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城管局城市管理工作要點
時間:2022-07-19 08:57:11
導語:縣城管局城市管理工作要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13年城市管理工作總體要求是:圍繞實現城市標準化管理,建立、健全市容、環衛、園林、路燈、市政隊伍等方面的標準體系;圍繞打造百姓城管,實施便民為民舉措,優化城市功能和人居環境,提升群眾參與度、滿意度;圍繞打造科學城管,深入推進工作創新,構筑網格化覆蓋、智能化應用、精細化管理新格局;圍繞打造法治城管,加強軟硬件建設,塑造一支一流的城管執法隊伍。
一、實施標準化體系建設工程
建立、健全一整套覆蓋城市管理各層面、科學規范的標準化體系。出臺沿街樓體立面市容管理、工地廣告圍擋設置管理、臨時攤點標準化管理、夜景燈飾設置管理、戶外廣告管理、渣土管理、停車場管理、園林綠化管理及小區綠化標準等規范文件;制定環衛信息化建設、重點工程建設、市政設施督查、城管綜合考核和隊伍精細化管理等一系列制度標準,為城市管理工作高質效開展提供政策、法規支撐。
二、實施城市綜合創優工程
1、實施城建重點工程創優工作。實施睢梁河西段景觀、文學南路等道路綠化工程;實施人民西路、新市西街等道路建設工程;實施104國道、濉河北路等路燈亮化工程;實施無害化垃圾填埋場二期及公廁建設等環衛設施工程。從規劃設計、施工建設、工程監管等環節嚴格管理,努力爭創全縣優質工程。
2、開展市容管理示范路創建活動。將文學路納入“省級市容管理示范路”、八一路納入“市級市容管理示范路”創建范圍,年內建成并通過省級驗收。
3、開展數字化城管建設,提高城市管理科學化水平。年內在主城區10平方公里范圍內建設數字化網絡平臺,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三、實施市容市貌提檔工程
1、破解市容秩序難題。綜合運用網格化、數字化和市容環衛責任區制度的落實,合力推動市容市貌熱難點問題的解決。堅持取締與疏導并舉,開展“攤點管理規范年活動”,推進臨時攤點標準化建設,在城市次干道設置臨時攤點,實施標準化管理,努力達到“經營有序、環境整潔、服務便民、市容美觀”的效果。在主城區8條主次道路,開展店外經營(擺放)、亂張貼清理專項整治,建成“無店外經營示范路”、“無亂張貼道路”分別不少于5條。探索城區洗車場集中經營管理機制。加大洗車場(點)動態管理力度,提升洗車場(點)容貌秩序規范化水平。
2、加強戶外廣告管理。深入推進戶外廣告設施經營權市場化運作,提高廣告拍賣履約率,開展誠信度評比工作;采取“拆、建、整”措施,加大各類廣告規范、整治力度,堅決拆除違法廣告設施,開展“店招設置精品路”創建活動。
四、實施城鄉環境優化工程
1、加強環境衛生管理。圍繞實現保潔作業的精細化、專業化,提升路面沖洗率和機械化作業比例。開展“道路潔凈工程”活動,重點解決垃圾積存、無主生活垃圾、人行道保潔、綠化帶垃圾清理、建筑裝潢垃圾等突出問題,實現城區環境保潔常態化。推進生活垃圾處理代征收費制度改革。
2、加快農村垃圾收運體系建設。進一步發揮全縣鄉鎮科學發展分類考核杠桿作用,督促、指導各鎮加快構建“戶分類、組保潔、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的城鄉生活垃圾一體化處理模式,建制鎮生活垃圾收運覆蓋率要達到95%、鎮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運率要達到70%以上。加快區域統籌和城鄉一體化發展,因地制宜開展鎮容鎮貌綜合整治,不斷提升城鎮功能品質和人居環境。
3、推進建筑工地、渣土科學化管理。抓好工地源頭治理,進一步加強工地圍墻圍擋、出入口硬化、“三池一設備”等建筑工地現場管理,落實工地沖洗設備常態化使用;在新建工地上推行揚塵污染防治機制。完成建筑工地出入口視頻、運輸車輛GPS和市區道路視頻“三位一體”監控平臺建設出臺并實施渣土管理辦法,對渣土的處置、運輸、消納實施一體統籌管理。
五、實施城市功能提升工程
按照生態、文明創建標準要求,改造2座小型中轉站,更新壓縮設備。實施公共廁所提升改造,,實施城中村及城鄉結合部公廁改水工程;推動社會單位公廁向社會開放。探索生活垃圾直運模式,新購小型拉臂車10套,改造50個拉臂箱體。推進餐廚廢棄物處理工作。
六、實施管理機制創新工程
