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黨工委年終工作總結

時間:2022-11-09 08:18:00

導語:街道黨工委年終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街道黨工委年終工作總結

2009年工作總結

2009年,雙桂路街道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圍繞區委“四區”建設戰略部署,務實創新,攻堅克難,各項事業全面穩步推進,全年目標任務按期完成。

一、攻堅克難,有力推進重點工作

(一)全力投入抗震救災和災后重建工作。堅決落實區抗震救災指揮部各項工作部署,實行全崗在位、全員參與,迅速啟動應急預案,成立了抗震救災應急指揮部,明確了抗震救災工作職責。及時組織開展災情排查、疏散工作,疏散安置群眾2700余人,提供帳篷39頂以及價值5萬元的飲用水等救災物資。組織民兵預備役人員41人奔赴都江堰救災一線,救出死亡人員6名,搶救受困人員1名,搬運救災物資11車100余噸。組織疏散點、居民院落清掃保潔和衛生消殺工作,累計消殺面積17萬㎡,確保了大災之后無大疫。組織轄區黨員深入長壽社區安置點開展“黨日”主題活動,兩地共同舉辦的“心連心,手拉手”迎中秋文藝演出,街道五福橋社區與都江堰市長壽社區簽訂了共建協議,并投入4000余元配齊社區文化活動室,提供就業崗位187個。舉辦了“讓世界充滿愛—雙桂路轄區賑災義演活動”,收到轄區單位、干部群眾及社會各界捐贈資金978925.8元以及價值26萬的抗震救災物資。

(二)全力投入攀成鋼片區危舊房改造工作。切實發揮街道基層組織工作和群眾工作的優勢,成立了街道攀成鋼周邊危舊房改造協調領導小組,開展綜合協調、宣傳教育、維穩信訪、行政執法、就業保障等工作。積極深入居民院落開展入戶宣傳,先后動員200余戶社區黨總支黨員、社區居委會干部、居民代表、居民小組長、低保戶、殘疾人帶頭簽訂了拆遷協議。積極開展幫扶救助,先后儲備就業崗位10大類210余個,主動聯系20余家中介機構,為拆遷戶推薦二手房180余人次,實現拆遷安置過渡30余戶。及時收集拆遷戶反映的問題,加大對拆遷周邊市容秩序、機動車亂停亂放等情況的整治力度。對184號院、蔡家大院等650余平方米違法建設進行了強制拆除,動員住戶自行拆除違章搭建房屋面積700余平方米。順利完成近1600余戶低洼棚戶拆遷任務。

二、狠抓落實,有力提升城市形象

(一)加大城市市容環境整治力度。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契機,積極開展市容環境整治,街道城市管理工作在“創最清潔城區”測評、城市管理綜合考核中多次名列前茅。先后投入近100萬元,完成了江東民居一區等10個老式居民院落的環境綜合整治。以“創最清潔城區”活動為抓手,開展“迎奧運、講文明、樹新風”清潔城市行動,組織干部群眾開展“萬人除塵”,清刷積層盲道5000余米,粉刷圍墻2萬余平方米,拆除商家店鋪伸出式招牌200余塊、清理櫥窗式亂張貼廣告500余戶,清除牛皮癬1萬余處、院落積存垃圾(雜物)約6噸,清理夜間“鬼飲食”5家。

(二)加大大氣和水環境整治力度。加強了對鎦金歲月、澳龍名城建筑工地、攀成鋼拆遷工地等重點點位揚塵治理,確保轄區空氣質量優良。加大道路清掃監管,督促清掃公司加大清掃保潔力度,清除街面、院落衛生死角130處,清除無主垃圾520噸。以“世界環境日”、“地球日”活動為契機,積極開展推廣清潔能源禁止燃煤宣傳,完成了經營戶燃煤設施清潔能源改造。督促攀成鋼片區工地業主管理方衡泰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對工地200余萬平方米的裸土進行了綠化覆蓋,極大地提高了轄區綠化率。

