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預防控制與衛生應急要點
時間:2022-07-11 04:17:55
導語:疾病預防控制與衛生應急要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18年,全區疾病預防控制與衛生應急工作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區委、政府的指示,按照上級業務部門的要求,堅持“預防為主”的新時代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防范和化解傳染病暴發流行和環境危害健康等重大風險,切實做好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和突發事件醫學救援工作,全面提升重大疾病、傳染病防治水平和衛生應急能力,促進我區疾控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一、認真做好重大傳染病預防控制工作
(一)落實人禽流感、H1N1流感、麻疹、手足口病等急性傳染病的防控工作長效機制,加強病例監測、報告和篩查,主動搜索疫情,嚴守不發生重大傳染病暴發流行的底線。全力配合做好《傳染病防治法》實施情況執法檢查,推動落實各有關單位責任。強化傳染病監測預警,加強醫院發熱門診和腹瀉門診、學校醫務室、基層醫療衛生單位等場所傳染病疫情報告管理,做到流行病學個案調查率100%,資料上報及時率100%。健全聯防聯控機制,及時有效處置疫情,特別是學校及托幼機構聚集性疫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二)全面推進結核病、艾滋病“防、治、管”三位一
體綜合服務模式。2018年底前,完成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承擔的結核病、艾滋病等診斷治療業務剝離工作,將結核病、艾滋病診療由疾控中心轉至定點醫院,隨訪管理職責全部轉至基層衛生機構。
(三)規范肺結核疫情報告,提高患者登記管理質量,
加強對醫療衛生機構結核病患者發現、報告、轉診、管理等環節工作質量的督導檢查,加強對結核病報告發病率、病原學陽性率等關鍵指標的工作力度。提高傳染性肺結核病人的發現率和治愈率,降低發病率和死亡率。加強聯系協調教育行政部門,督促學校落實主體責任,做好寄宿制學校結核病普查工作,開展學校新生入學體檢和教職員工常規體檢結核病檢查項目,嚴防學校結核病群發。
(四)在全區構建布局合理、方便快捷的艾滋病檢測網
絡,加強人員培訓,所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具備開展艾滋病快速檢測能力。開展艾滋病經性傳播綜合防治,突出重點人群,加大艾滋病防治檢測干預工作力度,提高干預效果。繼續在相關服務性場所推廣使用避孕套,加強監管場所收押人員的艾滋病和梅毒篩查,掌握轄區內艾滋病人的情況,認真做好病人的個案調查和采樣、隨訪等工作,為艾滋病感染者、病人及其家庭提供宣教咨詢、家庭病床、藥物提供、關懷救助等關懷和服務。抓好初中及以上學生段艾滋病防控教育,會同教育部門重點做好高校艾滋病防控工作。
二、認真做好傳染病疫情報告管理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工作
(一)規范傳染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管理程序,狠抓制度落實,提高網絡直報質量和水平,堅持24小時值班制度,認真做好傳染病疫情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網絡直報工作,網絡直報率達到100%,保證網絡暢通,提高傳染病疫情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監測預警預報能力。加大對疫情信息的利用率,加強疫情預測預警,為我區疾病預防控制工作提供及時、準確和科學的決策依據。
(二)加強隊伍素質建設,加強衛生應急專家組、應急隊伍建設,加強對各級醫療衛生機構傳染病防治與衛生應急工作的督查工作力度,組織開展衛生應急演練指揮決策人員和專業技術骨干培訓,舉辦衛生應急演練。
(三)切實發揮聯防聯控機制和牽頭部門的作用,繼續抓好H7N9流感、寨卡病毒等輸入性傳染病和新發傳染病防范應對工作,加強疫區來婁人員的健康監測和管理工作,做好重特大突發事件緊急醫學救援工作,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
三、認真做好免疫規劃工作
(一)進一步加強冷鏈建設,規范疫苗管理,夯實基礎免疫,確保適齡兒童免疫規劃接種率達到90%以上,組織開展0-7歲常住兒童和流動兒童接種率調查,全面掌握兒童建證、建卡率、單苗及全程接種率,流動兒童建卡、建證率≥95%。加強與教育部門協作,做好春、秋兩季兒童入托、入學預防接種證查驗制度,接種證查驗和疫苗補種率達95%以上。
