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減負工作總結六
時間:2022-11-24 02:10:00
導語:企業減負工作總結六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上半年,我辦對照《20****年全省企業治亂減負工作要點》和市委、市政府《創新發展環境二十條》的有關要求,會同市減輕企業負擔聯席會議成員單位按照各司其職、密切配合的原則開展了一系列工作,并取得了顯著成效。按照省減輕企業負擔領導小組辦公室“魯減負辦[20****]2號”文件要求,我們對上半年全市減輕企業負擔工作進行了認真回顧和總結,情況如下:
一、切實加強收費管理,全面規范收費行為
為落實省減輕企業負擔領導小組辦公室有關規范收費項目管理的規定,市財政、物價部門通過深入貫徹學習“全市深化三學三創,優化發展經濟發展環境動員大會”精神和《濟寧市創新發展環境二十條規定》,進一步強化收費管理措施,嚴格項目審批程序,加大清理清查力度,全面規范了收費行為,維護和促進了社會的穩定與和諧發展。
一是嚴格《收費許可證》辦理程序。嚴格審核收費主體資格,凡不符合國家規定的收費主體資格的,一律不予辦理《收費許可證》,對收費主體申請的收費項目,必須符合《山東省行政事業性收費目錄》的要求,切實把好入口關,嚴禁自立收費項目。
二是實行“兩證、一卡、一書”制度。對轄區內的行政事業性單位實行《收費許可證》、《收費員證》、《企業交費登記卡》和《企業交費監督員》制度,凡是進企業收費,一律出示《進企業收費批準通知書》,否則企業可拒絕交費。
三是加強收費年審,嚴厲查處違規收費行為。財政、監察、物價和審計等部門聯合成立收費年審工作小組,對照收費主體的收費項目和標準,認真查驗收費項目和收費憑證,一旦發現違規收費行為,即取消其收費資格,情節嚴重的移交有關部門嚴肅查處。
四是加強《收費許可證》管理。嚴格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要求,對收費項目、標準及時予以變更和調整,該降低的降低,該取消的堅決取消。今年上半年,按照市政府清理整頓社會中介組織的指示,我們重點對社會中介組織進行了摸底調查、清理整頓,并進行了登記造冊。其中涉及學會、協會58個,事務所9個。對收費職能、收費項目、收費標準重新認定,凡與上級文件要求不一致的一律清理,注銷收費許可證41個,進一步優化經濟社會發展環境。
二、實施涉企收費公示,推進陽光收費
一是加強涉企收費公示。推行涉企收費公示是我市優化發展環境,減輕企業負擔的一項重要舉措,也是建立陽光政府的必然要求。今年上半年對涉及企業的收費項目進行了清理、整頓,將符合政策要求的項目標準在政府信息網上全新公布,接受社會監督。
二是進一步完善公示牌(欄)內容。對收費公示牌(欄)內容重新審核,把應當公示的內容全部公示出去,做到該公示的項目一個不少,該公示的標準一個不漏,自覺接受企業和社會監督。不經公示的收費項目一律不得收費,并且企業有權拒交;公示的內容必須經物價部門審核,嚴禁將越權收費、超標準收費、自立項目收費等亂收費行為通過公示“合法化”。
三、加強審計工作力度
在財政同級預算審計中,結合企業納稅情況審計(調查)一并對企業減負治亂專項治理工作情況予以檢查;在經濟責任審計中,把企業減負治亂專項治理工作作為審計的重要內容,作為評價被審計對象履行經濟責任情況的重要依據;在其他財政財務收支事項審計中,除審計被審計對象有無“三亂”問題外,還要檢查是否存有不合規的收費項目等。這樣,就自然而然地把企業減負治亂專項治理工作貫穿于審計工作的全過程。我們突出對企業維權、繼續清理收費項目和治理亂收費、查處“三亂”案件三個重點的審計。一是從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出發,著眼企業的改革和發展,保障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以“三個有利于”為判斷是非的標準,對企業涉費項目逐一審核,正確的支持,違規的糾正,不當的提出意見和建議。二是把清理不合法的收費項目和治理亂收費作為主要審計內容,對仍執行已廢棄的收費項目提請有關部門堅決取締,對于少數確需保留的項目,提請有關部門完善制度,規范收費行為。對于無證收費、超標準、超范圍亂收費等行為堅決依法查處。三是加大經濟犯罪行為的查辦力度,嚴厲打擊經濟領域里的違法犯罪,采取審計與審計調查相結合,內查與外調相結合,審計與個人談話,查帳與核對款物相結合等方式,深挖細查,認真查處那些化公為私、弄虛作假及重大“三亂”違法行為。今年上半年共審計查處2006年以前發生的“三亂”問題7起,涉及款物300萬元,責成有關部門糾正不合規文件1個。
四、加強公路“三亂”治理工作
按照省、市治理公路“三亂”工作會議和文件精神的要求,結合實際,采取各種有效措施,努力建立治理公路“三亂”工作的長效機制。
