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委年終總結與明年計劃
時間:2022-12-30 08:24:00
導語:鄉委年終總結與明年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年,鄉黨委、政府在縣委、縣政府領導下,在上級部門的全力支持下,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立足鄉情、把握優勢、搶抓機遇、努力作為,強化執行“以‘兩型’為引領,打造‘五個中心’,推行‘兩項工作法’,堅持‘四化’帶動,推進‘兩鎮建設’”的工作思路,著力項目建設和產業結構調整,提升經濟增長的速度與質效,實現了鄉域經濟快速增長、中心工作不斷夯、綜治大局和諧穩定、社會管理有所創新等四大目標。
一、成效及做法
年,我鄉主要經濟指標繼續攀升,預計全年可實現生產總值15721萬元,增長35%,其中一產業6475萬元,增長18%,二產業6008萬元,增長56%,三產業3238萬元,增長38%;固定資產投資額46320萬元,增長46%;財政總收入1962萬元,增長146%。年下半年,民調成績取得突破性提高,全縣排名第3位,全市排名第93位,分別前進22位、108位,全年綜合排名第8位。年2月獲得全市信息化工作先進單位稱號;鄉煙葉收購工作得到市政府肯定,年12月鄉煙草站歐立新同志獲市煙葉收購工作先進個人并得到嘉獎。
(一)經濟建設可圈可點,綜合實力穩步提升
1.著眼項目建設,強力拉動經濟增長。年,我鄉大力實施項目帶動戰略,努力做好爭取項目、服務項目、建設項目這三篇文章,全鄉除縣“雙百”計劃外,還重點抓好了鄉定十二個項目,各類項目建設資金總額達3億元,通過項目建設撬動并激發了經濟建設的活力。一是努力建設地方項目,包括:①做好集鎮總體規劃修編。完成了對《2011-2030年鄉城鎮總體規劃》編制。②做好烤房群建設項目。爭取近150萬元資金,建設上渡、塔下、桅子等村3座50棟現代烤煙房群項目工程。③推進集貿市場二期開發項目。年,吸收民間資本1200萬元,興建鄉農貿市場二期開發工程。④啟動鄉三級客運站建設項目。⑤開工建設樓下村土地綜合整治項目。工程總投資160多萬元,目前工程進展順利。⑥完成政府網絡建設工程。上半年,建成了縣首家鄉鎮“政府門戶網站”。⑦“一事一議”項目進展相對較好。桅子、樓下、上渡、上里4個村的“一事一議”項目已經完工。⑧“兩項制度”有效銜接試點工作,為省扶貧辦來縣檢查提供了現場,檢查順利通過,并得到了省、市檢查組的高度評價。二是積極服務重點項目,包括:①優化廈蓉高速項目建設環境。為廈蓉高速主體工程、安置區工程、鄉環鄉線工程的建設保駕護航。工作人員頂著巨大壓力,做了大量扎實細致的工作,北上市、長沙,南下韶關、廣州為宅基地分配、LK匝道建設等搞好協調服務。②助推界牌嶺礦與央企深度合作。竭力協調企地關系,化解了大量的工農矛盾,幫助企業實現征地目標:第一期征地工作已于6月份完成,共征地191.8畝;第二期征地工作將在年底完成,目前已經與村民簽訂征地協議320畝。同時我鄉還深入汝城周邊鄉鎮為企業協調地方關系。三是大力做好項目儲備。今年我鄉矢志爭取了2個重點項目并取得階段性成果,包括:①長垅水庫被納入全省30座小Ⅰ型水庫除險加固規劃并予以立項;②鄉集中供水工程被納入“省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年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和省配套投資計劃”項目庫。我鄉還對其他3個項目做了大量前期準備工作包括:①塔下、上渡、黃土片省以上投資農村土地綜合整治項目(現已完成了第一輪預審);②塔下、上渡兩個村現代煙草示范園工程;③上里村地質災害治理工程。
