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工會工作總結

時間:2022-10-14 10:47:53

導語:教育工會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教育工會工作總結

1、大力推進學校民主政治制度建設

推進學校民主辦學,不斷完善學校民主政治制度建設,是縣教育工會的工作重點。學校實行民主管理,是促進學校提高管理水平,努力實現決策民主化、科學化的需要;對有關學校全面性、長遠性且影響重大的決策,通過民主決策的制度和程序,認真聽取廣大教職工的意見,把行政領導集中管理與學校民主管理有機結合起來,既可以防止或減少失誤,保證各項決策的科學性的權威性,又可以把決策變成大家的意志和自覺行動。全縣各學校工會不斷完善以教職工(代表)大會為基本形式的學校民主管理制度,把推進黨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根本指導方針在學校的貫徹落實和維護廣大教職工的主人翁地位作為工會工作的主題來抓。按照教育部下發的《學校教職工代表大會規定》規程的要求,首先是加強了教代會制度建設:努力做到崗位設置、人事聘用改革方案、績效工資實施等涉及到教職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項,須經過教代會審議并以無記名投票方式予以通過。縣教育工會就《工作規定》中各項制度的落實情況、執行中存在的問題下基層學校進行調研和指導,力求從制度上保障教職工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的落實。其次是加強了教代會的規范運作:重點抓了基層工會組織候選人

推薦工作規范程序的落實,同時注重教代會的會前把關和現場監督。繼續運用學校發展性督導評估這一有效考核評價機制,把學校民主辦學和民主制度建設的內容納入到考核范圍,不斷完善教職工民主評議校長和中層行政辦法。積極探索拓寬教代會閉會期間職權履行的途徑,落實工會主席列席行政辦公會議制度。積極籌劃鄉鎮幼兒園建聯合工會和民工子弟學校建立工會組織事宜,全面推進建立以工資協商為重要內容的集體協商集體合同制度,確保民辦學校、幼兒園的教職工享有對重大決策的知情權、建議權、監督權和工作條件、勞動的報酬的協商權。

積極推進和諧勞動人事關系建設,做好兩個“維護”的統一。縣教育工會緊緊圍繞省“十二五”教育事業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的開局實施,著力關注和推動解決影響教職工隊伍穩定的熱點難點問題和教育改革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充分發揮了教育工會密切聯系教職工群眾的優勢,主動協助黨、政把矛盾解決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將深化校務公開作為推進學校民主政治制度建議的重要環節,以求實效為重點,推動實質性公開,促進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在監督下行駛。高亭小學、高亭中心小學被縣總工會評為“校務公開先進單位”。

2、以師德師風建設為抓手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加強新時期師德師風建設,致力于全面提升教職工隊伍整體素質,是工會組織的第一要務。建設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敬業奉獻的教師隊伍是推進教育科學發展的基本保證,工會工作圍繞教師隊伍建設,既是教育大局的要求,也是廣大教職工提高自身素質和工會從根本上維護教職工切身利益的需要。縣教育工會組織了《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學習宣傳活動,通過學習要求廣大教職工重視教育改革,支持教育改革,參與教育改革,在教育改革中立足本崗位建功立業。積極組織開展了創先爭優活動,要求各校工會和全體工會干部積極投身到教育系統的“網絡化管理、組團式服務”活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縣教育工會充分運用省首屆十佳和五星級青年老師評選活動這一有效載體,積極配合教育局黨委開展“愛崗敬業、愛生如子、愛教如家”師德主題教育活動。以評選活動和組織教職工學習《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為切入點,配合黨政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師德師風建設活動,四月和五月分別參加了縣總工會組織的“善美麗海島、魅力蓬萊”職工網上知識競賽和慶“五一”職工攝影書法美術比賽,取得了較好成績,十月份組隊參加市教育工會和市教育學會聯合組織的教師課堂設計,共有26名教師參加比賽,18人次分獲一、二、三等獎取得較好成績。從而使廣大教職工充分認識到教育的社會窗口作用和教師職業道德要求,營造了以德從教,以德治學的良好氛圍。四平小學的殷光舉教師被評為省首屆五星級青年教師,大衢中學工會、高亭中心小學工會被市教育工會評為先進集體。同時,通過表彰全縣學校工會“先進工會組織、巾幗競賽先進、家庭事業兼顧型”等34家先進集體和78名先進個人,以此引導教職工努力做到“學為人師,德為人范”。

3、積極開展健康的校園文化體育活動

縣教育工會及各校工會從維護教職工身心健康和教育事業可持續發展的高度,認真開展群眾性校園文化體育活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大力加強對教職工的人文關懷,積極開展有益于教職工身心健康的校園文化體育活動。如3月份舉行了慶“三八”體育比賽,5月份慶“五一”全縣教職工乒乓球比賽;9月至11月份積極參加了全縣第七屆運動會等。各學校工會在暑假紛紛開展教職工休養活動和其它豐富多樣的活動,教育工會和學校積極給予經費補助。這些活動的開展活躍了校園文化生活,促進了教職工身體素質的提高,增強了學校教職工的凝聚力,促使廣大教職工身心愉快地從事教書育人工作。

深入開展“送溫暖獻愛心”活動,2012年元旦、春節,縣教育工會慰問了50余名困難教職工(包括部分退休教職工),發放困難補助費共計約12萬元。同時,組織各基層工會參加縣總工會的合作醫療互助補充保障,真正讓教職工感受到組織有溫暖。

4、不斷加強工會自身建設

適應形勢發展,以改革創新的精神把教育工會建設成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的群眾組織,不斷創新組織體制、運行體制和活動方式,增強工會組織的適應力、親和力、創造力和凝聚力,是目前各校工會組織面臨的機遇和挑戰。為此,縣教育工會十分注重工會干部的綜合素質和服務意識的提高,組織工會干部學習工會工作法律規章和相關知識,切實增強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多種途徑對工會干部進行培訓和組織再學習。學習和領會十八大精神,3月派工會干部參加了省教育系統工會第一期心理咨詢師職業資格培訓班,岱中小學工會主席沈芬同志獲三級心理咨詢師國家職業資格證書,8月份組織全縣教職工進行了“身邊的感動”師德征文活動,共有10篇文章參加市工會評獎,其中又有2篇文章參加省級評獎,取得較好成績,10月份部分工會干部參加了縣總工會組織的工會干部培訓活動。

一年來,教育工會精心組織,周密部署,有效開展了“服務職工在基層”為主題的面對面、心貼心、實打實專項活動。通過此項活動,筑起了工會服務教育服務教職工的特色網絡,基本實現了教職工思想狀況在線掌握、工會維權幫扶在一線實施、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在一線開展、工會工作任務在一線落實的目的,使工會工作更加科學規范,更加符合學校實際,更加符合教職工群眾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