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教學總結參考
時間:2022-09-13 04:41:00
導語:社會教學總結參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幫助學生參與社會、學習做人,思品教學要以兒童生活為基礎。追求教育的基礎性和有效性。開放性的思品教學就是從多方位多角度改變傳統的思品教學的某些弊端,使思品教學充滿思辯色彩,充滿生機活力。以大思品為理念,以開放的氛圍為前提,以開放的課堂為核心,以開放的實踐為基本渠道,以主體參與貫穿始終,以提高思品教學實效為根本,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為終極目標。
本學期四年級的思品教學總結如下:
一、廣闊的教學陣地。
開放教學要打破教學場地的限制,除了在教室教學外,還可根據教學內容,組織學生到教室以外的場所去進行教學活動。
二、互動的動態式討論。
使學生的主體得到充分發揮,開放的動態式討論、小組合作形式。學生得到全身心”投入上,有利于培養他興趣和注意力,特別是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在有了更為真切的情感體驗,有利于道德認識內化為學生的自覺行為,同時也培養了合作意識,增強了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學生已經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為習慣,現實生活中。積累了一些社會生活經驗,形成了相應的態度和能力。因此,教學時要善于調動和利用學生已有的經驗,結合學生現實生活中實際存在問題,共同探究學習主題,不斷豐富和發展學生的生活經驗,使學生在獲得內心體驗的過程中,形成符合社會規范的價值觀。
三、多樣化的情境式表演。
能使學生充分參與、積極表現,情境表演對于學生來說比較真實、親切。融入課堂教學,比較自然地主動發展,從而深化道德認識,內化道德情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采用講故事、聽歌曲、情感朗誦、角色游戲、小品表演、知識競賽等多種形式的情境表演”教學中分別讓學生角色扮演,可以結合有關教學內容。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內容。當學生有了一定的道德認識,這時更應該給他創設一定的情境。
三、設計開放式實踐活動。
《課標》中提出“教師要面向學生的生活實際,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實際的密切聯系,教學空間不局限于學校和課堂,應創設條件盡可能向社會延伸。”優化思品課堂教學,就是要有意識地挖掘教材中的社會因素,由課堂延伸到課外,依托教材,緊密聯系社會實際,將校園、家庭、社會等一切有利于學生明理、導行的場景都當作課堂,“創造條件讓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體驗社會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獲得經驗,逐步提高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的能力。”切實提高思品教育的實效。
1、與社會實踐活動緊密結合。
我們的作業設計要沖破封閉的圈子,向課外延伸,跟生活接軌,結合相關的教學內容,開展一些社會實踐活動變得生動、活潑、有趣。
2、與少先隊活動緊密結合。
為配合好思品教學,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不是一節思品課就能解決的問題。應有一定的強化規范訓練,結合思品教學制定每周每月的規范目標,使課堂上的熱情延伸到課外。經常不斷地進行課后導行、鞏固,才能使學生把熱情傾注到所接受教育的內容上,逐步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好游戲、活動,學生的天性是樂于自己探索。課堂上的說教再生動也缺乏形象性、參與性,而少先隊活動可融思想性、趣味性、藝術性、知識性、參與性于一爐。因此,作為教師,要不失時機地把思品教學與班隊活動結合起來,從班隊活動中深化思品教育。
3、運用開放式的評價考核。評價的根本目的在于獲得反饋信息,促進兒童發展。
實施思想品德教育課開放化,將引起教學結構、教學形式、教學方法的變化。總之,只有真正改變過去從教材到課堂封閉、單一的思品教學模式,從多方位、多角度、多渠道加強思品教育,才能真正提高思品教育效益,提高學生的道德素質。
- 上一篇:教師培訓學習領悟
- 下一篇:數學骨干老師總結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