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職業教育工作總結
時間:2022-07-21 07:58:06
導語:教育局職業教育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15年,為加強教育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市教育局圍繞培育重大經濟增長點、打造經濟升級版,努力提升職業教育質量,培育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1、統籌職教布局,推動職業學校做大做強。加快市級統籌和職教資源整合,今年經市政府批準,我市將市職業教育中心、工業學校、市二壩高級職業中學整合成立高級職業技術學校。通過資源整合,為學校的進一步發展及辦學效益的提高打下了更加堅實的基礎。市職教中心創建國家級示范通過省級初評驗收。
2、統籌中高等教育,推動中高職合作辦學。加快中職學校和綜合高中學校與高職開展多形式合作辦學,今年新增4所學校與省屬、市屬高職院校開展合作辦學,目前我市已有7所中職學校招收五年制,計劃1320人,比去年增加270人。推進中高職在專業設置、教學計劃、教學大綱、課程設置、師資等方面的貫通銜接。在普通高中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指導,讓更多的普高學生接觸職業教育,為未來選擇高職教育提供幫助和指導。在中職學校開展中高職銜接的課題研究,信息工程學校的《中高職教學相互銜接現狀及策略研究》,作為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已結題。在2015年全省職業教育教學成果獎評審中,榮獲特等獎,參加國家級評選。在有關縣政府、和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繁昌、南陵、無為縣級職教中心轉型發展,增設普通中專辦學層次,為中高職銜接奠定基礎。
3、落實改革試點任務,推動創新創業教育更加深入。認真實施教育部和省教育廳職業教育教育教學9項改革試點和5項專業試點改革任務,并把兩項試點任務上升到省級課題,《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工作和校園文化建設的實踐研究》、《市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實踐研究——以繁昌縣職教中心為例》,已通過省級立項。繼續推進中等職業教育創新創業試點工作。與江北集中區管委會等部門組織職業學校開展校企合作江北行對接會。積極做好2015年中職學校招生辦學資質和招生專業的審查工作。
4、認定職業教育和民辦教育專項資金,提供職業教育發展保障。經學校申報,市教育局、市財政局認定,市政府批準,發放2013年職業教育專項資金953.12萬元、民辦教育發展專項資金691.24萬元。職業教育發展專項資金主要獎補“三重”(重點學校、重點實訓基地、重點專業)和品牌、特色專業建設、中職、高職資助體系、引進優質職業教育一次性獎勵、國家、省項目配套資金、學科帶頭人和師資隊伍建設、職業學校招生、符合我市產業發展方向的專業設置、創建示范職業院校、職業教育教學成果等方面;民辦教育發展專項資金主要獎補引進優質民辦學校、民辦學校培養人才、民辦學校師資隊伍建設、民辦學校教學設備購置、民辦學校基礎設施建設、民辦教育教學成果等方面。
5、統籌招生宣傳,促進中職招生健康有序。為更好地做好中職招生工作,提升招生宣傳的實效性和針對性,市教育局統籌全市職業教育宣傳。啟動中等職業教育宣講團進校園活動,制定市中等職業教育宣傳工作實施方案,編寫職業教育宣傳通稿,抽調人員組成了24個職業教育宣講團,分別進入全市初中學校和初三畢業班級開展職教宣傳。借助各種媒體擴大宣傳,利用《日報》、《大江晚報》、教育電視臺、《教育信息網》、公交車移動電視等進行招生宣傳。印制招生公益宣傳畫,發放至學校、班級、街道(鄉鎮)、居委會(村委會)進行張貼。編印市中招報考指南,在中考志愿填報前,免費發到每一位中考學生手中。組織職教宣講團成員赴社區、赴生源大縣進行宣講。通過全市統籌,招生宣傳健康有序開展。于市發改委對接,積極做好普通中專招生計劃審批權下發的銜接工作。首次嘗試我市部分職業學校五年制提前批次招生等相關工作。提請市委市政府同意,下發學習有關職業教育重要批示和全國職教會議精神方案。
6、成立市社區大學,促進職業教育與終身教育的融通。為加快發展我市社區教育,建設學習型社會和構建終身教育體系,提高城鄉居民素質,經過充分的調研論證,市教育局依托廣播電視大學成立社區大學。通過創建了“市民終身教育網”學習平臺,初步建成涉及各個領域近6000門課程的學習資源,萬余講視頻課件,容量約2T以上資源量供居民學習。
