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道路、水路春運工作總結的報告

時間:2022-08-01 04:21:00

導語:省道路、水路春運工作總結的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省道路、水路春運工作總結的報告

省政府、交通部:

*年春運是湖北交通“服務創(chuàng)新年”活動的第一仗,做好*年春運工作是交通管理部門堅持以人為本、構建和諧社會,為廣大人民群眾出行提供優(yōu)質服務的具體實踐。經過全省各級交通管理部門和運輸企業(yè)的共同努力和頑強拼搏,實現了今年春運工作“安全、便利、快捷、有序”的總目標。

據統(tǒng)計,春運四十天,全省道路、水路安全運送旅客6654.82萬人次,同比增長4.9%,其中:道路運輸6586.27萬人次,同比增長5.1%,其中長途班線客運量增長12.6%,創(chuàng)歷史新高;水路運輸68.55萬人次,同比下降8.5%。日均投入車輛33316輛,客船276艘,19841客位。道路運輸行業(yè)共發(fā)生事故10起、死亡14人、傷23人。水上運輸未發(fā)生上報責任事故。

一、春運工作主要特點

一是運力投入創(chuàng)歷史新高。全省日均投入運力比上年同期增加了2568輛次,上升8.5%。全省道路運輸投入運力中,中高級客車比例達到42%(其中:高速公路客運及干線客運比例達到85%以上),車輛的舒適性和安全性有了較大程度的改善和提高,為旅客“走得了、走得及時、走得舒適”提供了條件。同時全省各地準備了應急車輛1494輛,其中一級應急運力500輛,起到了削峰平谷的積極作用,確保了旅客的安全、及時疏運。春運40天,全省沒有發(fā)生明顯的旅客滯留現象。

二是客流創(chuàng)歷史新高。今年春運道路、水路日均發(fā)送旅客166.37萬人次,創(chuàng)歷史新高。按照交通部、發(fā)改委有關精神,我省實行春運運價不上浮政策,使得供求矛盾在一些地方非常突出,運力緊張,運力調度難度加大。同時,鐵路春運不漲價,一些火車站客流高峰時停售客票,造成大量旅客改走公路,使得公路客流大幅度增長,長途班線客運量比去年增長12.6%。由于農歷新年較往年推遲,民工流、學生流以及旅游探親流相對錯開,節(jié)前客流呈每日小幅遞增趨勢,節(jié)后,民工流與學生流重疊,加上大霧等惡劣天氣的出現,使我省公路長途客流短期激增,增加了疏運工作難度,從初六開始的十幾天,各地出現了歷史上最高的客流高峰,按照“節(jié)前保省內、節(jié)后保省際”的運力調配原則,節(jié)前主要解決武漢的旅客疏運壓力,節(jié)后重點保證存在運力缺口的黃岡、咸寧、武漢、荊州、襄樊、孝感、天門等民工集中地區(qū)的客流疏運。宜昌市還調用外省、外地運輸車輛參與翻壩運輸,極大地緩解了重慶、四川等地的民工運輸壓力,確保了旅客及時疏運。水上客流量主要集中在宜昌和十堰,兩市水路旅客運輸完成量約占全省水上總量的73%。

三是服務質量進一步提升。全省各級交通管理部門將服務質量作為春運工作的重中之重,把春運作為檢驗“服務創(chuàng)新年”活動成效的一項重要工作,廣泛開展了多種形式的優(yōu)質服務活動。全省加大了對運輸服務質量問題的投訴受理、監(jiān)督與查處力度,通過報紙、網絡向全省宣傳公布了道路運輸服務質量運政投訴電話,各地運政投訴處理中心實行24小時值班。春運期間,全省共接到運輸舉報投訴咨詢電話650起,比去年同期減少30%,主要為投訴或咨詢春運期間票價上漲和客票信息等問題,處理率達100%,其中24小時內核實處理642起,占99%。通過對旅客投訴的核查、處理,取消了10臺客車的春運資格,有效地維護了廣大乘客的合法權益。

四是安全形勢好于往年。今年春運氣候惡劣,長時間處于雨雪天氣,為做好安全運輸工作,全省交通運管部門和運輸企業(yè),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細化了工作措施,制定了惡劣天氣下的應急運輸保障預案,隨時應對各種突發(fā)情況,針對超載和違反安全管理行為制定的“六個一律”措施得到了較好的落實。春運期間,全省道路運輸行業(yè)共發(fā)生事故10起、死亡14人、傷23人,與去年相比下降了44.4%、53.3%、63.5%,沒有發(fā)生特大安全事故,水路運輸未發(fā)生安全責任事故,安全形勢好于往年。

