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城市建設意見
時間:2022-09-01 04:09:00
導語:加強城市建設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現代化建設的不斷深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建立,城市化進程順利推進,城市建設面臨著難得的發展機遇,進入了健康、持續、快速發展的新時期。為進一步加強四方區的城市建設工作,全面提升四方區的城市形象,推動經濟和社會不斷發展,立足現實、著眼長遠,制定本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認真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新城區為目標,緊緊抓住入世和迎辦奧運兩大機遇,積極實施城市化和經營城市兩大戰略,進一步加快城市建設步伐,提高城區規劃建設管理水平,加大基礎設施、城區環境和房地產開發力度,整頓和規范建筑市場秩序,不斷改善城區環境,為群眾多辦實事,為全區經濟建設和招商引資大局創造出良好的環境。
二、基本原則
(一)改革開放原則
加快改革開放步伐,全面開放城市建設市場,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除國家法律法規明確規定的以外,城市建設項目面向各類所有制企業和外商全面開放,鼓勵多種經濟成分參與城市建設和經營。
(二)市場化原則
突出經濟社會發展主題,強化改革創新意識和經營城市意識,逐步實現工作重心由建設城市向經營城市轉變、由政府封閉運行向開放競爭轉變、由政府單一投資向多元化投入轉變,把城市建設項目通過招投標方式推向市場,以市場化推進城市化。
(三)城市化原則
以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新城區為目標,遵循城市化發展的客觀規律,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建立有利于加快城市化進程的體制和機制,推動城市化與工業化、市場化、國際化同步發展。注重規模和效益統一,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和重點,逐步形成城市建設的新格局,促進經濟、社會和環境協調發展。
(四)法制原則
堅持"依法治國"的方針,依法實施城市規劃,以法制的手段管理城市規劃紅線、綠線、藍線、紫線。依法整頓房地產開發市場秩序,規范房地產開發行為,嚴肅查處違法違規行為。依法實施建設項目行政審批,做到依法行政。
三、正確評估我區城市建設工作,充分認識城市建設工作的重要性
四方區位于青島市中部,地處城鄉結合部,由老城區、東部新城區和西海岸經濟開發帶三部分組成,是青島市城市總體規劃重的市區中心。總體上看,近幾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四方區的城市建設工作取得了長足的發展。東西"兩翼"開發建設順利推進,目前東部新城區開發控制性規劃已經形成,分區規劃正在報批,局部區域開發項目已進入開工籌備階段;西海岸開發基本完成了首期建設集裝箱碼頭工程前期手續,北片2800畝圍海造地工程已與合作單位簽訂了聯合開發框架協議。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日趨完善,相繼打通了南昌路、瑞昌路、南寧路等道路,308國道和重慶南路綜合整治以及長沙路打通工程正在實施,完成了海泊河、鄭州路河的清淤治理,全區道路硬化率達到95.3%;建成了海云庵、海琴、四方等8個休閑廣場以及水清溝公園、南山公園、嘉禾路街心公園,建設整治了北嶺山、嘉定山等山頭公園,城區的綠化覆蓋率上升到24%,人均公共綠地面積5.98平方米;徹底改造了上四方、北山、民政二院等約54.4萬平方米的棚戶區,一大批舊居民小區得到綠化、硬化改造,居民的居住環境有了明顯改善,城區面貌不斷改觀,有力地推動了全區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但是,我區的城市建設工作與市南區等兄弟市區以及國內上海、大連等其它城市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水平仍存在許多不足。這些差距與不足主要表現在:一是,改革創新的力度不大,缺乏緊迫感,措施不力,使許多問題長期積累,從而影響到城市建設效益的發揮,影響到城市的可持續發展,二是,經營城市的觀念沒有真正樹立起來,傳統的城市建設思路、體制、機制沒有大的轉變,城市建設投融資渠道較窄,利用外資項目少、規模小。三是,城區規劃滯后和規劃設計水平不高,建設布局缺乏統一性和科學性,缺乏文化品味,保護生態環境意識較差。四是,建筑市場秩序還不規范,工程質量安全不容樂觀。房地產開發市場不平衡,在開發區域、住房供應體系等方面還不能滿足廣大群眾的需要。五是,群眾反映的熱難點問題仍然不少,如拆遷安置、舊城區改造、違法建筑等方面,建設行政管理效率還有待提高,管理者的市場意識、服務意識和法制觀念有待進一步加強。導致這些問題的原因,一是,城市建設歷史欠帳很大,歷史遺留的問題很多,硬件設施建設的水平和檔次不高,市政基礎設施狀況較差,破危陋房和舊城改造任務艱巨,特別是城區東、西部12個行政自然村依然是"城中村",整個四方區仍處于"半城半村"狀態。二是,全區經濟總量偏低,區級財政十分困難,加之近兩年市里對四方區的投入偏少,使四方區的城市建設一直沒有實現大的突破。三是,城區建設的相對滯后,直接影響了四方區對外招商引資的軟環境,吸引外來資金的條件明顯不足,導致了城市建設發展緩慢的惡性循環。
