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區建設環保工作總結
時間:2022-07-15 03:55:00
導語:管理區建設環保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06年,我們根據管理區工委、管委會的總體工作部署,緊緊圍繞“興工富區”戰略,在市業務主管部門的精心指導下,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科學發展觀,全力推進重點工程建設,強化行業管理,在比較艱苦的環境下做了大量的工作,較好地完成了年初預定的各項目標和任務,回顧一年來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以規劃審批為龍頭,規劃建設工作得到加強。
在去年易家嶺總體規劃修編報批的基礎上,逐步啟動了辦事處集鎮總體規劃和新農村建設試點規劃,城鎮規劃的總體水平得到進一步提高,城鎮化建設快速發展。
一是不斷完善易家嶺總體規劃修編。對1990年編制的易家嶺總體規劃進行重新修編,并報經市人民政府審批,修編的總體規劃明確把易家嶺鎮定位為“荊門市東南部區域性工貿中心城鎮”,為易家嶺今后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二是嚴格執行城鎮總體規劃。堅持以規劃設計為基礎,圍繞提升城鎮功能和科學布局編制規劃,先后組織完成了建設南路、屈嶺路東段、屈嶺側路、五三中路道路規劃設計;規劃審批機制進一步理順,上半年全區共辦理《建設規劃用地許可證》29份,建筑面積21474㎡,整個規劃區的建設工程項目“一書兩證”審批制度覆蓋率達到了100%;以規劃管理為重點,嚴格“一書兩證”管理,嚴厲制止違章違法建設,強化整改,努力將違章違法建設扼制在萌芽狀態,保證規劃得到有效實施,使規劃逐步走上了法制化、規范化道路,由局領導定期或不定期的組織規劃管理工作檢查,共查處并整改違章建筑16起,面積1800.45㎡,有力地保證了各項建設工程按城市規劃要求實施。
三是結合新農村建設,加大城鄉建設步伐。為做好新農村建設規劃,派專人參加了全省新農村建設培訓班的學習,結合管理區實際編制完成了3個新農村建設示范村的規劃:其中屈嶺辦事處清陽村10.31公頃,何集辦事處潘臺隊11.37公頃,何集辦事處西湖小區11.74公頃;積極爭取上級主管部門的重視,清陽村被納入全省“百鎮千村”重點建設示范村;根據科學發展的需要,多次實地踏勘了青山坡公墓建設規劃的現場,現公墓規劃已完成,總占地面積9.03公頃;積極配合管理區陣地建設,規劃、設計、監督新建生產隊黨組織活動場所建設項目5個,面積1000平方米;易家嶺鎮區五三中路、建設南路、屈嶺側路升級改造和屈嶺路東段配套工程進展順利,新建機動車道10960平方米,鋪設人行道彩磚19900平方米,下水道2484米,安裝路燈84盞,完成總投資320萬元。
四是以規范建筑市場為抓手,不斷提高工程質量安全管理水平,建筑市場秩序日趨規范。2006年組織了兩次執法監察,通過整頓和完善監管方式,市場各方法制意識明顯增強。完善了施工許可制度,嚴格實行了竣工備案制度,認真開展了施工圖設計審查工作;深入開展質量安全整治活動,加大了對違法違規行為的查處力度,對業主違法違規建筑行為、施工單位施工質量、安全生產管理不到位行為等進行了專項整治,全年在建工程的5個:電力局調度中心、漢康食品公司綜合樓、400型軋花工廠等在建工程,質量受監面積7345平方米;建筑安全生產形勢進一步好轉,全年未發生重大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工程質量穩步提高。
二、以強化服務為抓手,城鎮管理工作得到好轉。
通過深入開展城市管理有關政策法規的宣傳,改進工作方法,強化城鎮管理為居民服務的理念,提高了群眾參與城鎮管理的積極性,加大綜合整治力度,認真抓好“六亂”專項整治工作,易家嶺鎮區管理秩序逐步得到好轉。
一是市容環衛管理取得新成效。深化完善市容環境責任區管理制度,初步建立起市容街貌管理的長效機制。重點突出“六亂”治理,查處各類違章占道行為1500起,責令其改正800余人次;實施主要街道綜合治理,立體管理;建立戶外廣告圖片檔案,規范戶外廣告設置;規范店面經營行為,嚴肅查處50戶店面違章經營,提高店面經營秩序;同時在突出重點,強化長效管理的基礎上,與社區建立聯動管理機制,集中清理衛生死角垃圾100余噸,市容街貌環境得到進一步優化。