一是加強宣傳教育。結合市紀委前段時間通報的部分單位的公路“三亂”行為,我們認真汲取教訓、引以為鑒,繼續堅持“思想上不能松動,工作上不減力度”的原則,更加扎實地做好宣傳工作,發放了治理公路“三亂”的宣傳資料,使廣大工作人員切實增強規范執法行為、治理公路“三亂”工作的責任感、緊迫感,筑牢思想防線,從源頭上杜絕了公路“三亂”行為的發生。
二是加強組織領導。把公路“三亂”工作的職責和任務層層分解,各司其職,各負其責,使規范執法行為和治理公路“三亂”工作常抓不懈,由集中專項治理逐步向常規化管理轉變。
三是加大檢查監督的力度。在搞好自查自糾的同時,抽調專門人員組成督導小組,對全市各基層收費單位進行明查暗訪,集中沿國道、省道、縣道、鄉道進行,堅決查處和糾正出現的公路“三亂”情況。定期不定期深入到企業、商戶和基層執法一線,檢查有無上路查車行為,有無與其他部門聯合上路查車問題,有無以無證經營為由查扣處罰外地運輸車輛問題,以及對營運車輛有無以罰代管、以罰代糾和變相收費問題,有效遏制了公路“三亂”行為的發生。
四是嚴格規范自身行為。按照市委、市政府關于優化發展環境、開展“干部作風建設年”活動的各項規定和上級各項“禁令”,按照“從嚴帶隊伍、從嚴管干部、從嚴抓作風”和“學蘇北精神,促濟寧跨越”的戰略部署,堅決杜絕公路“三亂”、搭車收費和吃拿卡要等違法違紀行為,切實規范工作人員執法行為。
五是完善機制和制度。把治理整頓和監督檢查工作逐步制度化、規范化,形成公開檢查和明察暗訪相結合,集中檢查和動態檢查相結合的監督檢查機制,對全市各系統、各單位工作人員的行政審批、行政執法、行政收費和工作作風情況實施不間斷、全方位的督查。嚴厲查處違紀違規行為,嚴格實行公路“三亂”一票否決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凡發現有公路“三亂”行為的單位和個人,一經查實,嚴肅處理。
五、深入開展農產品加工業企業減負工作,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
一是把農產品加工業治亂減負作為民營經濟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來抓。全市創新發展環境二十條,就明文規定重點為民營經濟創造良好發展環境,民營經濟主管部門對所有涉及農產品加工企業的收費項目和政策法規進行了全面清理。
二是把治亂減負與嚴肅黨紀政紀結合起來。對向企業亂收費、亂罰款、亂集資、亂評比,通過檢查、檢測、檢驗等不良手段吃拿卡要,給企業增加負擔的行為,故意刁難企業,工作推諉,嚴重不負責任,失職瀆職行為,一經發現,紀檢監察機關將依法依紀嚴肅處理,對于反面典型將予以曝光,全市通報。在全市召開的優化發展經濟環境大會上,市紀委通報了12起影響經濟發展環境的案件,在全市引起了震動,形成了治減負的社會氛圍。
六、加強法治和制度建設,規范各種收費行為
一是加強制度建設,為企業減負開路清障。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審查出臺了濟寧市《規范涉企檢查收費罰款行為若干規定》等文件,充分發揮市場調節作用,強化企業主體地位,清除行政壁壘,優化發展環境。
二是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為企業減負保駕護航。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市法制辦組織各行政許可部門對現行的行政許可項目和非行政許可審批項目,進行了第六次全面清理。由于前五次清理已對行政許可項目進行了大幅度壓減,清理工作又涉及近百個行政執法單位,需要查閱大量法律、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中上萬條具體規定,因此,時間緊、任務重、要求高、難度大。面對困難,發揚敢打硬仗的作風,激發頑強拼搏的精神,采取超越常規的措施,確保清理工作高質量、高效率運行。經清理,我市保留行政許可項目3****項,取消227項,減幅達42.4%;保留非行政許可審批項目68項,取消232項,減幅達76%;特別是各單位上報新增加的72項行政許可項目,經依法審查,確定全部撤銷。三項合計共取消531項。我市行政許可項目和非行政許可審批項目的清理力度及壓減幅度在全省是最大的。行政許可項目大幅度壓縮,減輕了企業負擔,砍掉了擋路“門檻”,為加快企業發展,促進濟寧跨越,創造了良好的法治環境。
上半年,我市減輕企業負擔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離上級要求還有一定差距,個別部門、單位和個別人員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和不足,需要進一步加強管理,嚴格監督。下半年,我們將按照省減負辦和市委、市政府要求,進一步強化工作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切實把減輕企業負擔工作作為維護和優化地方發展環境的重要舉措抓緊抓好,抓出成效,促進我市經濟快速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