(二)貫徹落實國家擴大免疫規劃的各項措施和免費政策,定期開展漏種兒童主動搜索,確?;A免疫疫苗接種率≥90%,麻疹疫苗常規免疫2劑次接種率≥95%。鞏固無脊灰狀態,持續做好消除麻疹工作,做好脊灰、百白破、麻疹類疫苗的查漏補種工作,確保麻疹暴發疫情調查和血清確診率達到100%,AFP、AEFI等各項監測工作指標均達到上級要求,確保疫苗針對性疾病保持較低狀態。嚴格執行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報告等各項報告制度,推進預防接種異常反應補償保險工作。
(三)加強免疫規劃信息網絡建設。確保全區按劑次100%掃碼出入庫,各接種門診100%實現掃碼接種,產院和接種門診以劑次為單位掃碼接種率達95%以上,未掃碼接種的劑次95%以上在5個工作日內錄入金苗系統。做好“小豆苗”手機APP推廣工作,落實“互聯網+預防接種”實施方案,力爭0-3周歲兒童家長手機“小豆苗”APP使用率2018年底≥85%。
(四)加強規范性預防接種門診建設和預防接種從業人員培訓,各預防接種單位按月逐級匯總上報“免疫規劃疫苗和注射器使用進度報表,規范做好疫苗儲存運輸、冷鏈管理工作,規范接種操作。提高服務質量,落實預防接種告知程序,確保我區預防接種安全注射率100%。區疾控中心定期組織全區免疫規劃常規工作量化評分。
四、認真做好學校衛生、職業病防治和衛生監測工作
(一)會同教育部門做好學校衛生工作,穩步推進衛生示范校創建,建立教育、衛生聯動機制,規范和落實疫情報告、接種查驗補種、晨檢、因病缺課登記和病因追蹤等防控措施,依法和有效處置學校聚集性疫情。扎實做好學生體檢和高考體檢工作。
(二)大力開展職業病防治宣傳教育,完善職業病防治技術支持體系和應急救援體系,提高對突發職業病危害事件的應急處理能力。加大職業衛生技術服務力度,加強職業健康監護、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及評價、職業健康檢查、職業病診斷及報告工作,積極救治救助無責任主體的農民工塵肺病患者,加強塵肺病定點醫院能力建設,構建塵肺病醫聯體。認真做好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從業人員、公共場所從業人員、生活飲用水供水單位制水人員健康檢查和衛生知識培訓,做好教師資格證體檢、工傷保險參保體檢等體檢工作。
(三)加強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與評估能力建設,做好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評估和預警工作。加強旅店、娛樂場所、美容美發業等公共場所的衛生監測,開展醫療衛生單位和托幼機構的消毒衛生監測工作,做好病媒生物監測工作。開展重點職業病、放射衛生、大氣對人體健康影響、飲用水水質、土壤、公共場所和學校衛生監測、干預與評價,做好信息公開、信息分析統計和評估報告等數據應用工作。繼續開展學生常見病、多發病防治監測工作,預防和控制學校食堂食物中毒事件的發生,有效地保護學生身體健康。積極主動處置與健康相關的突發事件,防范和化解環境、職業病危害健康等重大風險。
五、認真做好慢性病綜合防控工作
(一)創新推進慢性病防治工作,組織開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三減三建”專項行動,落實健康口腔等行動方案。組織實施癌癥防治三年行動計劃和中長期規劃,加強慢病示范區機構建設,指導基層醫療機構開展流行病學調查,確定轄區慢性病重點人群和影響因素以及干預措施,指導基層醫務人員對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和老年人進行健康管理,進一步提高慢性病規范化管理率和控制率,全面完成腫瘤登記、癌癥早診早治、口腔健康檢查和窩溝封閉等項目工作。
(二)加強死因監測、心腦血管、腦卒中、腫瘤防治等慢性病監測工作,死因監測全人群粗死亡率6‰以上,不明原因疾病死亡比例5%以下,編碼錯誤率5%以下;惡性腫瘤和心腦血管疾病報告發病率不低于死亡率;建立35歲以上人群首診100%測血壓制度,在相關醫療機構設健康指標自助檢測點,開展18歲以上居民慢性?。ǜ哐獕骸⑻悄虿。┖Y查;精神病檢出率達4.5‰;社區35歲以上居民體重、腰圍和血壓知曉率達到70%以上,血糖知曉率30%以上。倡導患者自我管理,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指導建立自我管理小組并進行指導培訓。加強對各級醫療機構的督導考核,每年至少開展一次全面的死因漏報調查,確保完成年度各類監測指標,完成監測綜合分析年報。
(三)積極推動機關、企事業單位、學校、社區建設有利于身體活動的支持性環境,組織職工開展群體性健身活動,落實工間操等健身制度。積極創建學校、機關等衛生系統外無煙單位活動,積極創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示范社區、示范單位、示范食堂和示范餐廳活動。
六、認真做好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療工作