2.著眼三產調整,夯實地方發展基石。年,我鄉大力調整并優化三次產業,努力把鄉域經濟發展的基礎打實打牢。一是全力鞏固糧食生產。通過穩定面積,提高單產,增加總產,嚴格控制耕地拋荒、單改雙等措施,確保全鄉糧食生產種植面積。年,全鄉完成糧食生產任務面積26511畝,總產10112噸,其中早稻7512畝3137噸,晚稻7630畝3098噸,玉米8402畝3159噸,大豆680畝80噸,紅薯1205畝294噸。全面完成冬種任務,其中綠肥6118畝,馬鈴薯1133畝,蔬菜4822畝。二是重點發展特色農業。充分利用年“全國煙葉收購暨現代煙草農業建設現場會”落戶市這一有利契機,全力推進烤煙生產。今年,通過加大土地流轉、獎勵種煙大戶、爭取烤房群建設,大力發展烤煙種植,烤煙種植面積達1396.73畝,完成3600擔煙葉交售合同,鄉煙草站是市第二個完成收購任務的站點,得到市、縣煙草部門的好評。同時,積極鼓勵辣椒、茄子、甜玉米、西瓜等蔬果種植,各種農業產品銷售價格總體向好,農民增收形勢樂觀。三是優先發展新型工業。界牌嶺礦逐漸成為全省乃至全國重要的規模化螢石粉采選基地,我們通過積極搭建平臺,力促其成功與世界500強之一的中化集團對接合作,大力優化企業發展環境。預計,企業全年上繳稅費可達1950萬元,將大幅超額完成全年1100萬元的稅費征收任務。目前企業發展進入快車道,是我鄉經濟發展的強大引擎,是我縣弘源化工的原材料基地,成為鄉乃至全縣的一個重要的經濟增長極。四是鼓勵集鎮三產創業。我們因勢利導,搞好服務,積極動員群眾把握鄉難得的發展機遇,大力吸引各種經濟力量來鄉集鎮開店經商。年,投資創業的形勢空前活躍,第三產業發展迅猛,全鄉商貿物流、餐飲服務、交通運輸等產業呈現生機勃發的良好勢頭,集鎮個體工商戶激增。
3.著眼招商引資,促進經濟轉型發展。雖然鄉的經濟基礎和基礎設施建設還比較落后,但鄉黨委、政府不遺余力地進行招商引資和承接產業轉移。一是設法招商引資。我鄉以優化投資環境為突破口,營造招商引資比較優勢,創新招商引資模式,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取得了一定成效,截止目前,我鄉完成招商引資3500萬元。二是傾力承接產業轉移。扶持以生產勞保產品為方向的服裝加工產業,以木條木板為主打產品的木材加工產業和以干紅辣椒為拳頭產品的辣椒加工產業,目前三項產業均已形成雛形。另外(薩摩亞)柏圖國際有限公司(臺資)有意在鄉建立“友聯鞋業有限公司”生產基地,目前正在籌劃簽訂投資意向協議書。
4.著眼財稅征管,確保財政平穩運行。嚴格按照年初與縣政府簽定的《縣年財政管理工作目標管理責任書》加強財政管理工作。緊扣廣辟財源,開源節流兩個重點,確保了全年財政正常運轉。一是超額完成財稅收入任務。全力以赴做好稅費征繳工作,年我鄉財政收入預計可達到1962萬元,是縣下達我鄉任務(1112萬元)的176.4%,財政稅收將大幅增長。二是嚴格堅守財政管理制度。認真編制并嚴格執行財政預算,優先保障干部職工工資發放,合理提高職工福利待遇,今年首度落實了干部職工的住房公積金。完善財政管理制度,重點是來人來客食堂招待制、辦公電話限額包年制、公務派車制,盡量壓縮一般性財政支出。在公務開支報賬上,我鄉采取集中報帳、集中審核、集中移票的“三個集中”管理辦法,理順了管理人員和領導的關系,提高了開支透明度,減少了干部職工的猜忌,贏得了信任,得到縣財政局的高度評價。對涉農等專項資金進行嚴格管理,做到專款專用;對實行“一卡通”的涉農補貼,做到基礎數據準確、真實、完整,及時錄入、報送和發放,嚴格執行“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政策;加強村級財務管理,嚴格履行村賬鄉制度。三是加大財政稅源培植力度。繼續鞏固烤煙特色農業產業煙稅財源,進一步壯大礦產品稅費主體財源,統籌兼顧縣國稅局委托代征的分散稅收。今年,我鄉礦產品稅收異軍突起,成為縣財政稅收的一大亮點,成效非常突出,多次受到縣政府通報表揚。四是不斷夯實財政日常管理。科學分工,嚴格票據管理,嚴肅工作考勤,加強固定資產監管。
(二)中心工作統籌推進,社會事業穩步發展
