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花卉生產年終工作總結

時間:2022-11-19 03:22:00

導語:蔬菜花卉生產年終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蔬菜花卉生產年終工作總結

今年在縣委、縣人民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上級業務主管部門的關心和支持下,根據昆明市農業局昆農通[2009]27號及晉農[2009]20號“關于2009年蔬菜花卉生產工作意見”的精神,堅持科學發展觀,加大農業標準化生產推廣力度,加快蔬菜花卉產業結構調整,提高產品質量,實現了蔬菜花卉兩大特色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現將2009年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蔬菜花卉生產情況

1、蔬菜:截止10月底全縣蔬菜播種面積達16.15萬畝,產量31.29萬噸,產值5.38億元,分別完成縣下達任務的95%、92.3%、137.95%,綜合平均單價為1.72元/公斤,外銷蔬菜達26.78萬噸,占生產總量的85.6%,出口蔬菜9.39萬噸,占生產總量的30%。全年預計完成蔬菜播種面積17.4萬畝、產量34.07萬噸。

2、花卉:截止9月底全縣花卉園藝種植面積40001畝,產值5.30億元,其中鮮切花種植面積38278畝,產切花13.5億枝,產值4.738億元;盆栽觀賞植物236畝,40萬盆,產值1320萬元;綠化觀賞苗木1487畝,119.6萬株,產值4317.5萬元。到目前為止全縣花卉園藝種植面積40344.5畝,預計產值6.63億元,其中鮮切花種植面積38278畝,預計產切花18.15億枝,產值5.83億元。

二、主要科技措施的推廣完成情況

1、無公害、標準化蔬菜生產推廣:1-10份全縣推廣無公害蔬菜生產14.5萬畝,生產無公害蔬菜28.13萬噸,標準化蔬菜生產示范推廣4萬畝,主要示范品種為荷蘭豆、西葫蘆、青花、辣椒、上海青、菠菜等,通過示范帶動了廣大菜農應用無公害、標準化蔬菜生產技術開展生產,提高了我縣蔬菜產品質量,增強了市場競爭力,確保廣大消費者吃上營養、安全、衛生、優質的蔬菜產品。全年預計推廣無公害蔬菜生產15.2萬畝、產量29.3萬噸。

2、新品種引試推廣:1-10月份,通過各農科部門、蔬菜企業、花卉企業等從不同渠道引進荷蘭豆、辣椒、青花、甜玉米等蔬菜新品種13個,引進專利玫瑰新品種3個,進行試驗示范,其中以新街鄉、寶峰鎮、上蒜鄉、昆陽鎮、昆陽詩穎花卉公司為栽培示范點,并開展相應的配套生產技術應用示范,對全縣蔬菜花卉品種更新奠定了基礎。

3、技術培訓:1-10月份,我縣進行以無公害標準化蔬菜生產技術為主的菜農培訓125期,參訓人員11250人次,花卉生產技術培訓26期,培訓花農1450人次,發放蔬菜栽培技術資料5500余份,花卉生產技術資料1200余份,通過培訓,提高了菜農、花農素質,促進了生產發展。全年預計菜農培訓130期,參訓人員12500人次

4、綜合技術推廣:(1)、蔬菜1-10月份生物、物理綜合生產技術推廣面積100000畝,其中:安裝殺蟲燈51盞,輻射防治面積2500畝;生物肥料(忠城、喜超之星、生物鉀、生命素)8900畝;黃板(12.4萬張)4150畝;性誘劑2200畝;測土配方施肥45000畝;生物農藥(印楝素、綠晶、苜核•蘇云菌、甜核•高氯、甜核•蘇云菌等)9950畝;多樣性種植27300畝。(2)花卉1-2月份標準化技術推廣:藍板(3.7萬張)、黃板(3千張)推廣1334畝,捕食螨防治45畝。以上綜合技術的推廣應用,大大提升了我縣蔬菜花卉生產科技含量,進一步加強標準化生產推廣步伐,對保護環境,減少滇池面源污染,起到了積極作用。

三、主要項目推廣完成情況

1、中央財政現代農業發展××蔬菜產業項目建設

項目于2008年10月起實施,于2009年5月完成。項目總投資2818.8萬元,其中:中央財政350萬元,市級財政30萬元,整合地方各級省級財政資金1724.8萬元,企業投入585萬元,農戶自籌(含投勞折資)80萬元。共建成河堤道路5460米,機耕道路1647米,田間排灌溝渠3600米,蔬菜生產標準化水泥強制架大棚204.6畝,新建固體廢棄物收集池10個,共培訓農戶3800人,項目核心區覆蓋面積2500畝,輻射帶動面積21732畝,帶動農戶5430戶。項目實施后,將有力推動全縣蔬菜生產向無公害、標準化方向發展,生產將更加注重產品質量的提高,化肥、農藥施用量得到有效控制,生產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進一步加強,減少污染,保護良好的生態環境,實現蔬菜產業可持續發展和農業生產的良性循環。

