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才工作計劃
時間:2022-11-20 03:26:00
導語:市人才工作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年人才工作總的要求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和****全會,省委九屆七次、八次全會以及市委八屆六次、七次全會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大力推進人才強市戰略。緊緊抓住培養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三個關鍵環節,加強人才資源能力建設,深化人才工作體制改革,優化人才資源配置,努力把各類優秀人才集聚到我市現代化建設的各項事業中來,為建設粵西經濟強市、和諧****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撐。
一、加強對全市人才工作的統籌規劃和宏觀指導
1、認清形勢,統一思想,進一步增強做好人才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繼續認真學習貫徹黨的****精神和全國人才工作會議以及省、市科技教育人才工作會議精神,切實提高新形勢下人才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圍繞我市“****”規劃要求,研究提出今后五年全市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的總體思路和實施意見,進一步修編完善“****”人才規劃綱要,并組織實施。
2、創新人才工作政策。出臺市委、市政府關于加強人才工作的實施意見,在加強人才資源能力建設、充分發揮人才作用、完善人才工作的體制和機制、培養引進高層次人才和急需緊缺人才等方面提出政策性意見。
3、加強檢查督促和分類指導。對貫徹落實中央《決定》和省、市科技教育人才工作會議的情況、優秀人才發揮作用情況,分別組織一次專項督查。及時總結推廣人才隊伍建設中的新成績、新經驗。加強對不同人才在培養、吸引、使用等方面的分類指導。
二、突出重點,促進以三支隊伍為主體的人才隊伍建設
4、探索制定各類人才資源能力建設標準,改革教育培訓的機制、內容和方法。進一步完善基礎教育、職業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相互銜接的教育體系,完善繼續教育和培養制度。建立建全以市場為導向的人才培訓機制,充分發揮用人單位、社會培訓機構、高等院校的積極性,采用定向培訓、定單式培訓、委托培訓等形式,大力培養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實用性人才,鼓勵境內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著名培訓機構來茂合作或獨立舉辦培訓項目,采用“走出去和請進來”的辦法,培養****緊缺急需的專業人才。
5、加強黨政人才隊伍建設。繼續深化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理想、責任、能力、形象”教育和“十百千萬”干部下基層駐農村活動。進一步落實大規模培訓干部的各項任務,全面提高黨政人才的綜合素質。
6、加強企業經營管理人才隊伍建設。圍繞發展具有競爭力的規模企業,培育一批熟悉經濟和法律、具有現代企業管理知識的職業經理人,一大批善經營、懂管理的復合型經營管理人才。初步建立企業經營管理人才數據庫。
7、加強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以提高創新能力和弘揚科學精神為核心,積極配合國家和省實施“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構建重化工業、文教衛生等重點行業和領域高層次重點優勢學科專業人才群體、專業技術帶頭人群體、中青年科技骨干群體和支柱產業人才群體。
8、大力引進高層次緊缺人才。進一步完善人才引進政策,疏通人才引進渠道,創新人才引進方式方法,以項目引才,以工程招才,依托重點工程、大型項目,大力引進高新技術產業、支柱產業和重大工程建設急需的中高級專業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落實優秀專家和拔尖人才各項政策措施,加強市管第五批優秀專家和拔尖人才的管理。
9、加快高技能人才和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充分利用****職業技術學院、技工學校等職業院校的教學資源,擴大高技能人才培養規模;加強崗位培訓,組織技術革新和攻關,促進崗位成才。采取多種方法,加快培養熟練掌握先進技術、工藝和技能的高技能人才。整合各種培訓資源,大力開展多種形式的農村實用技術培訓、農村轉移就業培訓,積極推動農村實用人才培養,提高農村人才隊伍素質。
10、加強對黨外人才和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社會組織人才的培訓。
三、構筑各類人才發揮作用的平臺
11、加強與****籍高層次人才、海外留學人才的聯系,鼓勵有關單位、企業建立工作站,為柔性引進人才搭建平臺,促進****籍高層次人才、海外留學人才以各種形式為****投資、獻智。
12、組織各類人才開展各種社會服務活動。如組織專業技術專家和專業技骨干人才與民營企業、特困企業建立聯系點,幫助進行項目論證、技術指導、新產品開發;組織農業系統專家深入農村開展實用致富技術培訓,進行對口幫困扶貧;組織教育系統專家向社會傳授新理論、新知識,開展決策咨詢;組織文化系統專家開展形式多樣的文藝活動,推進精神文明建設。
13、組織開展各類產學研活動和各種科技創新服務活動。促進以企業為主體、高校和科研院所為依托的產學研聯合,不斷創新科技經濟對接活動的內容和形式;鼓勵專業人才與有關單位、企業在技術創新、產品開發、成果轉化和人才培養等方面開展多種形式的合作。
四、深化改革,創新人才工作體制和機制
14、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以擴大民主、加強監督為重點,進一步完善選任制、委任制、考任制和聘任制,逐步形成黨政干部能上能下、優勝劣汰,有利于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的選拔任用機制。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建立完善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與工作業績緊密聯系、鼓勵人才創新創造的分配制度和激勵機制。逐步完善人才市場體系,加快人才資源配置市場化進程。
15、進一步完善人才社會保障機制。根據種類人才的特點和需要,改革完善人才保險制度和福利制度,建立形式多樣、特才特保、流轉便利的人才保障機制。
五、切實加強領導,為人才工作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16、按照黨管人才的要求,切實加強對人才工作的領導。健全各級人才工作機構,進一步完善“黨委統一領導,組織部門牽頭抓總,有關部門各司其職、密切配合,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人才工作新格局。建立人才工作各相關部門職責分工制度、人才工作聯席會議制度。
17、通過《****日報》等新聞媒體開辟人才宣傳專欄,深入宣傳中央、省、市關于人才工作的重要政策和措施,宣傳各類優秀人才,宣傳各單位人才工作的成功經驗,在全社會進一步形成“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良好氛圍。
18、健全多元化人才投入機制。加大政府對人才資源開發的投入,充分發揮政府人才開發資金在高層次人才培養、緊缺人才引進、人才獎勵及管理等方面的作用。積極引導和推動用人單位加大對人才資源開發的投入,調動社會各方面積極性,形成多元化的人才投入機制,不斷加大人才資源開發投入,為各類人才營造良好的工作、生活和學術環境。
19、加強人才工作隊伍自身建設。緊密結合人才工作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采取集中培訓、專題輔導交流、外出參觀學習等多種形式,提高我市人才工作者隊伍的整體水平。
- 上一篇:人才經濟社會發展交流
- 下一篇:加強人才信息報送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