二是公用事業管理不斷完善。加強了燃氣行業的建設管理,對易家嶺液化氣站進行了3次安全檢查,針對氣站存在的問題下達了整改通知,并監督落實;加強規范了燃氣市場的經營管理,較好地保障了我區燃氣市場的規范、有序和平穩、安全;督促自來水公司依據《城市供水條例》進行安全專項自查工作,較好執行國家法律法規及行業規范,并做了大量而卓有成效的工作,自來水公司多方籌措資金改進消毒工藝,由氯氣消毒改為二氧化氯消毒,降低了安全風險,確保了設備安全可靠;通過開展公用事業行風評議活動,燃氣和自來水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
三是環衛部門進一步深化內部改革,不斷提高管理和服務水平。實行包人包路,全天保潔制度,做到鎮區垃圾日產日清,完成垃圾清掃面積達11.9萬平方米,清掃保潔7個段面、12.3萬平方米,全年清運各類生活垃圾和生產垃圾1萬多噸,居民點垃圾收集轉運400多噸,同時對垃圾場的垃圾進行了藥物處理和填土覆蓋,改善了周圍環境,為保證居民正常的生產、生活作出了積極貢獻;綠化建設不斷提升,鎮區新栽樟樹216棵,補栽樟樹10棵、合歡樹20棵;新增綠地面積3000多平方米,新植草坪1000余平方米,提高城區綠化覆蓋率,美化了鎮區居民的生活環境。
四是加大市容環境綜合整治力度。解民所難,解決城區停車難的問題,會同交警、交通等部門對城區車輛合理安排了車位,較好地解決了停車難的問題,還了百姓一個車輛停放有序、道路暢通的人居環境;以情動人,爭取當事人的理解,老菜場一帶市容市貌一直是困擾我局工作的難點,年初我局就把它列為工作之重,通過改進工作方法,反復說服攤主,誠懇征求意見,將服務質量貫穿于執法過程中,終于得到了大多數攤主的理解與支持,這一帶狀況明顯改觀;堵疏結合,建立長效機制,流動攤販是城管的一大“頑癥”,面對城管力量相對不足和下崗失業人員增多的實際情況,我局從實際出發,既嚴厲處罰流動攤販隨地經營的行為,又靈活安排他們的位置,做到了無情執法,有情操作,亂擺亂占的現象得到了有效遏止。
三、以宣傳整治為基礎,房地產管理工作得到規范。
房地產管理在我區起步較晚,人們的房地產法律法規意識普遍不高,房地產交易行為比較嚴重,對此我們以宣傳整治為基礎,逐步規范房地產管理工作。
一是對權屬登記與交易管理進行了完善。為了加強房屋權屬管理,保障房屋權利人的合法權益,今年我局對權利申請人的產籍資料,各種證件等進行了統一,采用三審定案的方法登記發證,同時我們還利用局行政服務這一窗口,實行交易評估、抵押、測繪、安全鑒定等一條龍服務,一次性收費,極大方便了權利人的合法權益,有效地促進了房地產事業的健康持續發展,全年共頒發房屋產權證書133本。其中:公產26本、私產92本、房改15本,辦理了轉讓登記36本,抵押登記13本。
二是認真開展了整頓和規范房地產市場專項整治活動。針對房地產市場存在的突出問題,重點查處房地產掛靠、建設手續不齊全、違規預售商品房、不使用《住房使用說明書》、面積缺斤短兩、不及時辦理竣工備案、不及時發放房屋產權證以及亂收費等嚴重侵害消費者利益的行為。
三是認真開展房地產管理政策法規咨詢、宣傳工作。列舉身邊發生的典型案例與規劃、環保等部門共同組織了聲勢浩大的宣傳咨詢活動,共發放、張貼宣傳資料1000多份,增強了人們的房地產法律、法規意識,轉移登記比去年增長60%。
四是對全區低收入家庭住房情況開展調查登記工作。在人員少、經費緊張的情況下,我們對全區最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戶進行了摸底調查,并建立電子化住房保障對象檔案。
四、以提高管理水平為突破,環保工作得到提高。
環境保護工作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緊緊圍繞管理區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以加快經濟發展為主題,以協調發展為根本要求,以提高和改善人民群眾生活環境質量和生活水平為出發點,在發展中不斷解決出現的環境問題,加強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強化環境監管能力建設,提高環境管理水平。