1.加強集鎮管理,提升集鎮品味。一是組建了民間環衛隊。我鄉采取政府引導、村(居)組織、民間投資、群眾參與的形式,在鄉鎮一級中率先組建了一支民間環衛隊。該環衛隊投資達25萬元,采取每天“一小掃”、集后“一大掃”,集中清運、集中填埋垃圾的方式,環衛工作從無序到有序。5月份以來還積極開展了城鄉環衛整潔行動,集鎮居民居住環境得到實實在在的改善。二是創建了環衛工作市場化運行模式。通過爭取,這種模式得到了縣委、縣政府,縣城管局、縣物價局的高度重視和支持,已發文批復至我鄉,鄉這一環衛工作運行模式得到了定位,獲得了政策依據,使集鎮環衛工作從有序走向了規范。三是開展了集市交通秩序整治。針對鄉街以路為市、占道經營和車輛亂停亂擺和交通堵塞狀況,通過上路執勤,使鄉街交通秩序有較大的改觀,整合力量組成了巡邏隊,建立了趕集日執勤疏導交通秩序的長效機制。通過加強集鎮管理,一定程度上改變了群眾對鄉集鎮產生的攤亂、人擠、車堵不良印象,鄉中心集鎮的形象進一步提升。
2.落實“民生大愛”,改善民生質量。包括:實施”民生大愛行動”和為民辦實事工程。
⑴在實施“民生大愛行動”方面:強化執行宜辦字[2011]17號文件,我鄉所涉的35項工作任務全面得以實施兌現,其中有16項超過任務基數的要求,有19項達到任務基數的要求,工作情況總體較好。城市低保對象月人均補差為187.4元,是縣級標準(166元)的112.9%,共49人,發放資金110184元。農村低保對象人均補差為67.3元,是縣級標準(62元)的108.5%,共563人,發放資金454980元。農村五保戶分散供養標準為1560元/人.年,是縣級標準(1500元/人.年)的104%,共79人(不包括孤兒),發放資金123240元。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338人,是任務數的169%。統籌地區新農合政策范圍內住院費平均補償費65%,是縣標準的108%。有89名農村五保對象在縣鄉級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住院實行了基本醫療費用全免,100%完成任務。竭力協調關系,想方設法為群眾爭取“世界銀行貸款”項目,共簽訂貸款協議82份,貸款資金達12300元,積極出臺個性化的扶持政策,鼓勵使用清潔能源,全鄉沼氣池建設驗收合格101個,其中黃土村99個,完成縣任務的336.7%。在塔下村、樓下村、松華村、上渡村、鄉社區新建了5個農家書屋,在上鄉村、上渡村、黃土村、松華村建立了4個村文化室,豐富農村群眾文化生活。完成農民工和農村勞動力預備制培訓71人,是縣任務的118%。積極幫助群眾主張權利,完成3件法律援助案件。落實了136位80歲以上老人底子,發放補貼資金81600元。加大宣傳督查,鄉學前三年教育普及率達74.6%,超標準完成。6月中旬,鄉全面啟動了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群眾看病貴問題得到改善。大力實施免費婚前醫學檢查,加強優生優育政策知識宣傳。與廣東沿海企業加強聯系,公開就業供求信,提供就業崗位61個;落實職業技能十萬培訓121人。全部兌現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實施獎勵扶助和計劃生育家庭特別扶助,發放獎扶資金22600元。加大土地流轉力度,創新工作機制,完成植樹造林0.2萬畝,其中黃土村連片種植了1500畝濕地松。積極引導群眾科學儲糧,在谷家、黃土等村落實科學儲糧100戶。9月份在鄉機關建成了1個規范化價格公共價格服務點。積極動員農村居民參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采取駐村干部包村,定員干部包組、包戶的責任跟蹤機制,嚴格目標管理,對落實情況獎優罰差,2012年新農合參合率達95.1%。積極開展“創先爭優,義務獻血”活動和“關注健康,下鄉義診”活動,上半年獻血27袋,同時為農村居民建立了健康檔案。
⑵在落實各項惠民政策方面:一是不拆不扣執行黨的支農惠民政策。退耕還林、糧食補貼等惠農利民資金全部落實到戶,“家電下鄉”、“摩托車下鄉”等惠農政策及時宣傳到位并幫助申報。年家電下鄉補貼資金538418元、摩托車下鄉補貼資金39950元。二是加大社會保障和社會救助工作力度。大力倡導農村養老,廣泛動員鄉、村、組干部上門入戶宣傳城鄉社保政策,及時收繳參保資金。認真落實農村低保和中央新出臺“三項優撫”政策,年全鄉完成23棟危房改造工程任務。三是積極爭取并實施“兩項制度”有效銜接試點工程。我鄉“兩項制度”有效銜接這一惠民工程覆蓋了谷家、塔下、上里3個行政村,167戶,766人,共發放扶貧款項306400元。群眾對試點工作反響很好,9月份順利通過省扶貧辦的督查檢查并得到高度評價。
