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組織建設工作總結

時間:2022-07-28 02:26:00

導語:基層組織建設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04年度基層組織建設工作總結

及2005年工作思路

2004年度,我們組織工作按照上級業務主管部門和縣委要求,緊緊圍繞年初組織工作要點,圍繞十六大提出的把基層組織建設成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組織者、推動者和實踐者這一根本任務,把促進發展作為基層組織建設的永恒主題,把農村基層組織建設作為整個基層組織建設的重點,把非公經濟組織黨的建設工作和社區黨的建設工作作為難點和薄弱環節,把創新作為基層組織建設的不竭動力,推動了全縣基層組織建設整體水平的不斷提高。

一、興起宣傳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

1、開展了鄉村干部集中學習教育活動。根據省、市的統一部署和要求,在3月底至4月底,集中一個月時間在全縣鄉村干部中開展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十六大精神學習教育活動。全縣共舉辦學習培訓班536次(包括村級學習班490次),參加集中學習培訓的單位782個,其中:鄉鎮30個,鄉鎮站所262個,村490個;參加學習培訓的人數4139人(不包括農村黨員),其中:鄉鎮干部886人,站所干部職工1285人,村干部1968人;參加學習的農村黨員1.6萬多人。鄉村干部的參學率達98%,農村黨員的參學率達82%。在學習教育活動期間各地為群眾辦實事2000多件,其中修公路65公里,架橋4座,打井17口,直接為群眾解決各種生產生活難題470多件。

2、開展了糧食政策集中宣講活動。按照省市委的要求,在4月上中旬組織了千名干部入鄉進村訪戶,開展糧食政策集中宣講活動?;顒訒r從縣直49個部門和30個鄉鎮共抽調1200名干部組成宣講團(縣處級領導干部35名,縣直單位負責人65名,鄉鎮及鄉鎮站所領導干部1090名),在活動中各級領導干部走訪農戶80000多戶,宣講面達全縣總人口的20%,村干部逐戶上門宣講,宣講面達100%,《致全省廣大農民群眾的一封信》入戶率達100%。在活動中全縣為農民免費提供種子5噸,為4685戶困難戶提供小額貸款180萬元,糧食局幫助農民落實糧食訂單生產10萬畝,張母橋鎮協調了三家糧食加工企業與農戶簽訂優質稻訂單5000畝。

3、開展了慶“七一”活動。組織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紀念建黨83周年。一是組織縣鄉兩級領導干部進村入戶體察民情,共走訪農戶1568戶,為群眾擬辦實事600多件,調解民間糾紛150多起,給基層上黨課450課。二是深入開展了慰問幫困活動,縣委組織部從黨費中拿出4萬多元,慰問救助老黨員、農村困難黨員和下崗職工黨員。三是集中黨員過了一次組織生活。四是縣委對80名優秀共產黨員、30名優秀黨務工作者和40個先進基層黨組織進行了表彰。

4、開展了向曹發貴同志學習活動。在全縣農村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中開展了學習優秀村黨支部書記、模范人民調解員曹發貴同志先進事跡活動,重點是開展了五項活動,即集中學習周活動、組織宣講團巡回宣講、領導干部上黨課、大討論和“遠學曹發貴,近學身邊人”活動。全縣共舉辦宣講活動40多場,鄉鎮指導組帶領各村學習500多次,直接聽講黨員達到3萬多人,通過活動的開展,使廣大黨員干部的公仆意識、宗旨意識明顯增強,思想認識、工作作風、綜合素質明顯改善,為民辦實事的能力和意識得到了很大提高。

二、以“三級聯創”為載體,全面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

始終把“創建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先進縣委”、“創建五個好鄉鎮黨委和村黨支部”活動作為加強農村基層組織的有效載體緊抓不放,以“三級聯創”推進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不斷發展。