五是道路暢通得到確保。春運期間,雨雪天氣較多,全省高速公路和部分山區(qū)公路曾一度封閉。公路部門和高速公路各管理處(公司)根據實際情況,及時啟動了保暢通預案,投入了大量的路政和養(yǎng)護人員,并準備了充足的防凍、防滑物料,確保了國、省道和其他重要路段、橋梁、隧道的暢通。

二、主要做法和措施

1、領導重視,周密部署。為了抓好今年春運工作,確保春運目標的實現,我廳成立了以林志慧廳長任組長,陳新武副廳長為副組長的春運工作領導小組,省運管局、港航局、公路局等單位和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春運工作領導小組。各地也都層層成立了由主要負責人掛帥的春運領導小組,組建了春運工作專班,全省各級交通部門自上而下成立了由“一把手”掛帥的春運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在具體工作上,一是召開專題會議。元月30日,省廳召開春運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林志慧廳長、陳新武副廳長對我省春運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明確要求,林志慧廳長強調“各級交通主管部門要將春運安全作為*—交通服務創(chuàng)新年的重要戰(zhàn)役打響打好,確保廣大旅客走得了、走得好、走得安全、走得舒心”。二是制定了春運工作方案和春運應急運輸方案。17個市州根據實際情況,分別制定了應急預案,并將一、二級應急運力明細表匯編成冊,印制成《*年湖北省道路春運工作指南》分發(fā)各地。三是檢查落實。春運期間,省廳、省局分別派出了近20個春運督查組深入第一線督辦落實春運工作,發(fā)現問題,現場解決。春運第一天,任世茂副省長、林志慧廳長、陳新武副廳長深入武漢市各客運站檢查春運準備情況,并看望慰問春運第一線的交通職工。

2、確保安全,強化措施落實。

一是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細化了工作措施。第一,對違反安全管理規(guī)定的嚴格實行“六個一律”,即發(fā)現超載的客車,一律卸載分流,超載20%以上的,取消春運資格;對有超載20%以上客車的運輸企業(yè),一律停批一年客運線路;發(fā)現超售客票的客運站,一律全省通報,三次超售客票的,降低一個信譽等級;凡當日未經安全檢查的客車一律不得出站;發(fā)現超載的客船,一律“禁止離港”和吊扣船長證書3個月;發(fā)現海事人員對超載客船簽證出港的,一律調離簽證崗位。第二,對長距離及山區(qū)客車駕駛員配備進行了檢查。單程在400公里以上(高速公路600公里以上)的客車,全部配備了兩名以上駕駛員。第三,對夜班車線路進行了檢查。夜間(晚22時至早6時)運行的客運車輛要求一律避開三級以下(含三級)山區(qū)路段。第四,由于武漢及其它部分城市煙花爆竹“禁”改“限”,增加了安全監(jiān)管的難度。各地加大了對汽車客運站的監(jiān)督檢查力度,抓好安全門檢制度的落實和“三品”查堵及“四防”工作。所有客車必須憑客運站安全檢查合格的憑證方能出站。一級客運站以及客流量較大的二級站均要安裝使用X光行包檢測儀,三級以上客運站均成立了“三品”查堵專班,徹底將“三品”查堵在站外車下。尤其是付家坡、新華路、黃石客運中心站等一級站,充分發(fā)揮安全檢測儀功能,強化現場監(jiān)督,截獲了一批禁運物品,消除了安全隱患。第五,春運前各地組織力量對參運車船進行了一次技術狀況和安全設施檢查。堅決杜絕帶病車船投入春運。

二是重點防范。全省加強了對重點水域(一江十六湖)、重點船舶(渡口、鄉(xiāng)鎮(zhèn)渡船)、重點時段(年例、節(jié)日)的檢查,加大對各類違章行為的打擊力度,并為重點船舶和在重點水域航行的船舶提供安全信息。各地抽出執(zhí)法人員增強現場執(zhí)法力量,集中投入到旅游船、渡船的安全管理上,防止“三無”船、漁船和自用船非法載客。做好“盯防”、“叮囑”工作,使客渡船遵章守法渡運。省地方海事局還建立了暗訪制度,做到事故隱患不遺不漏,事故苗頭不放過,責任追究不手軟的“三不”原則,確保春運安全工作落到實處,維護轄區(qū)水上交通安全形勢的穩(wěn)定。

