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實七項方案發展性
時間:2022-07-17 10:12:00
導語:夯實七項方案發展性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先進性教育活動中,人民法院把司法為民作為各項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引導干警牢固樹立司法為民宗旨,在整改提高階段,切實采取七項措施,認真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大規模整章建制,在建立健全長效機制上下功夫,使人民群眾通過司法公正切實感受到黨在司法為民上體現的先進性。
一是從立案做起,加強了立案窗口建設。
為進一步規范立案工作程序和審判程序,強化立案職能和案件管理,制定出臺了《關于立案工作辦法》、《關于規范和改進立案工作的具體意見》和《關于案件統進統出管理辦法》,進一步方便群眾訴訟,不推不拖,該立則立,及時轉辦。
二是進一步提高案件質量和審判效率,杜絕超審限問題。
為進一步完善審判流程管理、案件質量管理和審限跟蹤管理,加強案件評查和督查工作,嚴格錯案責任追究機制,杜絕案件超審限,制定出臺了《錯案責任追究制度》、《關于審限跟蹤規定辦法》,進一步把好案件質量關,促進案件質量和審判效率提高。實行“一條龍”立案服務,簡化立案手續,方便群眾訴訟。在民事審判工作中普通程序控制在四個月內審結,簡易程序控制在40天內審結,簡易程序轉普通程序要嚴格把關,減少當事人訴累。對確有困難的當事人實行電話立案、上門立案等便于工作的措施,為書寫訴狀有障礙的當事人辦理口頭起訴立案。月底審結的民商案件中,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占到了85,案件審理平均用時為26天。
三是暢通信訪渠道,傾聽群眾呼聲。
為了堅決杜絕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的官僚作風,形成有訴必理,來信來訪必復的有效工作機制,法院進一步建立健全信訪工作接待制度,制定院長接待日制度,并制定出臺了《烏前旗人民法院關于信訪工作實施辦法》。同時,進一步方便群眾辦事,在辦公樓入口處專門設立了信訪接待室,由2名責任心強、工作經驗豐富、業務素質高的法官專職負責接待,對群眾的來信來訪分類登記、審查分流、處理答復,做到件件有落實,事事有回音。
四是實行司法救助制度,落實便民利民措施。
進一步加大了對弱勢群體和生活困難的群眾實行訴訟費緩、減、免工作力度。積極開展司法救助工作,讓那些合法權益受到侵犯但經濟上確有困難的老百姓打得起官司。目前,共依法為當事人緩、減、免訴訟費10萬元。
五是采取多種方法,加大調解工作力度。
積極發揮“速裁法庭”效能,努力提高審判效率,將調解貫穿整個訴訟過程,強化調解意識,提高調解藝術,提高調解結案率,力爭通過調解化解矛盾,解決紛爭,實現社會效果和法律效果的有機統一。月底審結的民商事案件中,調解撤訴結案占81,節省了審判資源,維護了社會穩定。
六是推行農村牧區巡回審理,方便農牧民訴訟。
法院積極開展“巡回辦案”便民訴訟活動。對交通不方便的邊遠地區或案件相對集中的地區,組織審判人員到實地開庭;對老、弱、病、殘的當事人,確實不便到法庭參加訴訟的當事人,實行上門開庭。基層人民法庭從方便群眾出發,主動走出法庭,送法下鄉,堅持巡回辦案,積極為當地群眾服務。在農忙季節,法庭常常將審判庭“搬”到田間地頭和農戶家中,利用中午和晚上的時間開庭審案。目前,基層法庭就地開庭20余次,當庭宣判率達到50以上。
七是改革執行機制,加大執行力度。
法院實行審判、執行的徹底分離,開設執行舉報、值班電話,接受執行申請人和有關群眾的舉報,制定出臺了《關于規范執行、查封、扣押、拍賣、變賣措施的實施辦法》。全院所有進入執行程序的案件一律由執行局統一執行,解決了群眾反映強烈的多頭執行、“執行亂”的狀況。同時,在充實執行力量、改善執行裝備的基礎上,合理調配執行人員。根據地域分布特點,將執行人員分成三個執行小組,分別負責境內前山、后山、套內地區的執行案件,大大節省了人力物力資源,提高了執行效率,切實保障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月底的案件執行率達到了46。
- 上一篇:工會主席任職表態演說詞
- 下一篇:院企辦公室競職講演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