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年終工作總結精品

時間:2022-11-04 12:48:00

導語:鄉鎮年終工作總結精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鄉鎮年終工作總結精品

年初,鎮黨委、政府按照縣委、政府的要求,立足本鎮實際,創新思維,準確定位,提出了建設工業強鎮和經濟強鎮的近期奮斗目標,并圍繞實現這一奮斗目標,確立了總的工作思路。即:認真貫徹“三個代表”要求和黨的**精神,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總攬工作全局,突出“發展、穩定”兩大主題,大力創新“干部隊伍、基層組織”兩項建設,全力實施“工業化、城鎮化、產業化”三化戰略,努力打造經濟和社會競爭發展的新平臺和新形象,確保鎮村實力增強、農民增收、社會穩定,加快建設工業強鎮和經濟強鎮的進程。財政、稅收雙超千萬。稅收力爭完成1500萬元,比去年入庫完成增長65%,比去年任務翻一番。一年來,黨委政府按照這一總體思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聚全鎮之心,舉全鎮之力,艱苦奮斗,扎實工作,推動了鎮域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各項事業的進步。較好地完成了各項任務指標。到11月底,完成社會總產值13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0%,其中農業總產值1.9億元,比去年全年增長26.7%,鄉鎮企業總產值11.1億元,比去年全年增長30%,工業總產值8億元,比去年增長33.3%,增加值4億元,比去年增長33.3%。經濟運行質量比較高,實際完成稅收1570萬元、入庫1333萬元,分別超任務551萬元、314萬元,占任務的154%、131%,比去年1**2萬元分別增加538萬元、301萬元,增長52.1%、29.2%。完成社會固定資產投資4.6億元,比去年2.6億元增加2億元,增長76.9%,實際完成財政收入1868.23萬元、入庫1631.23萬元,分別超任務551萬元、314萬元,占任務的141.8%、123.8%,保證了工資的按月全額發放。

一、與時俱進,創新思維,全力推動建設工業強鎮總體進程。

圍繞如何建設工業強鎮實現工業產業化戰略目標,我們確定了發展鄉鎮企業的“123”工作思路。即: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做好“對內大盤活,對外大開放”兩篇大文章,突出“現有企業擴規模、新上項目增數量、第三產業大發展”三大重點,努力實現企業立鎮目標。到11月,全鎮共完成增加值4億元,占任務的148.1%;出貨值0.5億元,占任務的300%;稅金1570萬元,其中國稅1161萬元,占任務的178.6%,地稅409萬元,占任務的110.8%。固定資產投資3.86億元。新創市升級企業3家,縣升級企業12家,晉級市升級企業3家,晉級縣升級企業5家,**鎮由五級鄉鎮升為六級鄉鎮。主要實施了四大戰略一個工程。

一是規模發展戰略,千方百計培植立鎮企業。全鎮篩選了景渤、景津、歐亞、華德、華整、尼龍等17家重點企業。對這些企業通過增投入、搞技改、創名牌,不斷擴張規模,實現了新的突破。第一,企業稅收有了新的突破。全鎮納稅超百萬的企業增加兩家達到5家,景渤1—11月份完成稅金355.1420萬元,去年完成322.1573萬元;歐亞1—11月份完成稅金333.4381萬元,去年完成317.7100萬元;景津1—11月份完成稅金206.4936萬元,去年完成126.1955萬元;華整1—11月份完成稅金125.2477萬元,去年完成86.5300萬元;尼龍1—11月份完成稅金105.7452萬元,去年完成32.8916萬元。其它重點企業完成稅金都超過了30萬元,總額比去年增長30%。第二、科技含量有了新的突破。全年新取得專利證書的產品3個:①華整的電力電子功率器件門極裝置體,②宏廣的汽車線束外包覆護簧,③光輝的自加溫防靜電輸油膠管獲得實用新型專利。申報專利5個:①景渤申報的新型液面自動報警器,②華整申報的一種用于電力器件上的絕緣部件及制造方法、③電力電子設備用600A控制模塊,④三豐申報的聚氨脂增強軟管及其制造方法,⑤歐亞申報的海洋平臺采油管線。新增ISO9000認證企業9個(華龍、恒宇、環球、遠大、特種金屬軟管、華鑫、華整、宏廣、金宏),是往年認證的總和。同時,景渤、歐亞、華整的GNG高壓耐火膠管、海底高壓輸油膠管、電力導體模塊結構件產品通過省級考核,取得省知名品牌。第三、管理體制實現了新的突破。景渤、景津實現了股份經營,與先進經營機制接軌。歐亞打破家庭式管理模式,聘請專業管理人才,創優企業管理模式。