(三)加大安全生產整治力度。開展了“百日安全生產”活動,對住改非消防隱患及非法儲存、銷售煙花爆竹進行專項排查整治,對存在安全隱患的危舊房屋進行重點排查,確保居民群眾的消防安全,被市安監委評為市級安全生產管理規范化街道。加強攀成鋼廠區拆遷工地的安全監管和隱患排查,確保了轄區重點部位和區域無安全事故發生。大力開展無證無照經營整治,加強對轄區學校、工地食堂、食品銷售等重點部位進行安全檢查,組織對“問題奶粉”進行突擊清查,對檢出三聚氰胺的24批次液態奶勒令下柜,全年轄區未出現一例食品安全事故。

三、創新方法,有力夯實基層基礎

(一)探索建立社區治理新機制。啟動了社區治理機制改革試點工作,推選產生了社區居民特邀代表,審定通過了各社區居民自治章程(修訂稿),差額選舉產生了社區居民代表會議工作委員會委員,正式成立了社區居民代表會議工作委員會,按照“一站多居”模式成立了社區公共服務站,有效實現了政社分離。建立了老式院落居民自治管理體制,實施星級院落和星級家庭“雙星”評選,開展了“完善居民自治、規范院落管理”工作。進一步擴大了黨組織履蓋面,在轄區非公有制企業中組建了3個覆蓋21家非公企業的聯合黨支部。

(二)探索建立社會管理新機制。從提升街道社會綜合管理能力入手,建立了城市管理聯動機制、治安綜治聯動機制、危機處置聯動機制、法制教育聯動機制。健全了人民調解員、民情聯絡員等基礎網絡隊伍,落實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制度,建立信訪維穩每周聯席會議制度,注重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加大了集中清理整治力度。成功調處攀成鋼周邊危舊房改造拆遷住戶家庭糾紛問題、“鎦金歲月”在建工地40余民工討要工資問題、綠野天城小區業主與物管公司矛盾等一系列問題。全年接待來訪群眾336人次。

四、促進和諧,有力服務居民群眾

(一)大力加強社區文化建設。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核心,以“社區家庭文化節”、“社區鄰居節”、“錦江童謠季節”等活動為載體,增進了鄰里和睦,豐富了群眾文化生活,弘揚了尊老愛幼、團結互助的社會主義新風尚。投入40余萬元打造了街道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先后開展了慶“五·一”、“七·一”等大型廣場活動和文明勸導活動,通過趣味體育、廣場文化、壩壩電影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活動,營造了濃厚的文化氛圍。

(二)積極做好勞動保障工作。積極開展為轄區失業人員送政策、送培訓、送崗位的“三送”活動,培訓失業人員224人,20人參加syb創業培訓,農勞培訓660人。轄區內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愿望的城鎮失業人147人,再就業率達100%;“4050”等再就業援助對象登記56人,再就業率達100%。1-11月共發放低保金2183人次,累計金額35.1993萬元。

(三)切實加強計劃生育工作。充分利婦女節、“5.29”協會日、“7.11”世界人口日等開展政策法規宣傳,組織382名育齡婦女進行免費“三查”,發放避孕套5000余盒。組織3對夫婦免費婚檢,發放葉酸420瓶,今年無政策外生育,符合政策生育率100%。流動人口流出4人,已辦婚育證明4人,辦證率100%,流入總人口615人,驗證532人,驗證率85%。

(四)全面落實惠民措施。開展衛生、文化、就業、助學進慈善超市活動;為轄區單親家庭、重殘等特困等人員提供義診3次,發放特困人員價值800余元救濟物品;為轄區特困殘疾人申請專項補助27名,為下肢有殘疾的貧困殘疾人免費申請發放輪椅3輛。發放長壽養老金補貼253人,協助辦理陽光助學有2例,少兒互動金26人,一體化醫療救助人次19人次,金額26217.25元。

五、推動發展,有力加強作風建設

(一)領導班子建設。扎實“開展深化作風建設樹立清風正氣為‘四區’建設營造良好環境”作風建設活動,查找剖析原因,強化整改措施,建立長效機制。堅持民主集中制,規范議事程序,改善領導方法,增強整體效能,不斷提高班子成員創新意識和決策水平。全年中心組集中學習12次。

