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局工作計劃四

時間:2022-01-17 07:17:00

導語:統計局工作計劃四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統計局工作計劃四

(一)認真做好第二次經濟普查工作

要把第二次全國經濟普查作為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以高度的責任感、使命感和嚴謹求實的科學精神,精心做好各項準備工作。按照國家、省、市的統一要求,從我縣實際出發,制定完善的普查方案,落實經費、辦公場所、機構和人員,做好清查摸底、宣傳動員、培訓和試點工作;嚴格按照《全國經濟普查條例》的規定,依法統計,依法調查;把數據質量貫穿普查工作的全過程。要加強領導,協調好相關部門、相關專業的工作關系,各司其職,各負其責,通力協作,共同做好經濟普查工作。當前,要把成立辦事機構、落實普查經費、配備人員力量作為頭等大事來抓,為普查工作順利開展打牢基礎。

(二)加強工業、能源、固定資產投資、服務業統計調查工作

要把工業統計工作的重點放在夯實基層基礎,規范報表程序,依法統計上來。加強企業統計人員的配備和業務培訓,努力提高工業統計的準確性和及時性。要嚴把規模以上企業的進、出關,確保不重不漏。著力抓好能源統計工作。進一步完善能源統計制度,建立健全能源統計臺帳,做好成品油批發和零售統計工作。要加強調度,做好與有關部門的協調,要高度重視新開工項目的建檔工作和新開工項目的手續問題,切實搞好固定資產投資統計工作。

大力發展服務業是推進經濟結構調整,推進經濟增長方式,增加居民收入和地方財政收入的迫切需要,是實現綜合實力整體躍進的有效途徑,是促進全縣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服務業的發展已經擺上了與一、二產業相同的位置。要按照“整體設計、合理分工、部門協作、統一核算”的原則,有關部門要密切配合,多種調查方法共同運用,構建起一個功能完善、上下左右暢通的服務業統計體系。各級、各部門要按照蒙政辦發[2007]27號《蒙陰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蒙陰縣服務業發展考核辦法及指標體系(試行)的通知》要求,按照各自的職責分工及時向統計部門報送有關資料,以全面、準確的反映全縣服務業尤其是限額以上貿易、餐飲業及規模、結構、從業人員和資產、負債、權益以及重點行業的業務活動情況,為各級進行目標考核和國民經濟核算提供依據,為促進服務業又好又快發展服務。

(三)進一步加強統計基層基礎建設工作

要按照省、市統計局關于進一步加強統計基層基礎建設工作的要求,進一步提高對統計基層基礎建設重要性的認識,嚴格按照2003年下發的《山東省鄉鎮統計工作規范化管理辦法》、臨統字[2007]12號和魯統字[2007]13號文件要求,對照《鄉鎮統計站規范化建設標準》、《部門單位統計規范化建設標準》找出基層基礎建設中的薄弱環節,逐條對照,逐條落實。加大工作力度,增加各項投入,進一步改善鄉鎮統計站及部門、單位、企業工作條件,加強基層統計隊伍建設,提高人員素質,規范基層統計報表和統計檔案管理。加強領導,實行統計基層基礎工作“一把手”工程,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靠上抓。建立工作聯絡制度,加強對重點鄉鎮和重點企業、單位的指導幫扶力度,爭取有更多的鄉鎮統計站和部門、單位、企業進入全省、全市先進行列,促進全縣統計基層基礎規范化建設再上新臺階。

(四)加強農村調查統計工作

一是認真做好農村基本情況和農產量全面統計工作,全面反映全縣農村基本情況和農業生產情況。二是認真做好農村住戶抽樣調查和農產量抽樣調查工作,要針對當前農村住戶調查網絡不健全,記帳戶記帳積極性下降等實際情況,要加強農村住戶調查工作的力度,進一步加強對記帳戶記帳工作的檢查,督促和業務指導工作,確實做到及時記帳和規范記帳,做到不重不漏,如實反映農民的生產、生活、收入等情況。要完善農村住戶調查網絡,落實調查經費,及時兌現記帳補助。確保農村住戶調查工作的順利開展和調查數據質量。

(五)深入開展文明創建活動

牢固樹立“追求卓越、自強不息”的精神理念,進一步鞏固文明創建成果,促進文明創建向縱深發展,再創新的佳績。為推動系統文明創建活動的深入開展,市文明辦和市統計局決定從2008年起,在全市開展評選文明統計站活動。各鄉鎮要以此為契機,把文明創建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堅持文明創建和業務工作一起抓,明確目標,完善制度,加大人財物投入,進一步加強硬件設施,加強統計作風和精神文明建設,努力在工作水平上實現新提升,在轉變工作作風上取得新進展,在展現統計系統機關形象上取得新突破,在提高統計工作效率上取得新成效,力爭把統計部門建設成為“作風硬、形象好、效率高、人民群眾滿意”的機關。

(六)加強統計隊伍建設和統計教育工作,進一步提高信息化水平

加強統計隊伍建設。全縣各級統計部門要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和省、市黨代會議精神,切實把握黨的方針政策,增強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認真落實廉政建設各項要求,努力預防和堅決懲治各種腐敗行為。繼續深入開展以誠實可信、服務永遠為核心理念的統計文化建設,增強廣大統計工作者對統計工作的認同感、歸屬感,激發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要努力創新統計教育培訓方式,拓寬教育培訓渠道,制訂培訓計劃和方案,積極組織本鄉鎮和單位統計人員參加各類培訓學習和統計人員從業資格,繼續教育,資格考試,使培訓圓滿完成上級布置的統計教育任務,努力提高基層統計人員的業務水平和工作能力。立足統計崗位特點,建立科學合理的人才評價標準,努力造就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作風過硬的統計隊伍。

加強統計信息化建設。加大信息化建設投入力度,升級、更新設備配置,以適應工作需要。繼續組織好宏觀數據庫數據加載工作,發揮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作用。嚴格執行統計系統網絡安全考核制度,加強網絡安全建設和系統安全管理,提升防病毒水平。加快推進企業聯網直報,完善企業網上直報系統,擴大直報范圍。進一步提高技術保障能力,保證設備正常運轉、安全運轉、高效運轉。加強對統計信息網站的維護和管理,明確責任,及時更新統計信息和數據。

(七)強化服務意識,提高統計服務質量

堅持“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是統計工作第一要務”的指導思想,努力推動統計服務再上新水平、新臺階。加強學習,進一步加強對經濟社會運行情況的監測和分析,提高把握大局的能力,努力把握和反映苗頭性、趨勢性問題,提前介入,搞好預警分析。要強化統計分析工作,研究確定分析研究題目,落實責任,充分利用統計數據開展分析研究。要圍繞社會熱點、工作重點和輿論焦點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增強統計服務的針對性。重點加強對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節能減排、固定資產投資、房地產、物價、對外開放、人民生活等方面的分析。要健全統計信息制度,豐富信息方式,及時統計信息,充分發揮統計信息資源的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