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五”普法工作經驗總結
時間:2022-11-13 11:26:00
導語:“四五”普法工作經驗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年月日至年月日,我市調研組就“四五”普法工作經驗和“五五”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全國公務員共同的天地!普法工作應把握的問題進行了深入調查研究。調查結果表明:“四五”普法在許多層面上都取得了積極成果,功不可沒;“五五”普法勢在必行。
一、調查的基本情況
調研組利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年終考評的機會,先后進行大小座談(或碰頭會、研討會)共余場次,向四縣五區三個開發區名調查對象發放問卷,與近名社會各界人士進行面對面的交談,得到了廣泛的支持。調查問卷按一級指標項、二級指標項、三級指標項設計問題。調查的對象有城市居民(人)、農村村民(人)、機關干部(人)、警察(人)、法官(人)、檢察官(人)、律師(人)、醫生(人)、教師(人)、司機(人)、在校學生(人)、個體工商戶(人)、企業經營管理人員(人)、工人(人)、下崗職工(人)、流動人口(人)等類職業人群。調研組對問卷進行分類歸納,對收集的意見進行分析整理,得出了一些感性認識,取得了一些傾向性意見。
二、關于“四五”普法工作基本經驗
統計數據顯示,“四五”普法工作深入扎實,成效顯著,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探索并積累了許多成功經驗。但是工作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
(一)成功經驗
.制定了一個上符國情、下合民意的規劃。主要表現為:一是規劃制定符合實際,具有廣泛的群眾性和深厚的社會基礎性?!赌喜械谒膫€法制宣傳教育和依法治市五年規劃》制定后,的縣區、鄉鎮和以上的基層單位先后制定了本地本單位的“四五”普法規劃,使之行有章法,量有度衡;二是規劃的指導思想正確。規劃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按照“圍繞大局、服務中心”的工作思路謀篇部局,使“四五”普法工作成為人民當家作主的有力保障、推進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有效途徑;三是計劃安排及時到位。調查顯示,有的單位把年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計劃盡早下發到基層,把當年的普法內容、工作要點、具體要求通知到科室(或班組、村委會、居委會),贏得了工作主動。
.加強和改善了黨對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的領導?!八奈濉逼辗üぷ鲗嵭悬h委領導下的部門分工負責制。黨委充分發揮了“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核心領導作用,確保了“四五”普法工作沿著正確、健康的方向穩步推進。各級、各單位普遍加強了黨對“四五”普法工作的組織領導。地方領導機構成員中,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占,歲以下的占。這些年富力強、文化層次較高的領導同志在“四五”普法工作中表現出了較強的組織領導能力。調查中,的人反映“本單位成立了強有力的‘四五’普法工作領導機構”。普遍認為,“四五”普法實行的“黨委統一領導,政府組織實施,各部門齊抓共管”的領導體制符合中國現階段政治體制運行模式,適應現階段經濟發展水平,與廣大人民群眾工作方式和習慣合拍,應當將這種體制維護好、完善好,并一以貫之地堅持下去。
.激發和調動了人民群眾參與“四五”普法工作的積極性?!八奈濉逼辗ǖ囊粋€成功之處,就是最大限度地調動了人民群眾的積極性。據不完全統計,在“四五”普法期間,以上的普法對象已經參與到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之中。的人對“四五”普法工作提出過意見或建議。調研組認為,人民群眾的廣泛參與和支持,是“四五”普法工作的強大動力。遵從人民群眾的呼聲,使得“四五”普法工作能夠發揚成績,及時糾正錯誤,反映人民群眾的心愿,最大限度地滿足人民群眾的要求。
.明確和細化了目標任務?!八奈濉逼辗鞔_提出了“兩個轉變、兩個提高”的總體目標。這個目標既是對前三個五年普法工作的肯定,也對“四五”普法工作提出的更高標準。完全符合我國現階段民主法制建設的現狀和規律,具有現實性、可行性和前瞻性。同時省以下的“四五”普法規劃就“立法、普法、司法和行政執法、法律監督、法律服務、隊伍建設、依法治理”等七個方面提出了具體的工作任務,使“四五”普法工作目標明確,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調查中,的人認為“廣大人民群眾的法律素質明顯增強”,的人認為“法治化管理水平明顯提高”。全市人民群眾正在向著建設“法治南昌”的目標奮勇前進。