當前,中國入世、迎辦奧運以及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加快城市化進程,縮小南北差距"戰略部署,都為城市建設工作實現更高水平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全區上下必須不斷適應新形勢、新要求,從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政治高度,充分認識到加強城市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認識到加強城市建設是推進城市化的需要,是我國加入WTO的需要,也是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需要,進一步統一思想,明確任務,堅定信心,努力實現城市建設的"三個轉變":一是由建設城市向經營城市轉變,今后的城市建設要向市場、向社會、向存量資產籌集資金,走經營城市的路子,加快城市建設速度,推動社會效益、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同步發展。二是由局部建設向總體格局建設的轉變,在規劃建設中要提高檔次和品味,既要注重點,又要注重面,點要高、面要廣,統籌安排,重點啟動,不斷縮小南北差距,共同構筑大青島的新格局。三是由內向型建設向外向型建設的轉變,規劃建設標準爭取與國際接軌,建設、經營項目全面對外開放,引入競爭機制,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實現多元化的城市建設投融資模式。
四、加快城市化進程,構筑新的城市建設格局
城市化進程是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的一項戰略任務。我區必須緊緊抓住市委市政府"加快城市化進程,縮小南北差距"的機遇,以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新城區為目標,加速城市建設步伐。超前做好規劃,拉開城市框架,定準區域功能,科學地調整和拓展城市空間結構,不斷完善城市綜合功能,構筑城市建設的總體布局?;舅悸肥牵喊?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統一規劃、分步實施"的原則,搞好"一個中心、三個區域"的建設。以地處雙山的四方區行政中心為中心,輻射帶動四方區東西"兩翼"和老城區三個區域的開發改造,分區功能定位規劃為行政中心區、生活居住區、旅游休閑區、都市產業區。行政中心建設,要按照現代化國際城市的要求,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發展成聚集功能齊全、輻射功能較強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老城區建設,既要實施道路建設、舊城和村莊改造、河道環境治理,又要進行商業街改造、建設休閑廣場等,大力推廣物業化管理,不斷擴大舊城區物業管理面積,保持和發展老城區的繁榮。西海岸開發,要充分利用陸域和海域,填海造地,開發建設占地約4000畝的集裝箱碼頭、臨港工業園和大型物流中心,形成青島市新的港口聚散地。東部新城區開發,要通過高標準、高檔次的整體規劃,打破現有村莊格局,實行連片開發,重點突出東部區域4.82平方公里商住綜合性新城區、中部區域31萬平方米的集商貿旅游居住區和北部區域46.27萬平方米商住中心區三大組團建設,同步拉動青島市汽車交易市場、東方家園、勝利股份油庫、紅星家具、法國歐尚超市等大項目開發,使東部新城區與市北福州路小區和李滄南部新區連為一體,形成功能完善的城市化體系。
實現這一城市建設的總體布局,必須注意城市建設與生態環境相結合,按照建設生態城市的要求,改變開發建設方式,變先開發后環境為先環境后開發。要以北嶺山森林公園建設為重點,以重慶南路、308國道、環膠州灣高速公路路域"三線一環"生態走廊為骨架,以城區道路綠化、公共綠地為覆蓋面,建設和構筑全區點、線、面相結合的良好生態環境,從而切實提高城市建設的招商引資外部環境。
五、高起點地實施城區規劃,促進城市建設法制化
