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團工作要點

時間:2022-01-07 11:29:35

導語:共青團工作要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共青團工作要點

一、夯實基層組織,不斷擴大共青團的覆蓋面和影響力

1、全面推進團的基層組織建設。繼續深化鄉鎮、街道團的組織格局創新,扎實推進鄉鎮實體化“大團委”建設,確保鄉鎮直屬團組織應建盡建,豐富活動載體,服務青年,充分發揮鄉鎮團委“橋頭堡”作用;不斷鞏固市、鄉、村三級團組織層層創建、整體聯動的基層團建工作機制;大力推進流動青年駐外團組織、非公企業、社會組織、青年自組織、農村青年專業合作組織等領域建團工作,探索多種形式的團建模式,完成新增非公企業、社會組織、農村青年專業合作組織團建和駐外團工委建設任務,建立一批全市非公經濟組織團建示范點;切實履行好全團帶隊職責,尊重少先隊主體地位,積極為少先隊工作創造條件,優化環境,全面活躍少先隊各項工作。

2、不斷優化青年人才隊伍建設。抓住吸引、培養、舉薦、使用等關鍵環節,積極探索服務“人才強市”戰略的有效途徑。著重加強科技創新人才和新型農村青年帶頭人培養。通過開展青年人才論壇、評選表彰等主題活動,激勵和宣傳一批勤于學習、善于創造、甘于奉獻的青年和青年群體典型,充分發揮榜樣在教育引導青年中的作用。大力加強團員、團干部隊伍建設。切實加強團員青年、團干部培訓,做好基層團干部赴外地考察培訓的爭取和組織工作,全面提高團干部隊伍的整體素質,務求打造一支奮發有為、求真務實的團干部隊伍。進一步規范團員管理和“雙推”工作,探索加強流動團員管理新機制,不斷加強社區和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團員發展工作,著力完善團員教育管理機制。

3、籌備召開好市第九次團代會。在市委的領導下,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精心組織,周密安排,扎實做好共青團市第九次代表大會各項準備工作。貫徹民主集中制,嚴肅工作紀律,切實做好代表選舉、委員考察和班子配備工作。教育引導各級團干部講政治、顧大局、守紀律、心無旁騖、盡職盡責,確保換屆期間思想不散、秩序不亂、工作不斷。

二、突出分類引導,增強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和適用性

1、深化理想信念教育。抓住“五四”、“七一”、“十一”、少先隊建隊日等重大契機,以“學習十八大,建功促跨越”主題實踐活動為總攬,廣泛開展“我與祖國共奮進”、“學黨史、知黨情、跟黨走”、“紅領巾心向黨”等活動,組織團員青年認真學習領會黨的十八大精神,深入進行理想信念教育、黨史教育和形勢政策教育,鞏固深化爭創“青年書香號”活動,加強學習型團組織創建,堅持不懈地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引導青少年,堅定廣大青少年跟黨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理想信念。

2、積極推進分類引導青年工作。針對農村青年、企業青年、青年學生、青年干部等不同類別青年群體的思想實際和身心特點,豐富教育載體,完善分類教育體系,分類、分專題抓好《思想引導大綱》的轉化工作,生動有效地傳播黨的意識形態和思想主張。加大對基層團組織的指導力度,在開展青少年思想狀況調研、分類引導工作理論研究、提煉歸納青少年思想意識特征、探索切實有效的引導載體等方面取得新進展。

3、辦好市兩年知行學院。組織全市青年干部廣泛開展青年理論讀書、學習交流、實踐調研等活動,凝聚青年,提升青年素質,更好地服務全市經濟社會發展。

4、推進新媒體工作。加強團屬新媒體的建設和運用,發揮好微博、QQ、飛信等新媒體的作用,升級改造共青團市委官方網站,充分發揮團屬微博的積極引導作用,把握傳媒輿論引導主動權,在全社會倡導健康積極的文化導向,為青少年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社會文化環境。

