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局糾風工作總結范文

時間:2022-02-11 02:24:37

導語:衛生局糾風工作總結范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衛生局糾風工作總結范文

一、多措并舉,落實醫療機構糾風工作

1、持續深入開展“醫院管理年”活動。把行風建設貫穿到“醫院管理年”活動中去,著力打造“誠信醫院”、“平安醫院”。加大對推行院務公開落實情況的督查,開展大討論促進思想觀念大轉變,以思想觀念大轉變,促進醫療服務水平大提高。進一步規范醫療人員的醫療服務行為,加大對醫院的監管力度。各級醫療機構切實加強臨床用藥管理規范,堅持住院費用一日清單制度;實行二級以上醫院醫療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制度和單病種最高限價制度。

2、各醫療機構利用LED屏滾動播放廉政標語,并在辦公電腦設置廉政桌面及屏保程序,在單位會議室及各辦公室張貼和懸掛廉政制度及格言,加強醫院廉政宣傳;在醫生辦公室、藥房等地門口,張貼了“拒收紅包從我做起”、“謝絕醫藥代表”的宣傳牌,并公布了舉報電話,接受群眾監督。各單位利用醫院簡報光榮榜板塊,刊登醫院好人好事,每月更新院文化墻內容及照片,鼓勵并引導廣大職工積極參與反腐倡廉、糾正醫療服務不正之風。

3、將院務公開與治理醫藥購銷領域商業賄賂工作同步推進,將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職工關注和反應的熱點問題、社會和病人關注的醫療服務價格等重大問題實行事務公開,強調醫療衛生機構要運用電子屏幕、公示欄等多種形式,把醫生、護士情況向病員公開,將各類藥品價格、各種檢查、治療項目、護理項目、各類病房的床位費、各類手術、麻醉等收費標準公示于眾,尊重患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讓群眾“看明白病、吃明白藥、付明白錢”。同時,加強監督檢查,公布監督投訴電話,設立舉報箱,真正把醫療服務行為置于陽光之下,置于全社會的監督之下。

二、落實藥品“三統一”,推進糾風工作

藥品“三統一”在我縣啟動以來,在上級各部門的精心指導下,為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規范各醫療機構用藥行為,加強藥品質量監控,合理確定藥品價格,建設覆蓋城鄉的基本藥物監管體系,有效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下發了一系列文件要求在全縣落實各醫療機構藥品“統一采購、統一價格、統一配送”工作。全縣3家縣級公立醫院,10家鄉鎮衛生院和143家村衛生室已全部與各自配送企業簽訂配送合同。

1、加強培訓,提高政策執行力。基本藥物制度落實關鍵在醫務人員,縣衛生局制定了《關于加強國家基本藥物臨床應用指南和處方集培訓工作的通知》,并要求各醫療機構定期組織醫務人員進行相關政策、《基本藥物臨床使用指南》和《基本藥物處方集》的學習培訓工作,使縣鄉村三級全體醫務人員了解制度內容,更加深刻的掌握相關知識,把握任務要求,按照臨床藥物應用指南和處方集,優先使用基本藥物。

2、實行動態監管,層層落實工作。按照上級文件要求,縣衛生局專人負責,并專題組織進行統計和藥品采購工作的培訓,目前縣級三家公立醫院和10家鄉鎮衛生院均嚴格按照規定進行平臺采購藥品,并指定專人負責此項工作,負責定期編制本單位及本轄區藥品采購計劃,縣衛生局每日登陸平臺對藥品采購計劃、藥品配送、驗收入庫等工作進行動態監管,保證了各醫療機構采購藥品的規范性。

3、加強監督指導,落實考核工作。根據我縣實際情況制定下發了《關于加強醫療機構藥品三統一工作安排的通知》、明確了縣鄉村三級醫療機構藥品“三統一”工作考核制度和細則,每季度對縣級公立醫院、鄉村兩級醫療機構藥品“三統一”工作進行全面考核,主要是“三統一”藥品的使用品規和數量、服務人次、次均費用等內容,并將考核結果與績效考核、合療定點、鄉醫聘任等工作有機結合,每季度根據考核結果兌現補助資金。

