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工作計劃4篇
時間:2022-03-06 10:59:09
導語:鄉鎮工作計劃4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第一篇:經濟辦工作計劃
(一)統計工作
1、對照目標任務,認真研究,科學合理地制定2015年統計工作要點及工作意見。
2、強化“雙基”工作。以統計規范化建設為依托,重點做好“五有”工作:有人抓、有辦公場所、有辦公設施、有規章制度、有統計臺帳;嚴格按照統計制度要求,按時保質保量完成統計數據上報工作。
3、明確重點,狠抓三項指標。加強人員力量,全力以赴做好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工作,嚴格按規定時限規定要求完成數據上報工作;三項指標: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人均純收入和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指標。
4、加強項目建設統計監測工作,及時掌握項目建設手續辦理及進展情況,為項目入庫及固定資產投資做好基礎性工作。
(二)招商引資工作
1、圍繞洛陽石化、區域發展定位優勢,重點開展石化、旅游、商貿、地產等產業招商活動;
2、繼續開展“走出去”和“請進來”活動;
3、全力以赴做好開工項目和擬竣工項目的后續服務工作,。
4、重點推進四大項目建設:大河名苑A區和B區項目建設、連地區域開發項目、中心大道項目和天仙寨生態旅游開發項目建設。
(三)安全生產工作
以安全創建為總抓手,深入開展“兩抓一推進”活動,即安全硬件建設(人員、辦公場所、裝備等)、安全軟件建設(制度、記錄、資料等)、推進企業安全標準化開展工作,不斷加強安全宣傳力度,強化安全教育培訓工作,嚴厲打擊非法生產經營建設行為,扎實開展隱患大排查大治理活動,有效控制和遏制安全事故的發生。
1、進一步修訂鎮安全生產責任制,健全和完善安全網絡監管體系建設。
2、加強安全宣傳工作,進一步增強全民的安全意識,提高安全行為的自律性;加大安全培訓力度,使更多的人了解和掌握安全知識、安全技能,從而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3、年度完成3個省級安全示范村的爭創工作,并對其他安全和諧型村進行提升改造。
4、在工業企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除外)中全面開展安全標準化建設工作。
5、以打非治違和專項整治活動為抓手,深入開展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治理活動。
總之,經濟發展辦嚴格按照黨委、政府的要求,圍繞工作目標,迎難而上,加壓驅動,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與兄弟鎮相比,還存在差距。2015年,我們將以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導,秉承“敢于擔當、甘于奉獻”的精神,深入開展“大招商、招大商”、“項目落地年”和“安全”等系列活動,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優化經濟發展環境,創新服務理念,扎實推進各項工作,爭取取得新的成績。
第二篇:2015年旅游工作計劃
2015年是市委、市政府全面落實省九次黨代會精神的重要一年,是全面加快“三化”協調發展,從邊緣走向前沿,建設中原經濟區中心城市的開局之年。旅游興市是市委、市政府的一項重要戰略決策,2015年鎮將圍繞建設中心城市拓展區的發展定位,圍繞“3年大變樣,5年有初形”的目標,大力弘揚“敢想敢干、開拓進取、堅韌不拔、團結奮斗”的新時期愚公移山精神,加快旅游產業建設步伐,全面提升新興旅游名鎮整體形象。
一、總體思路
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大力發展生態觀光、旅游休閑、居住療養、水上游樂、商貿物流等產業,建設休閑宜居水城,旅游度假名城,文化娛樂新城,主動融入濟、焦、洛旅游圈,充分利用大河名苑、電子產業園等一大批大招商項目的落地開工所集聚的人氣,努力開拓旅游產業與城鎮建設、區域經濟協調發展、互利雙贏的新局面。
二、工作目標
