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系統依法行政工作要點

時間:2022-06-27 08:32:43

導語:水利系統依法行政工作要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水利系統依法行政工作要點

一、加快推動政府職能轉變

1、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對現有的審批事項嚴格清理,凡市場機制能有效調節的經濟活動,一律取消行政審批。對保留的行政審批事項要明確標準、減少環節、優化程序、再造流程。把確需審批的事項管住管好,防止行政審批自由裁量的隨意性。要建立違法設定或實施行政審批責任追究制度、行政審批定期評價制度和動態清理制度。

2、深化水行政執法體制改革。根據管理職能,合理界定市和各市(區)兩級水行政執法權責。強化水行政執法監督,對重大水事違法行為實行上級掛牌督辦制度,明確層級監督的事項、內容、目標和要求。加強部門聯合執法,深化與公安、司法、海事、航道、漁業等部門的合作,嚴厲打擊非法采砂、非法占用水域等涉水違法行為。健全流域與區域聯合執法機制,構建執法平臺,提升執法效能。

3、加強政務服務體系建設。繼續推行行政審批服務“三集中三到位”,規范公共服務行為,加強公共資源交易的管理和監督。積極開展市水利局進駐市政務服務中心相關工作。繼續改進工作作風,強化政風行風建設,公開透明運行行政審批、公共服務和公共資源交易事項,不斷提升政務服務效率和水平。

二、堅持科學民主依法決策

4、嚴格執行重大行政決策程序。嚴格落實重大行政決策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和集體研究決定必經程序。針對薄弱環節和突出問題,把涉及公共利益和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重大行政決策事項聽證和風險評估作為重點,全面規范、強力推動。全面落實決策聽證程序,確保聽證參加人的廣泛代表性和直接利害關系聽證參加人占比,意見采納情況及時反饋或公布。重大決策事項提出部門和重要項目報建部門、改革牽頭部門作為承辦單位,牽頭組織或委托社會組織和專業機構對社會穩定、經濟、環境等風險進行評估,并根據評估結果和風險等級提出決策、暫緩決策或不予決策建議。

5、加強行政決策規范化建設。實行重大行政決策目錄管理制度,對重大行政決策事項的提出、確定、調整、公布、備案進行規范。推行重大行政決策草案和聽證、論證、評估、審查報告格式化、規范化。建立重大行政決策檔案制度,對決策過程和決策實施中的文件資料及時整理歸檔。探索建立行政決策信息化管理系統,實現節點管理、流程控制、規范運行。

6、嚴格落實行政決策責任。對決策執行情況和社會反應適時開展后評估。建立完善行政決策責任追究制度機制,重點加強重大行政決策事項監察督查,對于違反決策權限和程序導致重大決策失誤,造成重大損失的,按照誰決策、誰負責的原則依法追究責任。

三、加強制度建設

7、突出制度建設重點。堅持從實際出發,著眼體制機制創新,注重發揮規范性文件的引領和推動作用,使之與改革決策相協調。運用法律手段調整利益關系,把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條件和實際需要作為規范性文件制定的根本依據,把有限的制度資源優先安排到與人民群眾切身利益息息相關的民生項目上。堅持調查研究,充分吸收異地先進經驗。針對不同地區、不同行業召開規范性文件制定座談會,重點是要充分聽取行政相對人的意見,確保文件的可行性和實效性。今年市局將積極推進《市鹵汀河及泰東河工程管理規定》的制定出臺工作。

8、提高制度建設質量。健全規范性文件起草、論證、協調、審議機制,防止地方保護和部門利益法制化。把提高政府規范性文件質量作為加強和改進制度建設工作的重中之重。堅持立、改、廢相結合,著力解決制度缺失和制度障礙等問題。改進和完善文件起草、協調機制,強化調研、聽證、論證和評估。加大對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力度,適時開展規范性文件卷宗評查和培訓工作。積極推廣規范性文件專家點評,適時組織面向社會的專家點評會,與公眾互動,根據點評形成文件實施后評估報告,并結合規范性文件實施后評估情況,及時開展文件清理工作。

四、加大對權力運行的監督制約

9、推進政務公開。完善政務和各領域辦事公開制度,推進決策公開、管理公開、服務公開、結果公開。加強重點領域的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堅持把重大政策、重大項目和群眾關心、媒體關注、涉及民生的社會熱點作為信息公開的重點。緊緊圍繞全市水利改革發展和水利現代化建設大局,重點突出水利發展規劃計劃、行政審批標準和程序、重大水利項目建設、招投標環節(工程項目、初步設計、政府采購)、財政預決算、水利收費和行政執法等方面的政府信息公開。及時受理、答復依申請公開事項。推行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權力清單制度,繼續做好行政權力網上公開透明運行工作,強化組織管理,規范權力平臺運行;動態調整行政權力庫,保持與對外一致,解決權力名稱與編碼不統一等問題;繼續實施行政權力網上運行全程監督、督察督辦,開展網上運行績效評估。