城市建設必須發揮城市規劃的龍頭作用,用長遠的戰略眼光,高起點、高標準的搞好城市規劃。四方區在我市縮小南北差距的戰略中占據著比較有利的位置,具有較好的內部條件和外部環境,必須抓住機遇,按照四方區的城市建設規劃,加快編制城區分區規劃、專業規劃和詳細規劃。要積極研究并借鑒國際國內的成功作法,處理好局部與整體、近期與遠期、城市建設與環境保護、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等一系列關系。城市規劃要適度超前,提高科學性和前瞻性,以人為本,突出四方區的特色,切不能急于求成、急功進利。對重要建設項目的規劃方案要爭取組織專家評審,要推行規劃設計招標,有條件的可邀請國際國內高水平的設計機構參與規劃設計,提高城市設計的品味,廣泛吸納高質量的意見和建議。規劃設計必須充分體現現代化氣息,必須是生態的、園林的、可持續發展的、空中地下協調的,城市化的。
整個城區的開發建設必須從總體上考慮,按總體規劃來搞。按照遠期、中期、近期的規劃,把所有建設區域、項目都包括進來,大的規劃有了,每個組團,每一個區域甚至每一條街道和路的規劃都必須精心設計,達到相互協調,融為一體,同時要按照高起點,出精品的要求,搞好城市標志型建筑、標志型景觀、標志型風景線的規劃設計。要堅決維護規劃權威性,任何項目的建設都必須服從規劃,規劃道路紅線、生態綠線以及藍線、紫線等重要地段的保護界線與范圍,必須嚴格管理,要把規劃從人治上升到法治的高度,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能隨意變更。確保整個城區的開發建設規劃上水平、上檔次,推動城市建設跳躍式發展。
六、強化經營城市理念,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
按照市委市政府關于經營城市實現"三大突破"的要求,我區必須在城市經營權的市場運作、房地產帶動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舊城改造、城市品牌的運作上實現新的突破,經營好土地資源,實現以地生財,以財建城。要積極爭取市優惠政策支持,爭取土地出讓金返還政策或對建設用地實行公開招標拍賣,確保土地經營收益,逐步使土地收益成為城市建設資金的主要來源。要盤活存量資產,有效利用城市基礎設施的市場價值,對于經營性的城市基礎設施可全部推向市場,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通過有償轉讓、招標拍賣等形式,經營好城市基礎設施的使用權、冠名權、廣告權等無形資產,為城市建設籌集資金。要抓住入世機遇、迎奧運機遇和縮小南北差距的機遇,加大招商引資力度。要按照市委市政府奧運板塊,城建板塊、舊城改造板塊的模式,從四方區實際出發,排出四方區的招商項目,主動出擊,用奧運資源和區域優勢吸引內外資,努力吸引世界500強的大企業來四方區投資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房地產開發,要抓住外資項目不放,實行引資責任制,形成部門主動、干部出動和全區聯動的局面,確保引資成功,提高城市建設的國際化水平。要進一步深化城市建設投融資體制改革,大力吸引外資和民間資本,按照"誰投資、誰所有、誰受益"的原則,采取合資、股份制等多種形式籌集建設資金,運用市場機制機活民間投資,變一方投資為多方聚資,變政府包建為社會共建,開拓多元化的城市建設投融資渠道。
七、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不斷完善城市功能
以迎奧運為契機,大力實施城市交通、生態環境、城市環境綜合整治三項建設。城市交通,必須著眼于服從和服務于四方區城市建設總體格局,針對四方區地處青島市交通樞紐的現狀,積極推進打通長沙路等城市主干道工程,完善城市交通網絡;綜合整治重慶南路和308國道四方段,提高道路整體形象;翻建區內鞍山路、溫州路等道路,徹底硬化區內的砂土路,不斷改善全區道路落后的狀況。生態環境,必須突出綠化建設,高起點、高標準的規劃建設北嶺山森林公園,加快工作進度,力爭用1-2年的時間建成市區一流的公園,以此為帶動,全面啟動區內雙山、水清溝東山等山頭公園的綠化建設,形成全區山頭公園生態景觀;加強老城區內道路、廣場等區域的植樹綠化,大力推廣居民庭院、墻面、屋頂、橋體的立體綠化和美化,多建綠化精品,多建生態樹林。新城區的綠化建設必須納入前期規劃設計,標準要高、覆蓋率要高,要利用3-5年時間使城區綠化覆蓋率達到35%以上,人均公共綠地達到10平方米左右,爭取實現市政府"把城市建在森林"的目標要求。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必須抓好全區河道的治理,重點是張村河一期工程、水清溝河、南昌路河、昌化路河等河道的治理,張村河一期工程必須加快實工進度,保質保量按期完成。同時要結合四方區東西"兩翼"開發建設,加大拆除城鄉結合部違法建筑的力度,集中治理臟亂差問題,及時進行環境配套建設。