4、醫療機構使用“三統一”藥品品種、金額逐月增高,并實現了全覆蓋。截止目前,我縣縣鄉村三級醫療機構藥品“三統一”覆蓋率已達100%,而且全部實行藥品零差率銷售;縣醫院和基層醫療機構全部由中標配送企業藻露堂藥業有限責任公司配送。縣級公立醫院采購藥品規格972種,金額3224.52萬元,讓利金額439萬元。鄉鎮衛生院采購藥品規格495種,金額416.63萬元,讓利金額63萬元。村衛生室采購藥品規格661種,金額683.4萬元,讓利金額103萬元。

5、規范藥品質量,杜絕不合理用藥。我縣“三統一”藥品由指定配送企業統一配送,有效的解決了過去多渠道購進藥品的混亂現象,提高了藥品采購的透明度,也便于行政部門的監管,統一配送也使各醫療機構的用藥質量有了保障,人民群眾能夠及時用上價廉、有效、安全的藥品。醫務人員臨床用藥也進一步趨于合理化,規范了醫生的用藥行為和開大處方的不良現象,從而杜絕了藥物濫用的現象,減輕了患者的就診負擔。

6、降低診療費用,受益普通百姓。就診人數、藥品收入和次均費用均產生了明顯變化。一是醫療服務能力提升。從調查情況看,實行藥品“三統一”制度后,我縣縣級公立醫院和鄉鎮衛生院門診人次、住院人次、業務收入、較2012年同期分別提高了15.6%、59.96%、57.09%,藥占比由51.62%下降到39.46%,平均病床使用率達到95%以上。二是縣級公立醫院次均費用明顯下降。實行藥品“三統一”后,縣級公立醫院門診次均藥品費用降低12.3%,住院次均藥品費用降低23.48%,切實解決了群眾“看病貴看病難”的問題,群眾普遍反映良好。

三、加強合療監管,確保民生工程落到實處

2013年,實現了全縣免費參合全覆蓋,參合農民達225992人,參合率達到100%。合作醫療基金到位總額8251.62萬元,已全部到位。截至2013年10月底,合療補償資金7344.33萬元,補償參合患者58.03萬人次。住院24133人次,其中單病種7073人次。縣內次均費用2329.13元,報銷比例逐步提高,參合群眾受益明顯。

1、財務管理方面,嚴格按照“專款專用”的原則,將合療基金用于群眾的醫藥補償上,會計核算規范、賬務處理完整、嚴謹。

2、確定每周二為“住院醫療機構管理日”、每周三為“門診統籌管理日”。合療辦在每周二深入縣內外住院定點醫療機構,進行“四合理”檢查等方式及時發現和制止違規行為。每周三開展門診統籌定點醫療機構專項檢查,對違規的定點醫療機構現場開具檢查意見書,并限期整改。對急診非定點醫療機構,患者住院期間電話備案,合療經辦中心監督科進行身份核查,一系列政策的完善杜絕了偽造信息資料。

全縣監管對象149家。其中住院定點醫療機構89家,縣級定點20家,市級定點49家,省級定點20家。村級門診定點134家。累計檢查21次。檢查住院醫療機構23家。檢查門診定點醫療機構133家,占總門診定點的99%。

3、信息科根據基金的運行情況,測算相關數據,制定出更加符合我縣實際情況的新農合政策,保證基金安全運行,在此前提下使參合患者最大受益。

4、我縣新農合采用入院現場檢查、病歷集中檢查、新合療基本政策現場考試、隨機抽查村衛生室、隨機住院病歷抽取、隨機入戶走訪出院患者、集中檢查反饋的方式對各定點醫療機構進行了全面檢查。在檢查過程中,針對定點醫療機構出現的不合理檢查,不合理治療、不合理用藥、不合理收費等問題,予以通報。責令其限期整改,強化內部管理,將多收的費用返還患者。并根據整改情況進行復查,以便不打折扣的落實新農合政策,保證合療基金安全平穩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