1、繼續推動“網格化”管理機制創新。著力抓好以“街長制”、“片長制”為載體的“網格化”管理機制的有效落實,建立健全分區劃片定崗公示、執法定時巡查及打卡、執法日志記錄、車輛巡查登記、執法管理聯席會商、常態督查考核及剛性問責、責任倒查等一系列規范制度,推進執法百分制考核,將執法績效與收入掛鉤,獎勤罰懶,堅持在提高到崗率、問題解決率和雙向知曉率上下功夫,使“網格化”管理體系更加科學、規范、高效。繼續實施馬路市場承包制,較好發揮承包制在管理馬路市場中的良好作用。
2、推動城管監督考評機制創新。結合生態縣、生態園林城市創建指標,按照示范路創建等年度重點工作,科學設置“條”“塊”考核內容,量化考核指標,明確考核細則,切實做到考核體系系統全面、層次清晰、重點突出。探索建立諸如新聞媒體參與監督的社會化機制,提升城市管理綜合考評的科學性、權威性和有效性。
七、實施城管”三走進”工程
1、推進城管進社區(鎮)。建立社區(鎮)城管聯絡員制度,在社區(鎮)設立城管聯絡員公示牌、公布城管服務熱線和監督電話,接受居民監督。開展系列服務活動,創建便民服務站。開展城管文化社區(鎮)行活動,拉近城管與群眾的距離。
2、推進城管進學校。開展結對互助活動,開設校園“城管法律、法規”知識講座及市容環衛專題講座,開展城管專題實踐活動。實施校園周邊環境治理,重點整治校園周邊露天燒烤、占道經營、亂貼亂畫、亂擺亂放、亂搭亂建等違章行為,為師生營造良好的學習和出行環境。
3、推進城管進企業。結合百姓辦事“零障礙”活動,組織城管干部,開展企業走訪活動。加強與企事業單位交流互動,做好友情提醒、上門服務、現場辦理,幫助企事業單位解決涉及城市管理方面的問題。增強主動服務意識,組織企業負責人、員工代表,開展城管業務講座和法規條例培訓等活動,提高企業的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能力。
八、實施一流隊伍塑造工程
1、加強制度建設,增強學習創新意識。按照“善操作、會落實、能創新、敢擔當”和“學法、知法、懂法”的要求,全力打造一流的城管隊伍。牢固樹立以人為本、依法行政、執法為民、服務優先理念,進一步健全法制培訓、裝備監管、執法管理、監督考核等制度規范;強化執法監督,規范權力運行,提升行政許可效能,提高城管執法隊伍文化、法律素養和依法行政能力。
2、加強隊伍建設,增強競爭團結意識。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充分發揮黨組織和領導干部抓大事、謀全局、管方向的作用。加強干部隊伍的培養與管理,通過公平公正公開競爭上崗,為全局干部職工提供一個建功立業、施展才華的平臺;逐步對領導崗位作適當調整,努力讓大家人人有機遇、有希望、有盼頭,進一步凝聚全局上下團結拼搏、干事創業的激情。
3、加強機關作風建設,增強責任服務意識。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文件精神,出臺縣城管局相關規定。說老實話、干老實事、做老實人,多深入基層,多調查研究,多傾聽群眾呼聲,多向實踐學習,嚴防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作風,堅決摒棄漂浮浮躁風氣,求真務實、真抓實干,真正把心思放在工作上,把感情投在服務民生上,把力氣用在工作落實上。
4、加強廉政建設,增強法制節儉意識。按照中央、省、市加強廉政建設的要求,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嚴格遵守責任追究、述廉評廉、離任審計、民主評議等各項規章制度;強化干部警示教育和重點領域、關鍵崗位工作人員的崗位廉政教育,增強廉潔自律意識,自覺養成“兩個習慣”,繼續完善廉政風險防控機制。認真貫徹落實關于“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批示精神,加強財務管理,勤儉節約,開源節流,杜絕公款浪費現象。
5、加強宣傳建設,增強形象意識。加強與新聞媒體的溝通聯絡,拓展宣傳平臺,深化城管工作宣傳層次。開展市民“走進城管、體驗城管、參觀城管、監督城管”和“美麗”攝影大賽等系列活動,進一步營造全社會理解、支持、參與城市管理工作的良好氛圍。
- 上一篇:城管局上年工作總結及下年工作計劃
- 下一篇:在全縣交通建言獻策動員大會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