二是加速膨脹戰略。我鎮現有880家企業,其中絕大多數是中小企業,如何把中小企業做大做強,從而培植更多的立鎮企業,一直是我們思索和探討的重要課題。首先在指導思想上強調既抓大又顧小,并且領導力量適當向中小企業傾斜。其次是加大跑辦力度,在資金、占地等方面提供周到、寬松的政策服務環境。最后是成立由重點企業老總牽頭,吸收中小企業代表參加的企業家聯合會。先后3次組織企業人員到本鎮和外地參觀學習,進一步解放思想,開闊眼界。依托重點企業的資金、人才、技術優勢,以強帶弱、強弱聯合、優勢互補。企業之間互通信息,擔保貸款,生產協作,實現雙贏。今年以來,新增產值超過800萬元、納稅超過30萬元的企業7個,新增產值超過500萬元、納稅超過20萬元的企業8家,新增產值超過300萬元、納稅超過10萬元的企業11家,全鎮納稅10萬元以上的企業達到33家。

三是借外力發展戰略。實行對內大盤活,對外大開放。對內大盤活,就是盤活土地和資金、人才三大資源。特別是盤活土地資源,借助縣城建設的東風,在沿縣級公路兩側規劃了黃金通道,為企業構筑發展平臺。對外大開放就是不斷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千方百計引進資金、項目、人才,借助外力求得發展。第一是優勢引。鎮村兩級充分利用縣城建設優勢,開發創造區位優勢,變區位優勢為投資優勢和發展優勢。第二是政策引。對一般納稅人企業實行稅收獎勵政策。在土地上的優惠政策根據投資額大小實行一事一議。全鎮共發放獎勵資金25萬余元。第三是行業引。進一步發揮橡塑等規模產業的優勢,加強合作。第四是品牌引。宣傳企業,宣傳專利產品,知名品牌,尋找合作伙伴,尋求更大的商機。第五是環境引。強化環境也是生產力意識,不斷優化發展的軟硬環境。大上項目,上大項目。今年以來結合縣開發區建設新上、續建及擬上項目58家,總投資達到4.35億元(已投入資金3.1億元),其中超億元的1家,超5000萬元的1家,超1000萬元的11家,超500萬元的13家,超200萬元的4家,超100萬元的3家,超50萬元的25家。

四是資本積累戰略。盤活資金資源,引導干部群眾把錢用在跑業務、辦實體、搞農副產品加工和經商作買賣上,把死錢變成活錢,掌握發展經濟的主動權。不斷積累資金,培育發展企業的載體。目前,全鎮個體工商戶、私營企業發展到近2500家,對他們采取積極引導,鼓勵他們圍繞橡塑、鑄造、建筑、機鐵加工四大主導產業搞好調整,使其加快資本積累,逐步辦成更大實體,做成規模。對有錢的村,引導群眾不要把錢全部分光,同時教育村干部公平、公正管好集體資金,求得群眾支持,搞開發,上攤子,增加收入。全年新增個體工商戶投資辦實體企業22家。

五是稅收翻番工程。稅金從2002年到2005年,本著前兩年連翻番,后兩年翻一番的目標努力。2002年實際完成稅收1000余萬元,比2001年任務486.11萬元翻了一番,20**年力爭完成1500萬元,比2002年任務694.8萬元翻一番。20**年超過2000萬元,2005年力爭3000萬元,比20**年任務1500萬元翻一番。20**年實際完成稅收1570萬元,比2002年任務翻了一番多。

二、強化宣傳,科學規劃,進一步推進城鎮化進程。

實現城鎮化,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所在。我們始終堅持配合縣城建設,依靠工業化推進城鎮化的原則,搞好小城鎮建設。

一是書記、鎮長主抓,一名副鎮長期蹲守,積極配合縣委、縣政府做好縣城建設和開發區建設等項工作。開發區二期工程涉及3個村、1000余戶、1062畝地,凈使用面積812.9畝。其中休閑別墅區464.5畝、工業區348.4畝。共協助遷墳130座、清理果樹8746棵、材樹6451棵、淺井23眼、豬圈46個、果園屋21間。針對二期工程進村現狀,積極協助開發區人員對拆遷戶進行走訪座談,按照國家有關政策逐戶進行調查、摸底、丈量、評估,并協調開發區及時給予補償。共拆遷房屋178間,拆遷建筑面積4320平方米,拆除空閑宅基16處。配合開發區組織墊土28萬方,硬化路面7.7萬平方米。

