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經濟工業發展計劃
時間:2022-03-04 02:14:00
導語:縣經濟工業發展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自建區設縣以來,特別是經過“九五”規劃期發展積累,經濟和社會事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2000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3.2億元,“九五”期間年均增長12.2%,比全市“九五”期間平均水平高出3.0個百分點。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達到1.6億元、7.7億元和3.9億元,五年平均增長11.1%、13.8%和9.8%。一、二產業增幅分別比“八五”期間高出5.2和2.7個百分點。人均GDP達到6916元,比全市平均水平高出227元。三次產業結構由“八五”末期的15.1:49.3:35.6調整為2000年的13.0:54.9:32.1,實現工業總產值17.2億元,初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工業體系,完成農業總產值2.5億元,林蛙養殖、食用菌栽培、水產品養殖等“五大”基地初具規模,鄉鎮企業總產值完成27.8億元,“九五”期間年均增長25.3%,綜合發展水平5年位居全省領先水平。
“*”規劃期,計劃國內生產總值五年平均增長14.8%,到2005年達到26.3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9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15.3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8.1億元,三次產業年均增長12.6%、14.7%和15.7%。人均GDP達到13,500元,比“九五”末期增加6,584元。三次產業結構由“九五”末期的13.0:54.9:32.1調整到11:58:31。
2003年,全縣實現生產總值230,657萬元,“*”規劃頭三年年均增幅達到20.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完成34,306萬元,第二產業增加值完成107,142萬元,第三產業增加值完成89,209萬元,三次產業年均增幅分別達28.9%、11.6%和31.8%,經濟結構得到調整,一、二、三產業的比重已調整為14.99:46.5:38.7,人均GDP達到8,592元。全縣國民經濟總量和質量不斷提升。2004年上半年,全縣實現生產總值115,706萬元,其中: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完成14,262萬元、50,099萬元和51,345萬元,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10.6%、1.7%和12.1%,預計全年可實現生產總值205,390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1.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預計完成24,250萬元,同比增長9.8%;第二產業增加值預計完成118,640萬元,同比增長10.5%;第三產業增加值預計完成62,500萬元,同比增長12.5%。
- 上一篇:縣發展生態特色工業工作計劃
- 下一篇:縣工業經濟發展工作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