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感染控制技術培訓班個人總結

時間:2022-11-07 03:56:00

導語:醫院感染控制技術培訓班個人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醫院感染控制技術培訓班個人總結

醫院護士由于工作的特殊性,面臨著多種職業危害(如生物性危害、化學性危害、物理性危害、心理社會性危害等),其中艾滋病、乙肝、丙肝感染是生物性職業危害的主要種類。美國勞動職業安全局1991年制定了專門法規要求對暴露于經血傳播性微生物的醫務人員進行職業保護,各種防護措施被大量推薦。仍然是每年有數百名醫護人員死于血源性傳染病,平均每天1人。因此,護士的職業危害不容忽視。目前在我國,護士的職業危害、防護問題仍顯力度不夠。

結合專業實際,我院于20*年4月9日-13日期間在院會議室開展醫院感染控制技術培訓班。參加對象由醫院感染管理部門的專(兼)職人員及醫院感染管理重點科室的醫生、護士共三十多人。并安排張練旗院長和鮑國惠主任宣講了《國內外消毒滅菌新進展》、《醫院感染管理質控標準及存在問題》、《醫院感染控制技術及方法》、醫院感染管理工作技巧》等文章,培訓后組織了討論。

大家談到:

職業防護教育問題,有90.60%認為職業防護教育不到位。原因是,目前我國護理教育體系中尚無有關護士職業防護課程,造成護生在校學習時未能充分認識到職業防護的重要性,畢業時無職業防護意識。學生畢業后,醫院對護士的崗前培訓和在職教育中,未把職業防護內容列為必須培訓的內容。而且,加之醫院重視程度不同,護士學習、理解能力的不同,護士掌握防護知識程度不一,部分護士存在僥幸心理,缺乏學習職業防護知識的積極主動性,從而導致護士職業防護教育不到位。

職業防護措施落實問題,調查上認為職業防護措施未能落實的占94.00%,分析其原因是:

(1)目前我國護理管理者及醫院管理者對護理人員的職業病防護重視不夠,對有關職業損傷的防護宣傳教育較少,使護理人員的職業防護意識淡薄,防護能力較低。

(2)護士缺編問題嚴重,護士要完成繁重的注射任務,而忽視了對自身的保護。據WHO1999年的報告,發展中國家每人每年平均注射1.5次,住院兒童及成人則每年平均注射10~100次,95%的注射是用于治療。護士是執行注射的主要群體,因此,長期處于潛在針刺傷和一次性物品用后清洗、浸泡及毀形等處理,提高了護士侵入性操作機會,增加了護士的職業感染危險性,但護士自身及管理者對此認識不夠。

防護用具問題,調查中認為防護用具不到位的占95.00%,原因是醫院沒能按規定購進和提供防護用具。例如:大量普及使用的注射器、輸液器都沒有安全保護裝置;安全留置針、無針連接系統、正壓輸液針頭、真空采血系統、靜脈藥物配置中心等護理用品和設施,在基層醫院由于種種原因,很難被使用;醫院更難為護士提供隨手可得的符合國際標準的銳器物收集器,連起碼的防漏、耐刺、密封的銳器收集箱也很難被使用。

防護評估問題,調查中認為防護評估不到位的占94.00%,原因是發生職業暴露后,醫院沒有專門組織對受傷者進行風險評估和指導處理,受傷護士未能得到必要的檢測、治療及流行病學跟蹤觀察,有的甚至必要的上報資料及檔案也沒有。

防護費用問題,防止護士職業危害需要的費用,在發達國家是由社會保險等支付的,我國目前社會保險體系尚不健全,職業防護培訓資金不足,導致防護費用無法落實,更進一步增加了職業感染危險。

大家建議:

重視對護士進行職業防護教育,對醫療工作者進行教育已被多數國家認為是減少職業暴露的主要措施。要樹立職業防護意識,必須加強職業防護教育,要加強職業防護教育,首先從改變觀念入手。傳統的教育中過分強調護士的奉獻精神,有時給護士造成錯覺,認為注重自身安全防護就是不講奉獻;傳統的觀念認為護士為患者服務,不能怕臟,不能嫌棄患者,戴手套等防護措施被認為是不敬業的行為,但沒有員工的自身健康,何來患者的健康維護?因此,建議護理專業教育中開設護士職業防護課程,上崗前的護士必須進行醫院感染、職業防護、安全工作技術和方法的崗前專門培訓,經考核合格方可上崗。工作后不間斷地接受繼續教育,不斷強化安全防護意識,護理管理者應加強督查力度。

成立職業防護專班,健全職業防護上報制度和上報程序,職業暴露的處理常規,風險評估標準等。醫院管理者應充分重視護士的職業防護,積極改善工作條件,合理配置人力,減少非必要的注射治療,減少護士因工作忙亂而引起的損傷,從而減少護士的職業危害。

積極開發各類先進、安全、價廉的醫療器材,普及使用可自動回套的針頭;使用符合國際標準的防漏、耐刺、密封的環保型銳器收集箱;推廣使用無針密閉輸液接頭和真空采血系統。由環保部門成立一次性醫療物品用后處理專門機構。醫療垃圾嚴格分類管理,減少流通污染環節,把護士的職業危害降到最低。

大家談锝好多,視野很開闊,發言踴躍,一致認為講課與討論結合比歷來書面考試掌握得知識多,這次培訓真是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