環工程。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持鞏固、增強、提升、暢通的方針,以創新驅動和內需提升為兩個輪子,全面提高開發區經濟整體競爭力,加速企業“兩化”改造。一是推動智能化建設。發揮開發區機器人產業優勢,以開發區管委會為平臺,推進工業制造業實現“機器代人”,加快智能化、信息化提升。二是打通內部循環。按月召開企業例會,按季度召開研討會,加強園區企業在技術、市場、供需等領域的合作交流,打通園區內需,形成良性內循環,互為依托。
(四)實施精準招商引資工程。一是盯準大項目。按照區委區政府把招商引資作為一號工程的定位,強化發展責任意識,實行全員招商、群策群力,目前有、新松、、漢峰科技、楚江、康斯特、中南高科、玻璃等大項目正在簽約和推進,助力開發區增長后勁。同時,在建的聯東、豐樹等項目加快了掛牌建設。二是盯準主導產業。圍繞“鏈長制”,梳理產業地圖,圍繞主導產業和戰新產業,篩選優質企業,開展靶向招商,“鑄鏈”“強鏈”、“補鏈”,力爭到十四五末形成更加成熟、更具競爭力的產業集聚。目前,開發區共發掘招商信息37條,其中80%是機器人、智能裝備、汽車電子和零部件等戰新產業和主導產業。三是盯準僵尸企業盤活。梳理園區“僵尸”企業底數,逐個上門走訪,積極聯系洽談,目前康藍光電、科密、亞邦、和電普華加速盤活,力爭二季度內2-3家完成簽約。四是盯準項目儲備。以江北北灣智能裝備制造園、沈巷園區為新的發展陣地,共創共建,發掘一批符合導向的企業向江北轉移,目前已有德斯夫材料、強源氣體、廣鋼氣體、民銀國際、同仁科技等項目正在洽談。五是盯準流程優化。全面落實區委區政府賦予開發區的招商職能,探索實施市場化招商機制,優化完善開發區招商項目自主簽約流程。
(五)實施擴區調區工程。以“實現升級為國家級經濟開發區”為目標導向,起步即沖刺,開戰即決戰,對照國家級開發區創建標準,推進開發區擴區發展。啟動開發區總規控規調整,為下一步調區擴區工作奠定基礎,確保擴區調區穩步推進,緩解發展空間不足的困境。一是向二壩區域擴展。將江北北灣智能裝備制造園(13.4378平方公里)納入開發區批復范圍,為江北建設、開發區發展提速增效。二是對沈巷工業園片區進行調整。將沈巷工業園劃歸經濟開發區管理,真正實現開發區改革后“一區四園”的大格局。
(六)實施服務保障提升工程。一是提升營商環境。簡化審批流程,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營造“親商安商富商”的氛圍。設立企業服務中心以承擔服務園區企業的功能,建立“開發區吹哨,部門報到”的協同工作機制。針對企業投訴、企業需求、企業服務等內容,通過一個窗口受理、內部交辦的方式,解決辦事企業“跑斷腿、進門難”的窘境。二是保障項目建設。在建項目快推進、快產出、快做強,把項目推進作為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圍繞資金到位率、項目開工率和竣工投產率三大核心指標,全力以赴加快推進項目建設進度。對開發區所有可能竣工的在建項目、已竣工或已投產的項目、已投產但還未達產的項目進行認真排查、摸清情況,建好臺賬、細化進度、明確要求、全力推進。三是加強融資支持。強化資金幫扶,吸引更多社會資本參與園區建設和服務,為產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繼續與商業銀行加強合作,為企業提供優質金融產品。四是開展引才引智。強化人才支持,以增強創新能力為核心,著力深化產學研合作,完善區域創新體系,不斷增強科技創新對戰新產業發展的支撐作用。重點關注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特種裝備、人工智能等高端領域,開展培訓、實訓等人才培育項目。與更多大專院校開展合作,滿足下一步本土機器人企業的高層次人才需求。創建“金牌調解員”。做實開發區勞務聯盟,定期開展招聘活動,解決企業用工難問題。五是完善園區配套。推動“產城融合”,提升園區商業配套,完善餐飲、休息等生活功能區建設;建設生態停車場。緩解企業停車難問題;新增公車班次,2021年投入135萬元將T2路公交線路從原有6臺班車的基礎上增加至10臺班車;結合文明創建,繼續做好轄區環境提升,營造優美整潔的城市環境。
(七)實施融創做大做強工程。結合區委區政府賦予的職能,探索融創投資發展有限公司運轉模式和主攻業務方向,充分發揮其國有企業的市場主體優勢。一是強化與金融機構合作。繼續與工行、中行、徽行等金融機構對接,達成長期合作關系,通過適當加杠桿的方式推動融創公司業務盡快開展。二是探索與社會資本合作。探索引進第三方對開發區轄區范圍內的產業園進行代建代管,以專業化運營促進高質量發展。三是與轄區企業合作。對開發區范圍內優質企業和潛力項目,通過跟投入股方式與企業進行合作,在給予企業資金支持的同時保障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 上一篇:交通運輸局工作總結及下半年工作安排
- 下一篇:司法局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工作總結
精品范文
10經濟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