(二)干部隊伍建設。組織機關干部認真學習“一個決定”、“兩個講話”、“三項制度”及區委《關于繼續深入開展干部作風建設活動切實加強機關行政效能建設的意見》文件精神,開展了“加強隊伍建設,堅持廉政勤政,促進科學發展”主題學習教育活動,組織開展機關干部、社區干部崗位培訓,黨員干部責任意識不斷強化。結合“災區重建,錦江發展我們怎么做”思想大討論,實現重心下移,在機關干部中開展每周“雙日”(社區工作日、院落民情日)活動和黨建“雙責”(黨組織責任區、黨員責任崗)活動。

(三)黨風廉政建設。認真落實黨風廉政責任制,參觀了四川省廉政文化作品展、成都市黨風廉政建設暨反腐倡廉教育漫畫展,堅持黨政主要領導定期上黨課,黨員干部紀律意識不斷增強。深化黨務公開,全年邀請了200余名黨員群眾代表列席工委會,落實黨員群眾對黨務政務工作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制定了《雙桂路街道“三重一大”事項決策程序規定》、修訂了《雙桂路街道辦事處財務管理制度》。加大對抗震救災物資和資金監管以及災后重建工作中不履行或不認真履行的行為,落實責任考核和責任追究,全年街道無違規違紀行為發生。

2010年度工作思路:

2010年,雙桂路街道總的工作思路是: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四區”建設戰略,堅持夯實基礎、注重創新、突出特色,深化街道職能調整和社區治理機制改革成果,著力提升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水平。

一、著力提升執政能力,建設和諧街道

(一)加強學習,提升領導班子統籌協調能力。以爭創“四好班子”為載體,加強和改進黨工委中心組理論學習,深入學習十七大、十七屆三中全會和省、市、區黨委全會精神,深刻領會新觀點、新論斷和新思想,把學習收獲轉化為推動工作的動力和良策,努力提升領導班子成員用理論指導工作、科學決策,應對復雜局面和突發事件的工作能力,把班子建設成政治堅定、務實創新、清正廉潔、作風優良、充滿活力的戰斗集體。

(二)嚴格管理,提升干部隊伍落實執行能力。嚴格教育、嚴格管理、嚴格監督,深化作風建設活動成果,以作風建設帶動能力建設。落實政治教育學習制度,不斷創新干部教育培訓的有效方法。大力推進思想政治工作,不斷提高廣大黨員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質。完善目標管理、績效管理、問責管理制度,堅持正確的用人導向,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努力營造團結、向上、干事的工作氛圍。

(三)落實制度,提升黨員群眾拒腐防變能力。深入貫徹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加強黨風廉政教育,落實黨政主要領導定期上廉政黨課制度和中層干部廉政談話制度。以規范化服務型政府建設和機關行政效能建設為契機,嚴格執行“四大紀律八項要求”和廉潔從政的各項規定。嚴格廉政監督,落實領導干部述職述廉、責任追究、個人重大事項報告等制度。圍繞社區治理機制改革,構建黨務、政務、居務、院務“四位一體”的信息公開體系,自覺接受組織監督和群眾監督。

二、創新社區治理機制,優化公共服務

(一)構建社區黨建工作長效運行機制。抓好完善基層黨建工作網絡、創新基層黨建工作載體、推進基層民主政治建設三大工作。按照“宜獨則獨、宜聯則聯、充滿活力、加強領導”的原則,“分區域、分類別”推行黨組織“雙分”設置。通過黨建工作聯席會和黨組織委員聯系黨員、黨員聯系居民代表、居民代表聯系居民,推行黨建工作“雙聯”網絡。設立“黨組織責任區”、“黨員責任崗”,定期上門走訪、定期調解糾紛、定期助困幫貧,推行先進性“雙責”示范。以社區工作聯席會和社區黨建工作聯席會為載體,加強社區黨組織規范化建設。探索社區黨員制度化管理途徑,推行社區黨員雙重管理制度。深化民主選舉、加強民主管理、規范民主決策和強化民主監督,推進基層民主政治建設。