一是全力打造“一心兩軸三區”的旅游業新載體。“一心”即中心鎮區,打造城鎮建設品牌,提升旅游服務功能。“兩軸”即以小浪底專用線、新建邵吉線形成的兩條平行黃河河道、貫穿東西的主要功能、景觀軸線。“三區”即焦枝線北側平緩地帶的電子產業園區;環西霞湖區域的新城建設區;在鎮區西部已初具規模的核桃園區,打造國家級精品農業生態旅游示范區。
二是依托資源優勢,積力打造中原地區三大旅游名城。全力打造獨具特色的湖濱環境優美、河流縱橫交錯、交通順暢便捷、綜合服務優化、娛樂休閑系統化的“北方水城”;聚力打造“天仙配”、“河之洲”古典文化,杜八聯和留莊“英雄民兵營”紅色文化,泰山廟和萬佛山為主的佛教文化等多元文化共生、生態山水交融、人與自然和諧、具有標志性的“文化名城”;積力打造休閑娛樂多樣、公共活動豐富、旺盛人氣聚集、引領新生活的“時尚新城”。
三、重點工作
2012年,鎮將以新城開發為著力點,積極推進旅游景觀建設,打造四條精品旅游線路,全面加快旅游服務產業發展。
一是以西灘島·水世界西灘島水世界為主浪漫黃河游線路。堅持按照規劃高標準加快西灘島·水世界項目建設,不斷完善基礎設施,提高接待能力和服務水平。實施西灘島和濱湖大道亮化工程,打造濱湖夜景觀。加大對西霞湖、鎮的包裝、宣傳、推介力度,著力打造“天仙配”、“河之洲”等文化品牌,積極創建國家級文化旅游名鎮,大力運作,制作“走進黃河西霞,體驗北國水城”專題宣傳片,積極策劃《印象•河之洲》大型文藝演出,使“情謠之鄉”、“北國水城”、“浪漫之島”的名號叫響全國。
二是以杜八聯革命紀念館和留莊“英雄民兵營”為主題的“紅色精神”游線路。加大“杜八聯”革命老區景點建設,完善杜八聯基礎設施配套項目,實施舊村改造,道路硬化、杜八聯紀念廣場、農家樂旅游開發等重點項目建設,提升旅游接待條件,實施旅游興村富民工程。留莊濱河地帶作為整個西霞院區域綜合開發的重點和關鍵環節,圍繞“生態休閑片區”開發,加快實施留莊“英雄民兵營”紀念館新館,民兵營、葫蘆隊紀念廣場、軍體訓練基地、留莊旅游一條街等項目建設,開發“葫蘆舟渡黃河”、“靶場射擊”等特色旅游項目。
三是以泰山圓融寺和萬佛山為主的佛教文化紀念游線路。打造佛教圣地圓融寺、萬佛山景點。加快圓融寺建設步伐,力爭2012年全面建成向游客開放;加大萬佛山景區改造升級力度,對現存石窟的上、下兩寺院五個洞窟,有神游之洞、羅鼓洞、三世佛、善人廟、老君殿、佛泉水,山上有金、黑龍洞等進行包裝、宣傳、推介,擴大其影響力,完善基礎設施,提升其旅游服務承載功能。
四是以薄皮核桃精品示范園區為主的農業生態休閑旅游線路。加強種管技術培訓,引導群眾優化品質,提高產量,擴大規模,力爭達到3萬畝,高標準打造小浪底國家核桃精品示范園,規范管理,成片成規模,設置高標準的停車場、公廁、標識標牌及發展農家樂,把核桃園區打造成景區,使之成為太行山區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新亮點。以“三化”協調發展和新農村建設為主線,依托豐富的水資源和獨特的地域優勢,堅持大招商、招大商、招好商,全面啟動沿黃生態旅游開發工作,加快重點項目建設,全面改善沿黃生態環境、人居環境和投資環境。加快旅游富民特色村創建步伐,大力興辦“吃農家飯、住農家屋、游農家景、享農家樂”為主要內容的“農家樂”旅游,開辟田園采摘、賞荷垂釣、農田認種、農居租住等各類形式的農趣體驗項目。同時加大對“農家樂”發展扶持力度,努力打造“一村一品”、“一家一特”的產業特色,吸引游客“吃在農家、住在農家、娛在農家”,拉動旅游消費,促進農民增收。
四、意見和建議
一是要加大旅游參觀考察學習力度。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要虛心學習借鑒本地區、省內外旅游業發展的成功經驗,為我所用,逐漸提升旅游業發展的整體水平。
二是要加大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多方設法,爭取資金,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旅游承載功能,讓游客玩得開心、住得舒心,吃得放心。
三是要加大宣傳推介力度。利用各種媒體,加大對旅游項目的宣傳、推介、包裝力度,擴大影響力,增強吸引力。
四是要與市西霞湖生態片區總體規劃相對接。旅游業發展是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要與市西霞湖片區總體規劃對接,要主動融入全市上、全鎮新一輪經濟發展大潮之中。