、選準和突出了工作重點。“四五”普法把領導干部、司法和行政執法人員、青少年學生、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列入重點普法對象,把加強依法治理“三大工程”建設作為工作重點,從而起到了“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作用。實踐證明,越來越多的領導干部和司法執法人中對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能“透”,對國家基本法律能“曉”,對工作中的相關法律法規能“精”。的被調查者認為“國家公務員的學法用法水平得到明顯提高”,的被調查者認為“學校法制教育對提高青少年法律素質起到關鍵作用”。在企業經營管理人員調查采訪中,的被調查者認為“依法經營的能力和水平是企業綜合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調查還顯示,絕大多數人感到“‘四五’普法期間我國的法治化進程明顯加快”。調研組分析認為,選準和突出工作重點,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別是抓住了領導干部學法用法,對推動“四五”普法起到了“四兩撥千斤”的功效。
.更新和改進了方式方法。“四五”普法工作主要采取了十種方式方法,即:面授教育、以案說法、面向社會的法制宣傳、法制文藝匯演、組織收看法制節目、法制培訓、法制講座、法制展覽、法律知識競賽、法制論壇等。調查顯示,文化層次較低人群(如農民、社區居民、流動人口、失業人員等)對前五種方法樂于接受,文化層次較高人群(如機關干部、教師、醫生、律師等)對后五種方法比較感興趣??梢娺@十種方式方法都有各自優勢和特點,實踐證明都是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方式方法的多樣性是由社會多元化所決定的,它適合了不同人群接受教育的習慣,滿足了不同人群接受法制教育的需要。
.鞏固和加強了陣地建設?!八奈濉逼辗ɡ^續挖掘傳統宣傳陣地(黑板報、宣傳廚窗、宣傳板塊、宣傳畫等、文化館站等)的潛能,深入進行法制宣傳。調查顯示,以上的單位經常利用傳統宣傳陣地進行法制宣傳,受到許多人(特別是中老年人)的喜愛。在各類資訊滿天飛舞、無孔不入的時代,法制宣傳教育在傳統宣傳陣地中占有一席之地實屬不易。與此同時,“四五”普法進一步發揮了現代傳媒的優勢,進行聲勢浩大的深度宣傳普及,受到了廣泛歡迎。特別是越來越多的人對法制類節目很感興趣。有的被調查者“經常收看收聽法制類節目”。像央視的《今日說法》、《法治在線》等法制節目更是讓許多人??床粎挕7ㄖ祁惥W站也常有人點擊??梢姡奖憧旖莸拇蟊妭髅街饾u成為人們特別是中青年人群接受法制教育的首選。
.加強和推進了制度建設。在“四五”普法工作中,南昌市不斷健全和完善八大制度,即:決策制度(領導小組例會制度等)、學習制度(如:“雙休日”學法制度、重大決策前學法制度)、考試制度(如:領導干部法律考試制度、企業管理人員法律考試制度、村干部法律考評制度、全民普法考試制度等)、檢查制度(如:一年一查制度)、評比制度(如:一年一評制度)、通報制度(如:一事一報制度)、責任追究制度(如:責任狀制度)和獎勵制度(如:每年表彰十名執法標兵和十個先進基層執法單位制度)。這八大制度就像人體的八大功能系統一樣,確?!八奈濉逼辗üぷ髡w上平穩、健康、有序地進行。
.強化和促進了示范點建設?!八奈濉逼辗ㄌ貏e注重示范點建設。比如創建“民主法治示范村”、創建“民主法治示范社區”、評選“執法標兵”等。調查顯示,的人認為“發揮典型的示范作用是推進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有效途徑”。調查組感到,在我國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情況千差萬別、水平參差不齊的情況下,加強和促進示范點建設,可以及時總結成功經驗,改進和完善工作方法。
.增加和確保了經費投入。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是一項投資額度大、時間跨度長、政治社會效益顯著的事業,難以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但它所蘊藏的巨大潛在價值被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所認同。座談中,一位學者認為,普法依法治理每投入元錢,可以直接或間接產生元的經濟效益。一位市領導曾多次表示,普法工作搞好了,少發生一個經濟案件,少出現一個人命案件,就把普法經費賺了回來。調查顯示,的單位增加了普法依法治理專項經費。同比增長的經費投入為“四五”普法工作提供了物質保障。
(二)問題和不足
.基層普法工作機構和隊伍建設相對薄弱。主要表現有三:一是領導機構不穩定?!八奈濉逼辗üぷ黝I導小組是一個臨時機構,其成員以上是各單位的副職,人員變動頻繁,不少領導因工作繁忙而處于“不領不導,難領難導”的尷尬局面;二是辦事機構地位不高,其規格大多定為單位中層職級,造成“小牛拉大車”的窘狀,難以承擔普法依法治理這個復雜繁重的系統工程;三是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人員大多為兼職,這就容易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置于“副業”地位,其與專司該職的差距可想而知。
.宣傳陣地建設有待進一步加強。傳統的宣傳陣地被蠶食,黑板報、櫥窗、文化館站日漸減少(或被占用),大型的宣傳長廊更是屈指可數。同時,群眾喜愛的高質量的法制類節目(或專欄)不多,現代化的法制類網站也有待于進一步挖掘和開發。“”法律服務專線的作用由于種種原因也呈萎縮趨勢。
.對弱勢群體的法制教育不力。盡管各級司法行政部門成立了針對弱勢群體的法律援助機構,但仍代替不了對弱勢群體的法制教育。調查發現,對農村村民、城市失業人員、外地民工、失學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存在“軟、閑、散、亂”的現象,在偏遠山村村民、城市失業人員、待業青年等人群中還存在不少“法制教育的盲區”。
.依法治理工作規范化程度不高。對地方行業和基層依法治理工作缺乏具體的、操作性強的工作標準,原先部頒布省頒標準太原則、太抽象,只定性,沒定量,實踐中難以區分、鑒別和把握。
