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強鎮活動工作意見

時間:2022-12-19 08:46:35

導語:質量強鎮活動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質量強鎮活動工作意見

一、充分認識全面開展“質量強鎮”活動的重大意義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以全面貫徹落實縣開展“質量強縣”各項舉措為載體,全面推進質量強鎮工作。進一步建立健全以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部門協作、社會參與的協調聯動工作機制,全面提升我鎮產業質量、產品質量、服務質量、工程質量和環境質量水平,為我鎮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發展服務。

二、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

(一)指導思想

從明確質量發展目標、完善質量工作機制、推進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夯實城鎮質量基礎、加大產業質量、產品質量、工程質量、服務質量、環境質量“五大質量”工作力度著手,全面落實縣“質量強縣”的工作任務,有效推進質量強鎮戰略深入實施。

(二)工作目標

力爭到2016年實現:全鎮全面開展“質量強鎮”活動并通過驗收達標。全民質量意識普遍提高、質量工作機制健全、企業主體責任有效落實、城鎮質量基礎工作扎實、產業質量、產品質量、工程質量、服務質量、環境質量“五大質量”水平明顯提升的工作目標。具體如下:

1.產業質量。綜合能源、特色化工、農副產品三大重點產業快速提升,現代產業體系基本成型,三次產業結構更趨合理,產業核心競爭力明顯增強,品牌建設成效顯著提高。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增長數、總量及省名牌產品獲證企業數、省市質量獎獲得企業數穩居全縣前列。

2.產品質量。產品質量安全指標達到國家強制性標準要求。生產環節食品監督抽查合格率及流通環節重點食品監督抽查率達到95%以上,工業產品質量抽查合格率達到94%以上,主要農產品質量抽查合格率穩定在96%以上,水產品質量抽查合格率抽查達到99%,產品質量安全、特種設備安全保障長效機制建立,應急預案運行良好。

3.工程質量。竣工工程交驗合格率達到100%,一般工程驗收合格率達到100%。保障性安居工程分戶驗收實施率達到100%。新建民用建筑節能標準實施率達到100%。建筑工程結構優質獎創出率同比逐年提升。項目法人制、招標投標制、建設監理制、合眾管理制等建設制度有效落實。

4.服務質量。服務業企業取得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數量及增長率位居全縣前列,主要服務行業用戶滿意度達到80%以上。

5.環境質量。環境檢測網絡和環境質量評價體系逐步完善。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顯著減少,城鎮環境空氣優良率達到90%以上,聲環境質量達標率100%,集中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森林覆蓋率、國土綠化覆蓋率、建成區綠化覆蓋率位于全縣前列。全鎮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水平持續改善。

三、工作重點

(一)完善質量發展機制

1.強化機制建設。成立鎮落實縣開展“質量強縣”活動工作領導小組,建立符合我鎮實際的質量強鎮經費保障機制,為實施質量發展規劃、創建質量強鎮提供經費保障;明確產業質量、產品質量、工程質量、服務質量、環境質量“五大質量”工作目標并落實任務分解;建立并落實聯席會議機制,定期召開質量分析會議,研究部署質量強鎮工作;建立領導小組成員單位信息橫向共享制度,動態掌握部門工作推進情況,確保工作協調穩步推進;合理配置行政資源完善質量協管員網絡,通過強化協管人員培訓,加強對協管信息反饋收集,不斷延伸觸角,實現質量監管無縫覆蓋。

2.加強目標管理。領導小組成員單位每年簽訂質量強鎮目標責任書,政府將質量強鎮目標任務完成情況納入考核體系,每年對相關工作任務完成情況逐條考核。

3.強化制度保障。建立健全質量獎勵制度,出臺鎮質量獎評審辦法,建立重大質量安全事故報告制度,定期開展產品、工程、環境質量狀況分析。開展質量安全預警管理,建立質量風險應急預案并有效運行,建立質量安全風險信息共享機制及質量安全風險排查長效機制報告制度。

4.規范質量投訴流程。建立投訴登記、受理、調查、處理制度,規范投訴處理流程,搭建快速反映的群眾訴求解決機制,逐步降低群眾對質量環境不滿意度;通過抓好涉及民生消費產品、工業產品、工程、服務等方面的質量監督檢查,重拳打擊違法違規生產、經營行為,逐步提升群眾對鎮質量環境的贊譽度。

(二)加強質量文化建設

1.加強質量文化宣傳。利用“質量月”、“3.15”、“全國安全生產月”和“誠信興商宣傳月”等質量宣傳活動在鎮內普遍開展質量文化、法律法規、質量相關知識宣傳,普及質量至上,營造重質量氛圍。