10、強化行政監督。繼續完善行政權力網上電子監察系統建設,強化內部監督機制。自覺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監督、政協民主監督和司法監督,依法保障人民群眾的監督權。加強國家和省、市出臺的重大改革政策落實情況監督檢查,加強對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依法履職情況監督。健全社會輿論監督機制,運用和規范互聯網監督。進一步加強水利門戶網站建設,認真維護政民互動欄目,暢通投訴監督通道,增強咨詢服務功能。推進網絡問政,充分利用政務微博,與網民實時交流互動,聽取意見建議,及時回應訴求,接受監督評議。

五、推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

11、加強重點領域監督執法。加大重點領域執法力度,強化日常監管和專項治理,嚴厲查處水事違法案件,維護公共利益和經濟社會秩序。深入開展水資源、河湖和水利工程保護、水文設施保護、河道采砂執法等專項執法檢查行動。

12、深化行政執法規范化建設。建立和落實水行政執法程序制度,全面規范水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行政強制、行政征收、行政檢查等行政執法行為。嚴格規范水行政執法自由裁量權,進一步細化量化裁量標準,完善裁量公開、裁量指導、重大或復雜裁量事項集體會辦等制度。開展水行政執法典型案例指導和評析研討活動,有針對性地解決執法過程中的疑難復雜及共性問題。健全水行政執法調查規則,規范取證活動,推行行政執法證據格式化。進一步完善執法風險評估和防范控制機制,有效提升執法規范化水平和執法效能。加強執法隊伍建設,建立嚴格的進、出機制,強化培訓考核和資格管理。

13、強化行政執法監督。對重大水行政許可、重大水行政處罰等直接關系管理相對人切身利益的行政行為,進行事前法律審核,防止違法行政發生。對重大水行政處罰或對社會具有普遍影響的重大水事案件進行回訪,督促落實整改措施。以信息化推進規范化,開展網上執法事項查看、實時監控、預警糾錯、風險防控、監控結果統計分析和績效評估。完善水事案件監督審查制度,開展重大水行政處罰、行政許可、行政復議決定備案審查工作。深入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全面落實行政執法案卷評查、評議考核、責任追究等制度。探索水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機制,及時向公安、檢察機關移送涉嫌犯罪案件。

六、依法防范化解社會矛盾

14、充分發揮行政復議功能。改革行政復議體制,健全行政復議案件審理機制,糾正違法或不當行政行為。推進行政復議受理環節下移,在政務服務中心或信訪接待中心設立復議受理窗口,探索運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健全復議與信訪、訴訟制度的銜接機制。建立完善行政復議糾錯案件過錯責任追究制度。積極推行行政機關負責人參加復議聽證及說理式復議決定書。深入開展行政復議工作規范化建設,全面規范復議受理、審查、中止、決定、執行等各項工作流程,完善檔案管理、案卷評查等工作制度,落實復議經費、人員、場所等保障措施。

15、扎實推進行政調解工作。探索在信訪接待中心等服務場所設立行政調解接待窗口,具體負責行政調解的接待、受理、協調、處置、交辦和督查督辦。進一步完善行政調解工作機制、流程和保障制度,提升行政調解規范化水平。市局將加強對全市水利系統行政調解工作的調查研究、工作指導和督促檢查。

16、加強改進信訪工作。建立健全網上受理信訪制度,暢通信訪渠道,及時就地解決群眾合理訴求,維護群眾合法權益,做好初信初訪和化解信訪積案。更加注重運用群眾工作理念推進信訪工作,加強社會矛盾排查,更多地采取人民調解等群眾參與的方式化解信訪問題,提高信訪矛盾化解成功率和群眾滿意率,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更加注重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做好信訪工作,規范信訪工作程序,引導群眾依法理性表達訴求,把涉法涉訴信訪納入法治軌道解決,依法維護信訪秩序。進一步加強和落實信訪工作責任制,推動落實信訪工作領導體制,健全聯合接訪機制,強化職能部門責任和基層屬地管理責任,推動信訪問題解決。

七、落實依法行政保障措施

17、深入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加強依法行政工作載體建設,進一步改進和加強依法行政考核工作,使法治政府建設階段性目標任務與基本建成法治政府目標任務相銜接,使法治政府建設目標與水利現代化建設目標相統一。繼續擴大市和各市(區)的協作,探索建立工作聯系點制度,努力在依法行政的難點、重點方面取得突破。適時召開全市水利系統依法行政工作經驗交流會,促進面上工作開展。

18、加強和改進法律學習培訓。堅持把憲法教育作為水利系統干部教育的重要內容,認真學習與履行職責相關的法律法規,更好地適應依法治水、依法管水的需要。全面落實部門領導班子集體學法制度,增強集體學法的計劃性、針對性和實效性。落實水利系統擬任領導干部任前法律知識測試和依法行政情況考察制度、公務員和行政執法人員學法培訓制度。制定領導干部、機關工作人員、水行政執法人員法律知識、依法行政知識培訓計劃,明確培訓主體、對象、內容和形式。

19、加大法治宣傳工作力度。以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水利為主題,組織開展學法用法演講、法律知識競賽、法治建設圖片展、廣場法律咨詢、法治文藝演出等多種形式的法治宣傳教育活動,大力宣傳依法治水、依法管水,廣泛宣傳建設法治水利的重大意義,全面展示依法行政工作成果。充分利用廣播、報刊、網絡等大眾傳媒,通過開辦專欄、???、專題節目和邀請新聞單位集中采訪報道等形式,推出一批依法行政工作先進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