3.夯實計生工作,力爭保類進位。年,我鄉繼續將計劃生育工作置于突出位置,夯實基礎性工作,確保了全鄉計劃生育工作順利開展。一是責任到位。將全鄉11個村和1個社區劃分為三個片,12名黨政領導、23名機關干部、48名定員干部和113民村民小組長組織起來建立了鄉、村、組一體化責任機制。二是宣傳到位。利用各種宣傳手段,大力宣傳計生政策法規,使計劃生育政策深入人心;采取多種方式公開辦事流程和工作人員聯系方式,讓群眾及時辦理計生相關證件,減少違法生育。三是措施到位。強力推行計劃生育工作“村為主”,在年春季、冬季計劃生育服務活動中,要求每一個村定員干部至少完成一例結扎和上環任務,實行有獎有罰,黨政一把手親自下鄉督查,完成一例結扎獎150元,沒有完成任務的每人每例罰400元;狠抓“三查一治”、“四術”到位,扎實開展每個集中服務月活動,始終堅持依法行政,文明執法,加大社會撫養費的征收力度。通過這些行之有效的辦法,年度,全鄉計劃生育率80.4%,“三查一治”到位率在95%以上,男女性別比105:100、人口自然增長率7‰,穩定了低生育水平。計劃生育工作順利通過了市人口計生委的檢查驗收,有望保類進位。
4.重視政法綜治,促進社會和諧。狠抓綜治維穩,繼續深入開展“平安鄉”創建活動,提高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一是做實信訪維穩工作。始終堅持開門接訪、主動下訪、黨政領導無間歇常態式接訪的信訪工作模式。設立2個群眾接待站:每天在政務服務中心安排2名群眾向導員,引導群眾辦事并接受群眾咨詢,在矛盾糾紛調處中心安排2名黨政領導接待群眾來訪,做好值班記錄并及時處理信訪事宜。對涉軍群體、原民辦老師、原電影放映員等重點人群則通過感情聯絡、民政救助、排憂解難等方式進行穩控,取得良好效果。同時積極快速處理交辦的信訪案件,做好回復。二是強化矛盾糾紛化解。廈蓉高速征地拆遷、宅基地分配、LK匝道建設,界牌嶺礦征地補償、塌陷區治理是矛盾糾紛集中之處,我鄉成立兩個項目建設協調領導小組,頂著巨大的壓力,化解了大量的路地矛盾和企地糾紛,項目建設環境總體向好。三是注重專項治理整頓。在構筑好防控體系的基礎上,重拳打擊違法犯罪,積極開展重點地區、重點時期的集中專項整治。四是突出民意調查工作。今年先后2次集中開展了“轉變干部作風,服務鄉村群眾”的民調走訪活動,走訪中做到“三問”、“三不漏”(即問計于民、問需于民、問策于民;固定電話摸底“一個不漏”、上門走訪“一個不漏”、訴求解決“一個不漏”),得到群眾的充分肯定,進一步融洽了干群關系。共走訪群眾3340余戶,發放宣傳資料15000余份、致群眾感謝信和便民服務聯系卡(機關核心辦事窗口負責人的姓名和聯系方式卡)585份,搜集群眾意見、建議和相關訴求53條,下半年,民調成績取得突破性提高。
5.嚴厲打非治違,加強安全監管。一是高度重視,責任落實到位。鄉黨委、政府主要領導始終把安全生產置于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先于一切的位置,選優配強安全生產工作班子,細化責任,把11名黨政領導、17名鄉干部和15名村定員干部與企業和原非法小煤窯井口實行一對一聯系,落實日常監管。強化執行書記、鄉長帶頭抓,駐礦領導擔責任,鄉村干部盯井口,成員單位強配合的責任機制。二是重拳打擊,關閉處理到位。加大集中清整力度,按照“六個不留”的要求,對所有封閉不夠嚴實的原井口,用鏟車重新鏟毀,加固填封井口,對鏟車無法到位的原井口,采取爆破填埋或用漿砌石的措施封閉。同時加大“打非治違”力度,嚴厲打擊非法開采和非法運輸煤炭的行為,今年共處理處罰7人,其中有2人受到了治安拘留,有2人正在刑事拘留,此外還查處打擊非法運輸煤炭行為5起,對非法窯主起到了極強的震懾作用。三是加強巡查,嚴格監管到位。固定4人組成2個巡查小分隊,晝夜深入山頭進行巡查,不定時在山間道路上設點布控,查處煤炭盜采、非法從業、非法運輸行為。完善巡查臺賬為及時清整和隱患治理提供情況。扎實開展安全生產隱患排查百日攻堅活動,積極發揮群眾的監督作用,做到廣泛收集信息、及時查處到位,把處理結果反饋給線人,對舉報屬實的給予重獎。