2、××縣優質玫瑰標準化種植技術示范及推廣項目

項目自2008年11月1日開始實施,于2009年6月完成。項目總投資40萬元,其中財政扶持32萬元、自籌4萬元、投工投勞4萬元。實施地點在昆陽鎮南村、墩子、興旺、古城、儲英、烏龍、官莊等村委會,涉及花農合作組織8家、花卉種植戶1000余戶。建設內容包括(1)新品種引進:引進專利玫瑰新品種3個,28000苗(克勞迪婭8000苗、可寧卡10000苗、金玉10000苗);(2)完成《××切花月季生產綜合標準》編撰、審定、頒布、并組織推廣應用標準開展生產;(3)科技培訓:聘請省農科院花卉研究所、市農校的農業專家就編制的月季綜合標準進行專題培訓23期1062人次,組織項目轄區內昆侖、清鴻、詩穎、曉茹等八家花農合作組織會(社)員、花卉種植戶等400百多人到麗都花卉公司通海基地參觀學習1次;對全縣花卉主產區農科人員95人開展月季生產管理、病蟲害防治、采后處理專題培訓一天;(4)建成30畝玫瑰切花標準化種植示范基地,開展標準化生產示范;(5)生物、物理防治病蟲害技術推廣,在詩穎花卉協會、龍聯花卉聯合體生產基地實施完成45畝捕食螨在玫瑰上防治紅蜘蛛的示范推廣。推廣應用藍板、黃板40000張誘殺切花月季薊馬、斑潛蠅等蟲害,示范面積1334畝。通過項目的實施,不僅改善項目區農業生態環境,而且促進全縣花卉產業持續發展,花卉提質增效,增加農民收入,取得顯著的經濟、社會、生態效益。

3、“五個一”工程建設項目

(1)一盞燈(物理滅蟲燈):在上蒜鄉竹園村委會、晉城鎮南山村委會架設電線、安裝殺蟲燈51盞,輻射防治面積2500畝;

(2)一張紙(黃板):購買黃板12.4萬張,在全縣誘殺示范應用4150畝;

(3)一瓶水(性誘劑:斜紋夜蛾、甜菜夜蛾)誘蟲500套,推廣應用2200畝;

(4)一所學校(ipm農民田間學校):今年內建成昆陽安企ipm綠色植保示范村、上蒜竹園ipm綠色植保示范村、晉城南山ipm綠色植保示范村;

(5)一袋肥(生物肥料):推廣生物農藥(苜核•蘇云菌、甜核•高氯、甜核•蘇云菌等)9950畝;推廣生物肥料(百事康、忠城、喜超之星、生物鉀、生命素等)8900畝。

另外:推廣毒餌站示范1000個,有效降低當地鼠群危害,較好提高農戶科學的防鼠意識;建農藥袋瓶回收池30個,有效降低農田、水源再次污染;建雙室堆漚池60個;較好處理廢棄物秸桿;達到清潔農田的目的。

以上綜合技術的推廣應用,大大提升了我縣蔬菜生產科技含量,進一步加強標準化生產推廣步伐,對保護環境,減少滇池面源污染,起到了積極作用。

四、蔬菜農藥殘留檢測情況

今年以來,我縣加強了蔬菜農藥殘留檢測,1-10月30日止,對各蔬菜生產地定期及不定期抽檢,全縣一站五點共檢測蔬菜樣品2681個,主要品種為:荷蘭豆、刀豆、大白菜、青花、青筍瓜、上海青、菠菜等,其中超標樣品18個,合格樣品2663個,產品合格率達99.33%,超標率為0.67%。針對個別不合格產品,縣菜辦及時反饋給鄉(鎮),并派技術人員到田間地頭進行指導整改,杜絕了不合格蔬菜采收上市,確保了消費安全。2009年3月6日,抽取昆陽南門農貿市場、新街鄉孫家壩基地大白菜樣品送農業部(昆明)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測,檢測結果為合格。全年預計檢測蔬菜樣品3615個,產品合格率達99%以上。

五、存在問題及下步工作打算

今年以來,我縣蔬菜花卉生產遭遇了霜凍、干旱、洪災、冰雹等自然災害,但形勢依然較好,在全市乃至全省仍然保持領先,快速發展的同時,存在以下問題:大部份產區基礎設施不配套,仍在制約著生產發展;綜合配套技術推廣應用不夠,制約了推廣生產發展。針對存在的問題和困難,為確保任務指標的全面完成,沖刺今年最后兩個月,切實加大工作力度,在最后兩個月及2010年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1、進一步落實科學發展觀,制定工作機制,加強協調服務工作,為今后蔬菜花卉生產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和生產條件;

2、繼續完成2009年蔬菜花卉生產目標任務;

3、制定明年工作計劃;

4、認真履行工作職能,提高工作效率;

5、繼續鞏固和完善“工作作風改進年、行政效能提升年”活動成果,積極開展為民辦實事活動;

6、加強項目爭取建設力度,加大抗災減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