1、全面加強鄉鎮黨委規范化建設。這項工作是我縣“強基固本工程”的延伸,是村級工作規范化建設的拓展,也是縣委“突出工作重點,狠抓主要矛盾,一年解決一個主要問題”的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工作思路的體現,在連續三年重點抓村一級組織建設的基礎上,今年把鄉鎮黨委建設作為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重頭戲來抓,突出加強鄉鎮黨委規范化建設。為了把這項工作搞好,上半年我們做了大量準備工作,認真開展了調查研究,召開了不同類型的座談會,廣泛征求意見,擬草了《鄉鎮黨委規范化建設實施意見》,制定了鄉鎮黨委規范化建設的五項機制,即:學習培訓機制、議事決策機制、干部選拔任用機制、重大事項管理機制和監督約束機制等,并在縣委常委會上進行討論研究,后縣委決定在南港、張母橋和舒茶等3個鄉鎮開展了試點工作,通過試點工作的開展規范了鄉鎮黨委的工作,提高了試點鄉鎮黨委的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也為全面推開這項工作積累了經驗、奠定了基礎。11月份出臺了《中共舒城縣委關于加強鄉鎮黨委規范化建設的意見》(舒發[2004]20號),召開了鄉鎮黨委規范化建設工作動員會,規范化建設已在全縣全面推開,各地將集中3個月的時間開展好這項工作。目前各鄉鎮黨委已完成了規則和制度的制定,進入了運行階段。準備在05年元月底組織對鄉鎮黨委規范化建設工作進行全面的檢查驗收。

2、繼續抓好村級工作規范化建設。去年,我縣全面實施了村級干部規范化管理工作,研究出臺了《關于全縣村級干部規范化管理工作實施意見》,建立健全了選拔任用、報酬保障、考核獎懲、激勵約束、教育培訓等五項機制,經過周密部署,精心組織,并取得了明顯效果,精簡了干部數量,規范了干部行為,融洽了干群關系,村級工作得到了發展。今年我們繼續抓鞏固、抓發展,嚴格村級工作五項機制的規范運行,并將這項工作納入農組考評的十項工作之一,開展了對村級工作規范化建設的考評工作。

3、認真開展“雙向互動”活動。一是抓好組織建設。在流動黨員和外出務工經商人員相對集中的城市,依托成立的創業者協會、辦事處或規模較大的非公企業建立黨組織,加強流動黨員管理,抓好在外出務工經商的優秀青年中發展黨員工作。目前,全縣有千人橋、南港、干汊河、龍河等8個鄉鎮在上海、蘇州、昆山、青島等城市成立了黨支部。二是引導黨員發揮作用。為發揮好外出創業有成之士在家鄉建設中的作用,我們積極創造條件,鼓勵和引導外出創業有成之士回鄉創業或競選村干部。目前,全縣各鄉鎮都有一定數量的外出創業有成之士回鄉創業,興辦了各類經濟實體,還有10多人回鄉擔任了村干部。比如平田鄉有3名回鄉黨員創辦了兩個大理石廠,張母橋鎮還從加強對外出創業有成人士的教育和培養為出發點,從創業有成之士中選拔了2名致富有方、思想進步的黨員擔任村支部副書記。

4、繼續加強農組示范服務基地建設工作。一是實行“三級聯建”,全面推進。實行鄉鎮、村、戶“三級聯建”,采取圍繞科技推廣建基地、立足特色產業建基地、依托龍頭企業建基地、依托專業市場建基地、鼓勵黨員大戶建基地、鎮校聯姻建基地、結合干部鍛煉建基地,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創建農組示范基地。截止目前,全縣鄉(鎮)、村各級黨組織共建立示范基地650處,面積3.4萬多畝。二是開展“三五”示范,重點推動。在“三級聯建”的基礎上,重點實施了農組示范服務基地“三五”示范點建設,即:重點抓5個鄉鎮示范園、50個村級示范片和500名農村黨員示范大戶。通過抓重點促一般,推動了全縣農組示范服務基地建設。三是加強督促檢查,嚴格考評。經常深入鄉鎮、村、戶,對農組示范服務基地建設進行檢查指導。制定了農組示范服務基地“三五”示范點考評辦法,嚴格進行考評。

