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黨史研究室的工作總結
時間:2022-07-08 11:25:00
導語:市委黨史研究室的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年來,我室在上級部門的指導和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認真學習和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緊緊圍繞市委提出“構建和諧珠海”的戰略部署,積極做好黨史資政育人這個第一要務,走出書齋,為社會提供主動高效的服務,在史志研究征、研、編工作中,取得了顯著的效果。
一、2007年主要工作情況
(一)抓學習、促思想,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
開展紀律活動教育月活動和理論中心組的學習,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今年3月,我們按照省、市的統一部署,認真開展了“紀律活動教育月”活動,黨支部理論學習中心組共學習10多次,其中反腐倡廉理論專題教育超5次以上。黨的十七大召開后,我室成立學習貫徹十七大精神領導小組,制定計劃,并結合室工作認真學習貫徹十七大精神。通過學習進一步增強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服務的堅定性和自覺性,把我市史志工作推向一個新臺階。
(二)抓進度、保質量,穩步推進第二輪方志編纂
抓好《珠海市志(1979~2000)》編修工作。針對部分修志工作比較緩慢的單位,我室分批進行走訪,協助修志單位解決修志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目前,我市第二輪修志進度居于全省的中等水平,珠海市志完成志稿93%左右,香洲區志完成70%,斗門區志完成65%。
做好《珠海市志》初稿評議工作。8月7日,在珠海海洋大酒店召開全市方志初稿評議會議。會上,省史志辦的領導和專家對我市的《郵電》、《外經》、《體育》、《稅務》、《農業》、《大事記》等6個篇目的志稿內容進行了評議,并就志稿存在的問題提出修改補充意見。
發揮單位職能作用,做好修志單位的協調工作。由于人員變動及領導更換等原因,造成無法繼續完成修志任務的,我室領導多次深入基層進行溝通、檢查、指導,協助解決修志工作中碰到的實際問題。
把續志質量放在第一位。繼續對全市100多個單位(戰線)編修的45個分志實行分工包干,編輯人員按要求從政治、體例、資料、特點、文字上五個方面嚴格把好質量關。至目前止,有50%的志稿進行了第3次修改。
認真學習貫徹國務院《地方志工作條例》。一年來,我室結合工作實踐,不斷深入學習《條例》,對照條例檢查各項工作的落實情況。
加強方志業務培訓和研討交流,撰寫地方志理論文章。派出人員參加了由省地方史志辦公室組織的在浙江寧波大學舉辦的修志業務培訓,修志人員認真撰寫地方志理論文章,探討修志心得與經驗。
《廣東省志(1979~2000)功能區卷·珠海篇》10萬字初稿基本完成。至2007年的4月份,已全部完成《廣東省志(1979~2000)功能區卷·珠海篇》10萬字初稿的撰寫編修任務。
對《珠海市志》的篇目重新進行疏理、調整。通過疏理,了解編修進度及篇目的合理性,從而發現難點,尋找解決辦法。
(三)抓要點、重實效,黨史資政育人取得新進展
以黨史編寫為龍頭,帶動黨史研究工作的開展。2007年,對《中國共產黨珠海縣歷史》的篇目進行了三次修改,基本上完成了珠海縣黨史大事記初稿的編寫,黨史研究人員撰寫發表黨史研究論文近10篇。
加強協調,黨史專題調研工作進展順利。一年來,我室共派出20多人次到三個區進行《抗戰時期人口傷亡和財產損失》指導培訓工作,共培訓調研人員約300多人;發放有關資料及各類表格近1000份;到南京抗戰資料館、廣東省和周邊城市檔案館查閱各類文獻及資料近萬份,共收集到抗戰的史料、實物、相片、證人證言等資料一大批。
加大黨史資料征編力度。繼續征集建立經濟特區以來黨和國家領導人指導和關心珠海工作的資料,征集珠海歷任主要領導人的親歷資料,開展口述史料的征集和研究,搶救我市各個時期珍貴的歷史史料。
充分利用現有陣地,創新黨史資政育人的渠道。一年來,為三個區的檔案館、閱覽室、學校、村(居)等贈送黨史讀物近500冊。
(四)講紀律、抓廉政,各項工作取得新成效
在6至9月期間,認真開展了“堅持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主題教育、主題黨日活動和專題組織、民主生活會,黨組織和黨員的自身建設得到加強。
積極做好結對幫扶工作。區、村二級總投資150多萬元近10萬平方米主體建筑的北澳公園已建成,6000平方米的湖面、2公里的環山路、1公里的爬山道等第一期工程已完工開放,幫扶占領北澳村被確定為斗門區新農村建的設示范點和生態農村的模范。村民的退休待遇由原來的450元,提高到近500元,增加率接近10%左右。
堅持反腐倡廉和廉潔教育。認真抓好領導干部廉潔從政意識;加強對黨員干部出國(境)的管理;堅持領導干部述職述廉制度,自覺接受監督。
二、存在問題
(一)基層領導對史志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二)我市兩級黨史的二合一或三合一的建制機構設置不合理,
(三)史志人員存在年齡大、知識面窄、陳舊、落后的情況。
(四)史志部門在職務晉升、崗位交流、培訓學習等方面的機會較少,缺乏應有的激勵機制。
(五)史志資政育人方面的工作做得不多,差距較大。
(七)珠海的文化活動與文化盛市建設,很少通知地方志部門參與,有待協調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