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校年度招生工作意見

時間:2022-01-10 08:58:00

導語:職校年度招生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職校年度招生工作意見

各鄉鎮(街道、縣經濟開發區)教育辦、局屬有關學校:

為做好年職業學校招生工作,進一步擴大職業學校招生規模,促進職業教育持續、健康、協調發展,現就全縣年職業學校招生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提高認識,加大職業學校招生工作宣傳力度

1、轉變觀念,提高認識。職業教育是高中階段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保持職業學校和普通高中的協調發展是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教育均衡發展的必然要求。各單位要高度重視職業學校招生工作,樹立大教育觀,充分認識發展職業教育在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和發展當地經濟中的重要作用,轉變教育觀、升學觀和人才觀,通力協作,密切配合,確保我縣職業學校招生工作順利進行。

2、加大宣傳力度,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近年來國家不斷加大中等職業教育投入及資助力度,在對中等職業學校所有一、二年級在校農村學生和城市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每生每年資助1500元的基礎上,自年秋季學期開始又對就讀中等職業學校的一、二年級農村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和涉農專業學生實行免費教育政策。為進一步擴大中等職業教育的招生規模,教育部要求:“堅持面向人人、面向社會,擴展中等職業學校的招生對象和服務范圍,將招生對象擴展到未升入高等學校學習的普通高中畢業生、退復轉軍人、農民工子女、下崗職工、往屆初高中畢業生,以及社會各年齡層次的城鄉職工”。要明確政策,抓住機遇,廣泛宣傳,進一步拓寬生源渠道,擴大招生范圍、招生規模。各學校要確定專人抓好宣傳工作,通過設立招生宣傳窗、招生咨詢室,以及發放職業學校招生宣傳材料、召開學生動員會、家長座談會、專題報告會等方式,大力宣傳黨和國家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方針政策,詳細介紹我縣中等職業學校發展情況,使學生和家長以及各類招生對象充分了解職業學校的專業設置、培養目標、就業形勢等。通過宣傳引導,激發初中畢業生及各類招生對象進入職業學校學習的熱情。各初中學校在組織學生報名時,要做深入細致的工作,組織召開招生工作專題會、學生會、家長會,通過各種渠道引導家長及學生正確分析學生學習狀況和素質特長,轉變升學、擇業觀念,選擇適合自身發展的學校。要充分發揮到職業學校參觀的師生和家長的正面宣傳作用,使家長和學生由被動聽教轉變為主動參與。

二、完善招生制度,確保合理的職普比例

1、實行職業學校招生目標責任制。今年職業學校招生仍實行按初中畢業人數分配指導性報名指標并作為第一志愿報名的辦法。第一志愿報考職業學校的指標,按各初中應屆畢業生實有人數的40%確定(含春季招生指標)(見附件一)。為保證指標落到實處,第一志愿報考職業學校的學生不能兼報普通高中和普通中專。同時,嚴格實行目標責任制,加大對指標完成情況的獎懲力度,縣教育局將職業學校招生情況納入對鄉鎮(街道、縣經濟開發區)教育辦和初中學校年終考核。

2、進一步完善初中教育教學評價辦法。實行職業學校招生與普通高中一卷同考,一考多取。將中職招生錄取情況納入對初中教育教學質量評價的重要內容,評估時就讀職業學校的初中畢業生的中考成績不計入各初中學校的教學成績、各初中升入職業學校的學生占當年高中段錄取人數的比率要達到40%(含春季招生),相應得該項考核總分的80%,每降低1%扣1分,每高1%加1分。

3、加強對春季招收新生的管理。各職業學校要強化對春季招生入學學生的管理,安排專門人員和優秀師資負責教學和管理工作,健全管理制度,制定詳細的專業設置和教育教學計劃,采取得力措施,堅決杜絕學生流失現象。縣教育局職成教辦、基教股將進行不定期抽查,抽查時不在校的學生一律不予發放義務教育證書。

三、加強領導,強化措施,確保招生工作順利進行

1、明確職責,加強領導。為確保順利完成職業學校招生任務,縣教育局成立以局領導為組長、有關股室負責人為成員的招生工作領導小組,加強對全縣職業學校招生工作的指導和督查。各鄉鎮(街道、縣經濟開發區)教育辦、初中和職業學校也要成立相應的招生工作領導機構,加強對職業學校招生宣傳、報名、考試、錄取各環節的調控和指導,明確任務,落實責任,保證圓滿完成年職業學校招生任務。

2、教育局相關股室要密切協作,簡化報名程序。職業學校與普通高中招生報名同步進行,在規定報名地點現場辦公,一次性辦完所有報名手續。

3、職業學校要提升教育管理水平,吸引優秀初中畢業生及各類招生對象到職業學校就讀。劃定分數線,優先錄取第一志愿報考職業學校的學生;進一步推進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創新,重視實踐和實訓環節,突出“做中學、做中教”的職業教育特點,積極推廣“一年打基礎、一年學技能、一年頂崗實習”的辦學模式;促進校企聯合,減輕職業學校學生的經濟負擔,加大畢業生就業安置力度,積極做好學生的就業跟蹤服務工作;注重內涵建設,改善辦學條件,強化內部管理,提高辦學水平,推進特色辦學,增強職業學校的吸引力,確保讓學生“進得來、留得住、學得好”,促進職業教育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