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保障性住房建設打算

時間:2022-03-16 11:12:00

導語:"十二五"保障性住房建設打算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十二五"保障性住房建設打算

近年來,全市各級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的決策,按照省,市的部署和要求,全面推進住房保障制度建設,把解決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作為政府公共服務的重要職責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內容,通過完善政策,健全制度,規范管理,加大投入等措施,全市住房保障制度建設取得了積極成效,城鎮中低收入家庭住房水平有了較大改善。但從總體上看,我市住房保障制度建設仍處于起步階段,全市仍有7萬余戶城市中低收入家庭和基層干部職工住房問題亟需解決。為切實解決城市中低收入家庭,進城務工人員,落戶農民及基層干部職工住房問題,統籌安排保障性住房建設,根據中省關于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堅持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促進房地產業平穩健康發展等一系列文件精神,制訂本規劃。

一、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一)、指導思想

落實中央,省,市穩定房價,解決城鎮中低收入階層住房問題等一系列住房政策,著力改善民生,構建和諧漢中,切實解決中低收入家庭,進城務工人員,落戶農民及基層干部職工住房問題,促進我市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

通過加大廉租住房,經濟適用住房,公共租賃住房,限價商品房建設,增加保障性住房房源供應,建立多層次住房保障體系,力爭通過五年的努力,使我市城鎮中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的住房條件得到明顯改善,進城務工人員,落戶農民及基層干部職工住房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二)、基本原則

1、統籌規劃,分步實施。綜合考慮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城鎮中低收入和基層干部職工住房困難家庭數量,住房困難程度,進城務工人員,落戶農民實際以及住房支付能力和財政承受能力等因素,優先保障最困難最急需的家庭,統一規劃,分級分批次組織實施。

2、量力而行,適度保障。我市地方財力較差,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保障性住房需求量較大。保障性住房建設既要考慮各縣區政府的投資能力,又要考慮住房困難家庭及進城務工人員,落戶農民的實際需要,堅持以滿足基本住房需要為原則。

3、落實責任,明確目標。按照建立目標管理責任制要求,市縣區分級具體抓好保障性房源籌集,配租(售)和后期的使用監管工作,各住房保障制度建設成員單位按照部門職能分工做好保障性住房建設相關工作,并納入年度目標責任制績效評價和考核。

二、住房現狀

根據我市年度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城市居民人均居住建筑面積從2006年末的27。87平方米增長到2009年末的29。5平方米,年均增長0。54平方米;農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積從2006年末的31。35平方米增長到2009年末的33。2平方米,年均增長0。62平方米。

然而,近年來受住房體制改革,國有企業資產重組,下崗職工,進城務工,落戶人員增加及居民收入多元化以及商品房價格持續上漲等因素作用,廣大中低收入群體及進城務工,落戶農民住房難問題突顯,已成為遏制商品住房剛性需求,造成社會不穩定的重要因素之一。經摸底調查,目前,全市中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總數為75619戶(含中省駐漢單位,鄉鎮干部,教師,醫務人員),其中符合廉租房保障對象條14326戶,符合經濟適用房保障對象條件37619戶,符合公共租賃住房保障對象條件10000戶,符合限價商品房保障對象條件13674戶。

三、保障性住房需求預測

(一)、保障性住房需求

為貫徹落實中央新一輪西部大開發戰略部署,近日,省政府辦公廳下發了《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大力推進有條件的農村居民進城落戶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提出,我省將大力推進有條件的農村居民進城落戶,到"十二五"末,全省從農村轉移600萬人。結合我市"雙百"城市發展戰略及年度城市化率進程情況,預計到"十二五"末,全市保障性住房需求總量為16。45萬套1399。18萬平方米(具體情況見附表1)。

(二)、保障性住房建設用地需求

根據"十二五"期間各類保障性住房需求情況推算,"十二五"末,全市各類保障性住房建設用地需求總量約10548畝(具體情況見附表2)。

四、總體目標和年度計劃任務

(一)、總體目標

按照8月10日省政府與我市簽定的2010—2012年《住房保障工作目標責任書》要求,結合全市保障性住房實際,"十二五"期間,我市通過新建,購買,改建,租賃等方式,新增各類保障性住房167635套1405。18萬平方米,新增租賃補貼6866戶。其中:新增廉租住房18635套93。18萬平方米,經濟適用住房45000套360萬平方米,公共租賃住房38000套292萬平方米,限價商品房66000套660萬平方米(具體情況見表4)。

(二)、年度計劃任務

1、2011年,新增保障性住房23400套171萬平方米,新增租賃補貼2460戶。其中:新增廉租住房7400套37萬平方米,經濟適用住房10000套80萬平方米,公共租賃住房3000套24萬平方米,限價商品房3000套30萬平方米。