三是落實客運經營者承運人責任險投保工作。嚴格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條例》的相關規(guī)定,積極督促各運輸企業(yè)按要求投保營運車輛承運人責任險。對于未投保的營運車輛,一律不發(fā)放“春運準運證”。

四是積極做好各種突發(fā)事件的應急運輸工作。2月9日—10日,我省出現入冬以來最大范圍、最大強度大霧天氣,給安全行車帶來了困難,部分班線停開,旅客出行受到影響,多條高速公路關閉,京珠、漢宜等方向的客運班車普遍晚點。全省各級交通部門根據本地的實際情況,分別啟動了客流高峰期和惡劣天氣情況下的應急運輸預案。春運期間,宜昌先后出現6次旅客高峰,到港旅客遠遠超過壩區(qū)客運港站的港口接待能力。宜昌市及時啟動了旅客高峰期分流預案,組織了6次應急分流,共分流旅客3.85萬人次,確保了旅客翻壩轉運工作暢通、有序。

3、加強監(jiān)督,確保服務質量。

一是唱響“三個服務”主旋律,開展“春運杯”服務質量競賽活動。省交通廳黨組全體成員帶領廳、局機關150余名干部職工深入到武漢市各客運站開展“服務民工”活動。運管機構加大了便民措施的落實力度,加班加點為經營者及時發(fā)放春運加班證牌,有的深入到客運站、企業(yè)現場辦公,深入貫徹執(zhí)政為民的思想,為企業(yè)辦實事、辦好事。

二是開展多種形式的優(yōu)質服務活動。省客等17家大中型運輸企業(yè)積極響應號召,發(fā)出《“迎新春”客運企業(yè)服務創(chuàng)新倡議書》,全面提高服務質量。各客運站增設購票窗口,提供免費茶水、行包小推車、殘疾人輪椅等設施,尤其是新華路客運站、宏基客運站和荊州客運中心站開展的“小紅帽”、“藍衣天使”和“便民服務車”等品牌服務,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方便乘客的服務宗旨,以實際行動向社會踐行了服務承諾。咸寧溫泉客運站在當地媒體上連續(xù)刊登了春運優(yōu)質服務競賽活動報道稿件20篇;崇陽客運站所有的站務人員佩戴“春運領導小組”胸牌,方便群眾咨詢和監(jiān)督;安陸、蘄春等縣市的運輸企業(yè)節(jié)前派員到外省民工集散地組織客源,到鄉(xiāng)鎮(zhèn)組織節(jié)后客源、上門訂票;武漢市金家墩客運站開通“紅眼班車”,方便夜晚下火車的旅客,實現了公鐵無縫對接。

三是加強運價管理。全省各級交通管理部門嚴格執(zhí)行相關文件精神,督促客運站在站內明顯位置公示運價表和投訴電話,配合物價部門加強對春運期間運價執(zhí)行的監(jiān)督檢查。同時,及時為企業(yè)排憂解難,武漢市政府對節(jié)前高峰期的加班車每趟次補貼200元,省廳也對執(zhí)行應急運輸加班、包車運輸的車輛免收通行費。

四是加大了督查力度。春運期間,省廳、省局派出的春運督查組,對春運期間全省道路、水路運輸安全和服務質量情況進行了全面的督查。對查出的問題,均進行了現場整改或跟蹤整改。2月1日至2月3日,車號為鄂A37487金龍旅游客車、鄂AB2459宇通型旅游客車、鄂AB3309金龍大客車和鄂ABV628金旅牌旅游客車未辦理客運包車手續(xù),被取消春運資格;2月5日上午10時,武漢市一日旅游業(yè)有限責任公司鄂AB1252懸掛假包車牌,擅自從事包車客運,被取消春運資格;2月8日至11日,江陵永通公司鄂D20765、監(jiān)利縣汽運總公司鄂D62261和鄂D61969、荊州先行集團沙市汽運總公司鄂D05598,使用偽造《*年進出廣東春運證》,分別被取消春運資格,維護了運輸市場的正常秩序。

4、科學組織,確保重點。

一是確保民工疏運。針對春運民工流量和分布情況,制定了切實可行的運力調配方案和緊急情況疏運方案,防止因客流突變引起民工滯留。武漢、黃岡、咸寧、襄樊、恩施、宜昌、荊州等市,在民工集中的地方設立了“民工運輸聯系點”,與到達地客源地簽訂了包車和加班協(xié)議,確保了民工疏運工作有序進行。在省內客流較集中的地方,當地運管機構設立了“旅客疏運聯系點”,并將地址、聯系方式及聯系人向社會公布,以便組織旅客有序疏運。運力不足時,由客源地及時向上級運管機構申援,就近調度。