2.強化質量誠信體系建設。積極推進誠信體系建設工作,建立以單位組織機構代碼為基礎的質量信用檔案,開展企業和相關行業信用分類管理,建立質量誠信黑名單機制。對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資源浪費及危及安全的產品,嚴格生產許可管理和強制性認證監管,提高市場準入門檻,對不能滿足質量安全條件和整改后仍難達標的企業堅決予以取締。建立質量信用“黑名單”制度,依法公開質量信息違法案件處理結果。

(三)強化企業主體責任

1.提高企業質量管理水平。推動企業和相關單位開展質量攻關活動,落實先進質量管理方法,積極參與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認證;推進企業及相關單位健全產品、工程、環境質量追溯機制,建立關鍵崗位考核機制,嚴格執行事故報告及應急制度;推動鎮內骨干企業推行首席質量官制度,積極應用《卓越績效評價準則》《社會責任指南》等先進標準,并積極參加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制修訂,占領標準制高點。

2.推動落實企業主體責任。督促企業強化宣傳教育及員工培訓學習,逐步提高企業及企業員工對質量工作重視程度;督促各企業加強內部管理,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加強制度執行;督促企業明確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對質量安全負首要責任,企業質量管理主管人員對質量安全負直接責任。

3.推進企業加快技術創新。加強財稅政策引導,激勵企業增加研發投入,高新技術企業研發投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不斷增長。加強產業關鍵核心技術研究,集中力量掌握一批支撐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關鍵性技術,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和標準,提高產品核心競爭力。

(四)夯實質量發展基礎

1.加強技術資源整合。推進技術機構資源整合,優化檢驗檢測資源配置,建設檢測資源共享平臺,完善食品、農產品質量快速檢驗檢測手段,提高檢驗檢測能力。加強檢測機構建設,對涉及國計民生的產品質量安全實施有效監督。同時強化標準、計量、認證的質量基礎工作,盡快形成適合經濟發展滿足質量工作需求的標準、計量、認證體系。

2.持續開展質量提升活動。堅持“鞏固、改善、提升”工作思路,常態推進產業質量提升、產品質量提升、工程質量提升、服務質量提升、環境質量提升,通過不斷開展比較分析、持續改進切實提高鎮內各行業質量控制水平。

3.完善質量安全監管長效機制。各質量主管部門要落實質量安全隱患排查閉環管理,認真落實日常巡查、監督抽查、執法檢查等監管舉措,深入開展重點產品、重點工程、重點區域質量執法工作,嚴厲查辦質量違法大案要案,建立完善質量問題追溯、責任追究、質量安全風險評估等制度,健全質量安全監管長效機制。

四、工作要求

(一)強化思想認識。質量是一個地區經濟、科技、文化和整體實力的綜合反映,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戰略問題。全面落實縣委、縣政府開展“質量強縣”活動各項工作任務是我鎮實施以質取勝戰略,全面推進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發展的重要舉措,是提高我鎮知名度、提高群眾生活幸福指數、塑造城鎮良好形象的有效契機,各單位、部門務必要理清思路,以此次落實“質量強縣”活動各項工作任務為抓手,全面提高對質量工作認識,不斷增強工作使命感責任感,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二)加強組織領導。為扎實推進工作開展,特成立我鎮“質量強鎮”活動領導小組。各相關單位、部門務必落實質量責任制,建立相應的組織領導機制,把落實各項工作任務納入重要議事日程。突出重點,有的放矢,確保工作開展有計劃、落實有措施、實施有成效、效果有檢查。

(三)加大政策扶持。財政所要逐年加強對名牌建設、公共檢測服務平臺、質量安全監管、應急體系建設、質量獎勵、質量監督抽查等經費投入力度,各相關部門也要加強對相關單位服務力度,引導企業在技術創新、品牌建設、質量改進、專利保護等方面加大投入,形成穩定的經費保障體系。

(四)營造濃厚氛圍。宣傳辦要加大對質量工作宣傳力度,利用報刊雜志、屏幕櫥窗、宣傳站牌等加大對質量發展成果、誠信體系建設、先進質量典型等宣傳報道,營造全社會關注創建工作、關心質量建設的社會氛圍。各相關部門也要充分利用各類主題宣傳活動,突出質量宣傳主題,推動質量工作由行政推動向全民參與共享轉變。

(五)強化檢查考核。目標辦要強化對落實“質量強鎮”活動各項工作推進情況督查,“質量強鎮”領導小組要定期收集匯總各項工作落實情況,各相關部門定期向“質量強鎮”領導小組書面報告工作落實情況。領導小組每年組織1至2次對各片區、各相關單位、部門的工作進行督查和年度檢查,績效考核結果報送鎮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