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社管科全年工作總結

時間:2022-04-24 09:27:00

導語:街道社管科全年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街道社管科全年工作總結

一年來,躍龍街道社區工作在縣社區建設領導小組的精心指導下,在街道黨工委、辦事處的具體領導下,堅持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圍繞現代化和諧社區建設總目標,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以“五型社區”和“一區一品”特色創建為抓手,以新市民和新居民為新的服務對象,進一步拓展社區服務內涵,提升服務質量和水平,較好地完成了年初設定的各項工作目標。

一、著力提升黨建基礎,完善組織建設

1、以分類管理為基礎,抓好黨組織換屆選舉。按照寧躍黨【2012】85號文件的要求,依法完成了12個社區和縣社區服務中心黨組織的換屆選舉工作,根據社區黨員規模將社區黨支部調整為黨總支,并將各社區黨總支下屬支部按照離退休、流動、居住區塊分類調整支部黨員歸屬,設立支部40個(其中流動支部11個)。參選黨員名,參選率%,以民主推薦、差額選舉方式選出黨總支委員名,支部委員名。

2、以創新載體為基礎,開展各項創建活動。針對領導干部居住相對集中的、社區,通過設立廉政文化窗、懸掛廉政警示標語,在小區進行廉政圖片展覽,邀請其本人或親屬開展廉政文化活動等形式開展廉政文化進社區進家庭活動。全縣廉政文化現場會就放在社區銀昌公寓“和諧閣”。針對在職黨員融入社區基礎不同,通過設立小區臨時黨支部、樓道黨小組等形式,開展“我為樓道掃一天,清潔衛生保一年”特色樓道創建,空巢老人結對等活動,帶頭營造小區、樓道和諧氛圍。今年3月份,在12個社區全面開展了以“群眾放心中,真情送服務”為主題的黨員志愿者服務月活動。

3、以“雙關”工程為基礎,開展各類志愿服務活動。街道社區黨委結合黨員來源的實際情況,提出了以“讓黨組織關注每一位黨員的成長,讓每一位黨員感受到黨組織的關懷”為主題的“雙關”工程,圍繞社區黨員的現實需求開展了一系列活動。在臨近“7·1”的一周時間內,以“黨旗在社區飄揚”為主題,開展“七項活動迎七一”系列活動,有社區黑板報評比、新黨員宣誓、黨員奉獻日、共建單位黨員聯誼、“黨性在災區升華”主題報告會、“亮出你的身份,展示你的形象”主題討論會、黨員關愛行動等七項活動,使黨的生日過得有聲有色,富有新意。

二、著力豐富民生基礎,構建和諧社區

1、以兩城聯創為統領,深化各類文明創建。組織99名社區志愿者在城區18個交通崗亭開展為期一個半月的“社區交警共攜手,同創文明交通崗”活動;與縣文明辦聯合對社區后街、東海社區興海路等空白墻體開展文化長廊繪制活動;在縣前社區通過市級文明社區的基礎上,社區在11月底接受了市文明辦的驗收考核;5個社區申報08—09年度市和諧社區創建,并接受了市零點調查公司在居民中開展的居民滿意度測評工作,居民對社區工作滿意和基本滿意度達83.12分,主要是安全狀況、環境狀況離居民要求還尚有距離。在銀昌小區開展市級環保小區創建;、濱溪兩社區分別創建國家級和市級商業示范社區,開展了誠信企業評選、社區商會組建、共建活動和惠民活動,并在12月份接受了相關經貿組織的驗收;在社區小組長、志愿者中開展比服務比奉獻,爭做社區明星活動,評選出縣十佳和諧之星10名,社區明星12人;社區于“三八”節期間推選出“你心目中的好丈夫”450名,松竹、車河兩社區評選出學習型家庭264戶,綠色家庭14戶。汶川大地震后,各社區第一時間發起“心系災區同胞,攜手共度難關”賑災募捐活動,累計收到愛心捐款54萬余元,實物5200余件,“特殊黨費”2萬余元。

2、以“三大課堂”為依托,完善社區教育體系。一是依托市民學校、四點鐘學校、社區黨校資源優勢開設“假日課堂”。今年開始把大學暑期實踐活動與暑期青少年活動結合起來,在7月25日——8月7日集中開設音樂欣賞、繪畫藝術、社區實踐、手工制作等課程,參加活動的中小學生達600余人;經典詩朗誦班開課48課次。二是倡導全民健身、健康生活為目的而開設“健康課堂”。開展婦科保健、心肺復蘇、春季保健等講座40余場次,逐步形成居民講師團、衛生服務站、社區互動的良好氛圍。三是以新市民學校為龍頭開設“新市民課堂”。開展文明禮儀、法律知識、安全出行等講座、圖片展覽20余場次,中老年電腦班1次,家政班2次。

