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析小學體育教學情感教育

時間:2022-12-18 03:55:12

導語:試析小學體育教學情感教育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試析小學體育教學情感教育

【摘要】在開展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往往忽視學生情感的塑造,在教學體系中沒有很好融入情感教育模式,學生無法構建起體育知識體系,也缺乏足夠的體育情感共鳴,作為教師,要不斷創新情感教育模式,提升學生情感教育的綜合效果。

【關鍵詞】小學;體育;情感教育;教學創新

體育作為重要的實踐性學科,需要融入多元的情感要素,提升學生對體育的感知能力。作為小學體育教師要不斷創新教學模式和教學理念,實現情感教育目標。

一、小學體育教學在情感教育方面的缺失

從一定角度上來講,體育教學也是一個老師和學生溝通和互動的過程中,通過在課堂上的有效溝通和交流,老師對于學生的情感動態也會有一定程度的把握,在教學計劃的制定和實施過程中也能夠將其情感要素充分的考慮其中,這對于提升體育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是非常重要的[1]。但是在當前的小學體育教學實踐中,老師的授課過程都是單向的,即老師向學生灌輸課堂知識,學生與老師之間沒有足夠的溝通,長此以往,對于體育情感教學將會產生較大的不利影響。

二、小學體育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基本原則

(一)注重體育情感的啟發。受傳統教學模式的不利影響,在學生學習體育知識過程中,老師都是教育的主導者,在教學過程中缺乏啟發性。因此,在新的教育發展趨勢下,為了有效解決這一問題,老師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應用教學方式的時候,應該注重體育情感教學的啟發性[2]。也就是說,老師應該在講解知識的過程中不斷創造機會啟發和引導學生,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主動思考,這樣可以使學生在學習體育過程中逐漸養成獨立認識能力,為以后的體育知識學習打下良好基礎。(二)循序漸進培養學生的體育情感。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學生情感和體育學習能力的培養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經過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并且在此過程中需要老師的強化與引導,這樣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因此,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情感時,老師不應該操之過急,應該在學生充分理解知識的基礎上,對于學生加以有效引導,循序漸進的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三、在小學體育教學中融入情感教育模式的策略

(一)探索體育學科實踐式教學模式。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想提升教學針對性和實效性,培養學生的體育思維情感,可以采取實踐式教學模式,通過導入一定的教學實踐,引發學生的思考和討論,對體育教學問題進行深入思考,提升教學綜合水平。在實踐項目選取上,體育教師要結合社會熱點和學生興趣,在教學體系框架內,有針對性的設計實踐內容,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或者合作的方式,提升實踐式教學模式的實效性,讓學生真正融入到體育實踐中來,提高學生綜合學習效果,如此一來,可以通過加強課堂互動交流的方式,滿足當代體育新課程教學改革目標。(二)將體育知識與生活結合起來。在培養小學生體育情感過程中,可以運用生活化教育模式,通過搭建起現實生活與體育知識之間的橋梁,引導學生進行積極思考。作為教師,要為學生打通思路,讓學生用生活化視角審視體育知識,遇到體育知識能深入思考,同時也利用自己的生活知識解決體育問題,真正實現教育實踐的目的,提升所學知識效果的同時,讓實踐教學真正落到實處[3]。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學生認知能力有限,教師要幫助學生突破情感教學瓶頸,真正進入到知識體系中,從更深層次認識體育知識,教師要注重在日常教學中不斷積累,注重引導學生。(三)小學體育情感教學要以學生為根本。由于體育基礎教育的差別,現代學生個體認知和理解能力不盡相同,體育教師在開展情感教學的時候,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教育模式,而要根據不同學生的基礎與個性,充分踐行并落實生本理念,加強對學生個體的關注,提升學生的教學認知與理解,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個性化的教學指導與關注,可以增強學生的體育教學認同感,讓學生以更飽滿熱情的狀態投入到學習當中。因此,作為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個體關注與引領,真正讓體育情感教學法落到實處。

綜上所述,在開展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情感教學模式,引入更多的教學元素,讓體育教學更具有活力。毋庸置疑,在教學實踐中,體育教學仍存在諸多問題,通過創新情感教學模式解決相應的教學問題,是教師的重點任務,有待進一步挖掘探索,實現體育教育改革目標。

參考文獻:

[1]代曉紅.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7(17):137.

[2]盧琴.小學體育情感教育的相關探討[J].情感讀本,2017(36):11.

[3]江建偉.淺談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情感讀本,2017(21):15.

作者:鄒明智 單位:佛山市南海區南海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