在森林防火工作方面,制定并印發了工作方案、落實了責任領導、發放張貼了禁火令、嚴厲打擊非法野外用火行為,森防安全落到實處。此外我鄉還統籌推進食品藥品安全監管,整合鄉機關、工商所、鄉衛生院等工作力量,著力抓好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網絡”和“藥品安全網絡”建設,大力開展食品藥品專項整治,全年未發生一起食品藥品安全事故。
6.大力治超限載,確保交通安全。我鄉扎實推進車輛超限超載治理工作,有效促進了道路交通安全。今年,全鄉共出動治超執法人員510余人次,檢查車輛420多輛,開展專項行動6次,集中整治行動10次,查處“馬槽車”42輛,全部責令恢復原狀,恢復率達100%,9月份以來重點開展了幼兒園校車專項整治行動。張貼治超通告和宣傳標語170余張,懸掛橫幅20余條,出資4千元,設立了標準的永久性治超宣傳牌,通過廣泛宣傳掀起了治超治限的濃厚氛圍。我鄉治超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在縣車輛超限超載治理工作2、3季度專項督查中工作成績排名居前7位。
與此同時,全鄉的工會、共青團、婦聯、紀檢、民政、武裝等各項工作都有新的起色,都實現了新進步。
(三)黨建工作不斷夯實,管理模式有所創新
1.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我鄉創先爭優活動得到了廣大黨員的積極參與,活動嚴格按照公開承諾、領導點評、群眾評議和評選表彰的規定程序進行。一是強化履諾踐諾。年,全鄉共公示了1份鄉黨委公開承諾、15份基層支部公開承諾、15份支部書記公開承諾和267份黨員公開承諾,承諾事項達900項。鄉各基層黨支部承諾事項共157件,全面兌現116件,占73.9%;基本兌現20件占12.7%;未兌現21件,占13.4%。支部踐諾履諾情況良好,受到群眾好評,取得了明顯成效。二是注重帶動示范。在鄉村兩級設立12個黨員示范崗,在政務服務中心設立黨員向導員服務群眾辦事,通過示范作用調動在職黨員和無職黨員做好“五帶頭”,提高服務群眾,維護社會穩定的積極性、主動性。積極選樹典型,培育了一批先進支部和優秀黨員,今年共有3個基層黨支部和29名優秀黨員及黨務工作者受到鄉黨委的表彰;通報表彰了26名優秀教育工作者。與此同時,機關黨支部還派遣2名優秀黨員加強對分散的非公經濟組織中的黨員和省鑫源礦業有限公司黨支部進行了指導,實現了創先爭優活動基層組織全覆蓋。三是豐富活動載體。年,鄉黨委不斷豐富創先爭優活動載體,開展了系列專題活動,包括:“支部書記公開承諾集中宣誓活動”、“鄉村兩級換屆專項承諾宣誓活動”、“義務獻血奉獻愛心活動”、“書記講黨課活動”、“創新社會管理模式轉變干部作風活動”、“干部職工體檢活動”、“唱紅歌迎華誕文藝匯演活動”、“演講比賽活動”、“迎黨建暨七一表彰活動”、“城鄉環境衛生整潔活動”、“體育比賽活動”、“民兵整組活動”、“為民服務創先爭優活動”、“干部上講壇活動”和“訪群眾,解難題,促民調,創和諧大走訪活動”、“建設新市,縣怎么辦?發展新縣,我們怎么干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等16項。通過開展這一系列活動提高了干部職工的凝聚力,增強了做好各項工作的動力。
