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研工作安排

時間:2022-09-27 11:33:00

導語:生物教研工作安排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生物教研工作安排

一、教研工作要點

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為指針,以實施《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為目標,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轉變教學方式和教學思想為主攻方向,緊緊圍繞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出發點,深入開展教學研究和教學改革,不斷探索新形勢下實施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的經驗和路子,全面推進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轉變教育觀念,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切實加強對生物教學的研究、指導與服務工作,為提高生物學科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而努力工作。

1.積極實施初中和普通高中新課程改革。

(1)加強生物教師培訓。開展各種形式的學科培訓,貫徹新課改理念,全面提高教師教學實踐能力,特別是進行探究性教學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進行多媒體教學和網絡教學的能力。

(2)、開展各種教研活動。開展各種形式的觀摩、研討活動,做好階段性總結工作,逐步形成課改實驗成果的發現、形成、積累、評定、宣傳和推廣機制,使區域性的成果及時在全市推廣。通過“校本教研”制度的建設,初步形成教師教學反思、同伴互助、專業引領的校本教研制度,使廣大教師教學觀念不斷更新,教學能力和水平不斷提高。

2.認真基礎年級教學工作,提高生物學科教學質量。

課堂教學改革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以提高教學效率為根本,以現代教學技術為依托,以轉變教學方式為突破口,努力實現三維目標的落實。加大課堂教學研究、指導、服務的力度,通過視導、觀摩、研討、交流等教研活動,探索生物教學規律,總結推廣經驗,創新教學模式,不斷提高生物教學質量。建立科學有效的生物課堂教學評價體系,加強教學質量管理,形成生物學科教學質量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評價體系。

強化教學常規管理。建立“集體備課、資源共享、揚長補短、課后反思”的備課制度,充分發揮教師的集體智慧,形成優質教案、學案,提高教學整體水平。要嚴格遵守課堂教學規范,按照新的課堂教學評價標準組織教學。作業設計要體現自主性、實踐性、綜合性和層次性,作業批改要體現出多樣性和人文性,要及時進行作業的指導與講評,提高學生學業成績。

輔導學生要有目的、有計劃,做到定時間、定地點、定內容、定要求。輔導方式要靈活多樣,不斷提高輔導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平時考試命題要依據“雙綱”,加強與社會實際和學生生活經驗的聯系,重視考查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特別是實踐動手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考試方式要靈活多樣,對考試結果要及時做出分析、指導,并通過適當方式,形成激勵性的改進意見或建議,促進學生發展。要積極構建“以學論教”的發展性課堂教學評價模式,把“主動學習,探索研究”作為課堂教學改革的著眼點。要倡導以學生發展為本,以學生自主活動為基礎的新型教學方式,運用啟發式、討論式、合作式、探究式的教學方法。通過舉辦研究課,觀摩課、展示課、評優課、組織教學論文評選優秀教案評選等,從整體上推進課堂教學改革、大面積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3.認真抓好高三和初三復習工作

⑴、全市中考和高考的升學質量是教研工作的重中之重,要積極探索與中、高考改革相適應的教研工作方式,加強中、高考的研究與指導,并形成相應的工作方法,努力完成2006年中、高考的各項奮斗目標。做好與外地的信息交流和溝通,確保高三復習的方向對路,認真做好復習資料的收集,確保高三復習的高效與到位。認真抓好學科教學質量檢測與分析工作,重視對檢測結果的分析、研究,有效發揮考試對復習教學的積極引導作用,并逐步完善學科教學質量的檢測、分析和調控機制。充分發揮學科中心組成員作用,及時發現典型,總結推廣經驗,全面提高全縣中考和高考成績。

二、活動安排

1.2006年2月-2006年7月主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