5、鞏固和發展了鄉鎮村黨務公開工作。近年來,按照省、市組織部的部署要求,認真落實了鄉鎮村黨務公開工作的各項措施,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全市黨務公開工作匯報會后,我們迅速貫徹落實匯報會和市組部組通字[2004]26號通知精神,進一步規范和拓展了全縣鄉鎮村黨務公開工作,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鄉鎮村黨務公開工作的通知》(農組辦[2004]1號),進一步明確了黨務公開欄建設標準、黨務公開內容、時間、程序等,并將黨務公開工作納入了農村基層組織建設考評內容。通過工作的開展,黨務公開工作的質量進一步得到了提高。

三、著力加強非公黨建、社區黨建和機關黨的建設。

1、以健全組織為重點,加強企業特別是非公制經濟組織的黨建工作。一是以縣委研究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建工作的意見》(舒發[2004]14號),對全縣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建工作提出了具體的目標和要求;二是進一步加強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組織的組建工作,7月份在安徽華力建設集團成立全縣首家非公企業黨委,目前全縣在民營企業建立了黨組織54個,在個體工商戶黨員集中的地方建立個私協黨組織5個,其中年銷售收入(年產值)500萬元以上的民營企業78戶,已建立黨組織39個,黨組織的建立為在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中開展黨建工作提供了平臺,創造了條件;三是積極向非公企業選派黨建工作指導員。對規模較大的企業,鄉鎮黨委都選派了1名黨建工作指導員,指導企業建立組織、制定制度;四是指導非公經濟組織中的黨組織開展好活動,目前全縣非公經濟組織中建立的黨組織,在組織部門和鄉鎮黨委的指導下,大多數能夠針對非公經濟特點,從實際出發開展了組織活動,抓好黨員的思想教育和發展工作,較好地發揮了黨組織和黨員的作用。如城關鎮舒雅制衣有限公司黨支部建立了一支12人的入黨積極分子隊伍,每年發展1—2名黨員,這些同志大多是企業中層管理人員或生產一線技術骨干。

2、積極探索,努力開創社區黨建工作的新局面。一是進行了廣泛調研,年初我們召開了社區黨建工作座談會,擬草了《關于加強社區黨建工作的意見》,12月初再一次召開了座談會對《中共舒城縣委關于加強社區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討論稿)》進行了討論,并向各鄉鎮發出了征求意見稿,準備在年內以縣委出臺正式文件;二是繼續抓好國有和集體改制、破產企業黨員與社區黨組織的銜接,目前,全縣改制和破產企業黨員的黨組織關系基本上已全部轉入社區黨組織,確保了他們能夠過上正常的組織生活;三是加強社區黨建工作示范點建設。城關鎮鼓樓社區黨總支被列入全省15個社區黨建示范點之一,我們以此為契機,狠抓示范點建設。他們已建成了面積達450多平方米的社區服務中心,該中心集一站式服務、再就業培訓、老年活動中心、青少年素質教育、居民休閑娛樂為一體,組織部還為社區配備了一套電教器材。建立健全了社區黨建工作的一系列規章制度,開展了以知民、為民、便民、利民為主要內容的愛民工程,建立了以黨員為骨干的社區義工志愿者隊伍,成立了社區京劇票友會支部,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社區文化活動,受到社會各界和社區居民的廣泛好評。目前鼓樓社區的黨建工作已成為全縣社區黨建工作的一個亮點,對全縣社區黨建工作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帶動作用。

3、以開展活動為載體,進一步加強機關黨建工作。在前幾年開展的“創特色,爭先進”活動的基礎上,今年在縣直機關中主要開展了創建學習型、服務型和創新型機關活動,大興學習之風,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大興便民之風,優化發展環境,大興創新之風,增強機關活力,爭創一流業績,把機關黨的建設提升到更高的水平。