7、編寫市學習型城市建設案例,社區教育不斷推進。經省教育廳層層推薦,我市積極申報,編寫了《中國學習型城市建設案例(第二輯)》,進一步提升了我市學習型城市建設的整體水平,因而今年我市以全國學習型城市建設聯盟城市代表的身份參加在重慶舉辦的2015年全民終身學習活動周全國總開幕式及2015年全國學習型城市建設聯盟年會。成功入選全國學習型城市建設聯盟成員單位,成為省第二家入選單位,這是對我市多年來全面深入開展社區教育、成人教育、學習型城市建設取得成績的充分肯定。市政府批準成立市推進終身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市委常委、分管教育副市長任組長,市直有關部門及各縣區領導為成員單位,初步形成了“時時皆學、處處可學、終身學習、人人成才”的濃厚氛圍。積極開展社區教育示范區、街道創建工作,命名5個市級社區教育示范街道和1個示范鄉鎮成人文化技術學校,擇優向省教育廳推薦區澛港街道、經開區街道、區龍湖街道申報省級社區教育示范街道。開展社區教育特色品牌征集工作,推進社區教育特色化發展。完成教育部、農業部來調研涉農職成教改革與發展工作。
8、推進職業教育信息化建設,加強職業教育信息能力提升。組織參加職業學校名教師參加教師信息化能力提升培訓班,舉辦職業學校教師信息化教學大賽,并擇優推薦參加省賽,獲得省賽一等獎2名、二等獎6名、三等獎6名。市教育局獲得2015年全省中等職業學校信息化教學大賽優秀組織獎。
9、鼓勵中職學校積極申報省級示范性中職學校。根據《省優質示范中等職業學校評估條件(試行)》、《省優質示范中等職業學校評估指標體系(試行)》和《省省級示范中等職業學校評估指標體系》要求,市教育局高度重視,積極宣傳發動,組織申報工作。專家評估組通過聽取匯報、查閱資料、實地察看、詢問解疑四個環節,對申報學校作出了評估意見。向省教育廳推薦汽車工程學校、機械工程學校、師范學校申報省優質示范中等職業學校,信息工程學校申報省省級示范中等職業學校。
10、加強中職學校德育工作和校園文化建設。開展省級“德能雙優”學生評選。經學校上報,市教育局、團市委審核、公示,推薦的185名學生被省教育廳表彰為省中等職業學校“德能雙優”學生。“文明風采”競賽取得好成績。根據省教育廳《關于組織參加第十一屆全國中等職業學校“文明風采”競賽活動的通知》(皖教秘職成〔2015〕19號)要求,市教育局組織了市級復賽。在校級初賽基礎上,市教育局組織專家對13所中職學校上報的653件參賽作品進行了評審,評選出一等獎41個,二等獎66個,三等獎54個,優秀組織獎5個。并擇優推薦參加省級復賽。在省級復賽中,我市共有102件作品獲獎,11名教師獲得省級復賽優秀指導教師獎,市教育局獲優秀組織獎。
11、省中職院校技能大賽成績優異。學生組獲得全國大賽三等獎4個、省大賽學生一等獎3個、二等獎14個、三等獎33個;教師組獲得省大賽二等獎2個、三等獎2個。市第十四屆中職學校技能大賽方案已初步確定,文件已下發,競賽規程已公布,各中職學校都在積極準備。
12、專業建設進一步加強。命名了市中等職業學校第三批市級品牌示范專業3個、重點專業8個、特色專業6個,認定市級重點實訓基地10個。組織開展中等職業學校校長或分管校長、實訓主任、教務主任、教科室主任、名師工作室主持人、專業建設帶頭人代表、市教科所分管領導、中職專業教研員、部分綜合高中學校分管校長97人參加的市中職學校專業規范化建設專項培訓班。積極推進職業學校名師工作室、技能大師工作室建設。
13、開展各類職業技能培訓。職業學校面向市場、堅持堅持學歷教育與社會培訓并舉的原則,大力開展農村實用技術培訓、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企業職工崗位培訓和繼續教育、就業再就業和創業培訓。
14、組織開展對成人高校函授站的年檢工作。按照《省成人高等教育函授站(教學點)檢查評分細則》要求,對我市高校函授站的辦學基本條件、必備的管理人員、輔導教師隊伍、專業設置、辦學規模、教學管理、執行經審查的招生簡章和招生廣告、執行收費標準等情況進行了評定,我市11個函授站(點)均達到合格等次。
15、舉辦市社區大學揭牌儀式暨2015年市全民終身學習活動周開幕式。活動于11月17日舉行,包括科普講座、學習座談、文體比賽、道德講壇、才藝展示等等,項目多樣,內容豐富,形式新穎,居民們能就近參與,就近感受,在活動周中收獲知識,收獲快樂,收獲健康。
16、推進民辦教育有序發展。加強對民辦學校的監管,開展民辦學校年檢工作,加強非公組織黨建工作,在摸底基礎上,召開座談會,通過獨建、掛靠等形式,完善民辦學校黨組織建設,先后在4所民辦學校建立黨組織。
- 上一篇:機電生產質量檢測論文
- 下一篇:校園安全及行政審批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