3、以四大工程為重心,謀劃社區福祉。一是保障工程。做好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續保和擴面,今年參保19351人,(其中新農合4453人),社區實際參保6357人(其中新增2051人)。組織塔山、四個社區創建充分就業社區,開展勞動就業服務站來料加工、公共職介、勞動技能培訓活動等。二是文化工程。10月份開展的縣第三屆社區文化體育節10個項目,經社區精心組織和訓練,綜合前8名被我街道包攬;同時結合各社區特點,本著簡易化、小型化、群眾化的原則,開展主題文化、節慶文化活動100余場次,的共建單位趣味運動會,的端午文化節、鄰里周、元宵燈謎會、三八節“百名社工環城游”等活動受到市、縣各級新聞媒體的廣泛關注;、等社區文化宮的設立,吸引了周邊居民的熱情參與服務中心的《社區情》雜志和社區的《報》更是提升了社區文化的陣地建設。三是平安工程。配合完成東景園、上城國際、豐澤園等3處樓盤的物業管理招投標;完成霞景水岸、躍龍別墅、龍珠大廈等8個小區業主委員會成立和換屆選舉;完成園丁樓封閉式改造工作;以“矛盾糾紛不出社區”為目標,及時調解社區糾紛、物業糾紛、工程性施工擾民等較大糾紛140余件次,調解成功率在90%以上;對社區矯正對象每月進行一次約談,在思想上、生活上、工作上及時給予關心幫助,幫助矯正對象樹立生活的信心,盡快融入社會;社區還建立了“專職義務夜巡隊”,設立了定向群防群治基金。四是服務工程。利用安全生產檢查和經濟普查的機會,由社區服務中心牽頭分社區、分行業進行梳理,并逐戶走訪、簽訂加盟協議,完善了分布社區各個角落、快速高效、收費合理的服務網絡,逐步形成“社區服務一線通”;落實樓道保潔基金10萬元,并繼續抓好社區專職樓道保潔隊伍,同時抓好定期檢查和考核評比,進一步改善了社區環境衛生;在開展各類衛生整治的基礎上,開展路燈改造、消防栓設立、排水溝疏通、防盜門安裝等事關群眾安全的設施改造工作。

4、以五大愛心品牌培育為抓手,突出“一區一品”。一是61890熱線平臺。今年被市信息辦定為社區服務信息化試點單位,并有望在明年1月份成為“81890”服務中心分中心;今年累計受理熱線求助28000余件,答復網絡咨詢服務2500余次。二是居家養老中心。在社區試點的基礎上,積極爭取到市縣兩級政府財政補助27萬元,在重陽節前后開始根據各社區特色,結合離退休人員生存認定開展操作性強、老年居民樂意接受的敬老為老服務活動50余次,社區居家養老中心還開設了老年食堂,就餐老人19人,深受老年人好評。明年各社區還將逐步予以拓展深化。三是社區愛心超市。今年在成為獨立核算的民辦非企業單位以來,逐步嘗試對社會經營、正規化管理、義工輪值,并逐步向周邊社區輻射和拓展,累計接受社會捐贈20余萬元,救助群眾1000余人次,發放救濟款物折價5萬元,開展愛心義賣活動2次。四是縣前社區義工之家。按照一名社工帶六名義工的模式,累計吸納社區義工50多人,開展結對活動3次,分散志愿服務5人次。五是四點鐘學校。今年的四點鐘學校以社區經典詩朗頌班和各社區假日課堂為主要形式,以社區少先隊活動為基礎,進行社區實踐體驗、小小樓長、課業輔導、道德素養教育等活動,既能讓家長放心和接受,又不加重學生課業負擔。

三、著力夯實工作基礎,加強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

1、全面開展社區人口信息核查。歷時半年,按照穿插進行、梯度推進的原則全面排摸在冊人口、常住人口、暫住人口信息資料,按片分組規范管理,定期聯系,增強了平時工作的有效性,增進了社區與居民的互動聯絡。

2、抓好社區專職工作者隊伍建設。通過公開招考和調劑錄用了11名社區專職工作者,及時填補社區編制缺額。這次招考按專業設置報考條件,增強了崗位錄用的針對性,強化了專職工作者隊伍穩定性。強化教育培訓,鼓勵社區專職工作者參加各類在職學歷進修、市委黨校研修班、社會工作師職稱報考、計算機模擬培訓等,有81名人員通過了計算機模塊考試,有8人獲得社會工作師、助理社會工作師職稱。開展胡賢林事跡報告會、你談我議學先進征文比賽、述職評議考核等活動,增強社區專職工作者敬業愛崗精神,今年社區主任儲海娟還被公開推選為全縣第二屆“十大杰出青年”。9月13日,還成立了社區工會,使社區專職工作者有了可以依靠的組織。

3、進一步完善內部管理機制。在社區試點的基礎上,在、等社區推行錯時工作制,方便居民辦事和來社區參加各類活動。實行社區工作日記、周報、月公示等制度,規范社情日記本,提高工作效能。出臺《社區共建經費財務管理制度》,簡化審批、結報程序,規范三務公開,調動社區專職工作者積極性。

四、著力配合中心工作,發揮基層網絡優勢。

1、完成羅家、溪南許兩村三委會、東方合作社兩委會換屆選舉,以及完成嶺腳村撤村建(并)居工作。

2、配合完成企業污染源普查、經濟普查、沿街工商戶安全生產檢查、美容美發足浴行業調查等工作。

3、配合完成文物古跡普查、犬類整治、城鎮居民抽樣調查、征兵體檢、樓道應急疏散導向牌安裝、醫保卡發放等工作。

4、配合“5·19”開游節做好彩帶隊組織訓練和秩序維護工作。

5、完成第六選區(社區)縣第十六屆人大代表補選工作。

6、開展公共衛生服務活動,完成各類疫苗接種通知單發送工作。

7、配合開展1300余家企業勞動保障書面審查工作。

8、完成清明節森林防火宣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