2、2012年,新增保障性住房22000套164萬平方米,新增租賃補貼戶數2246戶。其中:新增廉租住房6000套30萬平方米,經濟適用住房10000套80萬平方米,公共租賃住房24萬平方米3000套,限價商品房3000套30萬平方米。

3、2013年,新增保障性住房42835套374。18萬平方米,新增租賃補貼戶數1150戶。其中:新增廉租住房2835套14。18萬平方米,經濟適用住房10000套80萬平方米,公共租賃住房10000套80萬平方米,限價商品房20000套200萬平方米。

4、2014年,新增保障性住房43200套370萬平方米,新增租賃補貼戶數505戶。其中:新增廉租住房1200套6萬平方米,經濟適用住房10000套80萬平方米,公共租賃住房12000套84萬平方米,限價商品房20000套200萬平方米。

5、2015年,新增保障性住房36200套326萬平方米。新增租賃補貼戶數505戶。其中:新增廉租住房1200套6萬平方米,新增經濟適用住房5000套40萬平方米,公共租賃住房10000套80萬平方米,限價商品房20000套200萬平方米。

各類保障性住房年度建設規劃具體情況見附表5,6,7,8。

(三)、用地供應規劃情況

"十二五"期間,全市各類保障性住房建設用地計劃供應總量為10548畝。其中:2011年住房用地供應計劃總量為1282畝,2012年住房用地供應計劃總量為1230畝,2013年住房用地供應計劃總量為2806畝,2014年住房用地供應計劃總量為2780畝,2015年住房用地供應計劃總量為2450畝(具體情況見附表3)。

五、政策措施

(一)、強化領導責任。市縣政府是保障性住房建設的責任主體,要建立健全住房保障工作組織領導體系,完善政府主要領導負總責,親自過問,分管領導具體負責,狠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強力推進住房保障工作的扎實開展。

(二)、落實部門職責。市縣區政府各有關部門要各司其職,加強指導,從立項,土地,規劃,建設等方面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項目的審批。發展改革部門要及時受理保障性住房建設項目的立項及審批工作;城建規劃部門負責項目的選址及規劃審批工作;國土資源部門負責項目用地計劃報批及建設用地統征工作;財政部門負責建設啟動資金的籌措落實工作;城建管理(房管)部門要抓好住房保障建設計劃的制定和項目審定申報及建設管理工作。

(三)、加大資金投入。在中省高度重視保障性住房建設,進一步加大了對廉租房,公共租賃住房建設,棚戶區改造工作資金支持的情況下,要精心策劃包裝項目,及時向上級申報,爭取中省補助資金。要將保障性住房建設配套資金納入本級財政年度預算,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可參照市中心城區從2010年9月份開始在建設用地出讓時,在招拍掛價格的基礎上每畝地增加5萬元,作為出讓前置條件,增加部分專項用于政府投資建設廉租住房,公共租賃住房的作法,結合實際,落實好配套建設資金。要充分利用租賃補貼專項補助資金結余部分及省上下撥的廉租住房"以獎代補"資金,收購,改造廉租住房,提高各類專項補助資金的使用效益。

(四)、落實優惠政策。各級各部門要按照省委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意見的要求,不折不扣地落實好用地指標,建設資金和稅費優惠等支持政策,為保障性住房建設創造良好條件。要優先安排保障性住房建設用地,各級廉租住房,經濟適用住房和公共租賃住房用地要占到房地產用地指標的30%左右,并納入年度土地供應計劃。要落實好廉租住房,經濟適用住房,公共租賃住房建設各種稅費減免政策,堅決取消不符合中省市規定的收費項目。要做好電力,通訊,市政公用事業等企業對保障性住房建設相關費用減免及金融信貸支持工作,切實降低保障性住房建設成本,確保各類保障性住房建設快速健康發展。

(五)、確保工程質量。嚴格執行工程招投標,施工圖審查,施工許可,質量監督,工程監理,竣工驗收備案等建設程序及國家有關房屋質量強制性標準,確保保障性住房建設項目工程質量。

(六)、嚴格制度,規范管理。各縣區要進一步完善保障性住房申請,審核,公示,輪候,復核,退出機制,健全社區,街道和住房保障部門三級審核公示制度,建立規范化的收入,財產和住房情況審查制度,形成科學有序,信息共享,辦事高效,公開透明的工作機制。要嚴肅工作紀律,堅決查處弄虛作假,以權謀私等違法違規行為。加強政策宣傳,接受社會監督。在經濟適用住房,限價商品房申購工作中,向社會申購公告,公開搖號方式,設立咨詢電話,耐心解答群眾疑問。

(七)、強化督促考核。要將住房保障工作納入市委,市政府對縣區政府及市直相關職能部門的目標責任考核,作為民生工程考核的一項重要指標。對完成目標任務較好,成效突出的,年終考核時予以加分;對未完成目標任務的,不得納入優秀考核等次。各縣區也要建立住房保障目標責任制,分解細化目標任務,確保工作任務的全面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