一是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公眾環境意識和參與。環保宣傳工作一直是基層環保工作的重要工作,我們始終將這一工作作為環保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認真貫徹落實省、市2006年度建設環保工作會議精神,按照市《2006年度環境保護工作目標責任書》內容及《2006年度市環境保護工作要點》的精神,研究制定了《2006年度建設環保局環境保護工作目標責任書》,將各項考核指標層層分解;為提高群眾的環境意識和參與程度,采取群眾喜聞樂見的宣傳方式,為更好地開展環境保護工作奠定了群眾基礎,開展了“六·五”世界環境日的系列宣傳活動:通過組織宣傳車,設立咨詢臺,在主要路口舉辦環保宣傳教育和公民環保行為規范宣傳展、發放宣傳單,在各居委會宣傳櫥窗張貼環保知識宣傳標語等系列宣傳教育活動,當天接待環境方面的咨詢及環境污染投訴68人次,發放宣傳資料、宣傳傳單500份,更好地提高了廣大市民的環境意識;積極參與全市以“爭做綠色使者共建和諧荊門”為主題的“六·五”演講比賽活動,激發社會公眾關心環保、關注環保、參與環保和監督環保的熱情,增強了人民群眾的環境參與意識,提高了廣大市民的環境道德水平;繼續開展了五三環保世紀行活動,充分發揮群眾監督和新聞監督作用,促進了環保工作;積極開展了創建綠色學校師資培訓工作,組織有關學校教師參加了省局組織的培訓活動,為管理區綠色學校的創建工作奠定了基礎。
二是扎實開展了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環保專項整治行動。以集中整治威脅飲用水源安全的污染和隱患、礦山生態環境和群眾反映強烈的環境污染問題為重點,組織執法人員深入全區各辦事處和重點企事業單位開展環境現場監察,督促企業搞好環保設施的運行工作,充分發揮環保設施的作用,堅決杜絕未經批準擅自閑置環保設施導致污染物超標排放的行為,對園藝劉貴榮精灰廠下達限期整改督辦通知,督促市掛牌督辦企業金五三食品有限公司水污染治理工程項目的順利完工,并加強監督管理,有力保障轄區環境安全;加大水環境監管,確保飲用水源安全,加大了對梭墩水庫、西湖水庫等流域違法投肥養殖的日常監管力度,經常不定期對重點水域進行巡查,鼓勵庫區居民舉報違法投肥養殖案件,對發現的違法行為嚴肅查處,徹底杜絕了水污染事件的發生,同時在水利等相關部門的配合下,結合本地實際,完成了屈家嶺管理區青山坡水庫水源保護區的劃定工作。
三是加強項目監管,防止新污染源,加大環境投入,治理老污染源。荊門市五三陳灣畜牧有限公司是我區一家規模化生豬飼養企業,該企業所屬高湖養豬廠所建化糞池,由于年久失修已喪失原有功能,豬場糞水直排高湖河造成大面積污染,群眾反映強烈,環保部門接到投訴,立即組織人員現場監察,提出整改方案,責令限期治理,五三陳灣畜牧有限公司先期投入46萬元,建設全長2.5公里的污水改排工程,目前該工程正在加緊建設中,預計工程年底完工,該企業為了徹底治理環境污染問題已申報中央環境保護專項資金,用于該地區的污染治理工程;認真執行國家建設項目環境管理規定,按照市局的統一部署和安排,對全區建設項目進行了認真細致的檢查,通過相關部門的配合,掌握了全區的項目環評動態,較好地控制了新污染源的產生,全年共審批項目4個,其中環境影響報告表1個,(屈家嶺管理區何集辦事處基本農田土地整理項目)環境影響登記表3個(金麗彩印包裝公司的印刷機生產線擴建項目,高超油脂廠的生物柴油生產技術與裝置項目,金宏達公司的千年健醫療保健品生產項目),在執行國家環境影響評價及“三同時”制度中履行職責,認真執行國家法律法規,嚴格審批程序,從源頭控制新污染源的產生,促進了管理區經濟的持續有序的發展。
四是妥善處理了一批環境糾紛、投訴案件。五三保溫材料廠始建于1987年,主要從事珍珠巖加工,該廠原屬國有企業改制后由個人經營,由于該廠生產設備陳舊老化,生產粉塵直排大氣中,造成大范圍污染,群眾曾多次投訴,環保部門就此事件督促該廠進行技術改造,2003年該廠投入2萬元將原來的出風道由露天的該為室內收塵,今年有投入3萬余元在現有的存料庫外在加蓋一道密封除塵室,徹底控制了該廠的粉塵排放。我們采取行政手段和經濟手段,對轄區內個體養殖戶的刺鼻臭味、居民區內的冷凍廠噪音擾民等環境污染投訴,進行了清查和處罰,使環境問題逐一得到改善。我局全年共處理各類環境投訴45件,其中市長專線交辦事項8件。在辦理各類環境投訴過程中,我們認真調查、妥善處理,有效地維護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環境權益。