四、扎實抓好選派干部到村任職工作,選派成果明顯

今年以來,我們圍繞省委提出的“六句話”目標,嚴格選派干部管理,加強跟蹤督查指導,一方面善始善終地抓好第一批選派工作,一方面深入扎實地抓好第二批選派工作,兩批選派工作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第一批選派工作順利結束。一是按照善始善終的要求,切實抓好第一批選派干部最后半年的工作。我們要求選派干部認真站好最后一班崗,各選派干部認真謀劃離任后選派村的長遠發展,研究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后三年發展規劃;鄉鎮黨委和選派干部認真抓好繼任書記的選拔和培養并通過“兩推一選”的辦法產生繼任書記人選,確保選派干部離任后有人接、接著上、干得好。二是認真抓好選派干部的離任審計和交接工作。在4月下旬我們匯同財政局對第一批45個選派村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專項資金使用管理情況進行了審計,經初步統計,通過實施發展村級集體經濟項目,已增加村級集體經濟收入75.54萬元,帶動農民增收118.43萬元。同時我們要求選派干部認真做好交接,要清楚交接、清白交接、順利交接。三是組織對選派干部進行了嚴格的考核定格。我們于5月中旬,組織力量對第一批選派干部第三年度和任期工作進行了嚴格的考核,并報縣委對第一批選派干部評定了格次,分別是優秀:18人、稱職27人。四是召開了第一批選派工作總結表彰會。7月下旬召開了第一批選派工作總結表彰大會,對第一批選派干部到村任職工作進行了全面總結,對下一步選派工作進行了具體部署;會上,表彰了一批選派工作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五是認真抓好選派干部的安排使用工作。對考核中表現突出的優秀選派干部,我們通過多種形式進行了宣傳表彰,并積極向縣委建議給予提拔使用,把他們作為縣直單位和鄉鎮領導班子的后備人選進行培養、使用,6月下旬我縣有7名同志被提拔為副科級領導干部(2人在縣直機關,5人為鄉鎮副職)。六是建立選派干部回訪原任職村制度,鞏固第一批選派成果。建立了第一批選派干部作為選派村聯系員制度,要求選派干部再聯系選派村三年;建立了選派干部回訪原任職村制度,要求選派干部每季度要回訪一次原任職村,每半年列席參加一次村兩委會,幫助研究村級工作,并于12月集中時間組織開展了第一批選派干部回訪原任職村活動。

2、第二批選派工作開展良好。一是進行了崗前培訓和任期培訓。在元月份組織了第二批選派干部的崗前培訓,11月又組織了任期培訓,縣委領導在培訓會上做了動員講話,組織部、黨校、農委、科技局和扶貧辦等單位負責人,分別就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十六屆四中全會精神、農村政策、農業科技開發、扶貧開發等方面內容進行了專題講座。通過培訓,鼓舞了人心、激發了斗志、豐富了的知識、開闊了視野、加強了黨性、提高了能力。二是制定了《舒城縣選派到村任職干部管理辦法》。為加強對選派干部的管理,使得選派工作制度化、規范化,根據省、市文件精神,結合我縣實際并汲取第一批選派工作經驗,制定出臺了《管理辦法》。三是建立了聯系幫扶制度。建立健全了縣領導、縣直單位聯系幫扶選派村制度,縣領導和縣直單位主要負責同志經常深入選派村,指導工作、給予幫扶。同時各鄉鎮黨委也安排黨委成員聯系選派村。四是開展了“好支書”活動。為使選派干部經受住艱苦環境的考驗、在群眾中樹立良好的形象,我們在選派干部中開展了“實踐‘三個代表’,爭做群眾滿意的好支書”活動。五是加強督促檢查。注重對選派工作的督促檢查,采取電話抽查等形式對選派干部加強督查。于11下旬,我們還組織力量對選派村進行了全面的檢查。經過各方的共同努力,第二批選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選派干部理清了發展思路,制定了選派村的發展規劃,他們為群眾辦了很多實事,解決了群眾反映比較強烈的一些問題,改善了選派村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經受住了艱苦環境的考驗,在群眾中樹立起良好形象。

