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局工會工作要點
時間:2022-09-23 10:16:48
導語:糧食局工會工作要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14年,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開局之年,是實現縣委十二屆黨代會目標任務的關鍵之年,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突破之年。全系統工會工作總體要求是: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中國工會十六大、省工會十三大、市委三屆七次全會和縣委十二屆七次全會精神,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牢牢把握“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的我國工人運動時代主題,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按照縣委“進中求快、攻堅突破”的總體要求和省總、市總提出的各項目標任務,適應職工隊伍新變化積極參與社會管理創新,緊扣勞動關系新需求著力推動和諧企業構建,把握群眾工作新要求切實轉變工作作風,為譜寫經濟社會突破發展新篇章作出應有的貢獻。
一、夯實基層工作基礎,維護職工合法權益
(一)鞏固“兩個普遍”工作成效。繼續深入開展“廣普查、深組建、全覆蓋”集中行動,依法推動企業普遍建立工會組織,基層工會組建率、職工入會率均達到100%。積極開展工資集體協商制度,切實有效提升協商質量,全面提高工資集體協議的簽訂率和履約率。
(二)深化廠務公開民主管理。深化廠務公開規范化建設,不斷提高廠務公開、職代會制度建制率,實現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廠務公開民主管理全覆蓋。加強對企業廠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的分類指導,促進企業公開重大決策事項、生產經營的重要問題和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問題,保障和落實廣大職工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
(三)切實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建立完善群眾訴求表達、利益協調、矛盾化解、權益保障機制,積極參與構建信訪接待、法律援助、人民調解、心理疏導“四位一體”維權模式,暢通群眾訴求渠道,形成源頭化、社會化和專業化“大維權”工作格局。積極主動參與職工合法權益維護,促進解決企業改制、職工工資拖欠、勞資糾紛、勞動合同簽訂、傷亡賠償等方面侵權問題,幫助職工群眾解決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切實維護職工合法權益。。
二、深化工會幫扶行動,努力服務民生改善
圍繞省、市、縣下達的民生工作目標任務,大力開展春送崗位、夏送清涼、秋送助學、冬送溫暖為主要內容的“四季送”品牌惠民活動,幫助職工群眾解決最困難最操心最憂慮的實際問題。做好建檔困難職工的審查、審核、建檔和幫扶工作,確保困難職工幫扶對象增長10%以上,提高困難職工幫扶實效。
三、積極參與創新社會管理
加強企業工會勞動爭議調解組織、勞動法律監督組織的建設,積極參與勞動糾紛的排查、化解工作。加強對職工人文關懷,引導職工通過理性合法的方式表達利益訴求,自覺維護職工隊伍的團結和社會的穩定。全面做好綜治、信訪、維穩、安全、防邪、禁毒、防艾、城鄉環境綜合治理、人口與計劃生育和“掛幫包”等工作,暢通信息渠道,做好預防預警和應急處突工作,協助行政處理勞動爭議和職工群體性事件。
四、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加強工會自身建設
(一)扎實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把開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題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與深入開展“轉作風·惠民生”活動和“面對面、心帖心、實打實”服務職工群眾活動有效結合起來,在全系統深入開展實施暖冬扶貧濟困、市民素質提升、職工(農民工)權益維護、和諧勞動關系構建、作風改進能力提升五大工程,通過切實服務職工群眾,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不斷增進對職工群眾的感情、密切與職工群眾的聯系,使工會工作始終扎根于職工群眾之中。
(二)加強工會干部隊伍建設。各級工會干部要認真學習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系列講話特別是“4·28”、“10·23”重要講話、中國工會十六大、第十次黨代會、省工會十三大、市第三次黨代會、市委三屆七次全會、縣第十二次黨代會和縣委十二屆七次全會精神,努力提升全系統工會干部服務全縣經濟社會突破發展的能力和水平。
(三)推進工會工作不斷創新。開展工會干部“走基層·大調研”專題活動,全系統工會干部要深入基層、深入職工群眾,圍繞工會組織如何更好地服務發展大局、如何更好地激發基層活力,深入研究工會理論實踐問題,及時總結工作經驗,探索建立工會組織服務職工群眾長效機制,推動理論創新、工作創新、制度創新。
(四)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黨政機關國內公務接待管理規定》、省委“十項規定”、市委“九項規定”、縣委“十項規定”,加強工會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深化工會干部工作作風的轉變;切實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嚴格執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增強黨員干部廉潔從政的自覺性和拒腐防變的能力。
- 上一篇:糧油倉儲設施及加工經營工作匯報
- 下一篇:物權法定視野下的融資融券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