在總結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按照管理區工委、管委會的要求,按照廣大群眾的愿望和當前城鎮建設的客觀要求,還存在很多困難和差距,主要有:一是建設資金投入有限,影響制約工程建設進度;二是依法管理難,在依法監管工作上如何提高監管效率,尚有待于不斷探索;三是在優化服務上,有時還存在辦事效率不高、服務質量不好的現象,主動服務意識還不強,跟蹤服務還不夠;四是隊伍的整體素質與新形勢發展要求還存在著一定差距,此外還存在著班子合力作用發揮不夠好、中層干部工作積極性沒有被充分調動、部分職工思想不穩執法水平不高、全局歷史包袱沉重等主客觀問題,這些問題需要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斷去攻堅克難,銳意進取,逐步解決。
2007年我們一定要按管理區工委、管委會的要求,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以房地產開發為突破,加強業務學習,規范辦事、執法程序,調動每個人尤其是中層干部的積極性,努力開創工作新局面。
一是以房地產開發為突破,啟動東區建設。
(一)在總體規劃的基礎上,完善易家嶺東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為東區開發建設提供依據。
(二)制定東區開發建設管理辦法,廣泛招商引資,吸引外資在東區進行開發和建設。
(三)加強東區開發建設管理力度,高標準、高水平、高質量建設發展東區,力爭將東區建成易家嶺的靚點。
二是加大城鎮管理機制創新,優化城鎮人居環境。
(一)在管理空間上要謀求新的突破。即從主要街路向小巷小路延伸,中心區向周邊區延伸,地面向立面延伸,達到橫向到邊,縱向到底。
(二)在管理層次上要謀求新的突破。即突出重點,創建亮點,消除盲點,全面提高,達到點面結合,整體協調。
(三)在管理方式上要謀求新的突破。即從單項性向綜合性轉變,從突擊性向經常性轉變,從行政性向依法性轉變,達到動態式、立體型的長效管理,力求建設出特色,管理出品位。
三是加強素質建設,提高干部的適應力。
(一)加強學習教育。緊緊抓住用科學發展觀武裝黨員干部這個根本,加強理論學習、業務學習,不斷增強黨員干部的理論素養、專業知識和法制意識。
(二)加強廉政自律。全面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切實加強廉政文化建設和反腐倡廉教育,不斷提高全體干部的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勤政廉政意識,建立健全教育、監督、懲治并重的反腐倡廉體系。
(三)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按照創造文明和諧社會環境的要求,深入開展文明單位、文明行業創建活動,不斷提高建設系統文明管理、文明執法和文明服務水平。
四是加強制度建設,規范辦事行為。
(一)深化完善內部管理機制。完善公眾參與和集體決策的科學決策機制,積極實施重大問題集體決策。加強政務公開和政務督查制度建設,建立系統、高效的公共管理、服務體系。堅持依法行政、文明執法、勤政廉政、優質服務,進一步提高機關形象和社會滿意度。
(二)加強橫向合作機制。加強與區有關部門和各辦事處的溝通聯系,理順工作關系,分清工作職責,相互密切配合,做到講大局、講風格,定期研究城鎮建設管理中的重大問題,加強共同認識,形成共同合力。深化政務公開,拓寬群眾了解城鎮建設和管理信息的渠道,使群眾在城鎮建設管理上有更多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管理權。
(三)規范辦事程序。按照法律法規的要求,結合管理區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辦事程序,既嚴格依法辦事,又方便群眾,真正做到為民服務。
精品范文
6管理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