.“四五”普法工作的激勵機制匱乏。主要表現是:目前普法工作存在職責不明、相互推諉的現象;對普法依法治理的獎懲力度不大,先進的得不到足夠的褒獎(包含物質、精神),落后的得不到應有的懲戒(有的懲戒只是隔靴搔癢),必然影響人們從事“四五”普法的積極性。
.對新情況、新問題反應相對滯后。改革開放引發了新舊觀念的碰撞,人們的生活行為和利益關系越來越離不開法律和調整,生活方式的多樣性、市場經濟的競爭性對法制宣傳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面對新情況、新問題,許多普法工作者缺乏應有的思想準備和理論準備,感到力不從心。比如,如何正確認識和對待外來法制文化對普法工作的滲透和影響?如何滿足社會成員多元化的法制文化需求?怎樣在復雜多變的社會環境中建立普法依地治理長效機制?有些時候并沒有適時地作出有效反應。
.“四五”普法工作經費來源單一。“四五”普法工作主要靠政府投入。但是由于地方經濟發展水平的限制,光靠政府大幅度增加普法經費是不現實的。普法經費來源的單一性與人們日益增長的法制文化需要的矛盾日漸凸現,從而制約了普法工作的快速發展。特別是在一些基層單位,許多工作因經費緊張而擱淺。
三、關于對“五五”普法工作的幾點建議
為搞好“五五”普法工作,根據“四五”普法工作的經驗教訓,提出以下八條建議,供參考。
(一)從法律上界定和明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性質和地位
盡快起草制定法制宣傳教育工作法,從法律上確定黨對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領導地位,強化人大對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監督作用,明確和加強司法行政部門對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組織協調、宏觀指導、檢查督促的職能,理順和明確各有關部門的關系,把普法工作納入法治化軌道。
(二)把提高三種能力作為“五五”普法的重要目標
要通過法律素質教育,提高人民群眾的依法辦事能力;通過法治化實踐活動,提高領導干部的依法執政能力;通過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提高構建和諧社會的能力。要通過實施“五五”普法規劃,使普法依法治理的服務和保障功能得到充分彰顯,社會認同感得到進一步的加強。
(三)按照由政府和社會共同推動“雙軌制”模式推進“五五”普法工作
普法教育是對公民進行素質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拔逦濉逼辗梢試L試借鑒社會辦學的經驗,實現由黨委政府主導向由政府和社會共同主導的轉變。黨委政府在大政方針、內容安排、制度建設、監督檢查等方面進行宏觀管理,在具體組織實施、活動安排上運用市場化的運作模式,引入競爭機制,放手讓社會力量去干,在某些領域和地方還可以占主導地位?!半p軌制”支行模式可以充分調動黨委政府和社會兩個方面的積極因素,實現“大普法”工作格局。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全國公務員共同的天地!
(四)把對弱勢群體的法制教育列為“五五”普法重點對象之一
在繼續抓好領導干部等四類重點對象法制教育的同時,應著重加強“農村村民、失業人員、失學青少年、外地民工”等弱勢群體的法制教育,并在政策、資金、物質等問題上給予傾斜和照顧,使弱勢群體和其他社會城員一樣,充分接受先進法制文化的熏陶。
(五)切實落實和完善普法依法治理各項制度
要繼續加強決策、學習、督查、評比、通報、責任追究等規章制度建設,并使之落到實處,發揮作用;要制定和優化各類依法治理工作細則和標準,使之更具可操作性;要調動一切獎懲手段,加大獎懲力度,為“五五”普法工作營造一個“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外部環境;要加強監督檢查,像綜合治理工作一樣,實行年度工作考核制,并在此基礎上,建立國家級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考核制度,以此促進地方各級領導對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重視程度,落實“五五”普法工作的各項目標和任務。
(六)大力發展和提高先進法制文化的生產力
要充分發揮現代大眾傳媒的優勢,在黃金時段制作播放高質量的法制節目。司法行政部門要主動介入法制節目制作、法制文藝作品創作、法制影視作品生產等領域,運用廣播、電視、電影、網絡、文藝演出等手段,做大做強法制文化產業,提高先進法制文化的生產力。
(七)加強和改進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組織領導
要逐步推行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黨政一把手”負責制,進一步提高領導機構的依法決策和總攬全局的能力。要提升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辦事機構的規格,改善基層辦公條件,使辦事機構成為“五五”普法工作強有力的“參謀部”和“作戰部”。
(八)為基層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同志排憂解難
希望司法部繼續把“為基層服務,為基層排憂解難”作為一項重要承諾,利用司法部的特殊地位和影響,就基層普法工作同志的職級待遇、機構編制、工作經費、辦公設施等問題及時向地方黨政部門反映和溝通,切實為基層解決實際問題,以進一步保護和調動他們獻身于“五五”普法工作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