落實政府主導、綜治牽頭、部門協作和社會參與的重性精神病防治工作機制,完善以醫療衛生機構為骨干,社區、村(居)委會為基礎,家庭為依托的精神病防治康復工作體系,確保我區接受精神衛生服務的人群覆蓋面達95%以上,規范管理率達到75%以上,在冊的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管理率達到80%以上。扎實做好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療,鞏固提升患者規范管理率和治療率,嚴格落實隨訪制度,發現病情及時通報,同時采取相應的措施,防范肇事肇禍重大事件的發生。加強精神疾病防治康復知識宣傳力度,讓群眾認識精神疾病的本質和發生發展規律,掌握精神疾病的預防、治療、康復措施,消除公眾的歧視與偏見,倡導全社會都來關心、愛護和幫助精神疾病患者。督促各醫療衛生機構落實“以獎代補”和精神衛生職業風險補助政策。
七、認真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和衛生宣傳紀念日主題活動
(一)進一步加強健康教育衛生宣傳組織機構和隊伍建設,完善健康教育網絡,確?;鶎訂挝唤】到逃ぷ骶W絡覆蓋率在95%以上。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傳播形式,加大衛生新聞宣傳力度,結合各衛生宣傳日,圍繞主題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咨詢活動。指導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有計劃的開展多種形式、多項內容、面向各種人群的宣傳教育活動。健康教育講座每年12次以上,公眾咨詢活動每年9次以上。其中以老人、青少年、婦女為專題的活動每年不少于各2次。
(二)積極開展煙草流行監測、居民素養監測和健康素養促進工作,加大對公共場所控煙健康教育宣傳力度。組織轄區單位積極開展創“無煙單位”活動,并有重點的開展社區健康教育示范點(健康社區)工作。全方位開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活動,協助指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立形式多樣的健康教育宣傳陣地。重點單位健康教育宣傳內容每兩個月更換一次,一般場所健康教育宣傳內容一個季度更換一次。配合市健康教育所做好車站、商場、影劇院、圖書館等主要公共場所、大型公共單位和居民區的電子屏幕定期播放健康衛生知識,按要求設置健康教育專欄,對居民區破損的健康教育專欄要及時進行修復和完善。居民日常文明衛生行為規范或準則在居民區醒目處可見或發至每戶居民。
(三)組織開展好免疫規劃實施40周年系列紀念宣傳、
世界艾滋病日、結核病日、世界精神衛生日、全國瘧疾日、全國麻風病防治日、全國碘缺乏病防治、職業病防治宣傳周、腫瘤防治宣傳周等系列主題活動,普及防治政策和防病知識,加強疾控典型人物宣傳,講好疾控故事。
八、認真做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
以服務基層為宗旨,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指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切實發揮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的雙重網底作用,探索將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相銜接的工作模式。以健康教育、預防接種、慢性病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和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和處理等工作為切入點,加強有針對性的指導,實施實用性培訓,推行實效性考核,以強化實際操作技能為主導,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使基層人員學以致用。根據《衛生部、財政部關于加強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績效考核的指導意見》,由區衛計局組織對基層醫療機構進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在考核的基礎上,幫助基層推廣先進經驗,查找問題,改進工作,逐步提高服務水平。確保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以及村衛生室成為預防疾病與促進健康的重要力量,使城鄉居民真正享受均等化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切實保障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落實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質量和效果。
- 上一篇:商務局安全生產執法工作計劃
- 下一篇:婦幼健康服務工作要點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