二是組織完善了鎮村規劃,加強了土地和宅基管理,控制了亂挖亂占現象。全年共處理無證拉土、挖土事件35起,清理超平宅基、無證宅基950座。加大了治理空心村力度,實行定點試驗、逐步推開策略。今年郜莊調整廢舊宅基30座,擴建大街一條,動用土方5000余方、人工3000余人次。

三是合理規劃,整體布局。沿景武、景龍、景王、景德、景安、景桑、景梁、景阜8條縣級路,科學規劃“黃金通道”和特色園區。焦莊景武路引進3家企業、景阜路引進2家。張戈侯、薛洼、段屯沿路已調為承包地,等待開發。同時,積極運作了“開發沿路,內引聯村”的土地置換策略,實現了一處開發,多處盤活的良性發展局面,鎮域土地資源得到根本有效的利用。全鎮有三里莊、韓莊科、小廠、北門里、柴莊、段屯、黃屯等七個村實施了土地置換政策,共置換土地184畝,盤活資金221萬元,建設養牛小區一個,新打機井10眼,實現了多贏。比如:三里莊村開發沿路土地13畝,租用韓莊科村及小廠村土地共計40畝,凈賺土地差價11萬余元,建設養牛小區一個,韓莊科村和小廠村則利用轉讓土地資金分別新打機井一眼。

四是啟動農村道路工程。繼續實行聯村就近的原則和鎮財政補貼總投資30%的政策。全年共硬化村內路面28000米,其中小劉屯4000米、明屯1100米、黃屯3200米、陳辛莊4300米,完成油面路維修11000米,總投資78萬元。

三、千方百計提高農業效益,增強農村實力,突出發展林畜兩大產業,進一步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

圍繞解決“農村、農業、農民”三農問題,立足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實力增強,年初,我鎮提出了農業工作思路:緊緊圍繞農民增收,采取“市場引導、企業拉動、典型帶動、服務推動”四大策略,突出抓好林畜兩大產業,強力抓好農村用水工程,推動農村經濟快速發展。一年來,全鎮上下齊心協力,常抓不懈,農業取得很大進步。

1、林產業不斷鞏固提高,規模不斷壯大。

按照鎮黨委政府提出的“實現環縣城萬畝林帶工程”這個目標,重點突出通道綠化、廢棄地開發、村莊四旁和河渠植樹。今年全鎮共植樹12000畝,植樹總量達到19000畝,其中通道綠化3000畝、環城綠化1500畝、速生林2700畝,新建大方3個,里廂屯500畝、八里鋪400畝、柴莊320畝,閑散荒地2522畝,河渠800畝,四旁植樹1478畝。

在具體工作中堅持做到了四個確保:

一是確保面積。及時把國家補助的糧、款送到群眾手

中,給群眾吃了定心丸,充分調動了群眾積極性。在工作思路上,堅持通道綠化、成方連片,村莊四旁、溝渠荒地多式并舉方針,并把任務層層分解,鎮村干部分片包村,化整為零,集零成整。

二是確保重點。重點抓好四個千畝大方的補齊與落實。

三是確保填平補齊。嚴把質量關,按照退耕還林作業

設計標準,把不符合退耕還林政策的林帶加密、填平、補齊,確保土地利用率和享受國家補貼政策。

四是確保管護到位。鎮村兩級都建立了樹木管護小組,直接與林業局建立聯系,確保樹成活、樹木成材。

2、畜牧業走出困境又添新氣象。

今年,我們堅持典型帶動指導原則,堅持走小規模大群體的路子,培植養殖小區,做到高起點,大發展。全年新增養殖小區6個,新增肉牛830頭,肉蛋雞47500只,肉羊1800只,新增養殖戶500個,戶均2頭牛以上的村4個。具體來講,實行了三個到位。

一是規劃目標到位。充分發揮明屯、沙堤、何里莊、三里莊四個養殖小區的典型帶動作用,在充分壯大已有養殖小區的基礎上,不斷增強輻射功效,培植更多的養殖小區。今年新增三里廂、七里莊、靳莊、二分、司莊、馬小旺6個養殖小區,使養殖小區總數達到10個。明屯新增肉牛60頭,肉羊100只,總數分別達到160頭,300只。沙堤新增肉牛20頭,肉羊150只,總數分別達到60頭,350只。三里莊新增肉牛100頭,達到300頭。七里莊新增養雞8000只,靳莊新增養羊600只,二分新增養豬400頭,司莊新增養雞16000只,馬小旺新增養豬200頭,肉羊300只。