三、服務黨政工作大局,充分發揮團員青年投身經濟社會建設的生力軍作用

1、全力推進青年就業創業工作。繼續加強我市青年創業服務中心建設,為青年提供實踐鍛煉、積累經驗的機會,切實做好見習青年與企業的對接工作;深入推進“兩江星火”青年創業培訓工程,引導青年樹立科學發展觀,培養正確的就業擇業創業觀念,幫助青年做好人生職業生涯規劃。強化金融支持青年創業,加強與政府有關部門、人力資源市場、金融機構、擔保公司的合作,為青年創業融資提供服務;深入推進“青年創業項目征集”、農村“青年信用示范社”及“青年信用示范戶”爭創工作,積極向上爭取“田園小康”、“揚帆計劃”等項目,針對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和務工返鄉青年這一群體,著力扶持農村青年自主創業,不斷拓寬青年農民創業增收渠道。

2、推動青年建功成才。成立市青年企業家協會,拓寬聯系和服務青年企業家渠道,加大與各地青年企業家協會的溝通交流,適時舉辦青年企業管理人才峰會,搭建政企溝通平臺,助力青年企業家事業發展。以“四創建功”活動為載體,廣泛開展“青年文明號”、“青年崗位能手”、“青年安全生產示范崗”等建功實踐活動,推動企業青年員工在生產經營中創業、創新、創效、創優。

3、服務新農村建設。深化“雙帶雙新”工程,建設一批青年創業示范基地和青年創業園,實施一批農村青年創業項目,支持農村青年創業發展。著力培養農村青年創業致富帶頭人、農業科技人才隊伍。深入開展“三進三送三創”活動,動員各級共青團干部進村入戶,深化結對幫扶和結對共建。

4、健全志愿服務體系。建立完善市志愿者綜合管理平臺,完善志愿者的招募、注冊、培訓、考核等工作,努力推動出臺支持志愿服務的相關政策;引導青年全面參與“四城”聯創,參與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進一步健全志愿服務組織體系,完善志愿服務網絡,構建資源保障機制,努力打造一批具有特色的志愿服務品牌,培養一支高素質、高水準的青年志愿者隊伍。強化志愿結對共建,征集志愿服務基地,促使志愿服務長效化。深入推進志愿服務進社區活動,開展各類宣傳、幫困、便民等服務活動,服務城鄉建設,服務群眾生活。做好優秀志愿者、優秀志愿服務隊評比表彰和風采展示活動。

四、關注重點群體,進一步反映好青少年的普遍性利益訴求

1、積極構建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網絡。健全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體系,借力綜治平臺,完善各級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組織機構。加強“青少年維權崗”建設,深化青少年“四無”社區創建,推動各級青少年維權崗與社區結對,開展經常性預防和維權工作。

2、進一步強化留守兒童關愛工作。做好留守兒童的分類引導、心理關愛、結對幫扶、志愿發動工作,抓好農村留守兒童暑期“陽光家園”項目建設,做好農村留守兒童服務管理與預防犯罪試點工作后期的經驗總結、宣傳報道、先進表彰和成果轉化。

3、大力實施“希望工程”助學行動。大力實施“希望工程”助學行動。深入推進“秋季助學”、“結對幫扶”等活動,加大對貧困生的資助力度。強化“希望工程”品牌的有形化建設,動員社會各界愛心人士參與支持“希望工程”,更新貧困學生救助庫,切實幫助貧困家庭青少年解決上學就學困難,為他們接受教育提供服務。

4、積極融入社會管理創新。抓住作為全省農村社會管理創新試點縣市的機遇,全面參與到全市社會管理創新活動。加快構建以共青團為樞紐的青年組織體系,把各類青年社會組織納入聯系、服務、管理和引導范圍。組織縣、鄉兩級團委開展“共青團與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面對面”活動,建立團組織與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經常性聯系機制和青少年普遍性利益訴求反映機制。深入開展青少年法制宣傳和心理健康、安全自護、禁毒、防艾等教育活動,幫助青少年增強法制意識和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