五、加強黨員隊伍的教育管理,提高黨員隊伍的先進性

1、繼續實施“雙培雙帶”先鋒工程(“三個培養”)。全縣有2400多名農村黨員開展了幫帶活動,占黨員總數的12·6%,幫帶農戶達3000多戶。全縣共培養入黨積極分子3797名,其中發展能手3045名,占80.2%,發展農村黨員1064名,其中發展能手686名,占64.5%。全縣1120名村級后備干部中,發展能手占82%,已推選了36名黨員發展能手進入村“兩委”班子,對表現突出的推選到村“兩委”的主要崗位上,如在第一批45個選派村中,各地推選了12名黨員發展能手為村黨支部繼任書記。

2、按照“十六字”方針,加大發展黨員工作力度。按照“堅持標準,保證質量,改善結構,慎重發展”的工作方針,狠抓發展黨員工作。注重發展生產一線黨員、文化程度高的黨員、年輕黨員和女黨員,優化黨員隊伍結構。特別重視在農村能人大戶、外出務工經商的優秀青年農民中發展黨員。全面實行發展黨員公示制,接受群眾監督,確保新黨員質量。

3、以增強素質為根本,加大黨員的教育力度。堅持不懈地抓好黨員的教育、培訓,采取黨員集中培訓與平時學習相結合,黨員教育培訓與民主評議黨員相結合,黨員教育培訓與“三個代表”學習教育活動相結合,充分發揮黨員電化教育的優勢,積極開展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提高黨員隊伍的整體素質。

4、不斷適應新形勢,加強流動黨員管理。針對近年來農村流動黨員增多,支部活動難、黨員管理難等一系列問題,采取各種措施,切實加強對流動黨員的管理。一是全面執行流動黨員“五個一”管理辦法;二是頒發流動黨員活動證,對流動黨員實行持證外出;三是通過開展“雙向互動”活動,在流動黨員集中地建立黨組織,加強對流動黨員的管理;四是注重加強社區和非公經濟組織黨建工作,確保流入到社區和非公經濟組織的黨員得到有效管理。

明年的工作思路

2005年,我縣基層組織建設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以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為主題,以拓展深化“強基固本工程”為主線,以提高領導班子和黨員干部隊伍素質為根本,夯實基礎,創新機制,努力推進全縣基層組織建設整體水平的不斷提高,為加快發展、全面建設小康舒城提供堅強有力的組織保證。具體是:突出一個重點,抓住兩個關鍵,做好六項工作。

1、突出一個重點。就是加強黨員隊伍建設。在前幾年加強鄉村兩級黨組織和干部隊伍建設的基礎上,把工作重點轉移到加強黨員隊伍建設上來。結合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全面開展“雙向互動”活動和“雙培雙帶”先鋒工程,著力加強農村外出黨員、非公經濟組織黨員和社區黨員管理,提高黨員隊伍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同時,加大在外出務工經商的優秀青年中、非公經濟組織的員工中和社區居民中的發展黨員工作,不斷發展和壯大黨員隊伍,為黨組織注入新鮮血液。

2、抓住兩個關鍵。一是抓好中央部署的在全黨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上半年抓好縣直機關和企事業單位的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下半年抓好鄉鎮機關、站、所的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二是抓好省委部署的第六屆村“兩委”換屆工作。從2005年元月份開始到4月底前結束。

3、做好五項工作。一是繼續抓好鄉鎮黨委規范化建設和村級工作規范化建設。二是進一步加強農組示范服務基地建設。三是加強選派干部到村任職工作。四是抓好社區黨建工作。五是加強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建工作。六是逐步開展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