二是工作措施到位。先后組織300人次外出參觀,對鎮村干部量化指標,嚴明獎懲,嚴格考核。

三是服務到位。及時向養殖戶提供信息,協助解決小額助農貸款20萬元。

3、種桑養蠶平勢發展,高效種植穩中有升。

近兩年,受市場影響,蠶繭價格持續低迷,桑蠶業在困境中徘徊,面臨很大挑戰,今年市場價格有所回升,人民收有了提高,全年共養蠶2500張,產鮮蠶26萬斤,農民收入200多萬元,比去年增長22.5%。高效種植業面積不斷擴大,發展到全鎮總耕地三分之一左右。全鎮棉花面積1.2萬畝,畝產籽棉500斤,人民收入1800余萬元。東店子、薛洼、從莊、七里莊、左莊等繁白硬冬2號小麥1萬畝,共增收50萬元,全鎮4500畝果樹,8800畝瓜菜通過嫁接改造,更新品種,取得了較好的收成。冬棗、草坪、飼草種植已在起步,前景廣闊。

4、強力實施農村用水工程。

嚴格按照農村用水三年規劃目標,全力解決農村吃水、用水問題,全年新打深井102眼,鋪防滲98000米,新按自來水村20個。

四、創新兩項建設,培建一支團結、務實、高效的干部隊伍。

干事關鍵在人,因此建設一支團結、務實、高效的干部隊伍是做好各項工作的組織保證,為真正在全鎮建立一個制度嚴明、責權統一、運行協調有效管理和監督的體系,黨委政府創新“干部隊伍和基層組織”兩項建設,制定并實行了放權追責,健全制度,強化監控的管理原則。

一是加強教育和培訓。在全鎮繼續樹立了“發展第一、農民第一”的兩個第一思想,發揚“最大壓力、最高效率、最大貢獻、永遠爭先”的三最一爭精神。開展四創活動(創一流班子、創一流隊伍、創一流業績,在全鎮努力創造一個中心、一盤棋、事業發展、干群雙贏的局面)。繼續提倡總的工作原則:上符合黨的方針、政策,下符合百姓心愿,創造性地開展工作。通過以會代訓、思想教育學習,凝聚了人心,扶正了政風。

二是健全制度,明確責任,嚴明獎懲,強化用人機制。建立健全了會議、學習、財務、機關管理制度,實行了下鄉工作誰喝酒誰家走的禁令。繼續實行了鎮干部日工資制度,季測評、年總評、末位淘汰制度,待崗學習制度,鎮村干部百分制考核制度,雙向選擇、競爭上崗制度等,對農村干部實行了基礎工資加實績工資制度,拉大了實績工資檔次,充分體現了干好干壞不一樣,憑實績看干部、待干部、用干部。全年按規定扣發工資12918.5元,先后待崗學習5人,根據考核成績,提拔12名一般干部擔任片長、副片長,搞了競爭上崗試點,有8名同志參與競爭資料員崗位,提高了大家的工作積極性。

三是改革工作體制,加強基層組織建設。開展了“摸村情、聽民聲、解難題”活動,實施了加強基層建設暫行辦法,制定了鎮干部包片包村規定,由班子成員對各村量化打分,劃分檔次類別,領導干部包片包難村,簽訂責任狀,限期治癱轉后。領導干部或工作實績突出的一般干部任片長,負責日常工作,一般干部死包村。全年梳理歸納反饋意見500余條,解決各種疑難問題60余件,調整、新建農村班子9個,4個后進村全部實現轉化,明屯、三里莊新建高標準兩室。培養入黨積極分子82名,發展預備黨員20名,黨員轉正63名。

四是創新用人機制,搞好人員分流。以加強工業、農業服務水平,促進經濟發展為宗旨,建立了三個服務中心:1、依托桑蠶站建立了農業服務中心,由一名副鎮長掛職,配備多名農業專業人才,就農業的收、種及搞好高效種植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全年提供農業咨詢服務80余件。2、依托鎮經委建立了工業服務中心,由一名副書記掛職,配備了兩名懂經濟人才,并結合工商、稅務等部門吸收了15名掛職顧問,重點解決企業的土地、資金及各項服務問題,全年共協調資金500余萬元,土地100余畝,協助辦證15起。3、依托土地所、建筑公司建立了城鎮化建設服務中心,由鎮人大副主席掛職,重點解決亂挖、亂占、亂建現象,并制定了合理的整體規劃布局。由4名鎮干部到農村任職,扭轉了王家埝、趙樓、于橋、洼村的落后局面,保證了各項工作都能按時、保質、保量完成。各村干部職數都有所減少,實行了務工補貼政策,節約了村開支。

