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環保局班子年度總結
時間:2022-12-25 11:19:50
導語:縣環保局班子年度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今年以來,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全體黨員干部職工的大力支持和積極配合下,我局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履行黨建工作責任制,以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為目標,認真貫徹實施“生態活縣”戰略部署,堅持環保優先,積極開展綜合治理,健全完善長效機制,圓滿完成了黨建工作各項目標任務,全縣環境保護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一、發揮黨組織作用,全面提升干部隊伍綜合素質
今年以來,局黨組按照縣里的統一部署要求,組織搞好了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和“發展,我的責任”主題實踐活動,帶領干部職工深入學習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和十八大會議精神等科學理論,全面加強了黨性修養,提高了干部職工的自身素質,切實改進了機關作風,全局干部職工牢固樹立“一盤棋”思路,立足本職,認真履行職責,自覺維護縣委、縣政府的權威,堅決落實縣委、縣政府的各項決議、決定,自覺服從于縣委、縣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務于全縣經濟又好又快發展這個大局,做到令行禁止,政令暢通,保證了縣委、縣政府確定的事情和指示在我局貫徹執行。同時,組織在職黨員干部深入開展包村幫扶困難群眾,選派優秀黨員干部掛職農村第一書記,黨支部扎實開展落后村一對一幫扶工作,全面發揮黨員先進性作用。
二、加強廉政建設,全力服務經濟發展
我們局班子成員在工作崗位上率先垂范,認真執行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先后建立了“首問負責制”、“二問終結制”、“特事特辦制”、“限時服務制”、“服務承諾制”等相關制度,通過黨務政務公開欄、“e支部”等對局機關工作職能、辦事程序、有關事項進行公開,加強了干部職工廉潔自律監督管理,方便了群眾,杜絕了“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不良形象發生,促進了經濟發展軟環境的改善,實現了年內沒有“吃、拿、卡、要”和“三亂”現象的發生,沒有發生違法亂紀的現象。截止目前,落實專門人員先后幫助縣第二污水處理廠、龍崗工業園、年產6000噸固化型汽車工業濾紙項目、風電場工程等14個投資過5000萬項目完成環評審批手續;積極幫助高性能特種鋁材項目、高檔工業鋁材項目、聯科炭黑生產項目、大業化工合成異戊橡膠項目、仲臨路等骨干財源項目開展環評審批工作,并完成了5處省級生態鄉鎮驗收命名;全面完成龍崗工業園園區環評,并推進東城工業園規劃環評,為項目建設搭建平臺,為全縣經濟社會跨越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
三、立足部門職責,全面完成各項環保工作任務
(一)深入開展水源地專項整治工作。一是扎實開展冶源水庫水源地專項整治。為確保縣城區飲用水安全,讓居民喝上潔凈、安全、放心的水,全局上下深入一線調查,研究具體整治措施,并牽頭制定《冶源水庫水源地環保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縣政府主要領導親自掛帥,深入一線督查推進,采取多項措施,加強協調調度。冶源鎮、水利局、環保局等18個鎮、部門(單位)聯合排查涉污水排放企業35家,整改安全隱患12個,對3家涉砷、1家涉鉛企業進行徹底關停,對6家企業進行停產治理,對1家企業吊銷營業執照并強制停產,對地處上游的辛寨鎮南流村金屬表面處理加工戶進行了拉網式排查,取締加工戶30余家;督促水庫沿線12個中心村生活垃圾全部納入城鄉環衛一體化范圍,對120個養殖大棚限期拆除,并印制水源地保護過街橫幅、宣傳標語等12000份。通過專項整治,冶源水庫水源地水質明顯好轉,有效保障了群眾飲水安全。二是與鎮政府聯合開展汶河流域環保專項整治工作。利用2個月時間通過宣傳發動、調查摸底、集中整治等工作步驟,對該鎮6家大型養殖場,29家淀粉加工、石英粉加工、屠宰等涉污水排放的企業和項目進行徹底整治,拆除設備15家,限期治理1家,消除了河流沿線全部污染隱患,實現了汶河水質穩定達標。
(二)扎實推進重點環保工作。一是抓好污染減排工作。把4項主要污染物減排指標作為剛性指標,以工程減排為主要抓手,落實各項減排措施。目前,縣垃圾處理場滲濾液處理工程、縣電鍍中心污水處理工程、玉龍造紙有限公司廢水深度處理工程已經全部完成,西城熱電脫硫工程和在線監測設備安裝完畢,20個農業減排項目已全面完成,山水水泥脫硝工程正在穩步實施。二是抓好流域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工作。全面抓好沿河治污工程建設,杜絕廢水直排河流現象。目前,清源污水處理廠升級改造工程正在加緊實施中,第二污水處理廠已建成投入試運行。三是抓好全市創模復核驗收工作。嚴格按照市政府創模復核相關要求,對照工作分工內容制定相應工作方案;全面完成115家重點排污單位“一企一檔”和7所學校“一校一檔”建檔工作,對6家“雙超雙有”企業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同時,對復核驗收反饋問題逐一分析,逐一整改,逐一落實,確保按期按要求完成工作任務。
(三)加大重點污染源企業監管。一是重點加強轄區涉重涉危險廢物處置管理。嚴格監管各類污染源達標排放和污染物防治設施運行,先后對275家污染物排放單位重點監管,對查出的14家違法排污企業依法嚴厲處罰,有效地打擊了偷排偷放等環境違法行為,引起了良好社會反響。二是不斷提高監測能力建設水平。投資100萬元進行了監測站實驗室改造,全面提升環境監測水平;同時,確定專門點位加強重點河流底泥重金屬和日常環境監測,取得各類監測數據11900多個,重點行業企業得到有效監管。落實專門隊伍狠抓秸稈禁燒及綜合利用工作,通過加強巡查和宣傳指導,夏秋兩季秸稈禁燒工作得到有效控制,綜合利用率得到顯著提高。三是抓好宣教工作,推動公眾參與。聯合廣播影視部門深入開展“六·五”世界環境日主題大型公益宣傳等活動;同時,在周末報道等欄目公開曝光各類環境違法行為15起,多種形式普及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知識,形成了全社會了解環保、理解環保、支持環保的良好氛圍。
(四)全力推進環境信訪問題解決。環境信訪作為環保工作的風向標,是社會和諧穩定和環保部門形象的具體體現,更是關系到政府的公信力和滿意度的大問題。今年以來我們把環境信訪作為工作的突破口和切入點,全力推進環境信訪問題解決。先后與鎮(街)聯合開展流域區域環保專項整治活動,取締“土小”項目20個,停產治理污染企業8家,全年共查處信訪300件,流域區域環境信訪隱患得到及時消除,信訪量同比下降10.4%,按時處結率同比提高3個百分點。
- 上一篇:淺談英語教學中本土文化發展
- 下一篇:領導在出口農產品安全調度會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