(二)構建社區居民自治長效運行機制。充分發揮社區居民代表會議和社區居民委員會的自治主體作用、社區居民代表會議工作委員會的議事監督作用,不斷增強社區居民自治功能。繼續深入推進“完善居民自治、規范院落管理”工作,實現業委會、住委會和家委會的全覆蓋,夯實居民自治細胞組織。加強對社區工作的指導,狠抓社區“兩委”班子建設,加強社區“兩委”干部的業務培訓和技能培訓,不斷提高“兩委”干部的素質和為民服務水平,增強社區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構建社區公共服務長效運行機制。建立覆蓋社區全域的公共服務體系,努力實現社區居民困有所助、難有所幫、需有所應。加強社區公共服務站規范化建設,以社區公共服務站為公共服務平臺,切實做好勞動保障、計劃生育、社會救助、社會福利、教育文化、公共衛生、社會治安、法律援助、矯正幫教等公共服務工作。積極培育和發展社會組織,鼓勵和支持社區服務實體、慈善公益組織和專業性社會工作機構參與社區建設,健全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社區參與體系,充分發揮各類社會組織的多元服務作用,構建政府支持與社區資源互補的社區服務長效機制。

三、把握區域發展規律,加強社會管理

(一)注重細節,加強城市建設管理工作。圍繞“創最清潔城區”活動,加大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力度,營造舒心的民居環境。探索建立辦事處牽頭、職能部門、派出所、社區、駐區單位和社會組織共同參與的城市管理聯動機制,實現城市管理工作覆蓋全時段、全方位。以星級小區、星級院落評比為載體,探索建立社區小區、院落物業管理長效運行機制,解決好人員配備、職責明確、經費保障、社會考評、績效獎懲等問題,真正實現居民自我管理。實施城市形象提升工程,按照政府購買社區公共服務的思路,啟動老式院落第二輪精品院落打造工作,完成陽光水岸廣場整治工程,整體美化提升城市環境。圍繞轄區大開發主動介入項目管理,及時跟進城市管理措施,不斷提高管理質效。

(二)注重防范,加強信訪綜治工作。深化“平安創建”成果,促進社會和諧。建立積極的調解機制。以街道司法所規范化建設為契機,充分發揮街道司法所、社區法律服務工作站和居民自治組織的作用,加大信訪調處力度,拓展法制宣傳陣地和渠道,不斷提高群眾的法律意識和法律素質。建立順暢的預警機制,以“四級網格”輿情信息員隊伍為依托,及時收集信息、分析輿情,防止各類群體性事件的發生。建立聯動的防控機制,整合110巡警、治保巡邏隊、流動人口協管員及小區保安、單位內保各種力量,發揮天網工程優勢,以治保巡邏、流動人口協管員為基礎,以各單位內保、小區保安為補充,以110巡警中隊為機動,加大巡邏密度,形成人防、物防、技防整體聯動防控網絡。

(三)注重監管,加強公共安全和食品安全工作。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健全安全生產監管體系,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的發生。深化安全生產網格化管理,認真開展排查摸底、建立臺帳、督促整改、動態管理等工作,狠抓安全生產的防范,落實安全生產監管,消滅安全生產管理“盲區”。抓好食品安全整治,動員全轄區力量參與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加強部門協調配合齊抓共管力度。加強公共應急管理,繼續完善各項應急預案的編制和演練,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處置突發性、群體性事件的能力。

(四)注重和諧,加強社區文化建設工作。以“樂在雙桂”為目標,突出“弘揚傳統文化,彰顯現代文明”主題,推進轄區文化體育事業健康持續發展。對街道文化綜合活動中心及陽光水岸廣場進行升級更新,打造街道文化綜合活動中心、陽光水岸群眾廣場活動平臺。挖掘轄區文化資源,建立轄區書畫、腰鼓、舞蹈、合唱、民樂五支隊伍。送文化到廣場、進院落,堅持“一節一主題”,“一月雙活動”,以節日專場大型文藝晚會、廣場舞會、愛國主義教育影片放映、書法、攝影、繪畫等為主要內容的系列文化活動,豐富和完善轄區居民群眾的文化生活,唱響轄區民族文化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