2.加強鄉村黨組織建設。今年我鄉順利完成了鄉村黨組織換屆并確保了換屆環境風清氣正,提高了鄉村黨組織駕馭全局的能力,夯實了促進科學發展的基層基礎。一是順利完成村支部換屆。2月底,我鄉全部完成村黨支部的換屆選舉工作。全鄉11個村黨支部,選舉產生村黨支部委員33名、村支書10名。其中,選聘到村任職大學生當選村黨支部委員1名,選舉產生的新任村支書6名,占支書總是的60%,30歲左右的村支書2名。新選舉產生的各村支部書記、支部委員會,無論在文化結構、年齡梯次上都更趨于合理化、科學化。二是順利完成鄉黨委換屆。3月28日,召開了中國共產黨鄉第十二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了5名黨委委員、3名紀委委員和5名出席縣十一次黨代會代表,全部高票當選,成功率達100%。三是創建黨建工作新格局。推行鄉官進村任職,以“配齊配強、示范帶動”為目的,選派2名優秀鄉機關黨員干部到村(社區)擔任黨支部書記,發揮了較好的示范作用。推行“村支部書記雙向述職”,提高村黨支部書記的責任意識和工作能力。推行定員干部流動管理機制,增強村干部的崗位壓力,提高服工作的主動性。四是落實“兩新”組織黨建和黨群共建工作。11月5日鄉黨委研究成立了“鄉非公有制企業聯合支部”(除省鑫源礦業有限公司黨支部15名黨員以外的3名黨員),同時加強了對省鑫源礦業有限公司黨支部黨建工作的指導。
3.努力創新社會管理模式。年,我鄉努力整合各種資源、完善管理體系、不斷提高基層社會管理水平,確立了“五中心兩站室”的社會管理新模式即:在鄉機關設立“群眾工作總站”、“政務服務中心”、“矛盾糾紛調處中心”、“村賬鄉服務中心”、“農村公共資產資源交易中心”、“效能作風監管中心”,在村級對口設立“便民服務室”和“群眾工作站”,規范形成一體化服務網絡體系,藉此引導鄉村兩級干部做好群眾工作,維護社會穩定,助推地方發展。我鄉打造群眾服務平臺,創新基層社會管理的工作經驗受到市委推介(年,中共市委辦公室《情況交流》第5期上刊文發表)。
(四)政府建設繼續加強,行政效能切實提高
一是以提高行政效能為重點,切實加強政府自身建設。年建成了“政務服務中心”,今年上半年,在此基礎上完善了工作流程、搞好了政務公開,大力實施“一站式辦結”的服務方式,依托先進的硬件設施為群眾提供了大量、優質的服務。7月20日,市各縣市政務服務中心負責人來鄉政務服務中心觀摩并給以充分肯定。二是以制度建設為抓手,著力轉變干部職工工作作風。制定切實可行的干部管理制度,通過制度管人,干部作風得到轉變,群眾對干部的評價較好。三是以廉潔從政為目標,健全財經管理制度。認真貫徹“三重一大”、“三項工作不直接分管”、“禁賭”、“工作日午餐禁酒”等規定,積極開展“禁止領導干部違反規定插手干預工程項目建設專項檢查”活動;不斷完善財政支出制度,減少一般性財政支出,厲行節約。
二、問題和困難
今年來,雖然鄉黨委、政府立足實際,發揮班子凝聚力和創造力,腳踏實地、扎扎實實地做了一些實事、好事,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還存在一些問題和困難,主要表現在:一是民調成績雖然有所突破,但社情民意漸趨復雜。發展帶來的各種矛盾、利益糾紛和不穩定因素日益顯現,出現了一些不和諧的現象,對重點項目建設的推進和招商引資工作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二是工作執行力度雖然有所強化,但干部作風仍顯不實。干部中或多或少存在:自以為是,遙控指揮的甩手型心態;未老先衰,不思進取的養老型心態;妄自菲薄,輕視基層的自卑型心態;事不關己,麻木不仁的頹廢型心態。三是中心鄉鎮地位雖然有所彰顯,但財政壓力不斷加大。可支配的財政收入與日益增長的財政支出的矛盾突出;想做事與沒錢做事的矛盾突出。四是城鎮管理水平雖然有所提高,但集鎮形象還亟需提升。“臟、亂、差”現象沒有得到根本改變,交通擁堵和占道經營現象未得到根治;集鎮規劃區和農村違規建房、未批先建的現象沒有得到有效遏制。這一系列困難和問題都需要我們積極面對,逐步克服和解決。
三、思路與計劃
總體工作思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省委推進“四化兩型”、建設“四個省”發展戰略,積極策應實施市委“兩型”引領、“兩源”驅動、“兩城”建設和縣委“六強六地三宜”總體發展戰略,堅持“抓項目、重民生、轉作風、保穩定、促發展”的工作思路,突出集鎮經管、項目建設、新型工業、特色農業和社會事業等五大工作重點,努力推進中心鄉鎮、中心集鎮建設步伐。
