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民政府關于如何加快農村沼氣建設的意見

時間:2022-08-15 06:05:00

導語:市人民政府關于如何加快農村沼氣建設的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人民政府關于如何加快農村沼氣建設的意見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級有關部門:

大力普及農村沼氣,積極發展適合農村特點的清潔能源,是促進農村生態循環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是建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內容。為加快我市農村沼氣建設,根據四川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農村沼氣建設的決定》(川府發〔*〕7號)精神,提出如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加快農村沼氣建設的重要意義

沼氣建設具有適應面廣、一舉多得、綜合效益顯著等特點:一是能縱深推進農村產業結構調整;二是能較好改善農村環境衛生條件;三是能有效促進農民增收節支。近來年,沼氣建設已成為農民最為關心、受益最為直接的民心工程,成為聯貫農業生產、農民生活和農村生態的重要工程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抓手和載體。我市農村人口多,畜牧業發達,農民發展沼氣的愿望迫切,發展沼氣具有明顯優勢。各級各部門要站在關注民生、改善民生的高度,從廣大農民群眾最關心、最迫切、最現實的角度出發,充分認識發展沼氣的深遠意義,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把這項工作抓好抓實。

二、明確農村沼氣建設的指導思想和目標任務

我市農村沼氣建設總的指導思想是:政府牽頭、政策引導、農民自愿、綜合配套、統籌協調、整體推進。具體要求是:以發展循環經濟為核心,以建設生態家園為主線,以富民增收為目標,以國家項目為帶動,以農民投入為主體,整合資金,增加投入,合力共建,以沼氣建設帶動農村改廚改廁改圈,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產品競爭力增強,促進生態環境改善和農村社會可持續發展。主要目標是:“十一五”期間,全市新建農村戶用沼氣池14.4萬口,其中2006年—2008年每年新建2.8萬口,2009年—2010年每年新建3.0萬口,到“十一五”末,全市24.6%的適宜農戶用上清潔能源。建設重點是:以縣(市、區)為單位,以村為單元,將農村沼氣建設納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總體規劃,與畜牧業發展相結合,與退耕還林和天然林保護工作建設相結合、與建設農村安全飲水工程相結合,切實抓好“四大工程”:一是“農村生態家園工程”。以戶用沼氣池為紐帶,大力推廣“豬-沼-果”等綜合利用模式,實行山、水、田、林、路、電、園、氣、房綜合治理,實現庭院美化、廚房亮化、圈廁凈化、道路硬化、庭院經濟高效化、農業生產無害化。二是“生活污水凈化沼氣工程”。在城市污水處理管網難以覆蓋的區域和小城鎮、中心村、旅游風景名勝區和城市生活飲用水取水點上游及周邊地區大力新建生活污水凈化沼氣池,實現生活污水無害化穩定達標排放。三是“養殖場沼氣工程”。在集約化養殖場、養殖大戶建設與之配套的沼氣工程,治理環境污染,獲取再生能源和優質有機肥料。四是“樣板示范工程”。各縣(市、區)要集中成片抓2-3個沼氣綜合利用的示范村建設,帶動面上沼氣建設的發展。

三、落實農村沼氣建設各項措施

(一)搞好宣傳發動。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等新聞媒體、印發資料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宣傳農村沼氣建設的意義、作用。通過實例宣傳,樣板示范,形成領導重視、部門幫扶、社會支持、群眾自辦的濃厚氛圍。新聞媒體要將沼氣建設宣傳納入公益性宣傳范圍,形成輿論強勢,做到家喻戶曉。

(二)搞好政策激勵。各地各部門要認真落實促進沼氣發展的政策措施:對修建沼氣池的農戶劃給一定面積的建池用地并減免有關費用;對修建農村戶用沼氣池的農戶優先提供小額信貸資金;對興建沼氣工程的業主給予投資、信貸、稅收、土地、技術等方面的優惠和扶持。各地各部門要按照國家政策規定,積極研究和出臺激勵政策和措施,充分調動和保護農民建設沼氣的積極性。

(三)搞好機制創新。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堅持“項目投入為導向,農民投入為主體,社會投入為補充”的原則,加大農村戶用沼氣池建設的投入。一是在支農資金、扶貧開發、土地整治、農業綜合開發、移民安置、新農村建設等各項資金的使用上,要將農村沼氣建設納入統一規劃、協同實施,建立多層次、多方位、多渠道的投入機制。二是要克服等、靠、要的思想,激活民間資金,充分發揮農民和業主建設主體作用。三是各級財政從2006年起,要把農村沼氣建設納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重要內容安排資金投入。百萬人口以上的產糧大縣,每年本級要落實和整合200-300萬元資金用于沼氣池建設,百萬人口以下的縣(市、區),每年本級要落實和整合100-200萬元資金用于沼氣池建設,并將資金落實到位情況納入政府目標考核。凡承擔國家、省沼氣建設項目的縣(市、區),必須按建設項目規定足額落實配套建設經費和工作經費。

(四)搞好規范建設。要嚴格執行農村沼氣建設管理辦法。一是強化計劃管理。項目計劃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調整建設內容、建設標準、建設規模和建設地點。二是強化資金管理。各項目縣要堅持專款專用,實行專帳管理,執行縣級報賬制,建立健全項目資金管理制度、公示制度和資金使用審計制度,嚴禁擠占、截留、挪用項目資金。三是強化技術隊伍管理。從事沼氣建設的技術人員,必須取得國家“沼氣生產工”職業資格證書,“沼氣生產工”修建農村戶用沼氣池必須與農戶簽訂“三包”合同;從事沼氣工程設計、施工的單位必須取得相應的資質證書。四是強化質量管理。認真落實“八項管理制度”,重點做好“六個堅持”,特別是堅持實行“三公開一公布”的監督機制,把好質量關。

(五)搞好后續管理。加強農村沼氣池建后管理服務工作,強化建后管理服務機制。農業主管部門要增強服務意識,建立健全有效的后期管理服務體制,為用戶提供優質、規范、高效的服務。基本普及沼氣的村,應建立以沼氣生產工為基本隊伍、沼氣設施維護維修和綜合利用技術指導為主要服務內容的物業化管理體系,做到建管并重。各縣(市、區)要堅持每500口沼氣池建一個服務網點,真正做到農戶想建有人指導,農戶想學有人培訓,農戶使用維修有人服務。服務網點的前期建設費用和必要的設施設備,財政部門要給予資金支持。要加強安全教育和宣傳,制定好安全建設、用氣、維護措施,確保安全使用。對70年代修建的廢棄沼氣池,各地要組織全面清理,發放安全填埋通知書,指導安全填埋,避免發生傷亡事故。

四、加強農村沼氣建設的組織領導

各級政府要把農村沼氣建設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切實加強組織領導。要建立健全農村能源管理機構,充實技術力量,落實工作經費,創造工作條件,提高服務能力;要層層明確建設任務,把農村沼氣建設各項目標任務落實到戶,考核到人。從2006年起,市政府要對農村沼氣建設進行單項表彰獎勵。各級農業部門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科學規劃,精心指導,全力抓好農村沼氣工程實施、技術培訓、檢查指導、質量監督等具體工作,為加快農村沼氣建設提供強力保障。

二○○六年九月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