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管理服務意見

時間:2022-09-03 10:51:00

導語:退休管理服務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退休管理服務意見

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轉發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等部門<關于積極推進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的意見>的通知》(中辦發[2003]16號)精神,結合我省實際,現就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提出以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企業退休人員實行社會化管理服務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企業退休人員實行社會化管理服務,是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十六大精神的具體體現,是建立獨立于企業事業單位之外的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內容,是深化國有企業改革、解決企業辦社會問題的重要措施,也是黨中央、國務院在社會保障方面提出的一項重要任務。做好這項工作,對于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保障廣大企業退休人員晚年生活的安定,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維護社會穩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目前,我省企業退休人員已達160·7萬人,做好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的任務十分繁重。各級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一定要充分認識做好這項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加強領導,將其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形成黨委政府重視、部門聯動、相互配合、協調運作的工作機制,切實做到領導落實、組織落實、工作落實,把這項工作扎扎實實開展起來。

二、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的總體要求和任務。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要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提出的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的部署和要求,以深化企業改革、維護社會穩定和不斷提高企業退休人員生活質量為宗旨,以實現企業退休人員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教、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為目標,以進一步落實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條件、規范管理服務工作為重點,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分步實施、整體推進的原則,不斷加大工作力度,全面推進我省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

根據以上要求,2003年全省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率要達到85%,其中濟南、青島2個全國重點聯系城市和濰坊、威海2個省重點聯系城市要達到95%。2004年全省基本實現企業退休人員的社會化管理服務。各市要根據全省的統一部署和要求,結合實際,狠抓落實,確保工作任務的完成。

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的主要工作。要按照中辦發[2003]16號文件規定的社會化管理服務八個方面的主要內容,結合實際,積極開展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目前難以全部落實到位的市,可以先重點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建立企業退休人員基本信息庫;二是向企業退休人員發放社會化管理服務聯系卡;三是指導企業退休人員建立自我管理和互助服務組織;四是開展領取養老金資格認證工作。在此基礎上不斷擴展工作內容,并逐步加以規范和完善。對街道(辦事處)不具備集中管理企業退休人員人事檔案條件的,可以由市或區統一集中管理。

企業退休人員中由省委管理的領導干部,在納入街道和社區管理時,人事檔案暫不移交,街道和社區可先建立這些退休人員基本情況信息庫。

四、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的形式。經濟比較發達、社區建設比較規范的市,應直接將企業退休人員納入街道和社區進行管理與服務。針對各地城市社區建設發展不平衡的情況,在一定時期內,部分社區組織不夠健全的市,在相對獨立的工礦區和企業退休人員居住比較集中的企業生活區,可以委托企業主管單位或企業,確定或設立企業退休人員管理服務機構,對退休人員實行管理服務。勞動保障部門要對此類管理服務機構的工作進行統一管理和指導,并與其簽訂對企業退休人員委托管理服務協議書,明確其社會化管理服務的主要職責。對部分社區組織不健全、企業退休人員居住比較分散的縣(市、區),可以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直接進行管理服務。有條件的地區可以將企業原有的退休人員管理服務機構、人員和設施一并移交當地政府,對企業退休人員實行集中統一管理。

養老保險省直管企業的退休人員,原則上納入其常年居住地或戶口所在地的街道、社區實行屬地管理,其養老保險關系和基本養老金的社會化發放工作,仍由省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負責管理。對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各級勞動保障部門應積極幫助協調解決。

破產企業的退休人員、失業期間退休人員以及從事城鎮個體經營、自由職業退休的人員,應直接交由街道和社區進行管理。

五、進一步落實社會化管理服務的工作條件。要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有關文件的要求,進一步加強街道、鄉鎮和社區的勞動保障工作。街道和工作任務重的鄉鎮勞動保障機構的人員編制,由各地勞動保障部門根據當地就業和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的需要提出方案,商同級編制部門確定。街道、鄉鎮勞動保障機構的人員和工作經費以及社區勞動保障工作經費由當地財政安排。為適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的需要,各級政府還應統籌規劃,對基層勞動保障機構的網絡建設予以資金支持。基層勞動保障機構工作場地,主要采取政府劃撥、轄區內企業單位支持或租賃等辦法解決。街道、鄉鎮工作場地應保持必要的面積,以滿足工作需要。各市要統一制定和完善基層勞動保障機構的規章制度,統一工作流程,建立各種數據庫和臺賬,實現基層勞動保障管理工作的制度化和規范化。

六、加強黨組織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落實好企業責任。在企業退休人員實行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中,要按照中辦發[2003]16號文件的要求,全面加強街道、社區和企業黨組織建設,加強對企業退休人員中黨員的教育管理。要按照“一社區一支部(總支、黨委)”的目標,建立健全社區黨組織。按照中央的統一要求,做好企業退休人員黨組織關系的接轉工作,及時將企業退休人員中的黨員編入基層黨支部,參加黨的組織活動,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同時,要耐心細致地做好企業退休人員的思想政治工作,注意把解決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在推進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中,要切實落實企業在一定時期應承擔的責任。企業移交的人事檔案要做到齊全、完好。企業退休人員統籌項目外的各項補助、補貼,由企業繼續按有關政策發放。尚未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的企業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和醫療費,繼續由原渠道支付;企業退休人員居住的企業住房,尚未實行房改的,管理和維修工作仍由企業負責。企業不得以社會化管理為由隨意減少退休人員的福利待遇。

七、協調配合,共同做好工作。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內容多,涉及面廣,各級勞動保障、組織、計劃、人事(編制)、民政、財政、文化、衛生、體育、工會、共青團、婦聯、老齡等部門、組織和機構,要根據中辦發[2003]16號文件的要求,在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各盡其職,各負其責,密切配合,共同做好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在推進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中,要切實解決企業退休人員的活動場所和設施問題。各地已經設立的公共文體活動場所,企業、工礦區現有的文體活動場所,要向企業退休人員開放,并要有針對性地增加一些適合退休人員實際需要的文體活動設施。文體活動場所較少的地方,要結合城區規劃建設逐步建立,以保證企業退休人員開展文體健身活動的需要。建設企業退休人員活動場所和設施的費用,可采取社會捐贈、企業贊助、體育彩票資助等辦法解決。

各市要根據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的目標和任務,抓緊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于2003年9月15日前報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備案,并盡快組織實施。省有關部門將在2003年10月對這項工作組織專項檢查評估。省里還將建立工作通報制度,按月通報各市工作進展情況,促進全省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的開展。