八、規范房地產開發市場,確保工程質量與安全生產
確保工程質量是建設工作的首要任務。四方區的城市建設面臨著難得的發展機遇和廣闊的市場前景,必須以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建筑市場為目標,認真貫徹"抓源頭、保過程、治違規"的方針。
一方面,要努力吸引有實力、信譽高、服務好、品牌優的房地產企業以及大的內外資開發公司,參與四方區的城市建設,提高對新區和舊城等城市建設項目開發改造的能力與檔次。另一方面,要切實加強對建筑市場的監管和監控力度。按照省市有關加強有形建筑市場建設的要求,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實行工程招投標范圍。進一步規劃建筑市場準入制度和清出制度,對達不到要求和違規操作的堅決清理出市場,嚴格執行法定建設程序和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強化工程質量和安全監管,增強設計、施工、監理等單位的質量意識和安全意識,落實工程質量終身責任制,杜絕重大安全事故的發生。要依法實施城市房屋拆遷行為,維護好當事人的合法權益,避免居民上訪事件發生,維護社會穩定。要提倡建設單位推廣應用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大力發展節能建筑、智能建筑,建設放心房、優質房,調整優化住宅結構,以滿足不同層次收入居民住房需求。同時,要根據四方區城市建設總體格局,按照近期、中期、遠期規劃盡快確定開發建設項目庫,逐步開展項目招投標,控制開發總量和建設進度,保障全區的房地產開發健康有序的發展。
九、實施民心工程,扎扎實實為群眾解決實際問題
城市建設工作的根本目的和出發點就是為人民服務,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城市建設工作必須按照"三個代表"的要求,重點抓好市、區兩級政府確定的在城市建設和人民生活方面要辦的實事,落實責任,盡快啟動。要始終圍繞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堅持城市建設與經濟發展相結合、與社區建設相結合、與迎辦奧運和入世要求相結合。各級領導要帶好頭,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觀念,關注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親自動手調查研究,深入社會體查民情,扎扎實實為群眾解決實際問題。今年,要進一步加大對舊城改造和城中村莊改造的力度,首先要啟動湖島村、孤山村、靶子溝、鞍山路7號等改造項目,積極借助市政府有關"捆邦改造"政策,動員和吸引社會力量,運用房地產開發機制逐步解決危破陋住房問題。同時,及時解決城區東西"兩翼"開發建設中涉及到的居民拆遷安置,拆除違法建筑,小區配套、住房質量等存在的問題。對群眾反映的困難和問題,要從政策方面和人、財、物的投入上給予適度傾斜,早預測、早解決,為群眾不斷創造出更好的居住生活環境。
十、加強黨的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為建設事業改革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建設系統各級黨組織必須進一步加強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自覺的服從、服務于經濟建設這個中心,積極適應新的形勢和新的任務,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廣大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用改革的精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要進一步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堅持標本兼治,加大治本力度,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和各項廉政規定,建立完善相應的工作制度和監督治約機制,堅決糾正行業不正之風,從源頭上堵塞漏洞,遏止建設領域的腐敗現象。要按照政府"五項工程"的要求,切實解決工作作風,不搞形勢,不走過場,進一步轉變職能,減少行政審批,嚴格依法行政,提高辦事效率,樹立良好的行業風氣。結合建設行業特點,大力加強精神文明建設,通過多種形式的創建活動和有效載體,培育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職業道德,使建設系統廣大干部職工積極投身改革,支持改革,為全面推動城市建設事業的發展提供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