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居民管理服務工作要點

時間:2022-07-08 11:31:43

導語:新居民管理服務工作要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居民管理服務工作要點

2014年,全市新居民管理服務工作將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按照省、市工作部署,進一步完善和創新新居民管理服務,以狠抓人口結構優化為主線,創新新居民社會管理為動力,打造優質服務為品牌,全面提升新居民管理服務工作的法制化、規范化、信息化、社會化建設水平,努力促進社會穩定、經濟發展,為“趕超發展、再創輝煌”做出積極貢獻。

一、完善工作機制,著力提升社會管理效能

1、進一步推進新居民協管員網格化綜合管理模式。促進協管員融入網格化管理體系,嚴格落實網格內綜治、消防、安監等工作職責,加強協管員隊伍業務培訓,規范工作流程,加大考核力度,不斷提升協管員隊伍工作水平和整體素質。

2、著力加強基層站所工作制度建設。按照“網格化管理、組團式服務”的要求,完成一批規范所建設,發揮引領、示范和促進作用。同時,依托社區便民服務中心,整合多部門資源,設置“一站式”便捷服務大廳,為新居民提供教育、計生、社保、醫療、維權等全方位、一站式的捆綁服務。

3、進一步推進雙向協作管理。進一步深化流出地、流入地政府部門間的協作聯動,不斷加強與已建立協作地市的溝通聯絡,定期進行工作情況交流和通報。繼續與有關縣市建立雙向協作管理關系,簽訂協作協議書,形成對新居民的法制教育、計劃生育、維權服務、矛盾化解等工作機制,實現信息互享、政策互通、管理互動、服務互補。協調相關部門,依托雙向協作機制,創新外來勞動力招引方式,開展跨地區勞務合作,引進新型人力資源機構,建立穩定有質量的勞務輸入渠道,有序引進符合產業發展方向的年輕技能型勞動力。

4、大力完善職能部門聯動協調機制。按照“分類指導、整體聯動、優化結構、提質增效”的基本原則,認真貫徹落實省、市關于完善和創新流動人口管理服務工作要求,以我市經濟與人口統籌發展為目標,全面開展專項綜合整治,加大環境綜合治理、基礎信息登記、出租房屋、勞動就業、市場秩序、子女就學、計劃生育、安全生產、違法犯罪打擊等管理工作力度,合理控制人口規模,科學優化人口結構,全力促進轉型升級。

二、突出信息應用,著力提升精準化管理水平

5、落實以證(卡)管人,提高居住證登記發證率。按照社會管理創新和平安考核相關要求,定期不定期開展專項大排查行動和每月明查暗訪工作,進一步規范基礎信息的采集、錄入、變更、注銷工作。創優流動人口動態管理,推廣使用流動人口移動采集查詢系統(“流管通”),實施流動人口“e居卡”管理工作,通過配備先進設備,全面提升社會管理水平。

6、落實以房管人,加強出租房屋登記管理。堅持“以房管人”的原則,全面實施居住出租房“旅業式、物業式、單位自管式”等管理模式。積極完善出租房“四色”管理模式,加強出租房分類管理,嚴格執行出租房屋登記備案制度,全面實現出租房動態化管理。大力加強出租房安全隱患的排查整治力度,及時發現和消除各類安全隱患,及時排查流動人口違法犯罪行為,促進職能部門查處各種出租房屋違法違規行為。進一步推廣新居民居住意外保險,引導出租房房東主動參加居住意外保險,降低居住風險,改善新居民居住環境。2014年實現新居民意外保險1.8萬人以上。

7、落實以業管人,發揮自主申報系統平臺作用。進一步完善企業自主申報、QQ群、微信等信息申報平臺,落實每月數據報送校對制度,加強企業聯絡員培訓,提升企業新居民基礎信息采集效率,提高信息精準度。

8、依托信息平臺,開展信息數據監測分析。充分發揮信息平臺的綜合效能,通過整合部門資源,互聯共享信息,監測分析數據,切實加大信息化成果運用,準確把握人口流動中出現的新趨勢、新特點,建立完善高危、重點人員的管理機制,增強對犯罪高危人群的管控能力,努力營造和諧穩定的經濟發展環境。

2014年,新居民“五率”要達到:網上登記率90%以上,“人戶一致”率80%以上,出租房登記率95%以上,出租房屋治安管理責任保證書簽訂率100%,信息及時注銷率90%以上。

三、堅持以人為本,著力提升均等化服務水平

9、積極開展宣傳服務活動。大力推進公益性文體設施向新居民免費開放工作,通過開展體育比賽、文藝比賽、科學知識普及以及免費放映電影等適合新居民特點的各種文體活動,滿足新居民多層次多樣化的精神文化需求。2014年全市要舉辦12場文體、120場電影進企業、入社區活動。進一步設置服務載體,拓寬服務領域,積極開展“愛心相伴·快樂暑期”、“夏送清涼·情系務工新居民”、“冬送溫暖·情系困難新居民”等活動,營造關愛新居民的良好社會氛圍。開展新居民工作者及新居民等評先活動,樹立典型,引領激勵,以點帶面推動工作全局,形成“學先進、趕先進、促先進”的良好氛圍。

10、強化新居民勞動保障服務。加強新居民用工管理,完善落實就業準入制度,探索勞動力余缺調劑機制,為新居民提供免費求職登記、就業信息、政策咨詢和職業指導等基本就業服務,創造優質的就業環境。進一步完善積分制管理政策體系,拓展積分公共服務內容,優化積分申請流程,按積分排名優化公共服務供給的選擇性、梯度性,留住高端新居民。加強勞動保障監察管理,積極引導企業加強自主管理,健全協調勞動關系三方機制,切實改善新居民勞動條件和工作環境。規范新居民社會保險參保制度,加強宣傳教育工作,進一步提高勞動合同簽訂率和參保率,提升新居民社會保險保障水平。

11、全方位提升新居民綜合素質。努力保障新居民平等享有學歷教育資源權利,進一步做好新居民學歷教育宣傳、報名、招生等相關工作,為新居民參加學習提升創造良好的條件。充分發揮新居民講師團作用,積極開展新居民就業創業、技能提升、崗前指導、法律知識等多種形式的培訓,使人口素質結構與產業轉型升級同步。2014年全市培訓新居民要達13萬人次以上,從業人員上崗培訓達90%以上。積極推進教育均衡發展,根據實際情況設立科學合理的新居民子女就讀準入條件,對符合條件的新居民隨遷子女義務教育納入本地教育發展規劃和財政保障范疇。進一步規范民辦學校辦學行為,對未經批準擅自開辦的非法學校要依法管理。2014年全市新居民子女義務教育入學率要達95%以上。

12、全力促進新居民自我服務、自我管理。進一步加強各鎮(街)新居民維權組織建設,健全新居民調解機制,充分調動新居民“以外調外”、“以外管外”積極性,擴大新居民維權工作覆蓋面。加大新居民群團組織融入,充分發揮異地在樂商會、流動黨支部在加強社會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完善新居民人才庫建設,加強宣傳動員,吸引優秀新居民人才加入,不斷擴大新居民人才庫覆蓋面。創新工作載體,結合志愿者服務等平臺充分發揮新居民人才作用,提升人才應用率,新居民人才信息資料完整度要達95%以上。完善新居民志愿者組織建設,加大志愿者招募力度,豐富志愿服務載體,繼續做好新居民志愿者服務等活動,2014年全市要開展12場以上的志愿服務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