第三篇:一體辦工作計劃
2015年,一體辦的工作思路是:把新型社區建設作為統籌城鄉發展的結合點、推進城鄉一體化的切入點、促進農村發展的增長點,抓規劃、抓項目、抓產業,持續開展“3581”創富競賽活動,鞏固提升生態文明示范村創建成果,積極申報省級生態村,深入開展“3+1”工作,不斷完善農村環境衛生長效管理機制,全面推進新型農村社區建設,促進新型城鎮化發展。
1、全面推進新型農村社區建設。以規劃為引領,以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為重點,以產業發展為支撐,分類推進社區3期建設、規劃大莊村50戶拆遷戶安置社區建設工作,同時深入各村摸底調研,出臺我鎮《加快實施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實施意見》,繼續保持我鎮新型社區建設走在全市前列。
2、扎實開展“3+1”工作。組織開展“3+1”工作,協調各牽頭部門超額完成年度臺賬目標任務,提前謀劃2015年今冬明春“3+1”工作。
3、不斷推進省級新農村示范村建設。按照省級新農村示范村建設標準,加強督導,持續推進2個省級新農村示范村建設,全面配套社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成為全市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典型。
4、深入實施留莊區域綜合整治工程。按照“科學規劃、突出重點、打造節點、提升形象”的原則及留莊創建3A景區的要求,傾力打造留莊社區廣場、留莊村精品一條街,全面提升主干道沿線形象。
5、建立健全農村環境長效管理機制。出臺《農村環境衛生長效管理實施意見》,完善農村垃圾收集處理長效管理機制建設,加強農村環境衛生整治。
6、繼續推進省級生態村創建。把省級生態村創建作為鞏固市生態文明示范村創建成果的主要抓手,加強農村生態環境衛生整治,完成狄溝、清澗2個生態村創建任務,同時,積極與市環保局結合,再爭取2—3個創建指標,使我鎮省級生態村總數達到全鎮總村數的50%。
7、持續開展“雙二十”活動。積極協調包村單位,通過包村單位幫促,進一步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培植種植特色村、養殖特色村,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提高農民增收致富能力,三個雙二十村人均純收入年增長15%以上。
8、服務好鎮黨委、政府中心工作。服務好全市半年及年底觀摩評比活動,做好觀摩線路及新農村觀摩點的打造及其他臨時性中心工作。
第四篇:經濟辦工作計劃
一、主要經濟指標工作目標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目標7億元,其中:工業固定資產投資目標2.5億元,商貿業固定資產投資目標2000萬元;招商引資工作目標3.5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8000萬元,規模以上工業利潤3000萬元,新增規模以上企業2家;人均純收入工作目標7500元;萬元生產總值能耗下降數-3%。
二、全力以赴,做好項目落地工作
1、CTA氧化副產物再生利用項目:加強與煉化公司的溝通聯系工作,督促煉化公司與化工有限公司盡快開工建設;協調相關職能部門幫助項目辦理手續證件事宜。
2、催化加氫制丁二酸項目:加強與化工有限公司的溝通,
3、新型墻體材料項目:實業有限公司
三、圍繞產業,重點招商
1、圍繞電子產業做文章。以產業轉移為契機,以珠三角電子產業園為依托,以集團公司為招商窗口,全面捕捉招商信息,積極開展項目對接活動。
2、圍繞區域發展定位。以臺商聯合商務休閑運動中心項目為載體,精心篩選、包裝一批項目,重點開展休閑、度假、地產等產業招商。
3、圍繞石化產業招商。一方面要充分發揮和挖掘煉油廠的產業優勢,積極開展產業對接活動;另一方面要通過發改委、商務局等產業招商組,介紹產業招商信息,有針對性地開展招商。
四、企業服務工作
1、協調集聚區、軹城鎮政府做好CTA項目及催化加氫項目建設期間的服務協調工作;
2、協調集聚區、鎮政府做好新型墻體材料項目建設期間的服務協調工作;
3、幫助現有企業做好相關手續的協調辦理工作。
- 上一篇:思政教學多媒體技術論文
- 下一篇:互聯網多媒體技術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