二是確保大中城市旅客、物資疏運。本著以省內為主、省內外兼顧的原則,合理調配運力。要求各市州春節(jié)期間組織出租汽車照常經營,以滿足城鎮(zhèn)居民探親訪友的出行需要。統(tǒng)籌安排好節(jié)日期間的貨物運輸,保證節(jié)日市場供應物資的運輸。

三是認真組織開展農民工平安返鄉(xiāng)行動。各級交通管理部門把保證農民工平安返鄉(xiāng)工作作為春運工作的重點,認真落實中華全國總工會、鐵道部、交通部聯合的《關于聯合開展農民工平安返鄉(xiāng)行動的通知》(總工發(fā)〔2006〕56號)的有關要求,與當地工會組織、鐵路部門密切配合,精心組織農民工疏運工作。各地運管機構和客運企業(yè)組織專門人員,深入廠礦企業(yè)、建設工地等農民工集中地,了解農民工的流量、流向、流時,增設售票點,開展團體票預訂業(yè)務,主動上門售票。要選用素質高的駕駛人員、技術條件好的中高級客車組織直達快速運輸,為農民工提供“門到門”的運輸服務。針對農民工收入較低、票價承受能力差的特點,積極引導客運企業(yè),為農民工提供質優(yōu)價廉的運輸服務。

5、全力以赴,確保暢通。春運期間,雨雪天氣較多,據不完全統(tǒng)計,全省公路部門共投入資金3000余萬元,投入養(yǎng)護機械1.3萬臺(套),投入養(yǎng)護、路政人員5.5萬人次,鋪撒防滑料85萬方,撒鹽20萬噸,鋪草墊28萬個,清除坍塌土石方15萬方,修復坑槽10萬平方,增設警示標志1383塊,重點處治危險路段105處,三角木1500根。各級公路部門均成立青年搶險突擊隊和制定了應急預案,切實落實了上路巡查制度,未發(fā)生一起由養(yǎng)護管理等不到位引起的重、特大安全事故,確保了所列養(yǎng)公路的安全暢通。

6、加強宣傳,做好基礎工作

一是加強宣傳。春運辦公室與記者站聯合,及時將春運信息反饋到社會各新聞媒體。各地也充分利用各種新聞媒體,廣泛宣傳春運有關政策和方便企業(yè)經營、人民群眾出行的措施,及時通報春運工作進展情況,弘揚好人好事,曝光違法違規(guī)經營行為,充分發(fā)揮新聞媒體的監(jiān)督作用。

二是做好春運統(tǒng)計工作。今年部里對春運統(tǒng)計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各地積極配合,堅持每天報送報表,特別是武漢、十堰、襄樊、黃石等地,除了按時報送統(tǒng)計資料外,還及時編寫春運簡報,提供了大量春運信息。

總之,由于各單位、各部門高度重視,準備充分,密切配合,共同努力,完滿地完成了春運各項工作任務。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一是運輸安全形勢不容樂觀。春運期間共發(fā)生重特大事故10起,死14人,傷23人。

二是客運站門檢工作存在漏洞。一、二級客運站“X光”檢測儀配備不到位,有的客運站對“三品”查堵不嚴,“三品”檢查沒有詳實記錄,對經檢查合格的行包沒有安檢標識,客運站停車場秩序混亂,安全隱患突出。人流、車流交織混雜,場內車速過快,缺少醒目的禁煙標志,隨時可見吸煙者。車輛門檢不到位,大部分客運站沒有很好落實門檢制度,對出站車輛缺少有效的監(jiān)督。

三是客運站管理參差不齊,少數客運站內秩序混亂,衛(wèi)生狀況較差。一些客運站既無站務人員管理,又無運管人員現場管理,站內秩序較亂,進站口無人剪票,旅客可自由出入,旅客大多到停車場候車,停車場車多人多,麻木、板車多,秩序混亂。有的客運站在站前廣場發(fā)車,管理制度執(zhí)行不到位。

四是應急運輸車輛缺乏,調度難以及時到位。今年全省很多地區(qū)的春運公路客流在短時間內出現井噴現象,企業(yè)的應急運力大多為班線客車,本身在從事班線客運,根本無法滿足應急運輸的需要。是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有待進一步完善。有些客運站門檢制度仍然流于形式,封閉式管理不到位。部分地方對企業(yè)安全生產的監(jiān)督不到位,特別是對駕駛員的管理和教育還存在松懈現象。

對于這些問題,我們將繼續(xù)作為今后交通運輸管理工作的重點來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