1.大力加強小城鎮建設。在既已編制好集鎮建設規劃的基礎上,進行集鎮擴容提質,重點是抓好農貿市場二期開發工程、集鎮集中飲水工程、三級農村客運站工程。同時加強小城鎮管理,嚴格規范建筑用地審批,堅決遏制違規建房和未批先建行為;搞好集鎮環衛,規范市場攤位擺放,及時有效疏導交通。
2.積極優化項目建設環境。全面推進廈蓉高速主體工程、廈蓉高速安置區工程、廈蓉高速LK匝道工程的順利實施。幫助界牌嶺礦順利完成征地任務和S324線改道工程,積極支持企業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重金屬治理項目,大力協調企地關系,服務企業和塔下村發展。優化長垅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建設環境。
3.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繼續爭取并組織實施農村“一事一議”項目;鼓勵農村建設沼氣池,積極開發利用清潔能源;完成樓下村土地綜合整治項目;加快塔下村地質塌陷區綜合治理工程;加強農村水利設施建設;繼續積極爭取塔下、上渡、黃土片省以上投資農村土地綜合整治項目;大力爭取現代煙草示范園建設項目和烤房群建設項目。
4.積極推進新型工業化。以界牌嶺礦螢石粉采選及精深加工為重點,打造鄉經濟增長引擎。鼓勵承接產業轉移,扶持以生產勞保產品為方向的服裝加工產業,以木條木板為主打產品的木材加工產業和以干紅辣椒為拳頭產品的辣椒加工產業。
5.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產業。積極組織土地流轉,獎勵扶持大戶種植,力爭完成縣級下達的烤煙種植任務,鞏固烤煙生產地位;鼓勵辣椒、茄子、甜玉米、西瓜等蔬果種植。
6.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認真做好新農合、新農保工作,完成全年危房改造任務,繼續推進農村低保與扶貧開發“兩項制度”有效銜接試點工作的跟蹤,落實國家各項支農惠農政策及縣委、縣政府各項民生工程。
7.全面推進幾項中心工作。著力抓好計劃生育、社會治安、安全生產、財稅征管、治超治限、造林森防、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新農合等重點工作,促進全鄉經濟社會穩定健康發展。
8.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一是抓好班子隊伍建設。努力打造一支素質過硬、作風頑強,富有戰斗力的黨員干部隊伍。二是落實黨員發展目標。實行黨員發展責任制度和目標管理責任制,每個支部每年發展新黨員不少于2名,培養積極分子不少于4名,不斷改善鄉村黨員隊伍的年齡結構、性別結構和文化結構。三是強化村級陣地建設。做好黨建扶貧工作,完善村級組織陣地建設。四是推進創先爭優活動。完成規定動作,豐富活動載體,選樹先進典型,提高爭創意識,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五是加強黨風廉政建設。不斷推進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切實落實惠農、強農政策,加大監督檢查和案件查辦力度,嚴肅查處違法違紀案件。六是加強群團組織建設。落實黨建帶工建、婦建、團建,做到協調發展。七是創新社會管理模式。繼續推行并改進“五中心兩站室”社會管理模式,服務好基層群眾。
9.加強政府自身建設。一是完善干部職工分工,認真分解各項工作任務。二是健全并強化執行規章制度,轉變干部作風。三是積極配合支持鄉鎮機構改革工作,優化機構設置,提高行政效能。四是加強鄉政務服務中心管理,優化工作流程,做好政務公開。五是加大財稅征管力度,開源節流,保障和改善干部職工工資及福利待遇,確保財政順利平穩運行。
- 上一篇:市經濟工作大會市長講話范文
- 下一篇:農村衛生站藥物管理工作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