五、認真抓好計劃生育工作。

全鎮計劃生育率達到98.18%,出生率10.06‰,上環率89.06%,結扎率95.32%,普查上站率98.9%,主要抓了三個方面:一是結合零距離服務,深入宣傳計劃生育法、《條例》,并簽訂《人口與計劃生育目標管理責任書》。為實現計生站的服務職能,今年開展實施了零距離服務,向廣大育齡群眾發送《計劃生育法》《條例》1000余份,發放調查摸底表4600張,把反饋信息梳理分類,實行一人一課,落實到戶。其次與各村簽訂《人口與計劃生育目標管理責任書》,實行一票否決制,增強村干部責任心。二是搞好育齡婦女生殖健康服務。一年來接受群眾計生知識咨詢4310余人次,義務咨詢3899余人次,走訪咨詢4630余人次,發放計生藥具1500盒套,一年共做引產5例、流產84例、結扎85例、新上環326例,有效地防止了外生現象的發生。三是狠抓計劃生育信訪查處工作。今年新增信訪查處專門機構,張榜公開電話,實行專人管理,使信訪工作進一步規范化、公開化,強化了群眾監督效用。全年共接受群眾來信2次,全部結案,無越權上訪、重復上訪事件。四是加強檔案資料管理。把全鎮83個村分成自治村、合格村、一般村、后進村,分檔管理,每類村實行不同管理辦法、獎懲措施。對流動人員實行“三抓三管”管理體制,即:“抓房主、管房客,抓雇主、管雇工,抓部門、管協調”,堵死了流動人口帶來管理混亂上的漏洞。

六、大力加強精神文明建設。

在抓好物質文明的同時,也注重精神文明建設,促進二者協調發展。開展了文明創建活動,創建文明村8個、“十星級”文明戶200個。全鎮形成了尊老愛幼、鄰里和睦、團結互助的良好風氣。組織群眾開展各種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動,用先進的思想文化占領農村陣地。30多個村成立了秧歌隊、鑼鼓隊,農民自編自演、自娛自樂,一些村還把秧歌扭進了縣城,帶動更多的群眾加入到健康文化陣地來。群眾反映,開展這樣的活動,不但健身益腦,還能改變村風,大大遏制了黃堵毒現象的抬頭。抓好文教衛生。在“雙基、普九”活動中投資40余萬元對鎮中小學配備各種儀器、設備,投資4萬元維修教室40間,翻新廁所8個,圍墻600米,改善了學校教學條件。非典期間投資3萬余元購買防護品,確保教職工及在讀學生安全。強化了對教職工的管理,制訂了《教師工作百分量化方案》,教學質量不斷提高。投資10萬元對兩所鎮醫院進行設備更新和裝備,改善了農村基層醫療條件。黨建工作不斷完善發展,明屯、三里莊新建高標準兩室,全鎮83個村完全實現有兩室的標準。非典時期防護組織健全,責任明確,嚴格執行“早報告、早檢查、早隔離、早治療”措施,確保了全鎮無一漏報、誤報、謊報現象,為全縣取得非典勝利做出應有的貢獻。黨的后備力量不斷得到加強。堅持教育和打擊并重的方針,同“”做堅決斗爭,確保無進京、不滋事,不出現問題。

人大、農業稅收、統工聯、綜合治理、民政、武裝、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等項工作,都較好地完成了縣委、縣政府下達的各項任務指標。

一年來,我們在縣委、政府的領導下做了一些工作,但也存在不少差距,在農業方面,我們的基礎還很薄弱,產業沒有形成規模,沒有形成龍型經濟;在工業上,還存在規模企業少、名牌產品少、企業數量少的問題;在組織建設、農村穩定等方面,還有大量的工作需要我們去做。

在新的一年里,我們將嚴格貫徹市委“三創一爭”精神、縣委“五轉一進”活動,全力實施“一創三化”工作思路,嚴格落實縣委政府下達的各項任務指標,一心一意求發展、聚精會神搞建設,爭取明年取得更大的成績,確保建設工業強鎮和經濟強鎮目標的落實,確保全鎮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全鎮的社會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