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年終工作總結

時間:2022-12-18 04:23:05

導語:電子商務年終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電子商務年終工作總結

一、工作開展情況

(一)省級電子商務項目運營穩步推進。通過省級電子商務脫貧奔康示范縣項目的實施,目前已建成1個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5個鄉(鎮)電子商務服務站、21個村級電子商務服務點,建成1個電商物流集散中心,開展6個農產品品牌培育,完善4個品類農產品生產質量規范、分級標準和分級包裝,開設/加入8個第三方平臺特產館,建設一個o2o展銷體驗店或專區;通過項目建設,推動實現全縣農村電商交易額年20%以上,農村電商年交易額5000萬元以上、鄉村旅游規模及對應網上交易額增長20%;,完成30家以上農業生產主體的第三方平臺電商應用,開展電商進農村培訓1517人次。通過項目帶動,初步形成三級電子商務公共服務體系;縣、鄉(鎮)、村三級物流配送體系正積極完善;打造和培育一批農特產品品牌和縣域農產品公共品牌,并推出農產品公用包裝,助力“造,銷全國”;建立和完善優勢農產品標準化體系;與第三方電商平臺合作,實現農產品的電商應用,初步達到了報備細化實施方案的績效目標。(二)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項目有序開展。1. 領導重視,推進有力縣自2017年7月成功申報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以來,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成立了以縣長為組長,經信局、扶貧移民工作局、農水局、財政局、審計局等多部門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的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項目領導小組,形成多單位協同建設的聯合機制。按照縣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項目專家評審招商文件的有關要求,經公開報名、專家組評審、縣政府審定,確定云背簍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為縣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項目第一標段(農產品上行體系)中選實施企業;確定陽光綠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為縣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項目第二標段(電商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中選實施企業。2、科學規劃、健全體系堅持以“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項目”建設為抓手,積極開展電商建設各項工作,通過電商進農村項目建設,示范帶動全縣電子商務發展。一是包裝培育特色優勢農產品品牌。選取蜂蜜、祥巴文化手工制品、柿子、刀黨、豬苓5個產品進行公共包裝及電商包裝提檔升級;選取蘋果、柿餅、核桃、蜂蜜、花椒、黑木耳、菌子、香菇、羊肚菌、松茸干片、牛肉干、野雞蛋、藏雞蛋、藏香豬臘肉、土豆、茶樹菇16個本土產品進行開發。通過技術手段和市場化運作,減少供、銷中間環節,實現農戶與市場實現無縫產銷對接,讓“農產品上行”切實取得成效,切實讓農民享受到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助農增收;二是加強宣傳推廣。組織參加農業農村部主辦的深度貧困地區農產品產銷對接會,邀請中央電視臺記者拍攝縣展臺和展品并通過新聞聯播予以報道,接受農業農村網采訪,推介縣農產品;協調省市企業來縣考察,與縣企業建立產品銷售合作關系,藏香豬已進入市場平臺銷售;協調組織縣政府、部門、企業參加第24屆中國國際小商品(標準)博覽會,與市政府、部門、企業深入對接。三是注重溝通協作。先后中國標準化研究院、阿里巴巴、京東集團協調,推進縣實施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項目;邀請京東云、淘寶大學負責人來縣考察交流,商談合作;協調與京東集團達成簽署合作協議意向。3、筑牢硬件、完善服務一是筑牢硬件基礎。依托項目建成縣級電商運營中心1個,本地28家優秀企業已實現入駐,建設縣級電子商務倉儲物流中心1個,縣級o2o體驗店1個,建設1個旅游電商扶貧示范基地,國家級項目公服中心建設整體規劃已確定,同時在全縣范圍內招商;改造建成鄉(鎮)和村級電子商務服務站點。擬建50個電商便民服務站,其中,鄉鎮電商便民服務站12個,村級電商便民服務點38個。站點將實現“網絡代購、網絡代銷、快遞收發、便民服務、鄉村超市、普惠金融”等綜合性功能;二是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針對當前扶貧工作開展,收集16種產品信息,率先啟動了“扶貧”商標使用權申請,“扶貧—高原藏區”包裝也已經投入業務運用,“三品一標”認證工作和電子商務質量保障綜合溯源系統將于近期啟動;三是綜合運用第三方電商平臺運用。已經在“云背簍”平臺開設了專區,目前正在進行產品上架;京東地方館的資料本周完成審核程序;網上供銷社將于11月中旬正式上線。同時,為了進一步打開本地市場,保障項目建設內容后期運營成效,開設了“云背簍團購群”,先期以優質價廉產品打開市場,用新時期電商新運作方式促進本地經營思維轉變及經營業態升級,后期將對本地產品進行定期團購推廣。

二、存在的問題

一是物流成本高,物流通達率低。縣地處偏遠,縣域內大部分鄉鎮交通不便,路程遠,出行困難,物流配送成本高風險大,企業發展鄉村物流只能虧本運營,尤其是冷鏈物流體系不健全,農村生鮮產品物流短板突出;二是電商專業人才匱乏。這是發展我縣電商的一大瓶頸,極度缺乏電商運營管理、實踐、創新等方面的專業人才;三是老百姓對電商的知曉率、認知度和重視程度低。因電商帶動農民增收不明顯,電商站點負責人很多是被動參與電商工作,積極性不高,電商服務站點作用發揮不大;四是農產品的標準化,品牌化程度低。目前我縣具有特色、具有代表性、成規模的農產品數量為零。農產品基本以分散的小農生產為主,沒有建立農產品生產過程控制、質量檢驗、清理篩選、分級包裝、冷藏保鮮等一整套的質量管理體系。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加快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項目建設進度。加強項目監督與管理,并做好縣域電商產業資源整合力度、宣傳力度,充分發揮項目領導小組職能作用,在規定時限內保質保量完成電商進農村各項工作。二是加快并完善縣域三級電商服務體系建設。引進有實力、有專業、有信譽的電商服務商入駐縣級電子商務服務中心,做好本地電商企業和個人的入駐和政策落實工作,積極搭建有利于電子商務企業發展的支撐體系和政策環境。進一步強化鄉(鎮)和村級電商便民服務站的運營效果,積極銜接產銷對接、購銷對接等問題,讓本地農產品真正走出去。三是加大電子商務推廣應用力度。依托京東特色館等國內和本土電子商務銷售平臺,引導企業依法營銷。支持企業創建特色商品線下體驗區和實體店,同步推進商品線上線下銷售,促進傳統商貿轉型升級,實現平臺與城鄉居民日常生活有效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